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

2024-05-22 16:28史默琳王欣常丽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2期
关键词:张家口通识传统节日

史默琳 王欣 常丽娟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地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02068,课题主持人:王欣)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史默琳(1981—),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研究、儿童文学研究。

*通讯作者:王欣(1983—),女,汉族,河北崇礼区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研究、外国文学研究。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地方高校张家口学院明德学院大一学生核心通识课程,从学情角度入手,了解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知识的情况,目的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经过2022年、2023年两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课题组整理了教学有待完善或已实施的部分,总结为实施策略,其中包含:重视思政元素,寻找优秀案例;创新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路;整合教学资源,加入地方文化;校园文化助力,第二课堂呈现。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策略的总结,有助于地方高校完成通识教育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经验的总结、育人改革的实践探索。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2-0109-04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地方高校张家口学院明德学院大一学生的核心通识课程,张家口学院文法学院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编》。学校提出“培养懂滑雪、懂外语、懂礼仪、懂文化、懂急救的‘五懂复合型冰雪人才”。其中“懂文化”是人才培养的基底,是复合型冰雪人才培养强有力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集中承载和体现“懂文化”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传播途径的实施探索,力求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新途径和教学新成果,并提供研究案例,为同行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

张家口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分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蔚为大观的中华语言文学、智慧向上的民俗文化、臻善至美的中国艺术、璀璨绚烂的中国传统节日、大好河山张家口7个模块,56个专题,涵盖了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德智平衡发展和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课题组从教学实施途径方面和传播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面的思考,以中国传统节日模块为例展开实践研究。

一、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调查分析

在本项目研究之初,项目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中的“璀璨绚烂的中国传统节日”模版为教学调研对象,对2022级学生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调查统计。通过对2022级学生的课前考核,了解学生对传统节日知识的掌握程度,熟知学情和教学重点情况,这有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实施,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让学生从中获得新知,同时也对原有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于改善下一轮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帮助。项目组从图书、网络中查阅相关资料,设计了四套考核知识点试卷,分别是“春节、中秋”“元宵、端午”“二月二、七夕”“清明、重阳”,每套题10小题,共40题。以全校选修节日文化的学生组成四个班级进行考核,共428人,参与答题413人,调查从试题出发,实际是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具体内容如下。

由表1可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得不错,基本上每班正确率前三名都占比90%以上,说明对于节日的基本常识学生还是非常熟悉的,在授课时针对不同内容要对基本常识的水准整体增加难度和高度。由于大学生群体对节日文化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认知,这就要求教师革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

表1 各班级四套题目正确率前三名统计表

表2 各班级四套题目正确率后三名统计表

由表2可知,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对应的问题多集中在:(1)相近的名词易混淆,如:腊八粥和八宝粥;腊月初八和腊月十八等。(2)历史的起源、朝代判断易错。(3)节日的古时称谓易错。(4)八大传统节日之外的不常规的节日易错。(5)习俗的由来不熟悉,如吃鸭蛋、涂饮雄黄酒等。(6)节气的相关知识未掌握。

针对表1、表2,调整的教学内容有:(1)重视对节日历史起源、朝代的讲授,尤其是历史特殊或时间早的节日。(2)注意补充、分辨相似节日的关联,如清明节和寒食节。(3)深究节日习俗的由来和原因,知道其背后的故事,如端午节吃鸭蛋、饮雄黄酒。(4)适当补充节气知识和歷法知识。

二、地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

通过课前对学生掌握八大节日的知识点进行考核,发现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掌握程度和关注角度,基于此和教学实际,课题组对课程的实施有以下策略建议。

(一)重视思政元素,寻找优秀案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通识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地方高校张家口学院明德学院大一学生,学校从立德树人的导向出发探索育人改革的实践路径,中华传统文化通识课程服务于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熟悉不同层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要以课程为抓手,加深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要求每个模块的每个专题都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下面以“璀璨绚烂的中国传统节日”为例说明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

表3 中国传统节日思政教育融入点一览表

由表3可知,8个专题讲解的节日都明确了思政点融入的内容,节日主题和思政点互为阐释,但忌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地拼凑和联系,而应从节日故事、人物中找到关联点,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体会和应用。比如讲解端午节时,从屈原的故事中体会忠君爱国、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和好修为常的崇高品质;联系学生学习、生活提出屈原仍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传统节日文化通识教育中应将教育的内容和新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发展,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传统节日传承民族传统,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信心。[2]在思想理论教育中,除了课堂的讲授之外,还应该有所延伸。比如布置作业设计一段时长3分钟以上的小视频,介绍家乡传统节日的特色风俗。学生通过查找整理资料,熟悉家乡的特色节日风俗,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讲述家乡独特的节日魅力,这可以加强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路

如何传承和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两大任务,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中守正与创新、传统与传承的关系,新时代青年应该在探索中不断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创新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在全面建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以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年人更要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以“璀璨绚烂的中国传统节日”为例说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第一,要有优质的影视资源作为辅助手段。比如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就是很好的学习资源。该节目从2021春晚《唐宫夜宴》一炮走红,到《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一路开挂,持续破圈,成为全网视频流量“收割机”。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执行策划、《端午奇妙游》执行策划徐娜表示:“采用网剧+网综的形式是因为现在年轻人的审美口味是跳转的,我们希望节目之间既有关联又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4]这也是节目策划的一个密码,让大学生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博古通今,继承传统。可以查找本地区节日的影像资料,比如张家口蔚县的打树花、拜灯山、打棍等辅助教学。

第二,要用艺术的表现方式作为呈现手段。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A4纸的手抄报,当然不仅仅是图文并茂,而是用学生自认为有艺术表现力的方式展示,可以书写有关节日的诗词,可以创作原创诗词,还可以进行节日海报的策划。另外还可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进行演讲,要求切合主题,结合实际,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脱稿演讲,表达流畅生动,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语速控制合理,语调富有变化,饱含感情等。

第三,要用专题的交流形式作为学习方法。通过借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要求,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并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深入研讨,旨在学习传承传统文化。[5]可以加入张家口地方文化中的精髓进行讨论,还可以用新文科的观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解读,还可以让学生对如何在校园里过传统节日进行讨论,总之,要分组分任务完成专题研究,还可以融合创新创业的思路和方法,推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 整合教学资源,加入地方文化

在对2022级学生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教师主动优化课程资源,从各个角度切入主题进行微课设计,短小精悍,制作精良,每个微课时长约15分钟,学生可自学,也可以推广到市级平台展示。其中,2022年项目组参与张家口市社科联社科普及栏目“张家口大讲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走近李白”“诗文画中的端午节”“智慧向上的诞生习俗”,经过严格评比,取得2022年度市级线上优质微课一等次、二等次的优异成绩。2023年项目组继续参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微课“走近陶渊明”“诗文画中端午节”制作上报,获得了2023年度市级线上优质微课一等次、三等次的好成绩。教师通过市级平台的宣传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民俗方面结合张家口地区的实际特点,介绍本地区特色民俗,宣传张家口优秀的地域文化。

教师将优质的微课资源共享到线上教学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制作微课不仅是教学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借助市级平台宣传推广,成为科普力量的一份子,这些优质资源再反馈到真实的课堂,让学生快速便捷地了解课程内容中的一个点或一个角度,辅助课堂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在上课之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的教师还会播放《张家口城市形象宣传片》《张家口旅游宣传片》,其中自然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张家口的阳原泥河湾文化、涿鹿的合符釜山文化、长城文化、草原丝绸之路——张库大道、古驿站、古城、古镇、蔚县剪纸、打树花等,让学生产生喜爱张家口,愿意了解张家口的意愿,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模块中包含的“大好河山张家口”,通过官方媒体的宣传让学生直观、集萃、统领式地欣赏张家口优秀的传统文化,后期还会在教学中直接把非遗文化带入课堂,让学生走进文化,了解文化,传承文化,并且在实践中应用。

(四)校园文化助力,第二课堂呈现

课程的思政教育不仅在课堂还需延伸到课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本课题研究范围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将科普知识宣传到校园,在节日当天举办相应的活动,烘托节日气氛,让大学生回归传统节日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1.举办“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网上展厅科普宣传活动

“璀璨绚烂的中国传统节日”的任课教师前期认真准备有关“端午节”传统文化的相关科普知识,精心选择设计网页模板和内容,利用网站、微信等途径向我校教师、学生等群体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本次宣传活动是教学第二课堂的展示,是科普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体现,能够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将中华民族的节气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及自豪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2.发放节日知识宣传册和进行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爱国情怀,在2022年端午节来临之际,“璀璨绚烂的中国传统节日”的任课教师积极组织了端午节文化科普活动,发放香包和艾叶给学生,让学生在节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普及端午文化,传达爱国情怀,巩固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水平,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教学比赛

文法学院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校级师范生教学比赛时,会选择小学课本中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比如《一幅名揚中外的画》《北京的春节》《藏戏》等,要求学生在设计教案时,加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将思政教育落实在小学课堂,增强他们对民族传统绘画、节日、艺术的热爱,用真挚的情感和语言叙述课本中的文化知识点,让小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摒弃喜欢外国明星、爱听外国歌曲、崇拜外国文化的不良行为,回归到课本中寻找文化的点点滴滴和传承影响,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师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意义,也使得学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屡获佳绩!

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的教师还参与张家口市优秀课本剧活动,在担当评委的过程中,对于作品的设计做出文化领域的评点,如对课本剧选文《草船借箭》《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桃花源记》《西门豹治邺》《红楼梦》等作品从文学的角度评点,给出建议,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另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上,教师也会选用古今的文学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来展示,比如制作的微课《诗文画中的端午节》《诗文画中的元宵节》就形成了节日系列,把优秀的古诗、小说、散文、绘画讲解给学生。再如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有许多节日的呈现,教师就把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等节日从文本中摘出来,配合饮食、猜谜、吟诗等细致讲解,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阅读名著的乐趣,还可以布置项目任务:四大名著中过元宵节的情节有哪些?《红楼梦》中的拜月习俗是怎样的?

三、结束语

张家口学院作为一所市属本科院校,要在市域内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必须加强包括地方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研究。加强通识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还是服务地方的需要,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地方高校的通识核心课程,势必要担当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是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波,肖茜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

[2]孙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2.

[3]佚名.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N].今日浮山,2023-07-14.

[4]付玉.文创“出圈”美滋滋[N].安庆日报,2022-11-21.

[5]陈凯旋.中学语文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以伊宁市某中学为例[D].伊宁:伊犁师范大学,2021.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张家口通识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加大张家口草原生态建设支持力度
行走在张家口的热土上
收复张家口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