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法的深刻诠释

2024-05-22 12:31王燕罗勤
现代艺术 2024年4期
关键词:张艺谋现实主义案件

王燕 罗勤

从表面上看,影片《第二十条》是一部贺岁档的喜剧片,但是张艺谋导演并没有放弃风格化的叙事,现实主义题材展现,外加浪漫主义情怀的叙事处理风格,以及披着喜剧元素的外衣让整部影片呈现出该有的时代印记。

春节档影片《第二十条》,名字来源于刑法中的第20条规定,突出正当防卫的法律条令,从生活中的小人物和社会中普遍关注的事情入手,通过三个不同人物的案件来展现老百姓的遭遇与法治的碰撞和冲突,体现群众的呼声,激化传统观念与现代法治的冲突,最终实现对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守护。影片《第二十条》的出现,不难让我们想到张艺谋导演早期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不同的是一个是对法律不熟的农村妇女,一个是都市里知法守法的检察官,前者教会我们要用法律的武器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后者则是从一个法律从业人员的视角让法治坚守最后一道防线。这是时代的进步,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展现。在此影片中,张艺谋导演同样用其较强的作者意识在讲一个时代的法治故事,用其毕生在电影中感悟的理念和信念完成一部全方位精彩的影片。

一、普法类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颠覆性创新

影片《第二十条》的故事取材会让多人想到张艺谋导演早期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影片中秋菊“一根筋”式地要讨个说法,坚定地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样的现实主义题材,老百姓关心的题材,但此次张艺谋导演把矛盾的核心放在了条条框框的法令法条上,足以体现张导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在较为常见的普法电影中实现一种文艺与商业的创新结合,在春节档打赢一场漂亮的仗。王永强案件、周显平案件、贾云珂事件、何峰事件以及曹爱玲事件都是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所有的事件都指向一个中心就是“正当防卫”。

对于影片中普法类型的创新,虽然没有改变对法律法条的普及和宣传,但是影片中的叙事人物发生改变,以往电影的开篇都是普通老百姓拿着一纸状书层层上访,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通过各种途径,得到高级领导的重视,然后下达命令审理案件,而影片《第二十条》,阻碍案件审查的是司法从业人员。影片中吕玲玲拖着王永强的案子不起诉,原因在于寻找丢失的关键的刀,这把刀也是能改变案件性质的刀,从吕玲玲的坚持上可以明确地展现出叙事角度的创新性。

相比于2023年國庆档的《坚如磐石》,张艺谋导演在现实题材上的挖掘有了更新的认知和诠释,他扬起现实主义这把利刃,揭露出普通老百姓现实世界中的迷雾,通过影片中三个事件来呈现现实主义题材的代入感。首先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男主一家的故事,身为检察官的韩明,为了让儿子考上一个好大学,不惜让老婆李茂娟辞职全职在家照顾孩子,韩明也在市里挂牌工作,目的是把孩子送到城里升学率高的学校,增加考上好大学的几率,无奈正义的儿子韩雨辰看到同学被霸凌,见义勇为帮助弱势同学,反而出手打伤教导处主任的儿子。为了不让儿子被拘留,李茂娟在处理中情绪过激打伤校领导被抓进看守所,这两个事件其实也是整部片子中至关重要的一条线,也是为何韩明由刚开始处处谨慎圆滑的处事风格到最后能够改变法律条款的原因。这个事件本身是大众所熟知的校园霸凌事件,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用了高明的手段让其在叙事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激励性事件存在,既体现了目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也让观众有极强的事件代入感。第二个事件则是公交车司机张贵生的见义勇为,这条线相对比较简单,张贵生作为一名公交车司机,在工作中看到女孩被混混欺负,因见义勇为导致伤害而获罪,妻子因为受到打击离开了,留下未成年的女儿,女儿因为相信法律的正义,手写诉状,想要父亲继续申诉,最后父亲死在了申诉的路上。女儿拿着父亲留下的头盔,撕掉申诉书,泪如雨下地哭诉:“在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做?”这句话是问给韩明的,也是问给所有观众的,也是导演想要阐述拍摄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多数会发生在新闻里的案件,没有太多共情和感知,但是当真正发生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又会怎么做呢,这部现实主义的电影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张艺谋导演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第三个事件是电影从头到尾贯穿的事件,王永强和聋哑妻子郝秀萍因为女儿看病借下高利贷,被村霸刘文经长期欺辱,王永强在亲眼目睹妻子被多次强奸后,恐慌之下刺伤刘文经导致刘文经去世,刘父则要求杀人偿命,利用烈士家属和村里霸主的势力制造舆论压力和威逼利诱郝秀萍母女,最后郝秀萍被逼绝望跳楼,此案件在吕玲玲和韩明的坚守下,王永强被无罪释放。吕玲玲和韩明坚守住了法律的底线,而王永强和郝秀萍也终于等到了光明的结果。这些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相似案件有很多,无疑都在向法治提出疑问,到底法能不能容情,这是在情和法中找到一个最佳答案,就达到了和观众的高度共情,既是让百姓对法治更加信任,也是给执法者提出新的挑战。对于这部电影,最高人民检察院连发两篇影评,指出电影中的故事“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百姓身边的事情,看似遥远,却时时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影评还提到,《第二十条》不仅是一部法律题材的电影,更是一部属于每个人的生活片,会影响一个人的是非观和正义感。

二、浪漫主义情节的人文气息展示

张艺谋作为第五代导演,对宏达的历史故事有着极深的执念,从张艺谋导演早期的作品中,《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再经历文艺到商业的转型,《英雄》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再到近两年的命题式的现实主义题材,《满江红》《坚如磐石》,每部电影都是张艺谋导演对不同时代的反思和解读,也让观众和社会更好地审视我们的时代和社会。《满江红》这部电影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一个命题题目,张艺谋导演给了一个超出满分的答卷。尤其是在最后高潮时“假”秦桧慷慨激昂地吟诵《满江红》,然后由将士一层层传颂出去,再到门外的小孩子跟着吟诵,将整个家国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时候封闭的环境空间发挥到了叙事的极致,时间和空间上的叙事达到了空前的一致,极显浪漫主义情怀诗意,无不让观众动容。同样的方式张艺谋导演放在了《第二十条》的结尾,在整部电影中,讲述的三个事件都是压抑的,都是悲愤的,都存在一个正当防卫却又防卫过当的情节。不管是案件的检察官吕玲玲还是挂职的韩明,还有因为见义勇为而反被告的韩雨辰,以及因为保护儿子冲动施暴的李茂娟,甚至是跳楼后救治在床的郝秀萍,失去双亲的张贵生的女儿,影片中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是委屈和不甘,需要一个情绪释放的端口,也是整个剧情高涨的火山口,故导演在最后的听证会上上演了“雷佳音”充满激情地慷慨陈述。这个情节极具有浪漫主义的人文气息,也正是因为这段高潮的陈述,让整个故事讲得合情合理,打破了原有的冰冷的法治条令的禁锢,不仅让百姓看到社会法治的温暖,还有执法人员“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一个人的人生”的态度。但是纵观王永强案主办检察官吕玲玲在与韩明争论案件时发出的质问时,韩明例举了“2014年周显平案,故意伤害罪;2015年贾云珂伤人案,故意杀人罪;2016年何峰伤人案,故意伤害罪;2017年曹爱玲伤人案,故意伤害罪”等。这些案件与王永强案件一样,都指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包括韩明自己办的张贵生的案子,结果都是防卫过当结案,这就是现实,但是导演打破了事实的常规,让正义的结果浮出水面,这就是导演内心浪漫主义的真实表达。影片是将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相互融合,在“笑中有泪”的悲喜剧式的戏剧框架中,呈现一堂高水准的“普法课”。

电影本身是对现实社会和时代的映照,通过一个故事展现一个事件的缩影,是社会发展的镜子,但是电影又是梦幻的、理想的、圆满的,之所以强调社会现实是因为身为普通观众的我们本身是微不足道的,导演当然也深知此理,故在故事的结尾给我们一种梦幻煽情的相信的动力,正是因为好的结局的事件难得,才有了电影,才是电影呈现的意义,也感谢导演激发观众心中的梦想和希望,共同推进了法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是浪漫主义结局的真实意义所在。

三、轻喜剧和黑色幽默式的叙事风格

在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中,张艺谋导演还是大胆地尝试了轻喜剧和黑色幽默的方式,这种方式足以缓解沉重、压抑的诉讼案件,让整个影片的情绪得到一些舒缓,相较于大多数导演把喜剧的元素放在情节的设置上,张导则更多地把重心放在了韩明和李茂娟两夫妻上。影片一开始,叙事的重心从王永强刺伤刘文经后工人讨要工资不成堵住检察院的大门开始,看似是一个难题的解决,韩明的主要人物性格就清晰地体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遇到事情不慌不忙,用丰富的经验机智地解决困局,想到用司法援助的方式解决工人的问题,也从侧面展示韩明内心深处的人民公仆形象,但是转过头就是对于上司领导的“圆滑”行为,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韩明的人物形象。韩明也是整个事件的核心人物,三个事件串联在一起,才达到最后听证会上的背水一战。对于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导演是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的,工作上圆滑逢迎,作为父亲对孩子耐心教导,作为丈夫对老婆左右逢迎,作为同事以及曾经的恋人对吕玲玲善意引导,这些角色中都掺杂着微喜剧的元素,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当然也是化解沉重主题的高明手段。

影片中有个争议比较大的点,就是韩明和妻子李茂娟的“唇枪舌战”,看得出来导演在拍摄的时候给了很多演员自由发挥的空间,包括争吵到激烈的时候忘记台词的真实反映,但在你一言我一语的高强度输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些“聒噪”,前半段戏包括韩明两夫妻因为前任吕玲玲的争吵,对于解决韩雨辰打架的争吵以及和大舅子的争吵,以至于现场的观众都感觉到聒噪,但是导演的厉害之处在于他预判了观众的情绪,当观众马上要不耐烦的时候,整个事件的走向开始变得紧凑,故事到达高潮,观众也就忘记了之前的情绪,反而被带入到事件中,也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中开始接收到法治的审判。这种节奏的把控也是非常考验导演功力的,但是张艺谋导演每次都做得很出色。依托于贺岁档的背景下,影片《第二十条》也要让位于商业元素,影片的敘事虽然一直在沿用现实主义的带有“轴”特性的秋菊坚持要的伸张正义,这种普通模式的叙事在类型片中并不讨喜,但是导演骨子里的这种坚持是一点都不想放弃,所以安排了吕玲玲的角色,她一直在坚持正义,一直不改变,即使被停职依旧说服韩明继续审理此案。这里的巧妙安排是对韩明人物角色的塑造,他是一个商业电影背景下被修改的人物。其实拍摄都市题材导演还是非常有经验,比如早期的《有话好好说》,同样展现的是现实社会中大小人物的心境和想法,同样在拍摄上也延续了李保田和姜文的经典巅峰对决片段,这些都是在行业领域内室内调度的教科书级别的拍摄技巧,故在整个的拍摄影像上能够完美地契合到剧情,没有过度的渲染和表达。

从表面上看,影片《第二十条》是一部贺岁档的喜剧片,但是张艺谋导演并没有放弃风格化的叙事,现实主义题材展现,外加浪漫主义情怀的叙事处理风格,以及披着喜剧元素的外衣让整部影片呈现出该有的时代印记。纵观整部影片,三个真实的血肉案件将情与法有机地交融,并深刻地探讨了法理上的矛盾争议,用影像的方式对刑法中的第二十条做了深刻全面的解读。影片传达了民意和法治的互动,把现实主义的利剑与法治社会的良知编织在一起,在电影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猜你喜欢
张艺谋现实主义案件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左脚丢鞋”案件
新法律现实主义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孤独者张艺谋 我有各种想法却无人能说
张艺谋电影的流变及文化、美学再反思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