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一山明 风吹百花气

2024-05-22 14:08
现代艺术 2024年4期
关键词:门类缅怀时节

此刻,推开窗,身体向前倾,靠近,能吹到清明风,它带着万物的心灵,在空中跳跃……二十四节气里,有八风。清明风,是八风之一,吹自东南。“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说的就是夜晚的清明风。

“万物生长在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岁时百问》)清明时节,样样都有生机。可就在这样的时节,古人把祭扫思亲、踏春赏花两件重要的事情,放在了一起。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生命不正是如此吗?一边流淚,一边欢笑;一边逝去,一边生长。

《帝京景物略》里描述过这样的场景: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意思就是人们扫墓哭完,不急着回去,转而来到一片开花的树林,择一园圃,喝酒赏春,都醉了。

这,就是清明。不仅寄托哀思,而且洁净、坦荡。

清明,所有的路途都通往怀念,并寄托着新生与希望。2016年4月,书坛大隐、“中国铁线狂草第一人”倪为公仙逝一周年,《现代艺术》特别刊发倪为公掌门弟子杨宗鸿撰写的怀念文章、倪为公部分书法精品及其谱曲填词的《怀念》一歌,表达对“墨林仙骨”的深切追思。2017年4月,版画大师李焕民逝世一周年,《现代艺术》特别策划并辑论其艺术生平,专访其女儿李青稞女士,以此缅怀李焕民先生在版画史上的杰出地位与显著成就。2020年4月,清明前夕,国家一级编剧、蜀中著名曲艺家严西秀先生将李月秋(让四川清音“从市井走向殿堂,由四川走向世界”的第一人)、邹忠新(“纵集金钱板之大成,横聚众流派于一体”的传奇人物)、王永梭(“一人开创了两个四川曲种”的谐剧之父)三位已故大师的小传束集发于《现代艺术》,以飨读者和曲艺后来人,亦表达深深的缅怀之意。2022年4月,邓洪玉先生“学其成时念吾师”,回忆与恩师章继肃的点滴过往及他的谆谆教诲,让我们看到了章继肃先生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刘泽彤先生系统梳理了清代“蜀中之冠”张船山的诗、书、画、判,让我们领略了一代大家的经典之作。2023年4月,历经庚子、辛丑、壬寅疫情三年,2022年文艺界丧失连连,惊愕了文学界、艺术界、文化界,可谓群星陨落,让人倍感生命无常,为此《现代艺术》2023“癸卯清明缅怀”专题内容更显沉重,特别刊登缅怀2022年逝世的31位川籍文艺家的文章,这些逝世的文艺家涉及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民间文艺、电影、电视、文学等艺术门类,他们从事着不同的文艺样式,抒写着相同的人间美好;他们坚守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丰盈着相同的世态温暖。人间四月天,逝者长已矣,生者当如斯。“癸卯清明缅怀”专题推出后,极大地触动了文艺界、广大读者作者的内心,引起深刻共鸣。

“青山对面人何在?白发倚门身未归。”春风吹醒时间对记忆的深埋,那些心底珍藏了怀念的人们是幸福的,即使同时积聚着伤悲。

甲辰清明,《现代艺术》缅怀专题同样面向十三个艺术门类,刊登十三个艺术门类里逝世的文艺家作品(以文联工作惯例为序),并特邀其后学、同事、亲属等撰写缅怀文章,以十三个人对十三个人的追忆与怀念抒写春风的深切与心底的珍藏,展现他们作为历史“剧中人”与“剧作者”在文艺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从他们饱含深情的笔下,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他们有幸与文艺家相遇相知的感叹,同时怀念文艺家热烈似火的激情,以及文艺家用生命实践所证明的世界原本所具有的既光明又美好的一面……

“年年陌上生春草, 岁岁清明思故人。”在清明时节,祭先祖、故人、往昔,既是告慰自省,也是身心整理。有敬畏,有珍惜,有面对,才能在伤心过后,在料峭清明风中, 再次回到春天, 坦荡而明净地向上向阳生长。

猜你喜欢
门类缅怀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寄追思
千奇百怪的动物
王莫
展览后记 跨越艺术门类的西部陶艺
初夏时节要缤纷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作战门类出版
深切的缅怀
缅怀先烈 传承文明 亲近自然
清明祭奠 缅怀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