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国歌创作历程

2024-05-19 08:23陈洁
上海戏剧 2024年2期
关键词:聂耳田汉义勇军

陈洁

2023年12月15日至17日,由上海歌剧院、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制作,上海歌剧院创排的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在上海大剧院完成首轮三场演出,为2024上海歌剧院演出季拉开帷幕。全剧讲述了百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追梦青年成立电影小组,以田汉、聂耳、夏衍等为代表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共同参与、亲历、见证《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过程,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对社会与民众的重要引领和深远影响。

上海歌剧院集结作曲家孟卫东、编剧游暐之、文学顾问吴海勇、导演廖向红、舞美设计丁丁、灯光设计任冬生、多媒体设计胡天骥、服装设计徐家华,以及孙砾、于浩磊、宋倩、李新宇、余杨、陈朝宾等歌唱家,在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的执棒下,通过慷慨激昂的歌声和别具一格的舞台质感,追忆红色历史、展现民族精神、致敬革命先驱。

紧扣时代旋律,赓续红色基因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进程。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抗战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成为吹响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以同名歌曲为题,作曲家孟衛东紧扣歌曲的核心动机贯穿全剧,依循板腔体音乐思维为底色,采用戏剧音乐技法为手段,使得全剧音乐具有交响性的音画气质与戏剧性的叙事功能。开场序曲在《义勇军进行曲》核心动机“起来”(上行四度音程)的弦乐声中缓缓展开,如同一首庄严肃穆、刻骨铭心的挽歌打动人心。随即,小号吹奏出“我们万众一心”的主要旋律。伴着小军鼓的敲击,音乐主题经过多次变化逐渐扩展,音乐情绪不断高涨,合唱队唱出“民族不会亡”的坚定信念,将观众带回动荡的风云年代。

全剧共两幕六场,通过时间线索串联起“左翼电影小组成立、聂耳入党、蓝衣社捣毁艺华公司、三友式录音机研发”等情节,强调在风云际会、有志之士汇聚的上海,《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必然。尤其是在民族危难和白色恐怖的情况下,前辈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自主研发录音设备并录制电影歌曲,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打下基础。剧中选用《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等多首电影歌曲,贴合剧情需要的同时,反映了左翼音乐鲜明的时代特征。上半场在《毕业歌》振奋人心的时代歌声中结束,令台下观众激动不已。

演绎时代群像,传承城市文脉

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发祥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略的发端和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了上海城市文化血脉。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的进步青年,逐渐形成强大的文化阵营。为进一步凸显左翼文艺骨干队伍的群体面貌,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不仅围绕田汉、聂耳两位创作者,还为夏衍、司徒慧敏、许幸之、王人美等进步青年打造了丰富的群像戏,体现了上海歌剧院勇于突破传统模式的创新理念。

为突出时代群像刻画的特点,剧中音乐注重民族性与大众性结合,包括流畅的旋律线条和动力性的节奏律动。作曲家既为主要角色设计个性鲜明的唱段,还运用重唱与合唱段落展现戏剧冲突与铺垫。比如,夏衍、田汉带领聂耳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三人共同唱出“前进道路一起走”的决心;田汉被捕后,为完成《风云儿女》剧本,许幸之与夏衍的二重唱表达“这是一场特殊的接力”;在录音机发布会上,司徒慧敏唱出“要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电影《风云儿女》拍摄现场,王人美在导演“走入人物内心”的启发下,二次演唱出感人肺腑的《铁蹄下的歌女》。剧中合唱采用“场内”与“场外”两种呈现方式,分别起到辅助人物情绪与增强戏剧感染力等作用。比如,第一幕第二场合唱队唱出聂耳的心声“以笔为刀,为民族高歌”;尾声,全体唱响《义勇军进行曲》的激越歌声,“响彻”祖国大地。

激发时代强音,讴歌家国情怀

《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时代的最强音,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主旋律。导演廖向红合理运用舞台调度来达到推动剧情、渲染情绪的效果。在讲述《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时,舞台采用“时空并置”的手法,让囚禁牢狱的田汉与漂泊海外的聂耳进行“隔空对话”。这段二重唱表达了两位挚友相互信任的革命情谊,抒发了共同信仰与家国情怀。最终,二人共同完成了这首热血澎湃的歌曲,鼓舞了中华儿女顽强的斗志,激励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奋勇前进。剧中饰演田汉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孙砾,唱功与舞台经验兼备,一曲《凤凰的再生》将凤凰涅槃喻为民族新生,表达了《风云儿女》剧名由来的心路转变;饰演聂耳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李新宇,扮相形似聂耳,咏叹调《上海,我热爱的地方》唱出了他对上海的依恋与不舍。

此外,该剧在舞台呈现方面具有电影感和油画般的质感。围绕“风云变幻”的视觉概念,运用幕布变迁表现“风雨欲来”的时局变换与拨云见日的信仰领航;运用灵活多变的舞台布景与光影之间的巧妙切换,以“风云”和“长城”等影像画面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同时,通过影像同步舞台上的电影拍摄场景,形成“戏中戏”的表达;还通过播放老电影画面与舞台上的合唱队同步演唱,将观众置入穿越时空之感。

在指挥家许忠的带领下,这部民族歌剧呈现出国际化的舞台演绎,尤其是现场合唱团极具爆发力和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积极支持推动中国歌剧的发展,已执棒多部原创歌剧首演。他对中国歌剧的理解是首先要有深刻的内涵,要有反映民族命运的呐喊的自信,保证精湛的艺术水准与高品质,更要传递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与中国气派。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战歌到国歌,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凸显了歌剧音乐的交响性表达,发挥了群像的戏剧功能,开拓了歌剧舞台技术创新运用的同时,注重“以音乐承载戏剧”的重要理念,展现红色题材歌剧创作方向与审美取向的转变,从个人英雄主义到集体民族精神的转向。

当然,该作在歌词文学性和音乐风格多样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相信经过不断打磨,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将成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猜你喜欢
聂耳田汉义勇军
抗日义勇军英雄
——李海青
化险为夷靠淡定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简论田汉抗战期间的诗词
第32届田汉戏剧奖获奖名单
“五四”回望: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田汉的戏剧批评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
1934年是我的音乐年——聂耳的歌曲创作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回顾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朝鲜义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