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上的文明

2024-05-20 07:31邓晨
看世界 2024年7期
关键词:埃塞民居沙漠

邓晨

阿拉伯语中与“沙”相关的词语,被用来指鳏寡孤独、干枯、生产力低的状态。当地面没有大量的植被及水分将泥土抓牢,干燥的沙尘随着风而滚动飘扬,没有什么能聚拢大片无水的散沙,倾倒的渺小碎粒似乎是很直观的虚无。古汉字的“小”原义是沙粒,而“漠”则可以指涉极尽的广大,“沙漠”正是由细小的沙粒聚集而成浩瀚的體量,连绵的黄沙塑造出抽象的线条与形状。置身其中,犹如同时体验着自然界最庞大与最渺小的尺度、最宏观与最微观的力量。

撒哈拉沙漠貌似空旷却实有生机,各种动物如骆驼、跳鼠、守宫、羚羊、狐狸、蛇、龟、蛙类,以及节肢动物如蝎子、蜘蛛、避日蛛、蚁类等,发展出了许多适应沙漠的身体构造与行为;棕榈、椰枣、橄榄、金合欢、仙人掌、麻黄、野生黍等植物,乃至于极不起眼的地衣、真菌与细菌,在人类难以定居之地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除了在特定的绿洲、河畔或海岸城镇,古代的撒哈拉沙漠少有较大的人类定居点,唯一不依赖河流的社会或许是利比亚南部柏柏尔人建立的加拉曼特文明。其聚落利用坎儿井系统引水灌溉农作物,到了西元7世纪末,地下水源耗尽,该文明快速没落,留下风化倾颓的城池与泥砖建筑。

非洲传统建筑的历史令笔者好奇。2018年意大利考古学家的一篇研究,对加拉曼特的遗迹进行了分析,这让我们可以大致想象当时的人们如何利用沙漠的土壤制作泥砖。与之类似的砌筑技术迄今仍被使用,或许大致反映着加拉曼特绿洲农业社会的一种民居典型。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叙述,加拉曼特人经常向南袭击和掠夺“埃塞俄比亚穴居人”,假使这一记载成立,就意味着在泥砖屋住民与穴居住民间发生了历史冲突。

古希腊罗马文献的“埃塞俄比亚”一词与现代的埃塞并不对应,因此不应刻意在埃塞寻找更多如同利贝拉石窟教堂般的穴居建筑遗迹。事实上,更合适的设想或许是窑洞式民居或依凭山壁洞穴构筑的居所。今日,在摩洛哥的巴里勒、突尼斯的玛特玛塔、利比亚的加里安等地还有许多窑洞式民居;在布吉纳法索的瓦拉人,以及马里的泰勒姆人、多贡人则有沿着山壁建造洞穴或泥土房屋的传统。

泥砖建筑或许可以说是种“自立式”建筑,人们用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式生产基础部件后,即可在基地上进行砌筑,形成一个突出的人造结构体向外抵挡阳光及风沙,按蓝图导引内部隔间及动线。这种形态到了今天,最极致的例子或许就是迪拜耸立的摩天大楼,拥有所有现代的便利设施,但同时也产生较大的能量消耗。相较之下,穴居建筑可以说是“环境依赖式”建筑,凭借周围环境里的沙土或岩石来阻隔炙热温度。近年来在气候变化的挑战下,世界各地有不少地下建筑的创新提案,但这类建筑也需要面对采光、动线等条件局限。而穴居是许多小型动物如跳鼠、蛇、守宫、蝎子、蜘蛛等的策略。

撒哈拉以南非洲游牧部族常见的另一种民居形式是布料或草编的篷屋,它们的轻量化适合畜牧牛羊的移动生活,但是缺乏刚性或扩展性,一个少见的较大型建筑案例是乌干达的卡苏比陵墓。这类篷屋建筑的特点在于,用捆扎及编织形成穹顶结构,如果使用新型纤维材料或许可以让古老的篷屋形式获得新生。

猜你喜欢
埃塞民居沙漠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走进沙漠
穿越沙漠
奇趣民居
埃塞人911庆祝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