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该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2024-05-20 03:24祝春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部
人人健康 2024年10期
关键词:流食心肌梗死饮食

■祝春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式,早期手术有利于改善心肌缺血,挽救患者濒死心肌细胞,降低病死率。但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复杂,介入治疗并不是终点,依然存在着支架移位、冠脉再狭窄等风险。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科学饮食、合理休息与适度运动、坚持心肺功能锻炼、遵医嘱用药等,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危险因素,防止术后风险事件发生。因此,术后配合有效的日常护理至关重要。

日常饮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先进食少量流食,若无不适反应,再适当增加半流食,并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饮食应均衡、清淡且富有营养,以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少食多餐,以免导致胃肠道黏膜受损。严格限制热量摄入,以防止加重心脏负荷。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大量脂肪,以免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注意钠钾平衡,低盐饮食,以免血压上升而诱发心肌梗死。适当增加镁的摄入,有利于降低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风险。若患者有吸烟饮酒史,需督促患者严格戒烟,以免烟雾中的有害颗粒物进入血管与气管,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叮嘱患者少喝酒,以免增加血液黏稠度,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介入治疗后若情绪波动过大,易造成体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进而使心肌供血供氧异常,钙离子不断流失,对术后康复极为不利。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诉说内心烦闷,向其介绍既往介入治疗的康复案例,看到康复希望,以减轻患者顾虑。教会患者情绪自我调节技巧,避免其产生过大心理压力,同时做好家属思想工作,以乐观情绪感染患者,并在生活上多关心、体谅患者,让其深刻体会到家的温暖,避免出现过激情况。为患者创造良好康复环境,每日开窗通风2 次,并避免患者处于喧闹的环境中。

日常康复护理

介入治疗后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恢复特点指导其进行康复锻炼。

监护室阶段

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每2 小时帮助其翻身1次,并为其被动活动四肢关节。

普通病房阶段

此时患者病情稳定,可将其床头抬起30°,让患者进行坐起训练,并协助其被动和主动地活动四肢,让患者于床边悬吊双下肢,15 分钟/次,3—4 次/天。若患者恢复较佳,可协助其早日进行离床活动,先在床边站立,再慢慢过渡至床旁行走、病房内行步及走廊行走等,10—20 分钟/次,3—4 次/天,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大训练难度,并延长训练时间。

出院前阶段

此阶段患者即将回归正常生活,鼓励其继续进行上述训练,同时增加生活自理训练及上下楼梯训练。

出院阶段

鼓励患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30—45 分钟/次,3—4 次/周。运动期间需由专人陪同,若出现心慌、心率加快等不适感,需暂停运动,以确保安全。

猜你喜欢
流食心肌梗死饮食
医嘱中的流食、半流食、软食分别指什么
基于物联网的流食助推系统研究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难吃与不能吃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