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明君
今又清明春草绿,复缅先人寄哀思。2023年初夏6月27日的那个傍晚,著名川剧净角表演艺术家何伯杰先生驾鹤仙逝。八十四个春秋,艺术一生、一身艺术,回顾何伯杰先生为川剧事业鞠躬尽瘁的艺术人生,艺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中勤勉认真,生活里悲悯善良。何伯杰老师的一生,起源于川剧,成长于川剧,辉煌于川剧,德艺双馨的一生最终也谢幕于川剧。
作为一名川剧花脸,何伯杰老师很早便闻名遐迩。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省刚刚恢复传统川剧演出。1979年秋,正值舞勺之年的笔者考入合江县川剧团戏训班学习川剧表演。在那个黑白电视机也还是奢侈品的年代,我们那批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川剧学员就从四川电视台播放的川剧节目中知道了省上有两个“对红星”花脸,一个是唱《五台会兄》的徐寿年,一个就是演《张飞审瓜》的何伯杰。何伯杰老师在我这个当时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川剧学员心目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高高在上的川剧名角带给我的始终都是膜拜和向往。十年之后的1989年,同样是一个秋天,由四川省川剧学校史论导演班毕业分配到省川剧院工作的笔者,与后来担任省川剧院副院长的廖天麟等同事一起住进了位于成都市古卧龙桥57号省川剧院职工宿舍水泵房旁边的那排“瓦片平房”,那排平房转角处就是被称为“高知楼”的五层楼房,陈书舫等省上的川剧名家当年就悉数住在那栋“高知楼”里,何伯杰老师刚好就住在那栋的一楼,我们从那排平房宿舍进出都要从何伯杰老师的门前阳台旁边经过,于是,我与何伯杰老师的一世戏缘也就由此开始。
初见何老师,他那双炯炯有神的明眸之上那一道剑眉不怒而威,再加上心里一直充满着的对川剧名家的崇敬之心,根本就不敢接何老师的任何话头,每次都是低着头静静聆听。后来渐渐地遇上的次数多了,听他摆过许多的川剧龙门阵后就慢慢地熟悉起来,这才知道原来在威严的外表后面却是一颗慈善与友爱之心。爱憎分明的何老师在他的学生心目中其实都有着这样一个由敬畏到喜爱的过程,更有甚者,何老师的得意弟子、省川剧院的花脸名家谯绍富直到2015年在向何老师学习排演经典名作《包公赔情》时,依然对何老师的严苛心生余悸。2015年8月那次《包公赔情》传承复排,用谯绍富的话来说,就是自己是抱着学不好就要等着挨老师批评的心理走上《包公赔情》排练场的。果然,排练场上的何老师第一次排练就给所有参与排练的人约法三章:这个戏在我没有点头前,不准演出,要做就要做好,必须要达到可以演出的水平才能公开演出,我们要对川剧负责。何老师从一板一眼练唱,到一手一脚练做,再到一鼓一点练演,一丝不苟,传道授业。何老师在排练场给谯绍富讲戏时也是一脸严肃与认真:这出戏不仅要把这板襄阳梆子给唱圆唱好,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唱出包拯对情与法的尊重和分明,要唱出包拯对嫂娘的情,更要唱出包拯对黎民百姓的爱,同时还要唱出包拯为民执法、不徇私情的天地正气。这样才能感动观众,观众才会认可你这个包拯。
川剧界都知道何伯杰老师是一个以严格和认真著称的“性情中人”,笔者当年受老师邱明瑞导演恩惠、提携和教导得以进入川剧最高殿堂四川省川剧院。与何伯杰老师一样很早就名满梨园的川剧导演邱明瑞老师,在我刚到省川剧院上班时就在宿舍给我讲过,说省川剧院有几大“歪人”惹不得,当然,笔者的老师邱明瑞自己也是几大“歪人”之一,但是,这里说的“歪人”是个褒义词,指的是技艺高、品德好、艺术成就斐然,但做事认真、要求严苛、爱憎分明的大艺术家,其实都是特别心慈、和蔼的高人。以严格和认真著称的“性情中人”何伯杰先生也自然就是“邱老汉”口中所说的“歪人”之一。省川剧院这样的“歪人”,生旦净丑每行都有,而且代有传人。一方面是因为省川剧院代有能人出,另一方面当然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省川剧院的这些大“歪人”用他们的言传身教和口传心授,把他们的德与艺、爱与情都传给了他们的学生,于是省川的“歪人”也就由此有了传统与传承。
老一辈川剧表演艺术家们对学生的爱那是深入骨髓里的真爱,何伯杰老师1987年在四川省川剧学校给青年川剧花脸演员上课时的学生之一刘卫国,在去年何老师辞世后所写的《我的老师何伯杰》祭文中也对何老师语重心长劝他多学点文化的教导作了深情的回顾:何老师给我说“你既然不想唱戏,就要早点作转行的准备,你娃喜欢看书,就多学点文化嘛……”何伯杰老师对学生的爱也转而成了学生们对他在天之灵的缅怀,著名川剧花脸演员李乔松也在何老师去世后用“黑白韵”川腔赋诗一首悼念一代名净何伯杰:川剧名净一代杰,粉墨舞台名烈烈;唱念做打文武胜,永留光彩花脸绝;霸王项羽虞美人,张飞审瓜断案明;黑脸郑三瓜园打,法海法度护天庭;秦桧东窗暗修本,包公赔情泪洒热;栩栩如生众生相,永传梨园净行学;老师一路且走好,学生永远铭心彻。这首诗里的项羽、张飞、郑三、法海、秦桧和包公等都是何伯杰老师在川剧舞台成功塑造过的历史人物,李乔松师兄将这些舞台艺术人物融入诗中以铭记和缅怀何老师,由此也可窥见何老师在他的弟子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声望。
在笔者与何伯杰老师的学与教的一世戏缘中,何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他的和蔼与真心,2015年8月省川剧院复排他的经典代表作《包公赔情》时,何老师给我的剧本和曲谱竟然是手写的,每个字、每句词、每段曲谱、每个音符,都倾注着何老师的心血。在我向他请教演唱及人物塑造方面的知识与问题时,何老师总是说“小樊,艺术上我们相互探讨哈”,每每到此,我在赶紧说“何老,您是老师,我听您的”的同时,也总是要在心里对何老师的虚怀若谷由衷感慨。
何老师的言传身教不仅把他高标准的艺术追求传承给了我们下一辈,同时他高超的技艺也有了代代传承。何老师的弟子谯绍富2023年为合江县川剧团优秀中青年花脸演员帅应能排导的川剧《包公赔情》,也在去年的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中取得佳绩,获得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现场颁发的获奖荣誉证书。
又是春草绿,又到清明时。往事依稀,泪眼蒙胧。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对何伯杰先生的思念和缅怀。包公戏是中国传统戏曲宝库中的一朵炫丽奇葩,川剧《包公赔情》是何伯杰老师的代表剧作之一,他在剧中以浑厚醇净的嗓音、字正腔圆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和纯朴的情感成功塑造了“为民执法而又爱民爱家”的包拯舞台艺术形象,受到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反响。坚守传统,又不拘泥传统,守正创新传承川剧花脸表演技艺的何伯杰老师,一生自律勤勉,严谨认真,生前在川剧舞台上塑造的众多鲜活舞台艺术形象,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财富。这些鲜活舞台人物形象也将同何伯杰先生的音容笑貌一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何伯杰先生,人间的川剧舞台,你是著名花脸,天宫中的万年台上,您依然是“对红星”,仍然站C位,还是唱中心子。
(作者為何伯杰学生、同事,四川省川剧院院长助理、二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