王甫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关键在教师。共青团要始终把对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陕西、宁夏、内蒙古、山西4个省、自治区的10所高校团委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上好“大思政课”,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坚守高校思政工作主阵地,理清思路,把握方向,真正把大思政课办成青年成长成才的人生大课、各方协同的社会大课、常讲常新的时代大课。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陕西、宁夏、内蒙古、山西四省、自治区高校面向团干部,聚焦政治引领,通过有组织的理论自学、专题培训、以赛促学等方式提高团干部政治能力和理论素养。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翻译学院连续五年组织师生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团课大赛、案例大賽,提升团干部能力水平。面向团员青年,四省、自治区高校立足组织化育人主渠道,将政治引领贯穿大思政课全过程。山西大同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运城学院通过扎实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制订学习方案,明确团课清单,开展实践调研,有效提升政治引领针对性、有效性;西安交通大学将西迁精神融入“三会两制一课”,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践育人是共青团开展政治引领的特色优势,是高校团委做好大思政课的重要抓手。陕西理工大学团委坚持“贯穿思政教育主线、锚定实践育人导向、动员专业教师参加、一二两个课堂联动”,有组织地开展实践育人。
打造实践课程体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汉中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汉江流域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主动对接第一课堂,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金课”,该课堂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完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1+2+3+6”的育人模式,即以“提升实践育人素质”为目标,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和思政育人基地”2个基地,打造“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基地教师”3支队伍,做强“水质检测、生态保护、地质灾害、乡村振兴、低碳环保、两山文化”6个生态环保专题。
制定多元评价标准,形成多元主体相结合、多个维度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传统性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四结合”立体化实践育人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四省、自治区高校发挥组织优势,强化成果导向,在校政企社协同育人中引领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在服务社会中彰显青春价值。陕西理工大学坚持20年连续开展汉江陕西境内水质检测,相关调研报告被政府采纳;陕西科技大学在秦岭石窟保护科考实践中,培育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摘取挑战杯全国特等奖,相关成果被文物部门采纳。太原学院成立“健康有我”服务团,开展“科学引领全民健身”社区实践行动,推进“特色体育+”新业态。银川能源学院、兴安职院发挥共青团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优势,推进“社会实践基地”和“思政育人基地”双基地建设,主动回馈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