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旅游背景下滨水空间公共服务设施改造
——以倪梁村为例

2024-05-18 01:55吕雁飞许译文张鑫辰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滨水景观空间

吕雁飞 卢 群 许译文 张鑫辰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浙江 绍兴 312369

本次论文选题为“乡村文化旅游背景下滨水空间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以倪梁村为例”。人类历史文明起源于水,水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滨水环境从最初的劳作用地,建设用地逐步发展成为乡村的一部分,它们是集审美与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地带,也是较为脆弱需要着重保护的区域。村庄的发展复兴越来越受重视,倪梁村乡村文化旅游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而传统村落的滨水开放空间在带动当地旅游以及服务于村民和游客的休闲游憩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滨水开放空间是集地方文化、传统特色、生态涵养、居民日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在村落文化传播以及乡村经济的推动等方面都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整体设计以游客维护、古建筑文化、水质治理、农旅融合四大方面着手,以“一带一轴、三区多点”强调绿色生态自然的景观概念,治理倪梁村生态,提高倪梁村水质;从滨水文化元素出发规划滨水空间景观空间主功能及设施;挖掘村庄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风,融于滨水空间景观中; 对产业模式整体进行新规划;增加观景空间,与外部环境建立联系,为整体规划建造集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有组织的滨水景观景区。借助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交汇的承载体”的理念[1],探索乡村综合景观中如何将审美意味,文化内涵,实用功能与乡村滨水景观结合,并通过滨水护岸,滨水景观小品,植物配置活动等设计表现出来。

1 滨水乡村背景概述

倪梁村地处隶属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小越街道,地处上虞区东北部,东邻宁波市余姚市牟山镇,东南、南接驿亭镇,西南、西连百官街道,位于小越街道东北面329国道横穿村南面。村境呈东西向长条形,总面积1.378平方公里。西北、北接谢塘镇,东北与宁波市余姚市黄家埠镇接壤。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以及2022年浙江省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进行做好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如何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进行滨水空间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倪梁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至今,村庄环境面貌大大改善,但总体来看还缺少特色景观节点,缺少可供游人打卡的景点以及几乎没有可供游人驻足休息玩赏的节点。

本次设计考虑对十字江滨水河岸内部的环境设施小品及其空间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设计。以文化与实用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设计一个能给当地发展带来效益的集教育性、娱乐性、生产性及经济性于一体的滨水空间。贝聿铭说道:“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2]。”倪梁村作为倪元璐故乡,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本设计将强化空间公共性与开放性;展示当地特色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彰显文化生命力与感召力;增加区域滨水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增添当地公众近水休闲场所,增加当地生活气息,增添市民性;给予游人新型特色的游览场所,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

2 滨水空间规划思路

经过详细的调研,项目注意到倪梁村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本村文化的利用程度较低,未能充分挖掘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其次,滨水建筑活力相对不足,缺乏吸引力和互动性,基础设施的缺乏使得主要旅游产业受影响。此外,水质维护条件不够完善,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改善,并与倪梁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待提高。滨水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生态、景观、休闲和文化等四大功能带,它们相互交织,沿着十字河逐渐展开并深入延伸。为此项目提出“一带一轴三区多点”概念。

2.1 一带

一带:十字河道沿岸的水街,老桥,老屋,废弃厂区串联成景观带。十字河道为中心轴,竖向一带,主要解决河道沿岸道路改造升级,将原先狭小幽长的青石板道路适当增墙栏杆扶手,保证村内安全性;于河道十字交错处的临河道路加一处拓宽休憩空间,可供过路人休整歇息,欣赏河道景致。过倪梁村老木桥转角快步一分钟便能在此;老桥由两块大石板做底,加强修护保持住历史风貌同时保证安全性;废弃厂区与十字河道隔着麦田作为特色娱乐广场,冠以“雅乐瓦肆”之名。

2.2 一轴

一轴:以穿村而过的十字河为中心轴。轴心十字河交错处也拥有一处景观设计为“三角之地”。“三角之地”以左深入居民区,似是“枯藤老树昏鸦”,其河道沿岸更注重道路铺装以加强倪梁村幸福指数;以右河道更长更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感,辅以多功能亭、避风亭等景观小景。

2.3 三区

三区:倪梁村作为明代倪元璐故乡,曾作《题松石为年友留邺二仙·其二》:尔雅才疏六月笺,绿阴长到十分天。情知北户风犹好,意在临流不在眠。“尔雅才疏六月笺,”文雅才学,项目选址文人学识浓厚。将其取名“雅乐瓦肆”;“绿阴长到十分天”意指天气适宜适合研学旅游。将其取名“绿荫盎然”;“情知北户风犹好,意在临流不在眠”代表悠然自得闲适的生活方式,取名为“酣意长街”。自在悠闲,宜学宜游。

在这个项目中,将水体景观与各种活动的动静结合巧妙融合,并将整体规划划分为三大模块:雅乐瓦肆/绿荫盎然/酣意长街

1.三区其中雅乐瓦肆/绿荫盎然/酣意长街三区,范围分别是废弃厂区/废弃厂区到竖轴水街沿岸/横轴水街沿岸;分别代表了活力亲水区/互动探索区/漫步休闲区。

2.雅乐瓦肆作为活力亲水区,项目将其设计成滨水广场。由于原址是作为废弃厂区,设计中保留了原有的池塘。在此基础上将靠近入口的池塘设计成入口景观水景,通过亲水台阶穿过水上长廊可到达游园广场;水上景致清幽靠近游园广场处还有块水上竹筏区域,将“游”成为“悠”,可在这打卡、赏景;同时也留有一条沥青道路直通游园广场,沿路由于是滨水河岸设立了处垂钓空间,坡度也调整成缓坡,以防止意外增加;因为雅乐瓦肆与倪梁村水街麦田相隔距离较远设有一处公共卫生间。

3.绿荫盎然作为互动探索区,项目意指将其作为沿途边“游”边“悠”的区域。过桥以左空地,地势平坦作物连绵,设咖啡馆放置于此。其中咖啡馆更是承担了阅读、饮食、休憩、手工等多功能;以右正是雅乐瓦肆遮挡的麦田,麦浪滚滚一座瞭望塔将成为倪梁村一标志性景观,增加倪梁村知名度,为其增强旅游效益。

4.酣意长街作为漫步休闲区,更想为村内居民和游客带来“游”也“悠”的特点。水系文化是绍兴亘古已久的历史,所以项目在漫步休闲区计划上,更注重沿途的方便与安全性。毕竟河岸街道周围还是居民区居多,打造空间过道开阔简答大方设施为主,减少复杂设计与沿路遮挡;加固扶手设施与沿途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垃圾桶等等。为加强沿途观赏感,营造街巷空间。

2.4 多点

多点:包括建筑以及景观节点,呼应主题分区,形成强烈的场地记忆。一带强化空间公共性与开放性增加区域景观临水特性;一轴增添当地公众近水休闲场所,增加当地生活气息,增添市民性;三区给予游人新型特色的游览场所,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实用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在项目区域内改造并优化村公共服务设施:增加指示牌的功能;创造公共卫生间的统一;加强公共景观的功能性等。

3 滨水空间设计中的土地利用模式

借鉴自然生态概念,项目着重于对倪梁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以提升水质。同时,项目以滨水文化为灵感,规划滨水空间,明确主要功能和设施。在景观设计中,项目深入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将其融入滨水空间,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项目进行了全面的产业模式规划,同时扩展观景空间,与周边环境相互连接,并以诗词内容搭建三区,打造了一个多元化而又与自然和文化相融合的滨水活动场所。其中:增加开放空间,结合周边公共和私人空间改善区域形态,形成自由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旅游服务场所,为当地居民与游客提供功能休憩服务;整合与优化村落布局形态利用辐射效应,提升整体滨水带品质和美观提升,加强村内水道风光与周边区域的融合和体现;此处连接倪梁村与外界的交通要道,通过建筑造型形制优化观光带,增加村落曝光度与吸引力,利用辐射效应进一步扩散影响力。

经过上世纪造路工程和工业化生产等活动,倪梁村传统水系结构受到极大破坏,本项目滨水区作为人类居住,交流和活动的理想之地,探讨了如何以交通设施为基础,提升滨江带的开放性与多样性。让村民拥有公众对开放共享的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

4 公共服务设施改造

4.1 卫生间的设计

卫生间强调简洁化、方便化以及模式化。项目调研中可以发现倪梁村的卫生设施较为分散,样式也各不相同。强调复杂简单化,追求高效与安全。为了村庄的整洁与统一,针对该卫生间设计并不强调它空间大,反而往小了去做,尽量缩小占地空间。同时注重选用环保材料,运用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和竹材以保证卫生间的环保性。注重保持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以确保卫生间的健康性。

4.2 休憩廊道的设计

该设计面朝河道,十字河道的美景能一览无余。作为一处休憩廊道,本设计以加强安全保护为重点,旨在为村里老人们提供安心游憩的场所。廊道设置多复式栏杆,旨在保护老人安全,此外,本设计还采用了环保材料和绿色建筑技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4.3 榭水亭的设计

榭水亭位于江边靠近桥头,嵌入岸边,拥有下沉式台阶。可利用该空间作洗衣、垂钓、休息等功能。榭水亭设计注重人与建筑之间的互动。这种设计使得人们在进入亭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水的触感和亭子的气息。该榭水亭设计亮点设计注重安全性能,确保行动不便人群的安全。加强围栏牢固,拥有无障碍阶梯,便于老人小孩行动。在倪梁村,榭水亭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与水相伴、与自然相融的休闲空间,让人们在的生活中找到乡间的静谧和舒适。

4.4 小卖部的设计

此区旨在满足广大游客对于文化、自然和休闲的多重需求。小桥流水的景点则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可以在清澈的河岸旁漫步,感受大自然的静谧之美。游客可以在自然景色的包围下放松身心,享受宁静的片刻。拾忆小卖部为游客提供各种小吃和纪念品,这些独特的商品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同时也成为留念之物。以丰富多样的活动项目和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体验,不论游客是寻求记忆还是宁静,都能在这里找到满足。

4.5 防风亭的设计

整体运用中式风格,屋顶用瓦片覆盖,整体以木材做支撑结构[3]。作为一种户外休憩设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息场所。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可以在防风亭的阴凉处乘凉;在风雨天气,人们可以躲在防风亭里避雨。大梁设计采用当地竹材,以便将大梁超出寻常延伸至建筑左右合并,增加视觉冲击以及建筑内外厚重表现,展现当地文化,上方顶部采用竹子与钢铁三角合并结构排列木制交替保有空隙,以便光线撒入形成自然光影投落,增加榭内光线类比剪纸透光处,靠近河边整体竹木结构便于热量传递,白天避凉、傍晚供热。木制结构上下都需保有空间留空与周围河流交叉作用,便于空气对流循环再加上中间区域与屏风结合,使居民游客处内向外,处外向内。地基与基层围墙整体采用采用深色岩石搭建,整体外观稳重大气,既融于周边环境,又与竹木产生视觉冲击感,且黑岩特性白天吸温,夜晚放热,做到室温白天凉爽,傍晚温热效果,增加空间舒适性,减少外部能耗。

5 结束语

信息时代下,城市将成为一个开放多元的系统,在各个层面实现高度共享[4]。滨水空间作为“人与自然”交汇的承载体,不仅是现代城市生活的慰藉更是乡村生活中重要的纽带。

倪梁村的滨水环境从最初的劳作用地,到建设用地逐步发展成为乡村的一部分,它们是集审美与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地带,也是较为脆弱需要着重保护的区域[5]。

猜你喜欢
滨水景观空间
景观别墅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
春天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