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晚年对台工作的贡献

2024-05-21 15:01盖金香
党史文汇 2024年5期
关键词:廖承志台湾当局台湾同胞

盖金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历史使命,并为之付出巨大努力。

1979年12月,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于邓颖超有着参与国共两次合作的丰富经验,并曾在20世纪50年代协助周恩来从事对台工作,因此,她被任命为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从此,邓颖超始终把对台工作放在心上,深入思考、精心谋划,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为台湾回归祖国而不懈努力。1980年1月1日,仅在任职5天后,她便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任务是对台湾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向中央提出建议,为中央当好参谋和助手。她还指出,《告台湾同胞书》中明确宣示的大政方针,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所谓的“统战攻势”,完全是本着中华民族大义,以国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她希望“台湾当局”审时度势,以国家利益为重,朝着祖国统一的伟大目标前进。同时,邓颖超殷切号召:我们相信,富有爱国传统的台湾民众一定会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积极的贡献。这一举动凸显了她对台湾事务的高度重视和矢志不渝推进国家统一的决心。

为“叶九条”的诞生付出心血

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讲话中,明确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列为20世纪80年代的三件大事之一。这一论断表明了党中央的坚定立场和他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期盼。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正式对外发布“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政策”(简称“叶九条”),全面系统阐述了祖国和平统一的各项具体方针政策,勾勒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蓝图。“叶九条”渗透着邓颖超等人的智慧和汗水。这是她领导的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广泛调查研究征求多方意见,针对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文化、商务、交通、民航、邮电等方面情况,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后拟定的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具体方针政策。她还参加中央书记处的会议讨论,对定稿深入研究,并最终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定。

“叶九条”实质上明确了用“一国两制”办法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此后,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使这一构想日益完善,最终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叶九条”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震动,台湾人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情怀和对他们的切实关怀。

指导成立台联,为台胞台属落实政策

1981年12月22日,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全国台联)在北京成立。邓颖超对该会的成立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建会方针到具体事务,都给予悉心指导。她多次对会长林丽韫表示,由于30年的隔阂,台湾同胞对我们很不了解,全国台联要努力做好与台湾同胞的交流工作,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相互了解。

为了成功打开与海外及岛内的沟通和联谊局面,1983年,全国台联确定“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有一批勇敢的台联人率先踏上赴海外联谊的道路,积极与海外台胞交流,传递祖国大陆的实际情况和大陆对台政策,同时也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

邓颖超在统一思想、加强工作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要求主持对台工作的同志,扎扎实实地把台胞台属政策落实到位。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许多台胞、赴台人员家属受到冲击,影响了祖国统一大业的顺利进行。因此做好台胞台属的思想工作,对于实现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她所强调的那样:只要每个个案得到落实,就能影响到整个家庭;而每落實一家,则可以影响到更广泛的人群,因此必须自始至终贯彻执行这一原则,不能有任何疏漏。在邓颖超的领导和组内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协助党中央制定有关文件,推动各省、市、自治区及早落实有关妥善安置台胞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对台工作的顺利开展。

做好重点统战对象的工作

1982年7月24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廖承志向“台湾当局”领导人蒋经国发出一封信函,期待蒋经国能以民族大义为重,推动国共第三次合作。

廖承志与蒋经国是莫斯科中山大学同窗。信中,廖承志情真意切:“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番话,充分表达了他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期许与憧憬。

这封信虽出自廖承志之手,但其实是邓颖超领导的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开展的一项工作。原来,1982年7月,她读到一篇蒋经国悼念父亲的文章,感受到其在文中浓浓的思乡之情。她深知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故乡、亲人永远是最深切的牵挂,立即召集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开会研究,决定由廖承志写一封致蒋经国的公开信。他们一起推敲文句,信中引用了周恩来当年在张治中致台湾故旧公开信中所加的“寥廓海天,不归何待”的语句,让人倍感亲切。并引用鲁迅诗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晓以大义于“台湾当局”,陈以真情,拨动了台湾民众期盼叶落归根的心弦。

邓颖超还一贯主张多与台湾同胞交朋友。负责对台工作期间,只要台湾同胞访问团到访,她都要与之见面。她先后会见了孙中山孙女孙穗芬、黄兴之女黄德华、蔡锷将军亲属和首届台湾同乡青年夏令营全体营员、旅美台胞医生大陆参访团、旅美台胞工商考察团、旅菲台胞归国观光团等,以及一些关心两岸统一的海内外知名人士。会谈中,她始终认真听取台胞们对统一祖国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阐述中共对台的方针政策,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历程。她还先后会见杨基振、陈鼓应、晏阳初、胡秋原等一些台胞文化名人,向他们传达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并通过他们施加影响给“台湾当局”和岛内民众。

此外,邓颖超建议春节期间向台湾工作部门寄去慰问信和贺年卡。她认为:几年来,台胞、华侨从各方面走来的人越来越多,也逐渐了解了彼此,这是一种工作方式,可以更好地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而她自己每到过年时也会给寂寞晚景中的宋美龄送上贺年卡。

担任全国政协主席后重视对台工作

1983年6月4日,邓颖超当选全国政协主席。她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指出:我们尊重现实,我们充分考虑台湾各族人民的愿望和“台湾当局”的处境。她详细阐述和解释中国共产党对台湾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的立场和态度。她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呼吁广大台湾同胞积极参与两岸交流合作,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努力。同时,她也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和爱护,希望两岸同胞能够携起手来,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1984年11月,邓颖超来到厦门视察。在云顶岩观察所,她久久凝望着与厦门隔海相望的海岛——大金门岛。她对大金门岛的关注,不仅源于她对祖国统一事业的执着追求,更在于她深知这座岛屿在两岸关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坚信,只要两岸同胞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就能真正实现和平发展。

在面向金门的“海峡之声”广播站,她看望了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对台宣传的广播员,并就对台工作给予了亲切指导与鼓励。

邓颖超积极参与了许多促进台湾回归祖国的重要活动。先后出席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及缅怀廖仲恺先生、纪念何香凝先生逝世10周年大会、纪念国民党“一大”60周年学术讨论会、孙中山研究会成立大会等并发表讲话,阐明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重要意义,为中国人民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宣布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旅游,台胞终于有机会返回阔别数十年的家乡。

1988年5月,邓颖超在六届全国政协主席任职将满时,给宋美龄写了一封情真意切、言辞恳切的书信,深情回忆国共合作的往事,赞扬她的历史功绩,并寄希望说:“亟盼夫人与当政诸公,力维安定祥和局势,并早定大计,推动国家早日统一。”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邓颖超领导的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广泛调研并征询各方意见,针对实现祖国统一的方式和途径,以及统一后台湾的政治定位、社会管理模式和两岸关系等问题,提出了全面而详尽的设计及规划。邓颖超强烈的感召力、亲切真诚的态度、“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法,为推动祖国统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香港和澳门早已回归,台湾重回祖国怀抱也必然是大势所趋。

(责编 孟红)

猜你喜欢
廖承志台湾当局台湾同胞
刘毕新
新中国初期的联合国外交斗争策略及适时调整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重大意义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当局对海外保钓运动的“疏导”效果评析
长征中廖承志给人画像“混饭吃”
大陆领导人高度关注并作出重要指示
长征中廖承志给人画像“混饭吃”
廖承志的自我批评
本 期 导 读
台湾同胞参加抗日战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