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磊张跃伟陈茜毕翼飞
(1.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2.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为众多传统村落注入了新的生机。2000年,以宏村和西递村为代表的皖南传统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推向了一个阶段性的高峰。2003年,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开始认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此基础上,2012年,住建部联合多部委开始联合认定传统村落。根据住建部网站的消息,2012年至今,全国范围内已认定6批次国家级传统村落,共计8155个。借助国家大力弘扬文化自信和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希望借助传统村落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做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统的同时,促进地方文化事业、旅游事业,以及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因而,对传统村落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既是打破千村一面、文化破碎的关键,又是赋能文旅的重要手段。
豫西地区的洛阳和三门峡因地处浅山丘陵地区,村落传统风貌保护较好,且传统村落较多,国家级传统村落共计66个,占河南省的比重为24%。因而是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和研究重点的关注地区之一。
国内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涉及形态[1]、分布[2]、传统文化[3]等方面。研究方法中,近年来兴起的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法是目前一个热点。该理论由刘沛林[4]提出,主要思路是借鉴生物基因理论和遗传信息研究思路,识别研究对象区别于其他聚落的、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要素[5],对景观基因进行编码,形成可查阅的谱系图。刘沛林指出,景观基因往往具有独一无二、代表性最强、最容易识别等特征,识别景观基因的方法有元素提取法、图案提取法、结构提取法和含义提取法4种[6]。
本文尝试采用景观基因理论,以河南省渑池县赵坡头村为研究对象,识别景观基因,绘制景观基因图谱,从结构和元素等角度分析景观基因特征价值,以期起到保护、传承豫西地区传统村落优秀文化的作用,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赵坡头村位于河南省渑池县段村乡,属中关行政村的1个自然村。2013年,入选全国第1批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始建于元代以前。相传在1523年,由赵氏3兄弟之一赵志君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至此。又因村落建于山坡头上,得名赵坡头村。目前全村共计82户,约300人,村民多数为赵姓。因地处豫西偏远山区,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近年来,借助全国文旅兴起的热潮,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渑池县历史悠久,建县于秦代,已有2000多年的建县史。因仰韶文化在此发现并命名[7],而享誉全国。全县地处黄河流域,秦岭余脉的崤山段,地貌属浅山丘陵的地质断裂带,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降水不足,水资源较为匮乏[8]。全县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历史文化、自然山水和乡村旅游等类型。其中,临近赵坡头村的景点主要有仰韶大裂谷景区和仰韶仙门山景区,均为自然山水型旅游资源。
借鉴地理信息代码[9]编码的方式,对景观基因进行分级和编码,见图1。
图1 景观分级编码模型
编码模型中,起始编码区A指研究对象的景观要素。编码区采用大类、小类、形式3级编码,大类指景观基因的不同形式,即分类的依据或原则,小类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元素,形式指景观元素的表达方式。终止编码区的元素指景观基因的载体,B代表该类别下仅有这一载体,C代表该类别下不止一个载体,并同时为不同的载体分别编码。
3.1.1 村庄
赵坡头村位于渑池县北部东崤山、涧河流域的山谷区域。具体为山沟内的坡地上,距离最近的河道约1km。村庄呈略微扭曲的梭子形,整体呈东南-西北走向,与山谷走向一致。长约400m,宽约100m。村庄多数建筑位于主街道的东北侧。
道路系统呈无柄木梳状,主要道路与村庄走向相同,垂直于主要道路的步行道,多数为断头路,连通至各家各户。步行道长度约30m,宽度不定,介于1~5m,高低起伏,多处以台阶形式处理高差变化,最大高差处约2m。步行道道路高宽比大于1∶1,局部地段大于3∶1,形成封闭感较强的街道空间。步行道保留了原始的铺装材料,采取石块碎铺的形式。
3.1.2 建筑
赵坡头村保留有成片的清代民居建筑群。民居布局多为一进院落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占地面积为100~200m2。合院平面呈若正方形或长方形,前低后高,多数为中轴对称的形式。入口位置设置相对随意,并不完全居于轴线上或倒座一侧。合院的轴线与道路存在一定的夹角,使得入口处常存在一处三角地带,形成合院内外的过渡空间,也成为居民生活空间的扩展部分,也使得街道呈现出前后错落的立面效果。
建筑山墙材质为下部块石、上部生土的土石结构形式,后期出现有以砖为立柱的砖土石结构。块石墙裙的高度不定,多数介于1~1.5m。传统的院落围墙为块石堆叠而成,后期出现了砖石结构。部分建筑顶部有夹层,用于储藏生活物资,两侧山墙的山尖处对称开圆形窗洞2个,用以通风。后檐墙上用于通风采光的底层窗户,则为方形。屋顶为木结构加灰瓦形式,多为硬山顶建筑形式。屋脊有鸟、龙、鱼等吻兽做装饰。多数建筑的门脸处设置有门枕等装饰物。
公共建筑有古戏台、山神庙和秀才府。古戏台始建于明初,复修于解放后,改称“书山影剧院”,为民国建筑风格。火神庙原建于村东北山坡,为村中主要的宗教建筑,后毁于文革时期。秀才府相传为清代秀才赵廷秀的府邸,为正方、两侧厢房和倒座围合的一进院落,基本呈坐北朝南。庭院形制较为完整,建筑建造较为考究,门脸布设有砖雕、木刻、门枕、石鼓、门当等装饰物,现已荒废,无人居住。
村内遗落石狮1对,分布2处,原摆放地点不详,推测应为某建筑物入口对置的摆设。石狮呈立坐状,形态饱满,但风格略显写意,不同于传统石狮精致的造型,狮身上装饰物较少。
3.1.3 构筑物
村中保留的构筑物为石桌凳、石磨、古井、排水沟渠、堤坝,以及结合高差修建的石砌挡土墙等。构筑物多结合生产、生活需求设置,基本无装饰性构件。建造材料也多以石材为主,与建筑和道路铺装形成了较好的呼应。
3.1.4 植物景观
村落内现有古树5棵,树种分别为侧柏、国槐和皂荚。其中,生长于侧旁山坡上的2棵侧柏,贴近生长,底部主根外露,有一主根相连,被村民称为夫妻柏。村内国槐和皂荚等古树,散布在村中多个空间。其他常见乔木,多为泡桐、榆树、臭椿、枣树等乡土植物。村落东、西、南3面山坡上,生长有大量柿树,为村落提供了特色的秋季景观。
3.1.5 公共空间
村中的公共空间主要围绕村民日常生活、生产展开,包括古戏台前广场以及古井、石磨等公共构筑物周边,成为村民日常集散的主要场所。尤其是石磨和古国槐树形成的林下公共空间,更是成为了村落公共空间的代表。部分民宅前,借助不规则的空地,放置置石,形成户外休憩空间。
3.1.6 生产生活附属物
3.1.6.1 特殊食品
仰韶牛心柿。仰韶牛心柿为渑池县的特色农产品,2010年和2011年,仰韶牛心柿和仰韶牛心柿饼分别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0],赵坡头村为仰韶牛心柿的主产区。
3.1.6.2 文字书籍
现存赵氏家谱重抄本1本,序言记录该家谱作于嘉庆十年,即公元1805年。家谱记载,现今已为赵氏十六代后人。
3.2.1 家族文化
相传在1523年,由赵氏3兄弟之一赵志君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至此地。又因村落建于山坡头上,得名赵坡头村。属典型的以姓氏冠名地名的命名法。目前村中绝大多数人为赵姓。
3.2.2 民俗文化
在中原地区传统民俗的基础上,村民还有在古戏台唱戏的传统。据称最长可从正月十五唱到农历三月二十一。
3.2.3 特殊技艺
最主要的传统技艺为牛心柿饼制作工艺,以及结合林果植物进行荆条编制、枣木家具制作等。
按照景观基因的存在形式,将景观基因划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2大类[4]。物质要素从传统聚落景观特征解构的角度来划分,形成地理环境、村落形态、建(构)筑物、园林景观、生产生活附属物5个子要素;非物质要素主要基于村落文化内涵,形成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宗教信仰4个子要素。具体识别过程中,按照唯一性、优势性的原则,确定各景观基因载体和表达形式。识别结果见图2,绘制的景观基因图谱见图3。
图2 赵坡头村景观基因识别结果
图3 赵坡头村景观基因图谱
从景观基因识别结果可以看出,赵坡头村景观特色较为突出,村落文化较为丰富。具体来看,赵坡头村景观基因中的物质要素相对较为全面,覆盖了5个子要素的各个方面,景观基因点中,较为丰富的物质要素有村落形态、建(构)筑物、园林景观;非物质要素覆盖了3个子要素,分别为家族文化、民俗文化和特殊技艺,涵盖了村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其中,较为典型的非物质要素为特殊技艺,即地理标志农产品牛心柿的制作工艺和石材生土建筑建造技艺。
村庄选址与布局方面,村庄距离河道1km,统筹考虑水源、耕作、防御和洪涝灾害等因素,选址在山沟内的小山头上,体现了中国古代聚落选址“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思想。木梳状的道路布局和地势形成完美的契合,主要道路与村落走向一致,步行道与主要道路垂直,在工程建设方面能尽可能减少土方量,在使用时也能起到很好的人流疏散作用。街道空间的高宽比为村落提供了宜人尺度的交通空间,街道的材质和建筑的材质形成呼应,共同构成了村落的基本风格。
建筑采用生产、生活相结合的方式,上部为生产所用,下部为生活所用。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块石与生土均在村落周边山上选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既经济又坚固。少数庭院大门相对随意的位置选择,实则是对建筑布局的妥协,优先保证了建筑的朝向和庭院的交通需求。
村落在布局中形成了“村—片区—户”3级共建共享体系,支撑起村落特有的凝聚力。村级指古戏台形成的共享空间。古戏台位于梭子形村域的居中位置,居木梳状道路系统“梳背”处,面向“梳齿”状的步行道,既能相对均衡地满足不同区位住户的交通需求,又能极易被村民感知。在古戏台唱戏的传统成为了全村凝聚的纽带。片区级指石磨、古树等构成的公共区域,服务片区居民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成为村民日常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户级指村民在宅院入口处形成的邻里交流空间,这样的半公共、半私人灰空间,为村民提供了日常休憩,以及与街坊邻居交流的户外空间。3级空间构成了全村共建共享体系,也体现了村落管理和服务村集体组织架构思维。
风格保留相对完整的清代院落,为研究豫西地区传统民居提供了较好的样本。尤其是秀才府等建造精细且讲究的合院,更是传统民居中的典范。合院及单体建筑在设计建造时,依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合院根据场地具体情况,优先选择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围合院落的形式;空间受限时,最先被舍弃的是倒座,其次为东西厢房中的1个,见图4。如此选择,是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合院的轴线空间,突出合院的秩序感。
图4 一进院落的平面布局形式
牛心柿和牛心柿饼作为农业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了特殊气候和耕作条件下的代表性农业成果,也为豫西干旱的丘陵地区提供了农作物种植参考。赵坡头村作为牛心柿的主产区,也带动了周边多个村庄开展牛心柿的种植和柿饼的制作。
井然有序的生产生活空间布设、科学合理的村落设计、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等,展现了赵坡头村良好的精神面貌。以传统民居建筑为代表的村落,建筑装饰物虽然较为简约,但保留了传统的风格,细腻了块石和生土等较为粗犷的建筑材料形成的立面。树形独特的夫妻柏和略显活泼的石狮,更是村民轻松活泼生产生活风貌的写照。这些内容为传统村落增添了场所的精神内涵。
本文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的研究方法,筛选了渑池县赵坡头村这一具有豫西特色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绘制了景观基因图谱。从聚落建设思想、空间布局模式、个体价值和精神价值4个方面剖析了景观基因的特征价值。
结合研究成果,就渑池县赵坡头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应进一步梳理完善建筑文化符号,尤其是以秀才府为代表的保存完整的清代合院,探寻豫西地区传统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在村落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可将秀才府等合院作为对外形象展示的窗口,形成优秀历史建筑展示空间,并进一步改造为公共建筑,融入并扩大村落“村—片区—户”3级共建共享体系,为乡村旅游开发创造空间。
打造村落精神文化IP,提升传统民俗文化表演,恢复村落精神文化凝聚点。在赵坡头村发展历程中,精神文化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成为全村凝心聚力的关键点之一。在传统村落的长期发展中,还应重新树立起精神文化的标识,为村落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构建村落景观基因库,完善景观基因的图式、图样,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奠定基础。村落中现有的近现代建筑,已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样式,对传统村落的风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完善景观基因的图示、图样,形成对现代建筑设计和建造的指导,或在当代生产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形成新时代需求的建筑风貌,都更有利村落的风貌保护,并可为整个豫西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