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仁军
一
饮其流者懷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还在德阳工作,某日在文庙广场的一个书店里看到了一本黑色封面的画册,是八个画家的作品合集。看到朱老师的作品时我惊呆了,竟然还有画得如此神奇美妙的作品,我想我得跟这位老师好好学习学习。细看朱老师的艺术简介,才知道他在成都群众艺术馆上班。后来通过114号码查询,才终于联系上了朱老师,于是就这样每周五坐公共汽车到成都学习。那时还没有成绵高速,从德阳到成都走的是大件路,至少得花半天时间。
成都市群众艺术馆在春熙路临街的一座楼房四楼,上课都是晚上,同学们来自不同工作单位的美术爱好者。朱老师先是讲课,他讲课的声音很洪亮,表情很丰富,语言很幽默,课堂上总是充满欢乐。然后朱老师进行示范,之后大家临摹,下课之后成都的同学就各自回家,我就比较麻烦了,还得去找旅馆住宿。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收入不高,每次都去住旅馆,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当朱老师听说了这个情况后,就让我背了一床棉被,课后就住在了成都市群众艺术馆。也正是如此,我有更多时间来学习朱老师的作品。我临摹最多的,还是朱老师的小品画,前前后后,三百张应该有吧。
其实那个时候朱老师挺忙的,他担任成都市美协秘书长,平常要参加的美术活动很多,美协本身又没有工作经费,他还得到处找赞助搞活动,更多的时候是把自己的作品或约好的几位画家的作品拿去找活动经费。尽管如此,在我的印象中,朱老师对班上的课程几乎没有缺席过。
二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艺术创作讲究外师造化。朱老师同样非常喜欢写生,带我们去了很多地方。邛崃、金口河、大渡河、都江堰是他比较喜欢写生的部分地方,也画了很多精彩的线描作品,时隔多年,再看朱老师这些写生作品还是让人赞不绝口。朱老师现场线描教学很容易让大家入手,晚饭后,朱老师还要对大家的作品一一点评,有时还改上两笔。大家写生的积极性颇高,有的同学天还没亮就出去画画了。后来,很多同学的写生作品都参加过全国性写生作品展。
跟朱老师出去写生充满了快乐。都江堰龙池的村小教师刘老师家开了农家乐,服务很周到很温馨,一手好菜很受大家欢迎。朱老师最早还可以喝两杯酒,后来因生病就不能喝了。他喜欢吃回锅肉,吃一筷子菜,乐呵呵地,脸上写满了满足。晚上点评完毕之后,我在朱老师洗漱之后把他的写生本借出来,慢慢学习揣摩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那时从成都到汶川理县也不容易,大家挤上公共汽车,到了目的地住下来,一天时间已经过去得差不多了。克枯寨、萝卜寨、黑虎寨、薛城、建山寨、蒲溪乡、色尔……都很美。到寨子写生一般都是租当地的福田汽车上山,朱老师说这车动力够,其他的车不行。他喜欢坐最前面,视线好。但这些寨子一般都建在半山腰之上,狭窄的山路与陡峭的山崖,让人有些害怕。有的急弯还需要倒退几次才能通过,尤其让人心都揪紧。朱老师却神色自然,不时开几句玩笑让大家放松下来。理县的色尔寨那时还不通公路,据当地人介绍说规模还比较大。朱老师让我跟他一起上山去查看一下具体情况,如果值得画才带大家去。我俩就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越到后来,腿越来越重,眼看山寨就在眼前,但真正要走到,还需要时间和体力。等朱老师到了山寨门口,我在后面已经累得气都喘不过来了。这个时候,朱老师已是六十几岁。
对于羌寨题材,以前的人很少表现。朱老师带大家到这些地方来体验生活,也是一片苦心。艺术来源于生活,表现四川独有的羌族文化也是艺术创作选择之一。后来有近五年的时间,我都是表现羌寨题材,作品也入选了很多中国美协举办全国美术作品单项展。许多同学也是坚持羌寨题材的创作,入选了很多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三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朱老师是一位公认的勤奋画家。每次到他的画室,他都在画画,而且经常进行巨幅创作,他有时用带调侃的口吻说:“我适合画大画。”事实上也是如此,有一年他受邀到郑州作画,我陪他去,画的都是十几米的大画。哪怕直到他倒下的那一刻,画案上还有一张未完成的数米长、数米宽的大画。对于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尤其是一个与病魔抗争了近二十年的老人来说,这种毅力真让人佩服之至。他八十岁的时候,在四川美术馆举办的画展中,呈现了一批鸿篇巨制,相当令人震慑。当然,他的小品画也甚是精彩,极具生活趣味,笔墨厚重精微、构图精致考究,色彩饱满浓烈,大家都非常喜欢,所以每次看他画画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对于一位勤于思考的画家来说,艺术道路上挑战就是前行道路上的磨刀石。朱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艺术贵在创造,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味道。他的作品都反映的是时代生活,当我们看这些作品时,都非常具有亲切感。朱老师学的是理工科,他跟随朱佩君老师学习花鸟画,后自攻中国山水画创作,独创了一套表现四川山水尤其是大渡河金沙江一带景色的皴法和适用于绘画创作的“形体学理论”,艺术语言辨识度非常高,艺术成就斐然。我想,这一切都是天道酬勤的结果。
桃李不言花自开。如今朱老师虽然离开了,但每每想起他那和蔼的笑容,爽朗的谈笑声,过去日子的点点滴滴,总让人内心充满了阳光般的温暖和温馨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