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课程思政角度出发,探讨美育课程建设途径,包括课程内容设计、授课形式多样化和美育资源整合。研究重点在于如何深入挖掘美育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推动美育类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
[关键词]课程思政;美育课程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2023年,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美是净化人们心灵、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可以说,美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课程思政视角下深入探索美育类课程的育人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课程思政视角下研究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充分发挥美育类课程培根铸魂的作用,为高校美育类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
一、建设美育课程的意义
德国哲学家席勒于1795年在他的《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美育”的概念。他认为,在当时的社会,人们只是被束缚在国家里的一个孤零零的碎片,过着机械般的生活,听着枯燥的噪音,永远无法达到人性的和谐。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只能通过审美教育来完善人性,培养高尚的人格。1917年,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他认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的这一主张也得到了鲁迅的赞同。鲁迅主张德智美并举。他认为,美术可以娱人性情,可以救援经济,可以表现文化,可以辅助道德。综合而言,美育具有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的功能。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科学的发展会带来经验的失衡,即理性经验占据主导地位,感性经验被忽视。个体生命的发展和完善不仅仅在于财富、地位,还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完善的人格以及丰富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拓展需要我们培养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而美育就是发展人的感性经验的重要途径,可以恢复人们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的平衡。美育作为感性教育,旨在促进个体的审美(感性)发展,激发生命活力,提升情感境界、培養创造力,最终与其他教育一起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1]。当今是一个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青年的身心健康与创新创造力关乎着国家发展的未来。在美育的过程中,人的感性经验会被唤起,情感得到了释放,想象力不断丰富,心灵也得到了滋润。一个人只有内在的感性力量和理性力量相互协调、平衡,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创新创造的活力。因此,我们说美育对呼吁创新创造力的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美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关键环节,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塑造完善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美育课程整体设计,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对于发挥美育课程育人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美育课程育人路径探析
(一)课程内容设计
美育包括美学知识的教育,美学理论也渗透在整个美育过程之中,但美育在本质上不是理论和知识的传授,而是引导受教育者在情感的活动中体验人生的意趣,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2]。高校美育是审美教育、心灵教育,能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当前我国高校美育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艺术课程、专业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和以培养美育教师为目标的艺术师范教育,本文所讨论的美育课程是指公共艺术课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类以及艺术实践类课程。
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课程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中西方经典美学理论,重在传播中华传统美育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规范、文化精神、思想情感等文化精髓至今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贵和持中、求同存异的处世方式,忠孝传家、勤劳节俭的教化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持节重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也能够为我们解决现代难题提供有益借鉴。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使学生在拓展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素质教育熏陶,培养情操高尚、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的发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包含了有和无,天地万物都是有和无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由此发展演化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虚实结合。儒家美学把美同人、社会、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管是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本论,还是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均体现了儒家“仁政”“重民”“爱民”的政治理想。另一道家美学代表庄子以自然为美、自由为美,追求自由的理想人格,对于构建当代中国人格、寻求失落的精神家园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很多人认为,儒、道是对立的,一个积极入世,寻找治国安民的良方;一个消极出世,寻求一方自由广阔天地。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3]。“进则儒,退则道”成了千百年来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双重选择,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艺术作品的精神蕴含。因此,了解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艺术鉴赏类课程涉及对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文学等艺术的鉴赏与评论,在融通中外的基础上,扎根中国,重点带领学生品鉴中国传统文学、美术、音乐、工艺等中华传统艺术,掌握鉴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在鉴赏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时,眼光不应局限在音韵格律、修辞手法方面,要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深入解读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抒情性。例如,屈原的《橘颂》所表达的爱国之情,岳飞的《满江红》抒发的英雄之志,陆游的《示儿》所期盼的祖国统一,文天祥的《正气歌》所歌颂的民族气节,以及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所饱含的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浩然正气,学习其中所蕴含的不畏困难、勇敢前行的精神。
现代社会,许多年轻人看不懂国画,其实是不理解国画背后的东方文化。在鉴赏绘画艺术时,首先要带领学生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绘画不同的文化渊源与基础。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真实重现,而倾向用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这与西洋画讲究明暗阴影变化不同。西洋画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的画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4]。中国画与西洋画风格的不同根源于东西方世界不同的文化哲学观念。因此,只有理解了中国画的宇宙观与生命情调,才能欣赏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物我浑融的境界。同时,审美是自由的、开放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个性化的色彩。鉴赏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打破固有的认识和印象,调动一切感受器官,全身心地去欣赏、领略艺术作品所蕴含的高雅情趣,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中国各门传统艺术不但有自己独立的体系,而且各门艺术之间互相影响或互相包含。例如,哲学思想对建筑园林艺术的影响;诗歌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受绘画艺术熏陶,雕塑艺术重神韵与气息等。因此,在引导学生鉴赏中国传统艺术时,要注重各门艺术之间的联系,做到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艺术实践类课程重在引领学生深度体验并掌握各类艺术技能,如绘画、雕塑、书法、舞蹈、话剧和音乐等课程,让学生从创作中提高审美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重在保护学生的爱好兴趣与个性特点,激发其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参与艺术创作、解决实践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自身的整体发展。
当今社会,人们热衷于追逐名利,心态浮躁,总想着一蹴而就、一举成名,缺乏专心致志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殊不知,只有出世的精神才能成就入世的事业。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5]。审美亦是自由的、非功利性的,是对生命的憧憬和诗意的追寻。不管是审美还是艺术创造的过程,要秉持“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屏气静心,暂时从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脱身,来到纯粹自由的艺术空间,尽情地挥毫泼墨,勾勒人间诗情画意。因此,参与艺术创作可以培养学生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改变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净化心灵、升华灵魂,进而实现“人生的艺术化”。从这个角度而言,美育对于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改变社会的浮躁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二)授课形式多样化
美育类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元化和审美主觀性决定了课程具有授课形式多样性和体验感强烈的特点。因此,美育类课程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授课形式,注重过程性与体验性。比如,打破传统课堂授课形式,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院、文学馆、美术展,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接受美的陶冶;以非遗赋能美育课程,邀请非遗技能传承人授课,让学生感受非遗中的美感与技艺,增强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指导学生参与舞台剧、音乐会等艺术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表演技巧,增强自信心,提升艺术表现力;结合授课内容,开展汉服体验、手工编织、陶艺制作等活动,在深度体验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服饰之美、生活之美、技艺之美传递给大家,把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创造力融合起来;探索运用云展览、数字文博、全息技术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公共艺术课程要针对不同专业,适当调整授课重点,开展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例如,带领建筑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参观当地文物古建筑,实地领略古建筑艺术的巧妙设计与中式美学,丰富想象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培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充分挖掘身边文旅资源,组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赴当地博物馆参观,开展现场实践教学,拓展人文素养、提升专业技能;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特点,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基础上,发挥专业特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把传统文化元素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承。
(三)美育资源整合
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发教育教学、互动体验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线上课程与配套教材,利用短视频、公众号等多媒体手段传播健康向上的美育文化,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充分挖掘身边的博物院、文物古迹等文化资源,让陈列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资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让广大学生近距离、沉浸式地触摸中华文化的脉络,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进而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目的。
建立乐器、书法、绘画、戏剧艺术学生社团,指导社团定期举办活动,让学生品味生活之美,感受艺术之美,全面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创新实践等核心素养,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结合校园特色,定期举办艺术进校园、书画大赛、诗歌朗诵大赛等,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师生文化底蕴,厚植爱国情怀。
结束语
美育课程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加强美育课程整体设计,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对于发挥美育课程育人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从课程内容设计、授课形式创新、美育资源整合方面入手,挖掘了美育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美育类课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从而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三义[J].文艺研究,2016(11):9-21.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5]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朱云柯(1993— ),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美学、社会学。
基金项目:河北政法职业学院2023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角下美育课程育人路径探析”(课题编号:ZF202311G15);202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精神视域下燕赵名人文化蕴含及时代意义”(课题编号:20230304054)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