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近些年,在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儿中,因在学舞过程中练习“下腰”动作而导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占比第一,集中在4~7岁。这些患儿多是在练舞后出现腿疼无力的情况被送医,结果查出隐秘“内伤”。
那么,何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该如何发现和治疗呢?
脊髓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与大脑和脑干相连,向下则与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相连接,主要负责中继和传导神经信号。一旦脊髓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以及二便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正因如此,脊髓位于充满脑脊液的硬膜囊内,并受到周围由脊柱椎体形成的骨性椎管的强力保护。通常情况下,造成脊髓损伤的暴力是高能量的,比如车祸、高处坠落、重物砸击等。暴力必须首先破坏脊柱的形态或稳定性,方可能伤及脊髓。
然而,医学研究者们逐渐发现,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在1982年,Pang等人首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RA),意为“出现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后果,但在X光或CT检查中未能发现脊柱骨折或脱位的证据”。这一概念使得医学界对于脊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是一种可能影响所有年龄段的疾病,但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颈椎是最常见的受伤部位,其次是胸椎和腰骶区。与年轻人相比,8岁以下的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此类伤害。根据不同的统计报告,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在儿童和老年人脊柱损伤中的比例分别为6%~19%和9%~12%。
儿童更容易发生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这与他们的脊柱特点有关。研究显示,儿童的脊柱椎体发育不完全,周围的肌肉不发达,关节囊和韧带较松弛,因此不需要很大的力量就能引起椎体间的相对移位。然而,儿童脊柱的弹性和顺应性很好,当受力消失时,移位的椎体会自行复位,因此在影像上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但是,脊髓的顺应性远小于脊柱,当椎体间发生移位时,脊髓受到牵拉已经造成损伤。根据国外的统计,婴幼儿最常见的伤害原因是机动车事故。常见的情况是汽车发生追尾,较大的惯性导致儿童颈椎在瞬间发生急剧过度的屈曲和后伸,颈髓受到牵拉和发生弹性变形的椎管的挤压。另一种可能发生的伤害是,儿童的骨盆被“安全座椅”固定在座位上,猛然停车时,座椅上方的躯体向前上方弹动,脊柱受到纵向牵拉,从而引起胸腰段的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运动相关的伤害比例明显增加。在欧美国家,伤害的主要原因包括跳水、自行车和各种球类运动,如棒球和橄榄球等;而在我国,由于全民运动的方式较为温和,如乒乓球、羽毛球等,此类伤害的比例相对较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因舞蹈下腰动作导致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情况较为突出。当患儿下腰时,胸椎会极度过伸牵拉脊髓,同时胸椎管将变得狭窄,面积压缩可达50%,从而压迫脊髓而导致伤害。
老年人的发病机制则有所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开始退化,使得容纳脊髓的椎管逐渐变得拥挤或储备空间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轻微的创伤也可能导致脊髓受到前后方的弹性撞击或钳压,或者外伤可能直接引起椎間盘的脱垂或硬膜外血肿,从而持续压迫脊髓造成损伤等。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很容易被漏诊、误诊,是因为此病具有以下3特点——
迟发性 典型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大小便出现异常,甚至引起完全性的瘫痪。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患者伤后马上就表现得那么严重。部分伤者刚开始可能仅觉得颈项痛或腰背痛、脖子或腰部僵硬、全身虚弱乏力等等,到伤后半小时至4天后才出现截瘫的症状。
隐匿性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很容易被伤者或其家属所忽略,除了早期表现不典型、迟发,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受伤原因通常为中低能量的暴力,使得伤者“习以为常”,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好发人群以儿童和老人为主,对于3岁以前的婴幼儿来说,他们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身体异常,而老年人可能伤前即存在行动不便等问题,容易混淆症状;部分伤者受伤原因特殊,比如醉酒后或头晕摔倒,容易误认为是醉酒表现或者颅脑问题;合并其他明显骨折或者系统性损伤问题时,容易忽略无骨折脱位处的脊髓损伤。
复发性 在首次受伤时,一些患者的诊断结果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症状较轻,恢复状况良好。然而,在数周后,当再次受到轻微伤害或甚至没有明显诱因时,他们的症状可能会加重,预后也会变得较差。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除了造成脊髓损伤,首次受伤还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使得脊柱更容易对脊髓造成重复损伤。
在脊柱受到外伤后,尤其是对于儿童和中老年人,即使外伤暴力较小,也应保持高度警惕。应细致询问伤情并察看,适当延长观察时间。在此期间,应尽量保持伤椎的稳定,严禁自行按摩推拿处理,以防加重病情。一旦怀疑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应尽早送往医疗机构接受系统检查和正规诊疗。
对于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确诊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当颈部磁共振成像发现有压迫或与脊髓受伤水平有关的颈部节段不稳,需立即手术。手术目的是消除脊髓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线,建立稳固结构。只有少数患者出现脊髓损伤症状,若未受压迫或未伴随脊柱损害的椎骨间运动,无需手术治疗,而需进行必要保护。如:脊柱制动(约12周,助受损韧带恢复,防止脊椎疾病恶化);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预防或减轻外伤后脊髓肿胀,提高血流量,防止细胞凋亡)。
针对各年龄段的发病特点,我们提出以下预防建议:
1.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当车上有老幼乘客时。为避免突然刹车或急转弯,驾驶员应尽量平稳行驶。同时,为孩子准备科学合格的安全座椅,确保他们在车内的安全。
2.青少年热爱体育运动是好事,但在进行运动时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特别是舞蹈练习,应根据孩子的骨骼发育情况和基础水平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在进行高难度动作如下腰前,应充分评估风险,并采取严密的保护措施。
3.成年人应加强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颈椎病、腰椎病等慢性病。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4.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全面评估身体条件和居住环境,采取措施预防跌倒风险。例如,保持家中通道畅通,使用防滑垫等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