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诗琦 贾楠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党员干部的党史学习教育,主张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干部,统一全党思想认识。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多次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就党的历史、理论的学习教育提出要求、作出指示,还躬身实践,推动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发展。
主动发声,加深党员干部的认识
陈云对党史学习教育的认识不仅与大的历史环境相契合,更体现在具体的历史事件当中。从延安整风前后发表文章阐释其重要性,到以支部建设角度阐明如何在日常工作当中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训练党员干部,再到改革开放后阐述其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关系,陈云对党史学习教育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
(一)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发展和培养党员
延安时期,为了清理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等思想,同时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思想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而学习党史则为其中的重要一环。高级干部带头学习整理历史文件和党的各项决议,党员干部主动学习党的历史、理论,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明确前进方向。
这一时期,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中国共产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发展。但随着党员队伍的扩大、新形势的发展,广大新党员身上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有的老党员也滋生了一些不良倾向。1939年,面对党内出现的不正之风,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开始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党员”的问题,并于同年5月在《解放》上发表文章《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对于如何发展党员,文中指出:一是“只有依靠经常有系统地在群众中宣传共产主义及党的纲领,并从民族的、阶级的斗争中来细心地考察和选择他们之中的先进分子”;二是“每个入党者必须承认党纲,但这不等于要求精通党纲”,否则“不仅会把许多要求入党的革命的优秀分子拒之门外,而且也是否认了党对于党员的教育的责任”。这些要求有利于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有序扩大党员队伍,更有利于对新入党的党员进行党史教育。
陈云一向重视党史的教育作用,曾指出:“写准写好党的历史,发扬光荣传统。”①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的第五部分,他用浓墨阐述了共产党员的学习问题,在谈及学习的目的和内容时指出,“革命事业是一种伟大的艰巨的工作,特别是中国革命的环境和革命运动更是万分复杂,变化多端,而领导革命的共产党,它之所以能在变化的、复杂的环境中把握一切伟大的革命运动,并且指导各个运动使之走向胜利,是因为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因此,“每个共产党员要随时随地在工作中学习理论和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增进革命知识,培养政治远见”。只有牢牢掌握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和现实情况中找对方向,继续前行。其中,他专门提到要进行党史和政治的学习,“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的情况,不然也就不能规定当前的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陈云高屋建瓴地站在时局发展变化、革命发展道路的视角为党员如何进行学习提出建议,也为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依靠党支部进行学习教育
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党支部都是党的最基层、最基本的组织。只有紧紧依靠支部,党的一切主张、政策才能深入具体地传达到群众当中去;只有紧紧依靠支部在群众中的宣传组织工作,才能使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主张、政策之下,进行革命运动。
1939年6月,陈云在《解放》上发表《支部》一文,开篇就指出:“支部在革命斗争中领导和教育党员,培养党的干部。所以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
首先,关于支部里“谁教育”党员的问题,陈云认为,主要教育者应有两方面来源,一方面,“支部委员会应该取得上级党部的帮助,有计划地教育党员”;另一方面,“支部领导机关和支部中党龄较长的党员,应该担负教育新党员的责任”。
其次,教育党员包括诸多内容,必须要有轻重缓急之分。陈云提出,第一,“支部教育党员的内容首先着重于共产主义的基本教育,以坚定党员的革命人生观”,着重体现共产主义基本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在支部的日常工作中,要监督党员遵守党的纪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党员中间各种脱离党的理论、政策、党规、党法等错误倾向”。这就是要进行党规党纪教育,提高党性修养;第三,“文化程度低的黨员,支部应该帮助他们识字读书,督促他们自习,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政治水平”,即教育党员干部要提高文化水平;第四,老党员要“以自己在思想作风上、工作上、遵守党纪上的模范行为,去教育新党员”,即在行为举止方面的教育。最后,关于党员教育方法,“支部应该教育党员进行群众工作的方法,利用现成的事例和经验教训,教育党员”,即摆事实讲道理,理论联系实际。
在陈云看来,“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的情况,不然,也就不能规定当前的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②。因此,“现在无论你怎么忙,为了把握伟大而又变化多端的中国革命运动,必须增加一点革命的理论,增加一点历史知识”③。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立足中国革命实际,连续发表多篇文章,明确指出学习党的历史和理论对于党员干部了解国内形势、明确工作思路、提高领导能力、保持队伍纯洁性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正如毛泽东在同时期所指出的:“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④。
(三)阐明党性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展开。社会上有少数人趁机钻空子,全盘否定党的历史,夸大党的错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错误思潮对党内干部的思想造成一定冲击。在紧要关头,中共中央决定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称《历史决议》),以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
在《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陈云多次提出建议。他认为,《历史决议》应着重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毛泽东同志提倡学马列著作,特别是学哲学,对于全党的思想提高、认识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他提到青年人更要学习党史、哲学,打好基础。“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件事情现在要抓,以后也要抓,要一直抓下去”⑤。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这个《历史决议》,将“社会主义必须具备高度的精神文明”作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个要点之一,肯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循序展开。
1985年,陈云在全国端正党风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书面讲话,指出:“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关键是执政党要有好的党风。要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要刹歪风、正党风,增强全体党员的党性”。通过对党员干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觉悟,坚定地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⑥。陈云明确提出,党性的锤炼和提高必须靠党史教育、理论教育,由此才能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躬身实践,潜移默化影响党员干部
陈云在工作和生活中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多年的理论学习和长期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以鉴后人。
(一)讲党史,写文章,记录党的历程
延安时期,陈云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后,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他认为,教育党员“要着重于共产主义的基本教育,以坚定党员的革命人生观”。他亲自撰写并教授《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党员》等课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而他本人讲课也幽默风趣。宋平曾回忆:“陈云讲党课,善于把许多深奥的道理和复杂的问题,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深入浅出,幽默风趣”⑦。
每个党员的所见所闻都是一本生动的“党史书”。陈云也用文学方式记录了他所经历的历程,以此来勉励后人学习党史、矢志奋斗。1935年秋出版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就是他以“廉臣”为署名撰写而成的。书中主人公假托为一个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医,生动地记述了他眼中红军历经艰辛的长征和中共领导人的形象,向世人介绍了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展现了红军将士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本讲述长征的书,至今在长征史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1941年,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为鼓励青年积极抗日,陈云以“史平”为署名,发表《青抗先摸鬼子》一文。文章用生动笔触描写了晋察冀青年抗日先锋队,深夜到定县火车站消灭日本兵、夺取武器弹药的故事。陈云曾指出:“我们需要这样题材的书,来教育青年,使他们不致忘记历史,使他们懂得政权来之不易。”⑧
(二)題匾额,建场馆,积累教育材料
陈云认为,党员干部学习党史不是单一地学习理论知识,而要通过创新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这也是他在宣传工作中一贯强调的。陈云以独特方式记录和宣传着党的历史,并多次对保护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党员故居和纪念馆作出指示。
1984年2月,周恩来祖居正式对外开放,次年12月陈云题写“周恩来祖居”匾额。1985年9月,张闻天故居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次年陈云为其题写匾额。如今,这些故居成为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94年,陈云提出要组织撰写第四野战军战史和抓紧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指出:“平津战役纪念馆一定要建,地点可以放在天津。”⑨不久,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以洪学智为组长,陈云、彭真任总顾问的四野战史编写领导小组。同时,根据中央军委的报告,中共中央批准在天津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陈云记录和宣传党史的这些举措,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留下宝贵的学习材料。
注重引导,树立正确党史观
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为较早提倡推广党史学习教育的领导人之一,陈云提出很多极具建设性、务实性的建议,在不同时期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到他一以贯之的“不唯上、不为书、只唯实”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求,至今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党的历史、理论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陈云通过持续总结我们党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对党员干部进行学习教育的指示建议。1939年12月,他在深入思考后,写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理论和看法。他将学习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指出:“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读书,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断改进。因为学习是做好工作的一个条件,而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他认为,学习理论是每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党内的老干部、高级干部更要担负起不断学习的责任。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担负独当一面的领导工作,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党史知识和相关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成为学习的模范和榜样;另一方面,“因为你是老干部,有斗争经验,学习理论更容易把书本上的东西消化成为自己的,这样,领导工作的水平就可以大大提高”。反之,“党要培养大批理论联系实际的干部,也首先寄托在老干部和高级干部的身上,老干部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此处的“学习理论”主要是指马列主义经典以及我们党在革命道路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即很大一部分是党史教育。
每个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程度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党的历史和理论学习就应该采取不同的办法。就党员干部不同的个人情况,陈云总结出两种方法:第一,对于知识贫乏的人“要老老实实做小学生。要将现有的主要教科书一本一本地读,既不是弛怠,也不用着急,一步一步来”,“不懂的就要认真请教”;第二,对于初学的人,“不要企图每门功课读很多参考书,那样读完一本书要延长几倍的时间”,“逐渐增加参考书,逐渐加深理解,得益更多些”。此外,关于学习的通用方法,他认为,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即“掌握了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思想方法,就会自然地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把具体经验提高到一般理论,再拿这种一般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二是要做笔记,有助于聚精会神、认真思考;三是分组讨论,互相启发,互帮互助;四是要坚决与懒惰作斗争。
(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还原历史
1978年,在中组部、中宣部对上海文艺界20世纪30年代的问题进行考证时,陈云建议对创造社等革命文艺团体作出实事求是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评价。他特别强调:“作评价时,必须把它们的是非功过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考察。”⑩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陈云的指示为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提供了指导。1983年初,在关于西路军的重评工作中,陈云明确指出,西路军的失败主要是对当地的民族情绪,对马家军估计不足,“不是因为张国焘路线”?。随后,他率先垂范,充分利用现有资料,还原历史真相,对推动西路军的重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在编辑《陈云文选》时,有学者对是否收录1948年4月16日他写给中央的《辽东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教训》报告产生异议,陈云不仅同意收录,还十分坦诚地指出:“应当做自我批评。”?他实事求是地直面曾经出现的工作错误,为他所倡导和支持的,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党史教育作出了表率。在审阅《陈云文选》第二卷时,他曾特别叮嘱编者,在后记中要说明:他在财政经济委员会主持工作期间,“几乎所有的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除了他作了必要的调查研究外,都是经过集体讨论做出的”?。他始终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陈云十分重视党史国史研究,在提出指示建议、指导工作以及躬行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始终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长期以来,他对党史的重视和主张为人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为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理论扫清思想障碍的同时,也推动了改革开放后的党史研究。正如陈云所说:“我们党英勇奋斗几十年的历史,建国后十几年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绩,人民是看得清楚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不断推动关于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陈云关于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论述,对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仍有启示作用。学习和总结陈云关于黨员干部党史学习的理论,对于当前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⑨⑩???《陈云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10、449、225、282、362、295页。
②③《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188页。
④《毛泽东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页。
⑤⑥?《陈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348、198页。
⑦宋平:《缅怀陈云》,1995年5月23日《人民日报》。
⑧《陈云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增订版,1997年版,第55页。
(本文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基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分别系广东理工学院思政课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博士研究生)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