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闽南方言大词典》中“无”的释义

2024-05-21 09:35:42刘艳春叶巧明
辞书研究 2024年3期

刘艳春?叶巧明

摘 要 文章从《闽南方言大词典》中“无”的释义入手,结合现有研究和方言交际实际,对闽南方言“无”的语义内涵和语法表现进行系统梳理;同时指出,方言词典释义应从价值定位和用户需求出发,注意同通语的关联与比较、强化纵横对比、贯彻动态性原则,在义项齐全、释义精准、例证丰满和用户友好方面不断提升,并通过积极探索众源编修模式和互动路径,实现释义的滚动更新。

关键词 词典释义 闽南方言“无” 纵横对比 动态原则

《闽南方言大词典》(周长楫 2006,以下简称《大词典》)是近几十年出版的最重要的闽南方言词典之一,收录厦漳泉三地方言,完整展现了闽南话基础方言的整体面貌(张振兴 2008),具有内容丰富确实等特点(林连通 2008)。

闽南方言中“无”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用法灵活,语义丰富。文读为“[bu2]”,白读为“[bo2]”。文读[bu2]在《大词典》中没有单独立目释义,仅收录短语“无所不”;白读[bo2]在《大词典》中有6个义项,释文照录如下:

无 bo2 ①没有,后面的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笔|~册|~纸字钱。②副词,没;不:A)在动词、形容词及类似的词组前:~来没来|~去没去|~食没吃|~臭不臭|~清气不干净。

B)做否定式的补语:坐~车坐不上车|食~糜吃不上饭|扫~清气扫不干净。C)用在某些单音节动词后,后面没有其他成分,做补语,表示没能达到某种效果或程度:看~看不到,看不清|听~听不见,听不清|掠~抓不到|找~找不到。③用在某些动词性的结构中,表示不能禁受或达不到一般的数量或程度:即款布做的衫较~穿这种布做的衣服不经穿|即款米煮~饭这种米做的饭出饭量少。④句末疑問助词,读轻声,相当于“吗”,根据前后语境,可做是非问或选择问,如读原调多是选择问:你要来~你来吗,你来不来?|你要食~你要吃吗?你吃不吃?|找有伊~找到他了吗?找到没找到他?⑤连词,表示两件事情的选择关系,有时也可说“伓无”,相当于“要不”“要不然”:恁做恁讲你们尽管说,~我先行|遮这些你若伓挃不要,(伓)~总全互我给我。⑥〈漳〉“佫无”的省略形式,用以表示提示的语气,确定事实:昨日~,我甲你同齐去的|迄箇同学~,紧拿一寡物件要互伊。||本字为“毛”。毛,《集韵·豪韵》谟袍切。《后汉书·冯衍传》“饥者毛食,寒者裸跣。”李贤注:“《衍集》‘毛字作‘无,今俗语犹然者,或古亦通用。”

《大词典》虽已从语音、句法、语用、词源等多角度对“无”进行释义,但从当前“无”在闽南方言中的使用实际和《大词典》的编写目的[1]来看,在收词释义、义项划分、词性标注和纵横对比等方面,《大词典》还可继续完善。

本文以“无”的释义为例,结合“无”的方言使用实际和相关研究成果,给出该释义的补正建议,同时谈谈方言词典释义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闽南方言“无”的语义

本文结合现有研究和实际交际中的意义与用法,对闽南方言“无”的语义内涵和语法表现进行梳理,以期对改进词典释义有所助益。

文读“无[bu2]”表否定,动词,与“有”相对,语义简单,书面色彩浓厚。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名火|无所不为。

白读“无[bo2]”的语义内涵和语法表现如下:

(一) 无[bo2]

1. “没、没有”,后跟名词、代词以及转用做名词的动词、形容词等

否定“领有、具有、含有”等,后跟名词,如例(1):

(1) 无衫裤没衣服|无素质没素质|即款牛奶无香精。这款牛奶没有(不含)香精。

否定事物的存在,后跟名词,如例(2):

(2) 厝里无猫,老鼠翘骹。家里没有猫,老鼠都翘起脚。

在疑问句句末,表示对是否领有、是否存在等的疑问,如例(3):

(3) 汝有笔无?你有笔没有?/你有没有笔?|有人无?有人没有?/有没有人?

与“有”对举,后跟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凝固成四字格,如例(4):

(4) 有耳无喙有耳朵没嘴|有汝无我有你没我|有入无出只有进去的,没有出去的|有好无坏有好处没坏处

2. “不满、不到”,表示没有达到某数量,后跟数量短语,如例(5):

(5) 伊读犹无三年册就去做工了。他才读了不满三年书就去打工了。|水窟无三尺宽。水池不到三尺宽。

3. “不如、不及”,表示主语没有达到某种程度,如例(6);或用于两种情况比较,如例(7),意指前者比不上后者:

(6) 阿兄无阿弟軂。哥哥没有弟弟高=哥哥不如弟弟高。

(7) 山悬无骹悬。山高不及脚高,即山再高也能踩在脚下。

4. 表示“少”或“小”,如例(8):

(8) 冬节在月中央,无雪加无霜。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中旬,少有霜雪。|迄个囝仔诚无胆。那个小孩实在没胆子=胆子小。

5. 表示“丢失”“用光”“吃光”等,如例(9):

(9) 锁匙无去。钥匙丢了。|煤气卜无咯。煤气要用光了。|饭无了。饭吃光了。

6. 婉辞,指人去世,如例(10):

(10) [in1]太公早起无了。他太爷爷早上去世了。

上述无[bo2]均与“有”相对。

无[bo2]“1”中的例(1)、例(2)是对“有”表示领有和存在的否定,无[bo2]除否定“领有”外,还能否定“具有、含有”等,如“牛奶无香精”即是对“含有”的否定;例(3)是对是否领有和存在等的疑问;李如龙(1986)讨论过例(4)的情况,此处不再详述。

无[bo2]“2”是对“有”表示达到一定数量(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有”义项③)的否定,吕叔湘(1999)也指出“有+数量”表示“达到这个数量”。例(5)“无三年”表示不满三年,动宾结构做“读”的补语;“水窟无三尺宽”是说水窟的宽度达不到三尺,“三尺宽”是带数量的谓词性短语做宾语,[2] “无”是全句谓语;两个例句中无[bo2]均为动词。

无[bo2]“3”在使用中分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表示没达到某种程度”,是对“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有”义项③)的否定,如例(6)“阿兄无阿弟軂”即是对“阿兄有阿弟軂”的否定。其句式“A+无+B+X”相当于现代汉语的“A+没有+B+X”,学者们基本上已经确定,在这样的句式中,“没有”仍是动词。(李林珈,刘海燕 2013)在“A+无(没有)+B+X”中,“无(没有)”专门用来表示比较,意思是“不如、不及”,(董秀梅 1999)是一种表示差比意义的句式。第二种情形也表示差比意义,如例(7)“AX+无+BX”,表示前一种情况“不及”后一种情况,“无”连接两个主谓结构,动词无[bo2]做全句谓语。

无[bo2]“4”表示“少”或“小”,是“有”表示多或大(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有”义项⑤)的反面。李如龙(1986)认为这里的无[bo2]是形容词,理由是无[bo2]可单用表示“少”,用“少”去替换意思不变,在语义上可以用形容词替换(如无运=坏运),可以用程度副词修饰,也可以扩展而意思不变(如“无运”扩展为“无啥运”)。本文认为,第一,语义上能用“少”或其他形容词替换,只能说明无[bo2]在意义上与之等价,不代表其词性必然为形容词;第二,“无运”意指“没有好运气”而非“坏的运气”,是动宾关系而非偏正关系,也说明无[bo2]不是形容词;第三,可用程度副词修饰,可从“无运”扩展到“无啥运”等,也恰恰说明无[bo2]的动词性功能。所以此处的无[bo2]仍是动词。之所以能用“无运”表示“无啥运”、用“今年收无”表示“今年收少”,(例子转引自李如龙 1986)实际上是语言运用中的“小夸张”手法。于根元(1982)4指出:“修辞里的夸张,并不全像‘白发三千丈那样夸张许多许多倍。有一种小夸张,把接近全部或顶点夸张成全部或顶点。”把“少、小”说成“无”的小夸张用法长期使用,意义便凝固到词汇意义中了。这类结构还可加入表量成分或程度副词,如“无胆”可扩展为“无一丝胆”或“诚无胆”。

无[bo2]“5”和“6”在闽南方言交际中时有出现。表示丢失时,“无去”中的“去”读轻声,例(9)中的“无去、无咯、无了”,在东北方言中都说“没了”,表示东西丢了、物品用光或食物被吃光了。此外,闽南人敬畏生死,讳言“死”字,常用“无了”来含蓄表达某人去世,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某人“没了”。“5”和“6”中的无[bo2]是对“有”表示“在场”[3]的否定,“5”是“对物在场的否定”,可具体化为丢失、被用光或吃光等,即该物已经不在现场或将要不在场(如煤气卜无咯);“6”是“对人在场的否定”,这里的“场”指人世间,即去世、离世,委婉地表达为“无了、没了、不在(人世)了”。所以无[bo2]中的“5”和“6”也和“有”相对。需注意的是,“无”用于否定在场时,物或人经历从有到无、从在场到不在场的过程,故通常带有“去、卜、了”等时貌词。

(二) 无[bo2]

1. “没、不”

后跟动词、形容词等谓词性成分,对动作、行为、事件、状态等的发生或习惯、属性等的存在进行否定,如例(11)—例(13);也可以用在疑问句句末,对动作、行为、事件、状态等是否发生或习惯、属性等是否存在进行提问,如例(14)。

(11) 无来没来(动作行为)|无臭不臭(属性)

(12) 伊无食牛肉。他没吃(过)牛肉(事件事实)/他不吃牛肉(习惯)。

(13) 即蕊花无红。这朵花不红(属性)/这朵花没红(状态)。

(14) 来无?来没?|臭无臭不?|伊食牛肉无?他吃(过)牛肉没有?或他吃没吃(过)牛肉?/他吃牛肉不?或他吃不吃牛肉?|迄蕊花红无?那朵花红不红?/那朵花红没红?

2. 动词后做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没达到某种结果

后面可以跟宾语,如例(15);也可以没有其他成分,如例(16)、例(17)。

(15) 坐无车坐不上車|掠无人抓不到人

(16) 伊臭耳聋,人说话全听无。他耳聋,别人说话都听不见。|信号差,我通听无。信号差,我都听不清。|即个问题我听无。这个问题我听不懂。

(17) 伊行远去了,可能[kh?3n?2]看无。他走远了,可能看不到。|字过细,人看无。字太小了,人家都看不清。|字伤过[si?1 k?5]草,伊家几[ka1-6 ki6]也看无。字迹太过潦草,他自己也看不懂。|伊乞人看无。他被人看不起。

3. 表示没达到一般的标准或比较对象的标准

用在受事主语和及物动词之间,普通话常表述为“不禁、不耐”,如例(18);用在动词后和成品结果宾语之间,常表述为“不出”,如例(19)。

(18) 即款鞋诚无穿。这款鞋很不耐穿(假设一般的标准能穿一年,这款鞋只能穿半年)。|绿茶比红茶较无泡。绿茶比红茶不禁泡(假设红茶能泡八泡,绿茶只能泡五泡)。

(19) 即款米煮无饭。这种米煮不出饭(假设其他米能煮出一盆饭,这种米只能煮出半盆饭)。

4. 无[bo2]单用

用于否定回答或否定前面的表述,相当于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否”和普通话口语里的“不”,如例(20)、例(21)。

(20) 汝今年毕业?——无,我才大三。你今年毕业吗?——不,我才大三。

(21) 即迹有小王的快件,无,是小李的。这里有小王的快递,不,是小李的。

无[bo2]“1”中例(11)是对动作行为发生和属性存在的否定;例(12)是对事件事实或习惯的否定。于嗣宜(2007)69指出,“无”的主要功能是“有”的否定,否定发生在过去的事件或已经达到完结状态的事实。在“有”表示“习惯”的语境中,“无”也表示“习惯”。因为“有/无”和动态事件的结合衍生出时貌意义,在完成貌基础上发展出含“习惯”的时貌意义,进而导致句子歧义。例(13)是对属性或状态的否定。例(14)是对动作、行为等各种情况是否发生或存在进行提问。“2”例句中的“听无”和“看无”除了《大词典》②C)中列举的“听不见、听不清”和“看不到、看不清”之外,还可表示“听不懂”“看不懂”和“看不起”,见例(16)、例(17)。

(三) 无[bo2]

1. “否则”,表假设-结果,假设前述情况不存在则会出现后面的结果,如例(22):

(22) 伊有妆,无面乌甲。她有化妆,否则脸上黑得很。

2. “要不”,表前提-建议,后面建议以前面所述情况为前提,如例(23):

(23) 遮你若伓挃,(伓)无总互我。这些你如果不要,(既然不要)要不全给我。

3. “不然”,表选择性建议,后面建议与前面所述行为构成选择关系,如例(24):

(24) 暗暝去散步,无去跳舞。晚上去散步,不然去跳舞。

4. “要不”,表因果性建议,前述情况是后面建议的原因,如例(25):

(25) (即首歌诚好听,)无再听一摆。(这首歌很好听,)要不再听一次。

5. “要不”,用于告知某种意愿或主张的委婉表达,如例(26):

(26) 恁做恁讲,无我先行。你们尽管说,要不我先走了。

(四) 无[bo2]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例(27):

(27) 汝要来无?你要来吗?|伊全收着无?他全收到了吗?

例(27)“无”是语气助词,起助疑作用,否定辖域是整个IP。与例(3)“汝有笔无?”和例(14)“伊食牛肉无?/迄蕊花红无?”的区别在于:例(3)中“无”是动词,否定的是句中名词;例(14)中“无”是副词,否定的是句中动词或形容词;而例(27)中“无”则是语气词,V前助动词、副词等都包括在其否定域内。因此用于句末表示疑问的闽南方言无[bo2]并非都是语气助词,而是分化为动词、副词和语气词三种词性。吴福祥(1997)指出,唐五代“VP无”结构中“无”可分为反复问句中的否定词“无1”和非反复问句中的语气词“无2”。本文发现,用于闽南方言反复问句中的否定词“无1”,在词性上可能是动词,也可能是副词。

《大词典》④提出“句末疑问助词,读轻声,相当于‘吗,根据前后语境,可做是非问或选择问,如读原调多是选择问”。本文调查发现,“无”置于句末时通常读为轻声,强调否定部分时可读原调构成选择问,此时“无”前可以插入连词“抑[ah8]”或“也[a3-2]”,如:“你要来(抑)无?你要来(还是)不来?”而年轻群体中几乎不读原调,均读轻声。

综上,闽南方言“无”以否定“有”为初始义位,由此引申出多项词义、多种词性和用法。

二、 《大词典》释义问题和解决方法

对比《大词典》的现有释义和前文梳理的语义来看,闽南方言“无”的释义在以下四个方面还可以继续完善。

(一) 收词释义有待补充

一方面,文读“无[bu2]”词条失收。《大词典》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方言特有词”,《大词典》前言第3页指出:“方言特有词均注音、释义,有的还辅以例句。”“无”作为“方言特有词”在《大词典》第一部分出现,文读“无[bu2]”词条失收有悖前言说明,且文白异读严重影响其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语用范围。有时用字相同,文白读音不同则语义不同,如“无补”文读[bu2p?3]表示“没有益处”,白读[bo2p?3]表示“没有营养”;有时语义相同,文白读音不同则用词不同,如都表示“没事”,文读说“无事[bu2su6]”,白读则说“无代(志)[bo2tai5-4(tsi5)]”。词典对文白读音及其意义应加以解释,以做区别。另一方面,白读“无[bo2]”释义不全。如闽南方言“无”用作死的婉辞、表示“小或少”等义项在《大词典》中都没有呈现,词典对这些重要义项应加以补充。

(二) 义项尚需调整细化

义项是否齐全、划分颗粒度是否适合以及解释是否精准,是词典释义的关键所在。目前《大词典》中“无”的义项有的划分颗粒度过粗,有的不同词义交织在同一义项内,有的义项则没有收录,应及时予以细化、调整和增补。其中,《大词典》义项①将“无”释为“没有”太宽泛。根据“无”的方言使用实际,表示与“有”相对时,至少可分出六个义项及其不同小类(详见前文)。义项③释义为“用在某些动词性的结构中,表示不能禁受或达不到一般的数量或程度”,也不够细化精准,释义可以进一步抽象概括;表示“不禁”和“达不到一般的数量或程度”的“无[bo2]”都用在何种动词性结构中,可以进一步说明;与之相关的例句也可以补充不同类型(详见前文)。释義精细化,有助于帮助用户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更方便学习使用,也能进一步提升词典的学术价值。

(三) 词性尚待修正增补

众所周知,词汇意义常受语法形式制约,因此词典释义通常都很重视语法注释。语法信息于释义中有三处体现:一是词性标注,二是句法结构注解,三是用例体现出的组合关系。标注词性是注明词的用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郭锐 1999),能有效帮助使用者把握词条语义和语法性质。《大词典》中“无[bo2]”在义项②、④、⑤中标注了词性,其余未标。未标注词性的原因可能有两个:(1)词性不止一个;(2)词性尚难确定,比如义项③。如果是第一个原因,说明义项划分需进一步细化或同一义项下需根据不同词性分列解释(该环节就可以标注词性);如果是第二个原因,则需加强本体研究。义项①也没标注词性,仅用“没有”进行意义解释,指出其后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如果对比《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没有”的释义,该义项相当于“没有”的①表示“领有、具有”等的否定和②表示存在的否定。如果《大词典》释义能增补这样的横向对比,明确其词性和具体含义,更有利于用户理解使用。此外,《大词典》将义项④疑问句句末的“无”标注为“助词”也有待修正,句末“无”的否定辖域不同,其词性不止助词一种,具体可细分为动词、副词和语气助词。

(四) 纵横对比仍需加强

方言与通语的演化速度和发展路径差异,使其与古汉语、现代汉语中的相关词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词义系统。以“无[bo2]”为例,潘悟云(2002)认为古汉语“无”在虚化过程中,虞韵发生促化,介音失落,变成了“没”。闽南方言中多个否定词(无[bo2]、伓[m6]、邙[ba?1]、伓通、无管等)分化了古汉语“无”的用法,因此“无[bo2]”的词义比古汉语“无”有所减少。与此同时,“无[bo2]”作为传承词(李如龙 2007),在原来基础上衍生出自己的新义项和新用法,比如作为连词的某些义项、“无+V”中意指“不禁V、不耐V”的用法,在现代汉语“没”和古汉语“无”中都没有发现。此外,伴随现代汉语普通话在方言区推广,“无[bo2]”的语义也在向普通话靠拢,比如普通话“没”可表示“未”,闽南话中“无[bo2]”和“未[b?5]”对立,但调查发现口语中偶尔也用“无[bo2]”替代“未[b?5]”,该现象在年轻群体中尤为明显。综上,方言词典在释义时如能加强方言与古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纵横对比,能使用户获得对方言词汇更清晰深入的认识。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在《大词典》基础上,添加文读“无[bu2]”的词条释义,增标白读“无[bo2]”词性。在义项①“没有”的基础上,细化释义,在与“有”相对的动词项下增补表示少或小、表示丢失、表示死亡等多个义项。对义项②的释义进行优化和细化,在副词项下增补“无”用于否定回答等情况。对义项③的释义重新提炼,细化条目,补充例句。将义项④句末疑问重新分析,划分为动词、副词和语气助词,增补例句。在义项⑤连词,“表示两件事情的选择关系”基础上,增补细化为五条释义。如此释义既能更好地解释闽南方言“无”的丰富用法,又更贴近语言交际实际。

三、 方言词典释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方言词典具有两方面价值,一是面向使用者,方便其沟通交流,发挥现实的使用价值;二是面向学者,以供研究,发挥其资料性价值和文献价值(王春玲 2011)。释义作为词典的核心工作,其释义水平高低不仅决定词典质量,也影响着上述两方面价值的发挥。结合对方言词“无”的释义考察,本文提出方言词典释义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 注意同通语的关联与比较

提升词典释义水平,具体表现在义项齐全、颗粒度恰切、概括精练、例证丰满、例句恰当,同时还要便于读者理解、掌握和运用(用户友好度)等几个方面。方言词典不同于通语词典,后者主要供学习使用,目的在于通语的推广和规范,释义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黄树先,吴娟 2019)方言词典则主要通过记录方言的实际面貌,一方面帮助使用者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保存丰富语料以供学术研究。从帮助沟通来看,方言词典应该从用户需求出发。方言词典用户分为两类,一是方言用户(掌握当地某一片区方言),二是通语用户(掌握通语但不太了解方言)。在方言释义中注意与通语的关联与比较,可以更好地帮助方言用户了解方言与通语的异同,促进通语学习和推广,同时也便于方言区内人们之间的交际往来;对于通语用户,通过方言释义中与通语的关联比较,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方言,提高用户友好度。从提供研究角度看,在方言释义中加强同通语的关联与比较,有利于厘清方言与通语的关系,更深入地认识和研究方言词语的意义、特点、用法和变化。

(二) 强化纵横对比

方言词汇尤其是基本词汇中的很多词语,与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相关词语在意义上形成错综复杂的交织状态,要提高方言词典的释义水平和例证丰满度,需要对方言词语进行深入剖析和纵横对比。横向对比要特别留心方言与通语的相互渗透,伴随我国普通话几十年的深入推广,方言受其影响可能产生代际差异。新老派对同一个意思可能有不同说法,对同一个词语可能有不同理解,方言词典在释义上应该将这种动态变化呈现出来,不断完善释义。纵向对比则需要注意历史层次,把握关键历史时期,常见纵向对比研究如方言考本字,追溯词源,引证古文用例,修正、补充释义中不够精确、遗漏之处以及其他发现的新证据,从而提高例证的丰满度,并通过择取恰当例句,改进条目质量。

(三) 贯彻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既包括编纂者在词语释义过程中的“联动”意识,也包括释义的动态修订和滚动更新。第一,对于意义丰富、用法复杂的方言词语来说,其词汇意义常与语音、句法、语用具有联动关系。以前面讨论的“无”为例,在“无补”中白读和文读词义不同,一个表示“没有营养”,一个表示“没有益处”;在“无去”组合中,前面主语是物时,“无”的意思是“丢失”,前面主語是人时,“无”则是对行为的否定;在“看无”组合中,语境不同意义也不一样,分别有“看不到、看不清、看不懂、看不起”四种意思。词典编纂者只有保持联动意识,才能做到多角考察,提升义项的齐全度和恰切的颗粒度。第二,动态性原则要求词语释义能及时反映方言交际中的变异与变化,及时将已被广泛接受的方言变化纳入词典释义。建设在线方言词典、积极探索动态修订模式,可以更好地贯彻方言词典释义的动态性原则。在操作层面,可以考虑“众源”编修,即将普通用户和编纂者之外的其他学者共同纳入编修队伍;在渠道上,可以尝试在客户端检索、查询功能之外,建设用户反向输入的通道和筛选机制,(孟杨阳 2021)普通用户可利用该互动路径提供语料信息;其他学者可利用该互动路径提供观点证据,从而实现词典释义的常态化滚动更新。

附 注

[1] 《大词典》编写目的:一方面便于厦、漳、泉三地人们的使用、交流和比较,特别是便于海峡两岸、华人华侨闽南方言使用者的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是保存闽南方言材料(见《大词典》前言第2页)。

[2] 曹道根(2019)指出,“汉语谓词充当主宾语可以没有额外的形态标记,不必发生名词化或名物化”。

[3] 点名时,教官点学员名字,学员回答“有”,这里的“有”即是“在场”的意思。

参考文献

1. 曹道根.事物化和事态——再论自指和转指.中国语文,2019(4):430-446,511.

2. 董秀梅.比较句“A没有BX”.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2):90-92,105.

3. 郭锐.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问题.中国语文,1999(2):150-158.

4. 黄树先,吴娟.论汉语方言的语义类型学意义——兼谈语义类型学视野下汉语方言大型词典的编纂.语文研究,2019,153(4):42-47.

5. 李林珈,刘海燕.构式理论视野下“没有”型比较句探析.语文学刊,2013(12):22-24.

6. 李如龙.闽南话的“有”和“无”.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6(2):76-83.

7. 李如龙.汉语方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林连通.继往开来 推陈出新——《闽南方言大词典》评介.汉字文化,2008(4):92-95.

9.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 孟杨阳. 传统辞书“融媒”之路.科技传播,2021,13(6):19-21.

11. 潘悟云.汉语否定词考源——兼论虚词考本字的基本方法.中国语文,2002(4):302-309,381.

12. 王春玲.简谈方言词典编纂的三个问题.出版发行研究,2011(4):36-38.

13. 吴福祥.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中国语文,1997(1):44-54.

14. 于根元.说“全都……只有……”.汉语学习,1982(2):1-6,11.

15. 于嗣宜.福州话与闽南话否定词“无”的时貌意义.方言,2007(1):66-70.

16. 张振兴.评《闽南方言大词典》.辞书研究,2008(4):107-113.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886.

18. 周长楫主编.闽南方言大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 北京 100024)

(责任编辑 马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