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太原战役的三个维度

2024-05-21 15:01杨云龙
党史文汇 2024年5期
关键词:阎锡山太原

杨云龙

太原战役,是解放山西全省也是解放华北的最后一战,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城市攻坚战。太原战役过去75年了,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已比较深入。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平津战役纪念馆时强调:“我们对这些历史都很早就了解,但还要学而时习之,反复琢磨、吸取营养,从中去提炼、去升华我们的领悟。”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我们要对革命战争史学而时习之,不断升华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和感悟。

大历史观的维度

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历时最长的城市攻坚战,前后202天。如果仅仅放在半年多时间的长度去认识这场战役显然是不够的,应当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认识,放到我们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去领悟。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实现民族复兴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进行武装反抗蒋介石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也是派系林立,阎锡山就是这个集团中的一个地方实力派。阎锡山信奉“中的哲学”,朝秦暮楚、左右逢源,是当时政治舞台上少有的“不倒翁”。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他易帜投靠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1930年,又与蒋介石大打出手,中原大战即是其矛盾的一次大暴露。中原大战失败后,阎锡山在日本人庇护下蜗居大连一年多,后返回太原。绥远抗战打响后,日军侵略的步伐危及阎锡山统治,他提出“守土抗战”。在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山西形成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八路军开赴山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当年领导建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刘少奇对阎锡山有过一段评价:“阎锡山是封建性很重的统治者,由于敌人对山西的进攻,他需要‘守土抗战,他在抗战中需要实行一些进步的办法,目的是保持他在山西的统治。因此,他的进步是有限的,是暂时的。但是他能抗战与实行进步的办法,是好的,对革命是有利的,我们应援助他抗战。然而,如果新派的势力与群众运动的发展超过他需要与允许的范围时,他就无所顾忌地来镇压群众与新派,他不需要真正的群众运动,他对抗战也是动摇的不彻底的。”事实也是如此,抗战初期,阎锡山同意建立山西新军,当这支抗日武装发展壮大起来后,阎锡山却挑起晋西事变,命令旧军进攻新军,镇压进步干部和共产党人。

抗战后期,国共两党围绕战后中国的发展方向与前途有过一场大论战。1943年3月,蒋介石署名推出《中国之命运》一书,将中国命运与国民党联系起来,断言:“如果今日的中国,没有中国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如果中国国民党革命失败了,那亦就是整个中国国家的失败。简单地说:中国之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针对国民党借宣传《中国之命运》大肆攻击共产党的思想及言论,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宣传反击,《解放日报》先后发表反驳文章《评〈中国之命运〉》《谁革命?革谁的命?》等,8月25日又刊发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这场论战一直持续到党的七大。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论战中阎锡山也没有闲着,他借中外记者参观团到克难坡参观之际,宣传他的“兵农合一”,诬蔑共产党和八路军。针对阎锡山的歪曲宣传,我方人士又撰写了《阎锡山批判》《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予以批驳。

抗战胜利后,人民热切希望和平民主,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国民党统治集团则要继续维持其一党专政,把“消灭共产党”作为其中心工作,急于发动全面内战。阎锡山充当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急先锋,一方面大批收编留用日军,一方面持续修筑碉堡。围绕太原城形成了“百里防线”,密密麻麻分布着5600多座碉堡。在重庆谈判期间,阎锡山就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进犯上党解放区,被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就地歼灭3.5万人。停战协定签订后,阎锡山变本加厉对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1948年7月晋中战役结束,太原已成孤城一座,阎锡山仍拒绝和平,提出所谓总体战,建立“战斗城”,企图负隅顽抗。

进行解放战争不只是为了破坏一个旧世界,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新世界。晋中战役结束后,党领导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阳曲群众讲:“解放军开到哪里,不仅能把世道变好,还能把年头也变好!”群众眼里解放太原就是自己的事情,踊跃参军、踊跃支前。太原战役打响不久,华北局就作出接管太原的决定,明确解放后的太原将永为人民所有。太原前委也强调,解放太原的任务是“打好、接好、交好”,保证太原完好无损地交给人民。

今天的太原是从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我们要赓续红色太原的血脉,传承英雄城市的基因,不断为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注入正能量。

战略全局的维度

解放太原不是孤立于人民解放战争之外的一次战役,而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组成部分。什么时候打?如何打?要服从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全局。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党中央和毛泽东确定了以打促和,用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以期恢复国内和平的方针,并作出实行外线作战的部署。晋绥和晋察冀主力的任务是夺取平汉路、正太路、同蒲路和保定、石门、太原、大同“三路四城”。后来由于大同久攻不下,党中央确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和依托解放区实行内线作战的方针。1947年4月,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的吕梁战役、汾孝战役结束后,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陈赓建议夺取太原,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从全国解放战略全局出发,明确:目前的主要目标是蒋介石,阎锡山主力的消灭及太原的夺取,应放在尔后去做。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准备打具有决战性质大会战的作战计划,制定了歼敌指标,其中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的指标是歼敌14个旅左右,攻占太原。九月会议结束后,党中央和毛泽东科学分析战争形势,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此同时发起太原战役并使之与三大战役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幅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画卷。

九月会议确定攻克太原的任务后,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确定“以围困、瓦解、攻击,逐步削弱,然后一举攻下太原”的指导方针,并根据太原地理特点和阎军布防情况制定出分三步走的作战计划:第一步突破敌之第一防线,以火力控制南、北飞机场,断敌外援;第二步攻占必要的外围据点;第三步攻城。攻击方向选定在东南、东北两个方向。计划10月18日发起攻击。后因阎锡山派出7个师的兵力向南进犯,企图向外扩张并抢粮,第一兵团前委抓住这一有利战机,决定提前发起战役,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10月4日,经中央军委同意,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发布作战命令:八纵、十三纵攻击小店、南畔之敌,七纵主力相继东渡,向东北扩张战果,警备二旅及七纵十二旅攻占前后李家山并相机攻占风格梁等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太原战役发起之时,太原城内有地下党员488人,内线关系859人。为了准备解放太原,1948年8月1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将吕梁区八地委、晋察冀北岳区二地委、太行及太岳区党委中的一部分撤销成立太原区党委。8月15日,太原区党委改为晋中区党委,之后成立太原市工委,下设城东南、城东北、城西南、城西北4个分工委,主要任务是领导地下工作,搜集情报,对敌开展政治攻势。还在抗战时期,各根据地便在太原周边建立了多个情报站,发展隐蔽战线,搜集敌伪情报。我们熟知的太行二分区909情报站,通过赵宗复等进山中学的共产党员及进步学生获取阎锡山的城防图。东山地区也是地下党活动的重要据点,北岳区党委建立的东山情报站,长期活动在庄子上、孟家井等地区,发展党员、搜集情报。曾任东山情报站站长的王林山回忆,太原战役打响前,情报站通过刘二成组织40多人在野鸡庄村与七纵指挥员交流情报,为部队担任向导。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948年8月,太原战役联合后勤指挥部组成,裴丽生为司令员,牛荫冠为政委,田杰三为参谋长,负责指挥太行、太岳、晋中、晋察冀、晋冀鲁豫有关支援太原战役的后勤工作。晋中一地委后勤指挥部主要负责七纵的后勤工作,各县、区也都成立了后勤指挥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服从前线”,发动4.5万民工支援前线,把粮、油、菜、柴、草、檩、梯、锹、门板、麻袋等源源不断运到前线,送到部队手里。攻打风格梁前,忻县支前民工冒着炮火用一天一夜时间凭人力畜力把笨重的道轨从高村车站运送到前线。牛驼寨战斗时,民工用两天时间把8.4万块门板、3万根小檩、1.4万根大檩、2650根大梁交到七纵手中。

10月6日,警备二旅、第十二旅及晋中军区独一旅对风格梁发起进攻,经过7昼夜的反复争夺,10月13日攻占风格梁,全歼守军。为堵住缺口,阎将第三十军北调,在六十八师的掩护下,于14日又夺回风格梁、李家山高地。11月13日,七纵攻克牛驼寨,解放太原最惨烈的战役东山作战宣告结束。

11月8日,徐向前、周士第等致电中央军委,提议在可能条件下增加2个纵队的兵力至太原前线,以便早日攻下太原。此时,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淮海战役激战正酣,平津战役行将打响,中央军委决定采纳徐、周等的建议,命令华北第二兵团西出太原,争取12月15日前攻克太原。考虑到“太原早克确有惊动蒋、傅,促其西撤南撤的危险”,中央军委11月16日致电徐、周,决定缓攻太原。12月1日,太原前委发出一个半月休整指示。太原战役转入军事围困、政治攻势、军事练兵阶段。兵团成立对敌斗争委员会,各纵队、旅成立政治攻势委员会,团、营设政治攻势中心指导小组,在前線阵地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心战。阎军赵瑞的第八纵队、李佩膺的“雪耻奋斗团”等整师、整团集体投诚。至1949年3月底,共争取和瓦解守军近3万人。

三大战役胜利后,国共双方以八项条件为基础开始和平谈判,以北平方式解决太原问题的可能性在增长,党中央和毛泽东数次推迟总攻太原。与此同时,中央也积极准备武力解决太原问题,决定增调第十九、第二十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炮一师西进太原,与第十八兵团一起会攻太原,这也是华北三大兵团首次集中在一起进行大会战。为统一指挥协调各部行动,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以徐向前为书记的太原战役总前委和徐向前为司令员的太原前线司令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央军委同意解放军副总司令兼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与徐向前一同指挥太原战役。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接受和平协定,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打响。太原前线解放军突破守军前沿,卧虎山、双塔寺等城外防御体系土崩瓦解。4月22日,太原前线司令部对守军发出最后通牒,守军拒不投降。4月23日,南京解放。4月24日5时30分,太原攻城部队发起总攻,1300门大炮轰击城池。6时15分,第六十六军五八九团战士孔祥元将第一面红旗插上太原城头。7时40分,12路大军从四面八方攻入太原城。10时太原解放,守军无一漏网。

弘扬建党精神的维度

战争不仅是物资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敢于牺牲的品质,再好的武器装备也不能保证胜利。太原战役发起之前,党在西柏坡召开九月会议,这是一次立规矩的会议,中心议题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要求将一切可以集中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使战争由游击战争的形式过渡到正规战争的形式。华北第1兵团原先多为地方部队、游击队,基础比较薄弱,在解放山西进程中边打边建、边建边打。1948年7月31日,在吕梁军区部队的基础上成立第七纵队。8月15日,在太岳军区部队的基础上组建第十五纵队。徐向前在祝贺第十五纵队成立时曾写道:“钢是炼成的,钢铁般的队伍是经过艰苦奋斗的过程锻炼出来的,我们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军事和政治,才能锻炼成为毛泽东式的、钢铁般的队伍。”解决部队正规化中存在的问题,建设一支钢铁般的人民军队,不但要克服落后的思想,在组织、制度、纪律、作风等方面都要不断提高。9月20日,华北第一兵团前委根据九月会议的精神,发出进一步反对无纪律、无组织状态的补充指示。在围困阶段,兵团前委召开扩大会议,结合总结第一阶段作战经验,进行一次严整纪律的普遍教育与大检查,广大指战员的纪律政策观念显著增强。1949年1月20日至2月7日,七纵在石城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总结第一、二阶段作战经验,按照前委要求认真开展党的政策和纪律教育,军纪严明,指战员作战勇猛,荣获前线指挥部“七军纪律第一”的精神奖励,迅速成长为具有坚强攻坚能力和野战能力的正规军。

纪律教育不仅在部队开展,在支前民兵、民工中也普遍开展。东山一带村子小、人口少,加之阎军长期袭扰及对共产党和解放军的诬蔑宣传,群众不了解党的政策,对共产党、解放军包括支前民工有顾虑。针对这一现象,后勤指挥部加强民兵、民工政治工作,组织民工纪律检查组,开展“民爱民”运动,严格执行党的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批支前民工为解决住宿问题,就地打个土洞作宿舍、拔堆黄草当铺垫。住进群众庭院后,主动帮助群众担水、扫院、割谷、打场,用实际行动诠释党的政策,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风格梁战斗中,忻县民工康福全接连3次跑到敌炮台下,抢救出5名伤员。风格梁、牛驼寨战斗中,坡陡路窄,器材运不上去,伤员运不下来,田杰山带领工作人员绕行40里奔赴东山前线,修通5条车路和多条人畜路,保证了作战需要。讲太原战役,既要讲打仗、讲战斗,更要讲战斗中的精神、讲风格。

过硬的作风,很大程度体现在党员干部身上。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太原战役的开国将帅有180多位,他们经历不同,但都有为理想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气概,有忠诚于党、不负人民的追求。徐向前身经百战,练就了“狠、硬、快、猛、活”和不骄、不躁、不馁的战斗作风,要求对敌人狠、对自己指挥的指战员也要狠,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硬着头皮顶住”,能够“坚持最后五分钟”。独臂将军彭绍辉长期战斗在山西,“哪里需要,就到哪里”,意志坚定,英勇善战,率部啃下东山攻坚中最难啃的牛驼寨要塞。第一九九师师长李水清指挥部队在“夜摸”中俘获守敌师长,紧抓战机,勇于担当,提前攻克卧虎山要塞。在他们的感召下,涌现出孔祥元、彭彦雪、刘尚武、张玉山、杨清盛等一批英雄群体,为解放太原作出了突出贡献。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从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增强开拓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今天,全面加快率先转型发展、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就是太原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的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善于斗争的智慧和艺术、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作风,不断续写太原历史新的篇章。

(转自2024年4月24日《太原日报》,作者系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教授)

猜你喜欢
阎锡山太原
阎锡山示弱
阎锡山接收日伪企业后的经营策略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太原清廉地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人造太原
这条规矩阎锡山坚守了38年
除夜太原寒甚
太原女房管局长在京沪有36套房
阎锡山与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