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 黄徐桂
“今年国务院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这让我尤为关注,也更加坚定了我深耕基层、服务基层的信心与决心。”谈及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全国人大代表张恒如是说。
张恒是揭阳市揭西县坪上镇潭角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2020年辞去外地稳定的工作,回到家乡潭角村发展,至今将近4个年头。他一直把目光聚焦到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产品上,希望通过盘活当地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过上更好日子。
漫步在潭角村,石内河穿村而过,梅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看河谷之间稀疏散落的瓦房,听河水叮咚,观远山近水,仿佛畅游于水墨画之中……近年来,张恒利用潭角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写好特色农业产业、生态旅游、乡村治理三篇文章。张恒介绍说,潭角村充分利用青梅之乡这一特色资源,把古树公园、文化长廊、观梅栈道、万梅谷等串联成线,以农为景、以文化创意为动力、以旅游为媒介,促进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了“春踏青、夏戏水、秋登高、冬赏梅”四季全时全域的“网红村”,特别是今年春节前后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今年,潭角村有幸被评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这为推动潭角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以‘加速跑’的奋进姿态,利用潭角村独特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带领村民们阔步向前!”张恒坚定地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张恒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在走访群众过程中多流点汗,鞋子多沾点土,就能听到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田间地头,人们总能看到张恒忙碌奔走的身影。为了在今年的大会上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张恒在会前积极参与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集中视察活动,调研足迹遍布全省多个地市。在珠海、佛山、汕头等地调研时,张恒发现当地都十分注重做好村庄规划设计,比如如何统筹村庄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布局,如何科学合理地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等。在乡村工作中这几年,张恒也深感要推动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长远系统的规划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文旅。
通过前期大量调研和走访,张恒在这次大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提出要打造乡村规划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为各地做好村庄规划提供数据支撑。“编制高质量的村庄规划,能让村庄摸清家底、改善农村面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关系变革,助力农村与城市协同发展。”张恒解释说。还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村庄参与、规划师服务”的上下联动协同机制,推动乡村规划工作深入实施。同时,他还提出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探索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新路径,促进村庄规划全面落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