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彦 杨梅
摘要: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伊山石棺墓遗址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期墓葬群,它所反映的葬俗不仅奇特,而且影响深远,尤其对其所在的灌云县影响最大。灌云县的地理位置属于以徐州为中心的汉文化带,汉代文化遗存丰富。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出,大伊山石棺墓遗址对于灌云县丧葬习俗的影响十分深远。
关键词:大伊山石棺墓;遗址;葬俗;明器
灌云县隶属江苏省连云港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北向处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东西向处于黄海之滨。灌云县是文物大县,灌云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年代从新石器时期至当代,基本不断代,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一是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伊山石棺墓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150余件,包括陶、石、玉、骨等材质,它们对研究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二是汉代文物量多质高,灌云县境内汉代墓葬多,大墓称为“墩”,仅龙苴镇就有“七十二墩”之说,出土了大量文物,彰显了灌云县作为汉文化带重要组成的特征;三是馆藏书画数量较大,有千余幅,大多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各界捐赠的,其中明代文徵明的书法长卷《新燕篇》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馆藏文物是一个地方文明的载体,也是当地人民的乡愁。笔者在此就灌云县博物馆馆藏出土文物进行解读,管窥当地的传统葬俗,希望能够为地方文化和文物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就教于方家。
一、源远流长的灌云石棺葬俗
石棺葬是灌云县特别是该县大伊山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
1.灌云先民使用石材作棺
在6500年前的大伊山青风岭上,生活着已知灌云地区最早期的人类,他们制作石棺墓安葬死去的亲人,并放置了许多陪葬品。1985年和1986年,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和灌云县博物馆对大伊山遗址开展了两次联合发掘,第一次揭露面积200平方米,第二次发掘面积350平方米,共分为三个墓区,清理出石棺64座,出土文物150余件。大伊山石棺墓是目前国内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棺墓葬群,也是其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原因。
大伊山先民用片石围成长方形,放入死者与陪葬品后,再用片石作为棺盖。据遗址发掘报告记载:“石棺墓平面均为长方形,构筑时先挖长方形浅土坑,底部略修整,再用数块厚8—15厘米薄石板嵌入泥土中,成为石棺四壁。一般两侧各嵌2—3块,两端各嵌1块,棺底不铺石板。尸体和随葬品放入后,上面平铺数块石板作棺盖。石棺一般口大底小,头宽脚窄。成人石棺长1.85—2.2、宽0.38—0.8、高0.28—0.45米;儿童石棺长1.07—1.61、宽0.38—0.47、高0.31—0.36米。经鉴定所用石材为花岗片麻岩,系大伊山所出,制作不规整,大部分未经加工。”大伊山先民首开我国棺葬习俗的先河,是难能可贵的历史进步。
2.夏商时期石棺葬俗得以延续
大伊山遗址位于大伊山东麓青风岭,附近俗称“夹山口”,作为传统“阴地”,历代墓葬都有,《朐阳纪略》中就有“夹山口外丘墓多”的记载。除了新石器时期墓葬外,大伊山遗址内还发现岳石文化时代即夏商时期的灰坑,坑内散乱堆置石板数块,以及泥质、夹砂、印纹陶片。该遗址为原伊山乡砖瓦厂取土之地,灰坑距地表只有0.2米,显然也是被破坏的石棺墓葬。发掘报告认为,灰坑出土陶器22件、石器2件,“多为本(岳石)文化中具特征性的器物”“这处灰坑是至今发现最东南的一处岳石文化遗存”。毫無疑问,灰坑的石棺墓是新石器时期大伊山石棺葬文化的延续。
3.汉代贵族棺椁墓规模巨大
大伊山遗址的石棺墓用料不讲究,厚薄不一、大小不一,未经精细加工,这是由当时的母系社会性质所决定的。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另一方面说明氏族成员之间没有明显的贫富尊卑的差别。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秦汉时期,墓葬因贫富悬殊和等级不同而各有差异,灌云县的剑墩遗址就是一座贵族墓葬。大约在1960年,灌云县侍庄乡剑墩大队发动200多个男女劳动力,连续两个多月才平了这个大土墩。封土被破坏后,发现了一个巨大石椁,出土汉代绳纹陶罐(残)、五铢钱、铁剑等。石椁内空无棺,说明墓室早已被盗。墓前有两块墓碑,碑高2米以上,碑上无字,碑座造型是两尊石瑞兽,形似古代镇水兽蚣蝮。
无独有偶,灌云县龙苴镇也发现了汉代贵族石棺墓,不过随葬品早已不见,就连石材也残破不全。经过整理、测量,外椁条石长3.3、高0.9米,横石长1.7、高0.9米,石厚为0.12米;内棺条石长2.2、高0.75米,石厚0.20米。所以,此墓应为传统的“一椁二棺”夫妻合葬墓。
在灌云县伊山镇侍沟村还发现了石椁木棺墓,该东汉墓的石椁由六块平整的石板组合而成,内有铜镜、黛板、陶器、钱币等陪葬品。
4.唐宋以降多为贫民石棺墓
1986年,伊山镇小园村一菜园地头发现宋代石棺,为长方形单室石棺墓,石棺长2.5、宽1.2、深0.5米,内室宽0.4米。两壁各两层,均由片石垒砌。两头各用一块片石立砌,上用块石覆盖。片石加工粗糙,且无铺底石板。随葬品有陶壶、铜镜、瓷碗等,共4件。
21世纪初,伊山镇寺沟村王大墩发现唐代石棺,也是做工粗糙,有盖无底,棺壁各为一块石板,内有陶罐两件随葬。
从出土文物的数量和质量来看,这两墓均为平民墓。
灌云县境内多山,便于开采石料,加之石材不易腐朽,这可能就是古代先民使用石棺的原因。6500年前,大伊山先民即能够制作石棺安葬故去的亲人,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可贵进步。此后代代相因,遂以为俗。
二、随葬品生产的专业化
随葬品即明器,我国拥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丧葬文化,明器也五花八门。本文所谓明器,是指专门用于丧葬的物品,不含用于陪葬的生活实用品。
1.大伊山先民6500年前已经制作专门的明器
大伊山遗址共出土150多件陪葬品,材质有石、陶、玉、骨,其中绝大多数是生活实用品,也有一些明器。根据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现列举如下:
⑴狗头陶饰1件,颈部以下已残,残长4厘米,两耳距离4.5厘米。该犬嘴部张开,两耳竖立,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下部偏左侧有一个椭圆孔,可穿绳悬挂于胸前。人们以狗为原型制作为明器,让它长伴逝去的亲人。
⑵陶球4件,直径5.5—8.5厘米。实心,无孔,应无实用价值,作为明器,可能与原始宗教有关。后来的薛家岗遗址等处也出土过陶球,但那里的陶球空心,内有泥丸,振荡有声,疑是玩具,亦有用于卜卦之说。
⑶双系陶罐1件,高、宽均约3厘米。如此迷你之器,只能作为明器使用。
⑷带槽石器3件,2件残、1件完整。完整件长15、宽7.5、厚4厘米,整体呈长方形,弧面,面上磨出6道横凹槽。上端为长方柄状,中部钻一个圆孔。其无实用价值,作为饰物又偏重,只能作为明器。
⑸带盖腰檐陶鼎1件。大伊山遗址出土陶鼎多件,只有此件制作粗糙、变形,盒盖偏小,不宜实用,为明器。
2.汉代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明器市场
灌云处于以徐州为中心的汉文化带,加上汉代大兴厚葬之风,明器专业化可以从出土文物上集中反映出来。
灌云县博物馆历史厅里陈列着陶质明器——谷仓、灶台、猪圈等,猪圈里有猪,家院里有鹅,还有看家护院的狗。灌云县板浦镇曾出土一对玉握(见图),寓意拥有荣华富贵;龙苴镇出土一盏青铜绵羊灯,寓意吉祥如意;下车镇盐河段还出土了“邻都尉家书”,即都尉邻居家(死者家)的书橱。灌云县博物馆收藏一批汉代彩绘侍女陶俑,个个体态婀娜,相似度很高,如出一人之手,是国家二级文物。这批陶俑来自两个不同的墓葬,一个位于大伊山夹山口西侧的农民宅基地,一个在大伊山古佛寺边上。这些陶质、玉质明器的出土,表明此时已经产生了专业的明器制作工匠,并且伴生着专业的明器销售商店。笔者认为,在陪葬品的选择中,用陶俑代替“人牲”、用玉猪代替家猪,表明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于血腥的摒弃,是反映在丧葬文化上的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
三、丧葬习俗中的“事死如事生”观念
《礼记·檀弓下》记载:“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因此明器产生的根源是“灵魂不灭”思想和“事死如事生”观念,这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丧葬文化现象。
1.大伊山石棺墓葬俗体现了“灵魂不灭”思想
大伊山石棺墓遗址共有3个墓区,清理出64座石棺和完整的6具人体骨架。我们发现死者的头部一律朝向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大伊山人作为东夷中的淮夷,崇拜太阳和鸟,相信死后“灵魂不灭”,依然心向太阳。
该遗址的第一次发掘,共清理墓葬38座,其中16座有红陶钵盖面的现象,即这些死者的面部都覆盖一件红陶钵。这一现象应该源于亲情,人们不希望死去的亲人脸庞被泥土污染,所以用陶钵覆盖来保持其面部洁净。一些红陶钵的底部还钻有一个小孔,这是供死者的灵魂自由出入的通道。之所以只有部分陶钵有钻孔,是因为当时“灵魂不灭”思想刚刚产生,还没有普及,或者说还没有形成共识。在第二次发掘的24座墓葬中,只有1座有红陶钵盖面现象,说明了同样的道理,这个墓区的时间应该更早。
红陶钵盖面的目的还可能是为了保持死者的原貌,古人认为这样可以让出窍归来的灵魂便于相认。有的红陶钵底部有刻画的符号和交叉的线条,还有类似麦穗的图案,这应该是人们用于与逝者表达感情和交流思想的,可能是沟通的方式,也可能是祷告逝者保佑生者。
大伊山石棺墓遗址的这一葬俗,还可能与原始文字的诞生有关。无论甲骨文还是简帛书、篆书,“鬼”字的形象都是“人”字的头部上方覆盖着一个“田”形物,大体如“ ”。这个“田”字,用陶钵、钻孔陶钵或带刻画符号的陶钵来解释都是合理的。关于“鬼”的来源,《礼纪·祭法》解释为“人死曰鬼”,《说文解字》定义为“人归为鬼”,而这个“鬼”的形象与大伊山石棺墓遗址的葬俗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2.“事死如事生”观念在葬俗中扮演重要角色
古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当“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隨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沿袭这样的观念,人们由此心生敬畏,尽可能风光地安葬逝去的亲人,提供了许多陪葬品供其享用,并祭祀他们,希望在身体健康、荣华富贵、婚姻美满等各方面得到他们的保佑。
灌云县侍庄街道剑墩汉墓前的左右两边各竖立一座2米多高的无字石碑,石碑为玉圭造型,而玉圭是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的玉制礼器。石碑的底座是镇墓瑞兽蚣蝮形象,蚣蝮为“龙生九子”之一,后世常视为镇水神兽,以保四方平安。东汉时期的剑墩瑞兽蚣蝮是我国驮碑神兽的早期形象,后世演化为赑屃,在这个遗址上既负碑又镇墓,是地方上最高规格的礼遇。2017年,灌云县小伊镇发现一块东汉画像石,上面阴刻有一个正方形图案。正方形的四角各有两个同心小圆圈,中间有两个同心大圆圈,大小圆圈之间用不同的交叉线条相连接,上、下的两个小圆圈之间亦有交叉线条相接。这显然是一幅逝者灵魂与上天沟通的图像,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逝者升入仙境,痕迹非常明显。
1984年,灌云县南岗镇西岗村发现一块东汉画像石,画像石侧面题字“鲁国周长兄周子高所作”。画面内容为阴刻图案,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大小两只凤凰,皆昂首直立;下部是一个侧身的西域僧人像,高鼻深目,僧帽锐顶,身穿束腰圆领长衣,双手持物,身形微躬,状极虔诚。从这件画像石的画面上来看,这位僧人是在诵经超度,祷告墓主人涅槃重生。
随着丧葬文化的发展以及释道等宗教的广泛传播,“灵魂不灭”思想一直贯穿在古代葬俗中,且愈演愈烈。
四、结语
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伊山石棺墓遗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期墓葬群,它所反映的葬俗不仅奇特,而且影响深远。作为遗址所在地,灌云县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文明延续基本不断代,从灌云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上就可以反映出来,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要保护好、利用好这些文物,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纪达凯.江苏灌云大伊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J].东南文化,1988(02):37-46.
[2]政协灌云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灌云文史资料(第十一辑)[M].连云港:政协灌云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2004.
[3]邹平彦,杨梅.识读国保单位大伊山石棺墓遗址[J].东方收藏,2024(01):117-119.
[4]张卫怀.朐阳纪略[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邹平彦(1966—),男,汉族,江苏灌云人。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历史、文化文物。
杨梅(1980—),女,汉族,江苏灌南人。大学本科,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文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物管理、陈列展览、地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