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科学防治

2024-05-19 14:48:32戴雯婷
畜禽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病原猪群支原体

戴雯婷

郎溪县建平镇人民政府,安徽 郎溪 242100

0 引言

猪气喘病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以长期慢性气喘为临床表现,尤其是猪舍内通风不良和环境卫生差时该病很容易发生并流行,是养猪生产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类疾病之一[1]。

1 病原简介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结构比病毒复杂,具有一定独立性,表面无细胞壁,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且生长过程并不需要像病毒一样必须有寄主细胞。支原体大小、形态各异,小的直径仅有数十纳米,可通过细菌滤器,大的则能达到500 nm以上,呈球杆状、颗粒状、环状、丝状、星状、螺旋状等存在。胞浆中含有数量较多的核糖体,这为其繁殖提供了蛋白合成的基础。表面无鞭毛,不会自行运动,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由于支原体对恶劣环境抵抗力弱,很容易受阳光直射、高温、干燥等不良因素影响而死亡,故自然界的支原体尽管分布广泛,但数量很少,大部分都是通过发病的人或动物持续外排而维持一定数量。人工体外培养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高营养物质,如血清、血液、腹水、组织液和特殊营养因子等,一般至少培养5 d才能产生肉眼可见的菌落,如针尖大小,表面光滑,中间突起不透明,四周半透明,形似煎鸡蛋样或乳头样。养殖场常用的消毒剂都能将其杀灭,如癸甲溴铵、戊二醛、甲醛、高锰酸钾、双氧水、过氧乙酸、过硫酸氢钾、碘伏、酒精、漂白粉等。

2 流行特点

猪气喘病未曾在我国发生大面积流行,总体以地方流行为主,病猪排毒量大,是最重要的传染源,隐性带毒的猪尽管无表现症状,但也能传播该病。呼吸道是该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猪通过喘气或咳嗽将病原体排到空气中,这些病原能以尘埃粒子、气溶胶等为载体进行扩散,健康猪吸入后便会感染。另外,有部分猪支原体长期以条件致病原的方式存在,受环境应激影响时也能激发该病。各种日龄、品种和性别猪都可感染,通常冬季流行率高于夏季,因寒冷季节舍内为了保温,通风量就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加上冬季干燥,浮尘容易长时间悬浮空气中,这些都会对呼吸道形成刺激,导致局部免疫力下降,该病的发生率就高。另外,寒冷条件下病原在环境中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也为其流行创造条件。

3 临床表现

病猪感染早期体温一般无变化,采食也正常,只是偶尔咳嗽,并有轻度气喘,巡场时不容易被发现,通常以慢性发病的形式出现。有些猪可长期维持这种状态,有些猪则会向更严重方向发展。在支原体的刺激下,气管、支气管分泌增强,黏液使得呼吸道变得狭窄,为了获得充足的氧交换,病猪只有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提高呼吸深度的方式进行呼吸,从而表现气喘症状[2]。不同猪因抵抗水平及地区流行状况不同,用药存在差异,最终的具体表现也存在差别,依据发病程度缓急,该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2种。

急性型病程短,发病急,潜伏期4~7 d,多发于新建猪场,病猪表现咳嗽严重,呼吸促迫,尤其以清晨时段最为显著,采食后腹部压力增大,对胸腔造成挤压,症状也会更为明显,表现腹式呼吸,多站立,卧地较少,体温在39.5~40.5 ℃,四肢和耳朵较温热,大便干燥,小便赤黄,尿量减少,采食量出现下降。发病期间免疫力急剧下降,很容易继发感染而加重病情。急性型死亡率在5%~10%,大部分猪能耐过。

慢性型病程较长,有的能达到1个月以上,潜伏期1~2周,病猪气喘但不影响采食、饮水、活动等行为,全身毛焦肷掉,精神不振,对饲养员的呼唤不敏感,常独自卧于一角进行腹式呼吸,夜间尤为严重。病猪咳嗽时背常拱起,颈部伸直,头部下垂,每次咳嗽都能咳出大量呼吸道分泌物。鼻腔流出脓性鼻涕,眼角常留泪斑,体温正常或稍有升高,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营养不良。慢性型一部分为急性型转化而来,另一部分从发病伊始就慢性发病,多发于疫区猪场。

4 病理病变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肺和气管部位,肺的尖叶、心叶和主叶前下缘呈对称性病变,病灶如胰腺样实变,质地较硬。切面早期呈半透明状,组织浸润严重,有多量液体流出,后期完全发生实变。支气管纵膈淋巴结肿胀明显,被膜紧张,切面外翻,总体呈白色脑髓样,细支气管中充满大量的带泡沫黄色液体。胸膜腔中有淡黄色或黄色积液,发病时间久的积液中水分可被吸收,留下一层黄白色纤维素膜覆盖在肺表面。除此之外,心脏稍有肥大,气管咽喉处因久咳而表现红肿,个别有出血点,其他脏器无明显病变,尸体整体消瘦苍白,凝血时间延长,表现出营养不良特征。

5 预防措施

5.1 做好猪舍通风和消毒工作

通风能使舍内空气保持新鲜,同时能及时排出依附在尘埃粒子表面的病原,尤其是在寒冷季节,对猪舍进行科学通风能显著降低发病率。规模化养殖场建议采用自动化通风模式,通过对环境中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含量等指标进行综合感应性监测后实现自动调整性通风,使舍内保持相对恒温、恒湿的洁净环境。如果条件达不到则采取人工监控的通风形式,冬季尽量在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以防冷空气大量进入造成温度突降;夏季则建议保持24 h通风,一方面能起到降温作用,另一方面能及时排出舍内蓄积的有害气体。

除了通风之外,场内需要进行1次/d带猪消毒,消毒液首选安全性高、对黏膜无刺激、杀菌效果好的0.1%过硫酸氢钾溶液或苯扎溴铵溶液。消毒可采用舍内雾化的方式,这样消毒液形成的雾滴比表面积能达到最大化,不仅可以和环境中悬浮的尘埃粒子结合,还能确保消毒无死角。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消毒液中大部分成分是水,消毒后舍内空气湿度会瞬间快速增加,夏季容易形成闷热的环境,冬季容易形成湿冷环境,对猪的健康都不利,因此,建议消毒时间选择在每天的10:00—15:00,这样能降低湿度突增带来的影响,雾化消毒20~30 min后可对舍内进行通风。外来人员进入舍内必须更换专用衣物,佩戴口罩,鞋底用碘伏溶液或1:500稀释的84消毒液进行喷洒,出舍后将衣物悬挂于紫外线消毒间进行照射。

5.2 对健康猪群进行科学免疫

对健康猪群尽早接种疫苗能有效防止猪气喘病的发生[3],目前市售猪支原体商品化疫苗以灭活苗为主,对于有该病流行的地区,灭活苗具有使用安全,不受母源抗体影响,同时不会返毒的优点,多用于新建猪场或未曾发生过该病的猪群。建议仔猪1周龄之后可以安排接种,后备母猪、哺乳期母猪和种公猪建议每6个月免疫1次,为了确保免疫效果,建议免疫后的7~10 d再加强1针,确保抗体产生后有效期更长。除了灭活苗外,国内部分商家也有活疫苗商品,但鉴于活疫苗仍保留一定毒力,且存在返毒风险,故建议用于成年猪接种,同时为了确保免疫效果,曾发生该病的猪场可将活疫苗作为首选,因活疫苗接种后能同时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预防效果更优。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场为了做到靶向免疫,将疫苗直接经过肋间注射入肺组织中,这样能直接刺激呼吸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但该种方法不建议采用,因免疫过程需要穿透胸膜腔,导致腔内负压降低,不利于呼吸过程的肺扩张,且胸腔出现伤口后也容易感染外部病原,加上该方法对接种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如果不慎很容易产生非常强的应激反应。除此,为了确保猪群能快速产生抗体,疫苗接种前后72 h内不要使用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譬如糖皮质激素类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消炎药等。霉变饲料务必禁止饲喂,以防止霉菌毒素对免疫系统形成干扰。

5.3 提升场内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①猪场应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如果条件达不到,必须对外引种时,则须在引入前对供场进行重点考察,确保所引猪无病原携带。运输车辆进行彻底消毒,运输途中不拜访同行养殖场,不混装其他场猪。新猪群进场后先在隔离区观察15 d,期间无相关可疑症状,同时抽样检查呈阴性时再进入生产区饲养。②兽医人员至少保持每天早、中、晚和夜间各巡场1次,发现有呼吸道症状的猪第一时间隔离,采用最快的鼻拭子或咽拭子方法采集病料进行PCR检查,确诊为该病的同群其他猪紧急加倍量接种疫苗进行普免。③严格控制养殖密度,保育猪群单栏数量不高于25只,育肥猪控制在10~15只为宜,同时确保活动面积不低于1.5 m2/头,单舍数量控制在200只以内。养殖密度越大,猪相互之间接触就越频繁,空气流通性相对也更差,该病最容易暴发。④因该病死亡的猪必须进行无害化销毁,如果数量不多,通过焚尸炉焚毁即可,通过高温作用杀死支原体;如果数量较多则建议进行深埋,尸体填入坑中后最上层离地表应不小于2 m,埋尸过程中建议混入生石灰或漂白粉以缩短病原生存时间,土回填后须将地表土夯实,以防野生动物刨食。⑤实验室采集的病料检测完毕后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5 min以上再丢弃。⑥病猪剖检应远离生产区,且在整个猪场的下风向进行,污染的场地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毒。⑦外来访客需进行分类管理,同行养殖人员、屠宰场工人、活猪运输司机、生肉市场商贩、厂家(兽药厂、疫苗厂、饲料厂、设备厂等)业务员等是重要的病原传播载体,严禁进入猪场,其他人员在确保无风险的前提下只允许沿规定路线入场,同时在进场前做好全身消毒。

5.4 药物防控

药物防控常用于2种情况,一种是猪群中发现有传染源后为了杜绝疾病扩散,在同场其他猪还未表现出症状的前提下,通过大群投喂药物的方法来进行紧急预防;另一种是处于疫区的猪场为了降低暴发该病的风险,定期通过药物进行猪群净化。对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是防控该病的最佳药物,临床以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等使用最为广泛。药物预防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不同猪场感染的支原体类型不同,对药物的耐药性也存在差别,同一种药物在不同场表现出的效果也会大有不同。建议猪场药物防控时定期更换药物种类,这样可显著减缓耐药性的产生。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对支原体敏感的抗生素种类较多,但在群体预防时建议首选拌料、饮水类口服剂型,如口服液剂、溶液剂、预混剂、粉剂、可溶性粉剂等,一方面省时省力,另一方面和注射用药等方法相比,能避免用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6 治疗手段

对于病猪应给予及时治疗,林可霉素按体质量50 mg/kg肌注1次/d,连续使用5~7 d即可达到理想效果。大群治疗时可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按照100 g/t的剂量拌料用药,如果病猪症状较严重,采食受到影响,则按照50 g/t的量混入水进行饮用,连续用药7 d左右绝大部分猪都能康复。采食和饮水都受到影响的猪建议单独挑出,按照体质量80 mg/kg肌注土霉素,分2次/d给药,连续治疗5~7 d,同时为了快速改善症状,必须配合退热处理,按照体质量0.04 mL/kg肌注5%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饮水中按照5~10 mL/头加入黄芪多糖以提升免疫力。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治疗过程中药物出现不敏感情况,则可能是病原发生了耐药,建议及时更换药物。

7 结束语

猪气喘病常以地方流行的方式出现,未出现过大范围暴发式流行,但对于集中养殖的地区或规模化猪场来讲,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有一部分管理者认为该病的病死率并不高,加上病猪治疗时有多种抗支原体药物可供选择,生产中经常放松警惕。殊不知支原体能以条件致病性的方式存在于体内,一旦猪场发生传播,即使短时间内造成的损失不大,但多数猪成为携带者后,整体猪群的抗病水平会显著下降,极容易受环境应激影响而激发。另外,当机体受其他病原感染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支原体会乘机以继发感染性病原出现,显著提高病死率,因此,应把该病的预防放在首要位置。

猜你喜欢
病原猪群支原体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4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6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3:5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50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14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5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2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