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路径式沟通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4-05-21 09:15曹学芝王娜谢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8期
关键词:多元化神经功能住院

曹学芝 王娜 谢丹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聊城 252000

脑梗死是脑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高,给患者及家人造成巨大的痛苦与压力〔1〕。流行病学显示,国内脑梗死发生率为34.5%~37.5%,复发率高达17.1%,对家人与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2〕。而患者在治疗中难免会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治疗的依从性均很低〔3〕。因此,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交流,以此提高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医患沟通是对患者进行简单沟通,患者对疾病理解,认知性有所不足,造成心理弹性差,生活质量恢复不佳〔4〕。多元化路径式沟通是指通过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等沟通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路径沟通,提高沟通效率的同时促进医患协作,可使医生与患者之间形成信任、尊重、协作的新型医患关系〔4〕。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多元化路径式沟通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9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经批准开展,依据Kendall原则样本量公式,以n=〔2×(Z1-α/2+Z1-β)2×σ2〕/δ2公式中,n代表每组样本含量,σ为总体标准差,δ表示两样本差,查表总分得σ2=0.678,δ2=0.156,考虑15%失访率,σ=3.274,总样本量取值为90例〔5〕,纳入标准:①诊断依据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相关规范〔6〕;②年龄≥18周岁;③生命体征较为稳定,认知良好;④脑卒中偏瘫分期(Brunnstrom分期):1~3期〔7〕;⑤患者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感觉性失语及混合性失语的患者;②改良Ashworth分级≥2级〔8〕;③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等疾病者。剔除资料不全或缺失者,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为对照组,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为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为期3个月。①护士秉承微笑护理理念,开始住院接待程序,以坦诚关爱方式增进护患间沟通效果,构建护患间无隙沟通氛围,以真诚尊重访谈方式征询患方全方位护理需求信息,让患者和家人感受到温馨和尊敬。当患者在沟通过程中出现情绪激动、情绪激动、言语激动时,要耐心地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病理教育,并解释其治疗方法、康复知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热情。②做一些小关节的被动锻炼,比如推拿等,可提高健侧的关节活动能力,预防肌肉萎缩,神志清醒,情况稳定,能站起来翻身,做小关节训练、呼吸训练、翻身训练,站起、上举、上臂、肘部、踝关节的锻炼等,患者具有较好的耐受力,能够进行抗阻力和平衡训练,如在室内无支撑或支持室,利用日常活动,如:爬楼梯、搬东西等,肺功能不好的人要做好肺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发表自身观点,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聆听和了解患者所传达的讯息,找到患者所面临的真实问题。③指导患者做一些简单的生活方面的训练,并且提到平时的指导,比如洗脸刷牙等。观察皮肤穿刺点的止血、穿刺点、皮肤温度、皮肤颜色的改变。简单明了地聊天方式回答患者的问题,沟通时可采取握手、搀扶等适当的肢体语言进行看护,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多次沟通,医患双方建立信任后,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出院后对患者通过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疾病恢复状况。

1.2.2观察组 予以多元化路径式沟通进行,为期3个月。(1)交际性沟通。在患者住院第1天。①服饰仪态:护士要保持仪容端庄、衣着整洁、外貌自然、言谈温和、有礼貌。②面部神态:护士在患者面前要保持笑容,以关切、专注、镇定的目光注视患者,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在不同的阶段适当地运用脸部表情,并注意患者和家人的面部表情。③姿态动作:在与患者沟通时,要保持全神贯注,态度真诚,同时点头、手势等,要大方得体、自然放松。(2)评估性沟通。在患者住院后2~3 d进行。①由责任护士评估患者消极情绪。②鼓励患者自身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如“您认为家人怎么看待您的病情?”。③根据患者现有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治疗措施。(3)治疗性沟通。住院后4~10 d进行治疗性沟通。①告知不良情绪和错误认知行为对疾病的治疗危害,激发患者的疾病认知和自我情绪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心理和行为,并能正确地处理病情。②结合患者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引导患者使用健肢来推动患肢抬起,每次10 min,3次/d,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如洗漱、刷牙、用餐等日常生活,引导患者采取仰卧姿势,屈膝、屈髋伸膝练习,两个动作交替进行20下/次,2次/d,在锻炼的时候,也可户外行走,每次30 min,2次/d,在训练期间给予患者肯定和鼓励。③专题沟通。通过一对一或电话随访的方式与患者的沟通,内容如康复锻炼、自我护理、心理相关等,并发症观察,如尿失禁、运动等自我护理专题,术后康复专题,时间20~30 min,1次/w,共持续3个月。

1.2.3质量控制 ①为了防止组间沾染,将两组患者隔离在不同的病房内,并要求患者及其家属不要讨论护理相关内容;②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在保证两组患者获得同等的医疗资源的前提下,只在护理方式上存在差别;③护士长对护士实施全程监督,对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护理的问题发现并改进。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心理弹性 于住院次日、出院后3个月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价,内容包括坚韧、自强、乐观共计25条,得分范围0~100分,分值高说明心理弹性越高〔9〕。

1.3.2神经功能、运动功能 于住院次日、出院后3个月应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量表(MESSS)评估神经功能,共9个项目,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10〕;简化Fugi-Meyer量表(FMA)测评两组运动功能,包括上肢功能(33个条目,66分)与下肢功能(17个条目,34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强〔11〕。

1.3.3生活质量 于住院次日、出院后3个月使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测评两组患者,其内容包括睡眠、疼痛、精力、社会活动、情感反应、躯体活动等几个维度,评分越低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12〕。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组心理弹性变化比较

住院次日观察组CD-RIS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CD-RISC评分高于住院次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次日、出院后3个月比较分)

2.2 两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比较

住院次日观察组MESSS评分、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MESSS评分低于住院次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住院次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住院次日、出院后3个月比较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住院次日观察组NH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NHP评分低于住院次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脑梗死患者NHP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多元化路径式沟通在脑梗死患者心理弹性的改善作用

脑梗死的主要症状包括突然昏迷、偏瘫、言语障碍、智力障碍等,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短期内很难接受角色转换,因而情绪低落、恐惧、焦虑,易怒、消极、治疗依从度低,严重影响了疗效〔13〕。本研究通过多元化路径式沟通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弹性进行改变结果显示观察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多元化路径式沟通可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弹性。与崔娜、魏亚南〔14〕研究报道改良正念对急性脑梗死心理弹性的改善效果具有一致性。究其原因多元化路径式沟通通过良好的行为举止,亲切的语言,赢得患者的信赖,使得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并能提高患者的情绪,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所面临的问题,用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解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临床病死率,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3.2 多元化路径式沟通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

脑梗死是一种神经功能缺陷综合征,其致残率和复发率均很高,后遗症期患者由于脑组织缺血病变位置的差异,会导致肢体、四肢麻木、构语障碍等多种神经功能缺损等〔15〕。结果显示,观察组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可见多元化路径式沟通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与王琴报道三期十步法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及情绪改善效果具有一致性〔16〕。这是由于多元化路径式沟通可提供更加科学、优质的康复护理服务,并在医务人员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下,使患者建立起康复的自信,并能正确地纠正错误认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康复训练配合,通过规范交流方式,可改善患者的情绪感受,减少消极情绪,使康复训练适应度最大化。

3.3 多元化路径式沟通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报道,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救治成功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患者出现了、失语、吞咽障碍等症状〔17〕。脑梗死发生后,会造成肢体功能下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其生存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HP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多元化路径式沟通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裴东超报道保护机理论健康教育下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具有一致性〔18〕。分析可知本文从患者的基础资料、了解患者的情况、评价患者的消极情绪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说明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危害性,有利于患者的自我情感管理,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病情,消除原来的不合理的自动化思想,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治疗的热情;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运动中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促进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

综上所述,多元化路径式沟通在脑梗死患者改善心理弹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改善生活质量。但本研究样本受限于样本量大小、人群地区分布等因素需大样本或多中心对照展开深入讨论,期望在日后的研究加以深入分析。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多元化神经功能住院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妈妈住院了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