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锴
中国正经历着从经济高速增长向稳步发展的转变,人口增量也出现了拐点,这导致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期望却在不断提高,从最初的公寓到花园式小区,再到如今的配套设施齐全的社区生活圈。这种细化和提升的过程反映出明显的代际特点,且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层面的变化,尤其体现在与居住区品质密切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的规模和服务范围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专家和学者从相关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发布了一系列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指导性规范和文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各级生活圈的便民服务设施配置需求提出了规定。以生活圈为尺度的新的民生服务设施,居民空间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1]。然而,这些需求和标准主要针对空间规划,忽视了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住宅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性。为了解决这一挑战,需要拓展思维框架,寻找创新视角。新陈代谢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 年代,其核心观点在于“功能消失后,会以有机生长的形式再生[2]”。新陈代谢理念通过将生物学中的发展和复兴概念融入建筑及城市规划中,对标准化的工业制品及机械逻辑提出质疑。“新陈代谢”这一术语是基于机器无法进行自我更新的特性,因此,新陈代谢主义标志着向以生命为本的新纪元的转变[3]。这种现在看来依然超前的理论恰好可以为解决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灵活性问题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陈代谢的规划方法反对把居住区规划和建筑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城市居民的生活圈概念,围绕个体的住所向周边延展,涵盖了居民在家附近参与各项日常活动的空间,这些空间随方向和距离展现出独特的形态特征,并表现为不同级别的生活区域。这种概念通过考量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来重新界定[4]。但是不同特征的社区还需要根据其本身特性、人口特征和产业结构进行“个性化”的生活圈配置,标准配置无法完全满足社区多样化的需求[5]。因此,居住区在前期规划中应该引入时间因素,把住区尤其是与其配套的服务性建筑作为有机体,其在运作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种与外界的能量交换,能量的输入端是业主以及利益相关者对于功能及使用形式的各种需求。例如,中年业主有公共空间饮茶会客的需求,老年业主有健康看护及社区医疗的需求,需考虑空间和时间的多维设计体系。周期较长、需求较多的因子作为系统中的主体结构;周期较短、需求较少的因子可以根据主体新陈代谢的机制更改或增减,以此维持“有机体”的生存。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生命周期,包括建筑的选址、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更新等全过程,具体如下。
1)在项目开始阶段,选址非常关键,需要综合考量土壤、气候、交通和周边社区等要素。选择资源丰富的地区,如风能和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高效利用自然能源。同时,确保选址交通便捷,从而大大减少通勤时间,提升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2)进入设计阶段,建筑师需关注建筑的耐用性、舒适性以及灵活性。耐用性保证建筑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和日常损耗,舒适性确保为人们提供理想的居住或工作环境,而灵活性意味着建筑设计能够适应未来的需求变化。这些因素共同保证了建筑的长期价值和使用效率。
3)施工阶段,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是减少环境影响的关键。使用再生材料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采用节能技术有效降低能源需求,减少环境足迹。
4)在运营阶段,定期的维护和检查是保证建筑安全和高效运行的基础。预防潜在的安全问题,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成本。
5)在建筑更新阶段,如果现有建筑无法满足需求时,应考虑改造或拆除。此时,尽可能回收和再利用建筑材料减少浪费。通过应用新陈代谢理论,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的生命周期,提升其长期运行的效率,这对规划和建筑设计至关重要。
该理论强调建筑的生命性,即建筑应与自然环境共同进化,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这就要求规划系统的整体性。因此,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需要从整体出发,考虑建筑与自然、社区、文化等多元环境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建筑本身。同时设计师应预测和考虑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并在设计中预留相应的灵活可变空间。
在生态方面,应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思考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如何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新陈代谢理论在强调建筑的生命性的同时,也强调共生与共享的理念。这意味着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单个建筑的使用,还要考虑与周边建筑、社区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效率。
作为实践设计项目的居住区生活服务中心,位于泰安市魏家庄城中村改造项目F6 片区08-18 地块。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为2353 m2。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为项目的5 ~10 min 生活圈,辐射人口约1.5 万人。住区整体的规划理念充分契合可持续、功能多元化的新陈代谢理论,即“寻找宜居基因,打造生态复合的有机社区,高效有序的畅行社区,温暖关怀的健康社区,文化浸润的人文社区,创构未来的创意社区。”在构建居住区的配套生活服务中心时,其设计与规划需遵循一系列高标准和要求,尤其是在前瞻性与可靠性2 个关键维度上。这不仅意味着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需求,以确保服务中心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和挑战,也意味着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生活服务中心共3 层,地上2 层,地下1 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最大柱跨为11 m。
在上位规划(Upper-Level Plan)对于配套的基本要求上,配套公共设施面积需要满足居住建筑面积的3.5%,在此基础上配置基本配套功能,如物业服务办公室、社区工作服务用房、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鉴于住区开发项目通常有较长的展示期,在这一早期阶段,服务用房的空间可被用作项目的展示中心,用于展示规划成果、建筑材料、建筑模型等内容,需同时考虑展示和参观流线的设计。随着时间推移,当住区进入使用期,原本的展示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会客接待功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此时,公共服务中心应突出其作为会客空间的主要职能,并作为一个重要的空间节点,从外部引入内部,同时承担着动静分区和主客区分的角色。进入中期使用阶段,随着大多数住户的入住,公共服务中心将更多地发挥其为居民提供物业管理、社区活动、医疗服务和儿童相关服务的功能。在此期间,住宅区人流量增加且交叉频繁,因此在设计初期就要考虑到交通流线的合理布局。同时,也需加强对设计周期的可操作性,在内墙分隔与装修上采用可拆装和模块化的设计,以增强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如图1 所示。
图1 新陈代谢的动态过程中空间的灵活性与可变性(来源:作者自绘)
生活服务中心1 楼是展示空间、社区会客与社区便利店等多种功能的整合,设置有接待洽谈区、景观理念展示区、咖啡吧、超市、快递收发室等。其中展示空间短期可举办虚拟艺术展,打造沉浸式的科技体验;结合沿街建筑的局部体量,设置裸眼3D 展示,增添项目人气。便利店设计选择相对次要的位置,借助O2O 电商平台形成目的性消费以增补客流,同时以社区商圈为基础客源,结合周边生活服务设施进行传统便利店的适应性升级。另外,1 楼西北角位置结合消防控制室设置整个社区的安保中心,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在监控无死角覆盖的同时,设置高效的监控巡查点,保障社区安全;充分利用人脸识别、车辆自动识别等现代科技设备,提升无人智能监管水平。
服务中心2 楼朝社区方向设置物业办公室和会议室,朝外一侧设置厨房及餐饮功能空间,共240 m2,前期称为业主食堂,后期根据需要可出租该空间作为经营性的中型餐饮。在物业办公中亦有灵活的功能选择,前期可作为营销使用的办公室洽谈室及签约室。项目地下室拥有12 m×21 m 的下沉庭院,功能房间全部朝向庭院,进行日照与环境模拟,实现地下室的自然采光通风。功能上设计了健身中心、影院放映厅、社区医疗室、品茶禅修区、四点半课堂。品茶禅修区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结合下沉庭院打造环境雅静的禅意空间。在设计策略中要注意根据生活圈的需求,在建筑内外交通便捷的地方增加老年人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慢生活体验,同时也是老少共融的慢享交流平台[6]。
累计210 m2,四点半课堂分2 个,打造多元化的课后托管模式。社区医疗提供设备智能、服务用心的问诊平台,发展线上线下联动的问诊服务平台。服务中心室外构筑物及中心两侧住宅建筑的架空层设置延展功能;无接触快递使用智能机器人配送,并提供集中的便民寄存站点服务,由社区监控无死角覆盖保障运送安全。自助共享书店,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打造“无限量供应”书店,提供更为强大的图书库。设立多样性的主题兴趣聚落,可供不同爱好群体选择加入;配备匹配全龄段的指导服务,满足各年龄层次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艺术小商店满足艺术衍生品售卖,聚焦潮流青年艺术家,打造区域艺术潮流文化平台,开启以艺术为基因的住区新零售模式。萌宠乐园提供宠物美容、寄养托管、宠物医院等服务,提供宠物用品选购,支持O2O 商业模式。创客空间位于住宅架空层,可便捷服务于SOHO 办公客群,提供办公会议空间;结合建筑的灰空间如露台等室外空间设置社区议事厅,提供充足的休憩设施,提升社区利益相关者的自治积极性。
新陈代谢理论强调生态性,学者对于生物学与建筑学的综合性研究,得出“人类社会生命活动的所有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对自然的感知和学习,这种自然的认知反过来可以促使人类产生更高层次的思考,并开展各种创造性的活动”的结论[7]。基于此,建筑不应仅被视为人工构筑物,而应当被视为一个充满生态性的有机体。在生活服务中心的设计中,生态性主要体现在2 点。
1)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设计中应采用可持续的建筑措施,并重视建筑的能源效率,使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基本达到动态平衡[8]。其中重要手段之一是在下沉庭院中使用雨水收集系统,通过景观地形设计和雨水深入的细节设计,收集下沉庭院的大部分雨水,并导入居住区的中水回收系统。此外,建筑创造性使用双层幕墙系统。建筑双层幕墙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它通过在建筑外表面安装双层玻璃幕墙来提高能效和内部环境质量,这种措施具备多种生态环境优势:第1,节能降耗:双层幕墙的空气层能有效隔热,减少空调和供暖的能耗;第2,自然通风:可开启的窗户设计使室内外空气可以自然流通,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第3,充分利用太阳能:中间层的空气在阳光照射下加热上升,形成自然对流,降低室内温度或辅助供暖;第4,减少噪音污染:结构能有效隔断外部噪声,创造安静的环境;第5,光照调节:通过遮阳系统控制自然光量,减少眩光,最大化自然光使用。该设计能够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和环境的影响。高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致力于全面采纳最新的高科技手段,以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有效利用,并通过积极手段促进环境保护。
2)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设计时考虑到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建筑设计了开阔的前广场,用景观隔墙和风雨廊架划分前场,在街道转角设计小型园林,把人自然引导到服务中心大门,这是一个空间从开到合再打开的过渡。建筑外沿的灰空间使人们能够直接接触自然,设计灵活多变的室内外活动区域能够鼓励社区内部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和活动,进而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社会福祉,如图2 所示。
图2 转角园林引入建筑大门(来源:作者自绘)
人居环境科学构成了一个开放而复杂的体系,涉及众多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适合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居住区应通过类似的途径进行观察和探究[9]。新陈代谢理论完美地融于人居环境科学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以理解和解决居住区设计中的问题。基于新陈代谢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法,旨在促进生活服务中心与其所服务的社区之间的动态平衡。通过深入分析服务中心的动态活动过程、多样的需求,人们能够识别影响其效率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居民的日常需求、社区的空间布局、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通过优化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生活服务中心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未来的研究应当进一步探索新陈代谢理论在更广泛的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以推动居住区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