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德东 姚通红
在“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襄阳市襄州区教育局以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致力于区域教联体建设,打造了包括“双向奔赴的教学共同体、互学共进的学习共同体、同研共商的教研共同体、一把尺子的评价共同体”在内的四个共同体,促进了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教学共同体为建设高质量教联体奠基
“双向奔赴的教学共同体”倡导、鼓励区域内所有的教师轮岗交流,即强校和薄弱校的教师互相轮岗,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教师互相交流,以此促进教联体内各校以强带弱、共同提高。为此,襄州区教育局制定了《教联体教师奖励性绩效评价办法》,以推动教师轮岗交流,激励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到教联体内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挂职、任教,并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适当倾斜。比如,峪山中心小学教联体内各学校采取教师“送教”“走教”“挂职任教”“轮岗交流”等方式进行双向交流,峪山中心小学选派6名优秀教师到教联体内偏远、薄弱学校定期“送教”,选派2名艺术学科教师采取“走教”方式到教联体内邻近薄弱学校授课,选派1名经验丰富的专职教研员到教联体内规模较大的薄弱学校挂职任教,教联体内各薄弱学校有6名教师主动要求到峪山中心小学轮岗交流。
“双向奔赴的教学共同体”既推动了教联体内各薄弱学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又强化了教联体内各强校教师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促使他们自觉提升专业水平。这为提高教联体内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共同体促进教联体各校互学互补
“互学共进的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教联体内各学校之间通过互相学习、共享资源等方式促进各校共同进步、良性发展的体系。现实中,很多教师认为只有强校资源可以分享,薄弱学校只能向强校学习,但事实并非如此。襄州区教育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互学共进的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强校资源作用,努力挖掘薄弱学校的资源优势,让两种资源互为补充。如双沟镇中心小学教联体利用主校区深耕多年的阅读特色品牌,开展了“阅读存折”、制作“词语储蓄卡”、绘制“读书漂流本”、制作书签等活动,并将活动经验、成果移植到教联体内的薄弱学校肖坡小学,实现了资源共享,肖坡小学的学生因此拥有了更多的阅读资源,提高了阅读的质量。肖坡小学则深挖乡土教学资源,建成了劳动实践基地,致力于开展优质的劳动教育,弘扬农耕文化。两校各自发挥优势,联合开展一月一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心小学的学生从包饺子、摘豌豆、挖土豆等劳动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互学共进的学习共同体”在客观上促进了教联体内各校之间的优势互补,丰富了教联体建设的内涵,让教联体内各学校都能有所收获,都能获得成就感。
三、教研共同体助力提升各校教科研水平
“同研共商的教研共同体”要求教联体内各学校在教研工作中共同研讨教科研问题,统一开展教科研活动,共同分享教科研成果,进而提高教联体内各学校教科研水平。襄州区教育局和教研室结合区教科研工作实际,倡导各教联体加大教科研力度,区教研室派出学科教研员到各教联体巡回指导教科研工作。教研共同体的打造拉近了区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尤其是偏远学校、薄弱学校教师的距离,有效提升了区域各学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例如,襄州区一中附属学校教联体、襄州区十一中教联体、伙牌镇中心学校教联体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按照“合作、交流、共享、发展”的原则,在教联体内各学校定期举办“定单式”教学研讨活动。
教联体中心校和驻校的区教研员按各成员校的教学实际和师资状况分配教研任务,统一教研模式,定期组织成员开展校际教研、教改活动。区教研员与一线教师面对面地同研共商,打破了跨校教研的界限,打通了一线教师与区教研员的对话渠道。比如,襄州区教学研究室驻襄州区五中教联体中心校的教研员和该校语文教研员结合区域各成员校实际情况,到乡镇中学龙王中学进行交流,对龙王中学的教研水平进行了综合测评,决定以阅读教学为教学研究重点,将襄州区五中成功的教研模式“复制”到龙王中学,供龙王中学的语文教师借鉴、学习。与此同时,襄州区五中借助名师阅读示范课、名师阅读指导课、校际阅读比赛课、同课异构阅读课等课型帮助龙王中学青年教师掌握阅读课的授课技巧,共同分析、研究阅读课例,把握阅读课教学的规律,形成了阅读课教学的研究成果。通过一年的共同教研,襄州区五中和龙王中学共同编写了《阅读课教学规律浅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研成果。此外,襄州区五中教师从龙王中学教师身上感受到敬业、奉献精神;龙王中学教师在襄州区五中开阔了视野,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强化了教科研意识,龙王中学总体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两校的交流教师均表示“在交流互动中受益匪浅”。
“同研共商的教研共同体”不但提高了教联体内各学校的教科研水平,而且使教联体内各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更加规范,更具实效。
四、评价共同体让办学成效评价更公平
“一把尺子的评价共同体”是对教联体内各学校的所有工作进行统一评价,评价标准打破了传统的“因校制宜”,用“一把尺子”衡量教联体内各学校的工作质量。教联体建立之前,襄州区城区学校之间、乡镇学校之间甚至一个乡镇内各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不均衡,教育资源不均等,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在评价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成效时,主管部门采取了差别化的评价标准。教联体建立之后,在一个教联体内,各学校师资逐渐均衡、合理,资源可以共享,教育教学质量差距越来越小。基于此,襄州区教育局与教研室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了教联体内各学校考评一体化机制,制定了《教联体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考核办法》,对教联体内学校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等方面实行全方位、一体化考核,打造“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共同体。如朱集中心小学教联体在《教联体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考核办法》的指导下,设立了教学、德育、后勤、安全、综合五大管理中心。五大管理中心分别就各自负责的工作制定了具体的考评标准和考评办法,并赋以相应的分值,使考评更容易量化,要求各成员校严格按照考评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考评;各成员校的德育工作、后勤工作、安全工作、综合管理工作等则由教联体五大管理中心安排人员进行考评。这样就避免了考评等同于考核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评价中的人为因素和主观因素。
“一把尺子的评价共同体”有效避免了评价标准的差别化,使评价更加公平、公正,更具说服力。因为评价标准不一而导致的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矛盾由此得以化解。
为充分發挥“双向奔赴的教学共同体、互学共进的学习共同体、同研共商的教研共同体、一把尺子的评价共同体”四个共同体的作用,襄州区教育局以一体化设计促进多元化发展,以一体化管理放大资源倍增效应,以一体化考评促进教联体建设质效提升,既为教联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制保证,又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单位:汤德东,襄阳市襄州区教育局;姚通红,襄阳市襄州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