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一流课程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的混合式课程建设研究——以《保险学》为例”(2022J11)。
作者简介:丁丁(198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混合式教学。
[摘 要]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OBE理念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式,从而提高一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介绍了OBE理念和实施原则、OBE 理念下课程“五融合”建设模式,深入阐述了保险学混合式一流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的建设实践,为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关 键 词] OBE理念;一流课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2-0121-04
一、OBE理论相关概念
(一) OBE理念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又称为成果导向教育或者产出导向教育,是一种以成果为目标,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建设的理念。OBE理念的核心要义认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或产出。其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关注学生毕业后所需具备的就业技能。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要与学生的学习成果相匹配。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围绕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二是以产出为导向。强调评价方式和教学效果,要能准确衡量学习成果达成度,并最终指向学生未来的实际就业。三是持续改进。围绕行业发展、市场的需求、学校的定位和学生实际产出所存在的偏差进行改进的,强调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不同方面的持续改进。
(二)OBE理念的实施原则
1.清楚聚焦
在应用OBE理念开展教学前,对学情展开充分的调研,清楚聚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的最终学习成果,并将其定位为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等,让学生将其学习目标聚焦在教学成果上。
2.关注产出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果和产出,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设定、教学难度的选择上可差异化、多层次设定,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达成学习成果的机会。
3.提高期待
提高对学生学习的期待,制定具有挑战性的课程执行标准,鼓励学生深度学习,以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主题,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忙起来,让考核活起来”为导向,提升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度。
4.反向设计
教学目标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聚焦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的建设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和各指标点的关联矩阵逐步分解,确保所需达到的学习成果的教学适应性,使其最终落实到教学设计、线上线下教学实施、教学质量保障和课程评价体系层面。
(三) OBE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遵从“教学条件范式”原则,强调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先于教学目标存在并占据核心位置,教师单一知识的传输目的在于掌握知识本身,教学安排和日程固定,课程考核以期末成绩为标准。其重视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的过程,忽略行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OBE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结果框架,以结果导向为目标,以学生习得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是否达到毕业要求为最终评价标准,教学目标重于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环节设置、教学组织实施等均需围绕预期目标展开。
二、基于OBE 理念的保险学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建设基于OBE理念,遵循“清楚聚焦、关注产出、提高期待、反向设计”的原则,构建了涵盖“课程资源、教师团队、教学方法、考评方式、反馈机制”五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
(一)集聚“融合性”课程资源
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一是常规性教学资源。包括保险学电子版教材、电子版辅助衍生教材。课程大纲、授课计划、学习指南等教学指导性资源。教学视频、教学任务书、讨论案例集和思维导图集、训练题库、前沿文献集等教学实施资源。二是特色案例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编写、出版的保险案件整理的《保险纠纷案例库》;根据实训系统及保险公司资料整理的《保险实训案例库》;根据企业导师现实场景整理的《保险规划案例库》;方便在有限的课堂之外,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学习指导而建立的“非典型问题”微课解答视频库;保险知识点相关的公众号科普文章和社会新闻热点等知识点超链接库等。三是学科竞赛案例集。收集整理保险知识应用于“市调大赛”“互联网+”“学创杯”等国家级学科竞赛的获奖作品,形成竞赛案例集。
(二)建设“融合性”教师团队
一是跨学科教师团队。新文科建设注重学科交叉,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建设有助于将各专业知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保险学的教学中涵盖大量保险法相关的知识,涉及的保险纠纷问题常采用诉讼的方式解决。为提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融合法学教师采用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场景式教学。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也会融合工商、统计、英语等专业的教师开展联合指导教学。二是行、校、企融合教师团队。为更直观地了解保险行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和能力要求,获取保险类岗位技能,提升其保险实践能力,结合学院开展的產教融合项目,课程的部分内容汇集行业、学校和企业三方教师联合授课,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博采众长,建立兴趣点,深入学习与研究高阶性保险知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三)应用“融合性”教学方法
基于OBE理念,线下课程采用“思维导图系统化章节知识,以问题为导向、案例教学为抓手、任务讨论为提升”等进阶式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获取知识与能力。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的教学,使用思维导图和知识图谱的方式;对于法律法规类的内容,使用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法庭等方式;对于实践性内容的教学,采用项目驱动法、分享演示法;对于前沿内容的教学,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解读法等,教学过程中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媒体制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风险管控能力。
(四)运用“融合性”考核评价方式
从学习时间、学习空间、评阅主体和学习角色四个维度全过程评价学习效果,检验其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课程考核方式从时间维度可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从空间维度可分为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从评阅主体可分为教师评阅和学生互评;从学习角色可分为常规任务考核和助教任务考核。通过线上测试和讨论、线下常规任务和助教任务,辅以签到、互动分值,全面评价学习效果,使教学目标从以考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
(五)构建“融合性”教学效果反馈机制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依托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构建多渠道、多阶段、动态的教学效果反馈机制,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实现教学目标。线上教学,教师可依托测试题的完成度和正确率,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通过在线讨论,知晓学生对核心知识应用的熟练度和正确性,从而通过线下课程予以答疑或者纠正;线下教学中案例讨论可直接反馈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偏差;项目教学中,依据课前时间,与项目成员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初审项目。课中项目小组分享展示中,复审项目。课后教师评阅项目组修正后的项目材料,完成三级教学反馈机制。融合性的教学反馈机制有助于教师精准掌握教学问题,及时、高效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
三、以“學生为中心”的保险学课程教学实践
(一)课程概况
保险学是我院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所有保险类课程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掌握保险专业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宏微观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后续课程包括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利息理论和保险精算等。我院保险课程采用自编教材,面向大三的学生授课,总共3个学分,48学时。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线上课程为学院自建课程,已在智慧树教学平台运营多个学期。课程内容包括保险基本范畴、保险相关原理、保险险种及产品、保险公司的经营、保险市场及保险监管。从建设初期至今,课程已经经历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从单纯线下授课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以课堂讲授知识为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为主,从引用优质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到重构课程内容自建线上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随着培养目标的升级和行业发展而创新。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对课程的教与学进行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脱离了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犹如空中楼阁,据此开展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也难以落实。保险学在开展以OBE理念为基础的课程建设时,对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影响因素进行调研,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及评价围绕学校的定位及学情分析展开。
我院属于经济类应用型民办高校,学生思维灵活,充满活力,渴望得到认可,但也存在学习耐心不足、基础有待提高的情况。对力所能及的内容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意识,对明显超出其学习能力的内容也会相互推诿,不愿承担。大多数学生在保险产品和保险规划内容上经验十足,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得心应手,分享规划方案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对于保险原则、保险法内容应用较差,不熟悉《保险法》法条,分析保险纠纷案例时仅凭直觉去猜测,变换案例中的条件后,无法清晰找到对应的法条。部分学生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分析方面表现较弱,对理解保险学中的精算、风险评估等内容产生一定影响,但具备较高技术素养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互联网保险、大数据风控等内容的学习。
(三)课程教学实践
1.设定课程目标
基于OBE理念,课程目标的设定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而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要“以国家社会及教育发展需要、行业产业发展及职场需求、学校定位及发展目标、学生发展及家长校友期望”为基础,保险学课程目标是以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根据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既强调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着重培养学生的保险思维和解决复杂保险纠纷、系统性规划保险保障的能力。其知识目标为能解释保险四大原则、合同的基本要素等基本知识。能解决保险投保、订立履行、纠纷处理、保险实务运作全过程问题;能力目标为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对保险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或优化,会根据家庭状况规划保险保障,以合作展示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沟通表达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目标为主动承担课内课外学习任务、积极参与校内校外实践和竞赛,勇于担当、敢于争先,树立“风险态度、法制精神、创新思维、关注现实、家国情怀”的意识。
2.聚焦教学痛点
一是教学方式缺少共鸣,部分学生受“保险无用论”影响,排斥保险的学习。习惯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有些学生过于依赖课堂听讲,忽略了课后的复习和保险实际的运用,导致知识掌握不扎实。社会上存在的关于保险产品及保险营销的相关言论,包括“保险无用论”“销售无赖论”和“理赔不畅论”一定程度影响学生对保险的认识,存在既然不卖保险就不用学保险的想法,心理上排斥保险学课程的学习。二是保险案例未能紧跟行业发展。保险理论学习缺少具有时效性的原案例,保险实践学习缺少可供借鉴的真实案例。在售的保险学教材中保险合同及保险基本原则的案例大多未能紧跟行业法规的变化发展。存在教材案例分析答案跟实际保险纠纷案件法院判罚不一致的情况,保险规划案例缺少复杂场景设置,规划内容过于表面化和公式化。三是保险学教学任务设置单一、考核方式不尽完善。小组任务存在免费搭车的现象。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采用大一统的标准,未能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各类学生特长,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3.重构教学内容
保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设立的指标点反向设计教学,内容上删减部分与学情不相符合的知识点,填补了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素养知识,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重构后的课程内容可概括为“四大模块、八个专题、思政引领”。团队基于“基础知识、原理应用、险种介绍和职业导向”四大模块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无风险无保险、正确认识保险、深入了解保险、放心购买保险、理性选择保险之人身保险、理性选择保险之财产保险、合理规划保险和保险公司经营”八个专题,通过45个设问,引出课程内容,每个专题设置不同的线下任务主题。根据专题内容,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从“风险意识、法制精神、诚信观点、创新思维、爱岗敬业、关注现实、制度自信和家国情怀”等方面做到章章有思政,依托“课前、课中、课后”教学阶段,拓展思政育人路径。
课程还根据“知保险—懂保险—用保险—传保险”设定“低阶—中阶—高阶”三级进阶式教学内容,从“模块化课程内容、融合式案例汇编、进阶式思维培养”三个方面整合课程内容,师生共同汇编课程案例,进阶式培养保险思维,深化课程思政,强化学生服务行业、改善行业的信心,拥有通过产品与服务创新,筑牢民生保障网,增强群众幸福感的情怀和担当。
4.组织课堂教学
课程团队设计了“三阶三线、全员助教”混合式教学模式,兼顾课程深度和广度,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完成自主探究式学习过程,同时在实践章节引入保险公司企业导师,讲授最新特色产品和规划理念。“三阶三线、全员助教”混合式教学将课堂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围绕“教师、学生和助教”三条主线展开教学。教师课前梳理核心,构建模块、思政融入,提供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指導学生完成任务;课中精心组织学习任务,并做重难点精讲和任务点评;课后信息收集、总结、反思,持续改进,布置拓展任务。学生课前领取任务,分析任务,进行线上学习,完成前测、查阅任务相关资料;课中案例分析,任务展示,完成自评和互评;课后总结反思,分享结果,开展拓展学习。学期初始,课程团队根据各专题线下主题,提供菜单式助教团任务领取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领取助教任务,主要分为“思维导图知识串讲、文献阅读资讯分享、科普视频案例梳理”等,强调勇担重任、全员助教的精神。
5.创新教学方法
在保险产品和保险规划的教学中,多采用场景化项目式的教学方法。师生共建场景化教学案例,将课本案例转化为生活化的场景。将学生开展的保险调研活动转化为场景化案例。教师用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人物、热门电视电影人物家庭构筑保险规划家庭背景,学生用游戏场景科普介绍各类保险险种,场景化项目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果。基础知识基本范畴类的线下教学采用梅瑞尔的五星教学法,其将教学分为“聚焦解决问题—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融会贯通掌握”五个步骤,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并结合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教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课程聘请保险公司高级经理作为课程企业导师联合授课,以保证各类具体的保险险种和产品均与市场接轨,保险展业、保险经纪、保险核赔理赔业务均采用真实案例。
6.多维课程考核
课程的考核与目标相对应,围绕“过程性、终结性和助教任务”三个维度展开,充分考虑“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及“学生、助教”两重身份,实现课程考核的多元化。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拥有双重身份。某章节的课程助教和全部章节任务组的成员,除了常规性的线上视频、前测、线下互动、小组任务、期末考试等考核指标外,将助教任务的完成度、精细度和准确度也纳入考核指标中,实现全方位多元化考核。
学期末,课程团队还会联合系团委,开展保险专项大比武,对全年级学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展开三级考核。初赛是基础知识大会考。以保险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为主,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核心概念掌握的扎实程度;复赛是保险实训大作战。模拟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开展保险展业、承保、理赔等实务和实训技能的考核;决赛是保险规划大比拼。采取现场展示和现场答辩的形式,以保险规划人员或理财规划师身份对不同场景的家庭实施规划计划。
四、课程建设成效
基于OBE理念的保险学教学改革由最初的知识讲授到任务驱动,再到全员助教形式,学生成绩显著提升。课程教学分层培养,关注学生兴趣点和特长,也获得了学生一致好评。混合式教学模式、场景化项目式教学方法、探究式自主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保险的积极性。课程学习达成度逐步提升,课外竞赛效果明显,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应用课堂学习的成果参加大学生科研立项、市调大赛、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均取得不错成绩。保险学课程改革实践促进了教师教研水平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增强及课程教学持续改进,课程已获评省级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参考文献:
[1]王丽丽,张晓慧.基于产出导向的大学英语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146-151.
[2]黄宗媛,吴臻.大学数学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3):27-31.
[3]何奎.一流课程建设:内涵分析、实施困境与推进测率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23(2):83-88.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