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霞, 肖桂华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 100090)
母乳内含丰富的营养成分,既可为新生儿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又可增强新生儿免疫功能,是喂养新生儿的理想食物。但我国部分医疗机构仍采取封闭式模式管理新生儿,不利于提升母乳喂养率,因此如何规范医院内母乳喂养管理仍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结合临床实践,早产儿可能合并多学科疾病,受我国医学分科精细化程度较高的影响,常规单一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早产儿实际需求,因此有学者建议采取多学科合作模式管理新生儿[1]。多学科合作管理,可汲取各学科长处,能够为早产儿管理提供新的管理思路[2]。本文选取2021 年6 月—2023 年6 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00 例早产儿为样本,研究多学科合作管理的价值。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00 例早产儿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A、B 组。A 组早产儿资料与B 组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早产儿资料分析
纳入标准:① 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② 母亲知情并同意;③ 母亲对母乳喂养的积极性高。
排除标准:① 合并消化道畸形的早产儿;② 合并先天性疾病的早产儿。
A组采取多学科合作管理。
(1) 新生儿科管理。① 早产儿家长办理新生儿科住院手续,护士为新生儿提供护理服务时,告知家属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益处,同时指导产妇多休息、合理饮食,刺激乳房泌乳;此外,护士深入讲解采集母乳、存储母乳和运输母乳的方法,发放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手册,规范产妇的母乳喂养操作,并帮助家属了解掌握母乳喂养相关注意事项。② 创建早产儿家长沟通群,指派责任护士定期在群内发布母乳采集知识,并引导早产儿家长在群内诉说内心疑虑,定期由专业医务人员为其解答。③ 待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出院前2 d,护士再次向早产儿母亲宣教,确保知悉正确喂养姿势、正确含接姿势与日常喂养相关注意事项,并告知新生儿父母新生儿接种知识、日常保暖知识和皮肤保护知识,指导其初步识别新生儿相关疾病。④ 出院当日:帮助新生儿家长办理出院手续,并重点强调哺乳技巧、母乳喂养必要性;如母亲在新生儿科,现场为母亲示范哺乳技巧,同时与产科加强沟通,告知新生儿母亲健康知识掌握度。⑤ 院外随访:加强与新生儿家长的沟通,采取微信、电话等形式随访,沟通内容包括吮吸时间、喂养次数、大便情况及新生儿精神变化,同时了解母体情绪波动情况、睡眠情况,纠正其居家护理的不正确操作;完成随访后,责任护士总结母乳喂养共性问题,并探讨解决策略,将解决策略分享至微信群中,以实例讲解,加强产妇对母乳喂养认知。
(2) 产科管理。① 采集母乳:产科护士指导产妇正确采集母乳,在产妇与新生儿分开3 h 内首次采集母乳,随后每隔3 h 采集1 次,建议每日采集8 次;此外,实际采集母乳前,可采用电动吸乳器,类似于新生儿吮吸奶头,进而提升母乳采集效率;②出院指导:如产妇较新生儿出院时间早,积极开展出院指导,叮嘱产妇按要求继续采集母乳,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母乳送至新生儿科;如产妇与新生儿同时出院,基于儿科反馈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地对产妇开展强化指导。
(3) 母乳喂养医护联合门诊干预。① 宣教:联合门诊护士进行宣教,指导产妇正确采集母乳、正确存储母乳,同时辅助产妇认识到坚持母乳喂养的益处;② 评估母乳条件:初步评估产妇母乳喂养意愿,并结合产妇实际母乳分泌量,分析其是否具备母乳喂养条件;③ 心理疏导:打消产妇母乳喂养疑虑,鼓励产妇积极母乳喂养。
(4) 儿童保健科管理。① 创建早产儿档案。② 随访:早产儿出院7 d,对其家长进行随访,了解新生儿大小便情况、睡眠情况和喂养情况;此外,保健科工作人员还要重点评估早产儿母乳喂养情况,尽早发现母乳喂养问题,并指导产妇正确喂养。③ 与妇幼保健单位联系,将早产儿信息下发至基层机构,并指派妇幼保健单位专职人员进行家庭随访,一对一指导,以提升母乳喂养率。
早产儿数据资料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记录,行χ2检验,早产儿计数数据,行χ2检验,±s记录早产儿计量数据,行t检验。组间存在对比差异,P<0.05。
A 组在1 d、3 d、5 d、7 d 等时段,喂母乳次数、母乳量均较B组高,P<0.05。见表2。
表2 喂母乳次数及母乳量比较(±s)
表2 喂母乳次数及母乳量比较(±s)
?
A 组在1 d、3 d、5 d、7 d 等时段,总奶量、新生儿体重均较B组高,P<0.05。见表3。
表3 总奶量与新生儿体重比较(±s)
表3 总奶量与新生儿体重比较(±s)
?
A 组早产儿娩出6 月持续母乳喂养率、新生儿生长发育合格率均较B组高,P<0.05。见表4。
表4 出院6个月母乳喂养率及生长发育合格率[n(%)]
A 组早产儿不良反应率较B 组更低,P<0.05。见表5。
表5 早产儿不良反应率[n(%)]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建议新生儿娩出6 个月内需母乳喂养,可降低医院内感染、坏死性肠炎、肺炎、腹泻等新生儿病变风险,同时有利于新生儿的认知功能和感觉功能发育[3]。此外,新生儿娩出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可保障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减少喂养不耐受问题[4]。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均推行新生儿母乳喂养,并建议未足月新生儿首选母乳。结合临床实践分析,早产儿娩出后需转入新生儿科,封闭式治护,此时新生儿无法与产妇接触,在应激反应、剖宫产等因素影响下,可致产妇延迟泌乳,进而降低早产儿母乳喂养率[5]。近年来,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逐渐被用于早产儿管理中,由新生儿科、产科、母乳喂养联合门诊及儿童保健科共同开展护理管理,可增强早产儿管理质量[6]。
总结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用于早产儿管理。① 促进多学科间知识融合:通过多学科合作管理,交叉不同学科技能、融合多学科知识,进而总结出现代新型解决策略、解决思路;此外,多学科间协作,综合应用各类技能,可从源头上规避影响母乳喂养的各种因素;② 融合多学科技能:可提升母乳喂养问题解决效率,常规干预中,由于沟通渠道不畅、思考问题的角度,致使不同学科间无法快速统一意见。开展多学科协作干预后,充分尊重不同学科的意见,能够快速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要注意,多学科合作管理期间,不同学科技术人员要相互理解,增强合作,并完善高效沟通机制,以保障多学科协作干预流程有序推进。
落实多学科合作管理早产儿母乳喂养期间,要大力宣传母乳喂养优势,提升产妇母乳喂养意愿,指导产妇正确采集、存储和运输母乳,为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奠定基础;医护人员每隔3 h 指导产妇吸乳1次,合理应用电动吸乳器,可刺激乳房早期泌乳,进而缩短泌乳启始时间;叮嘱产妇增加休息时间,指导其科学饮食,可保障机体正常泌乳;产妇出院后,开展定期随访,纠正产妇的不正确哺乳行为,可提升新生儿娩出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7]。
结合本文数据分析,A 组在1 d、3 d、5d 、7 d 等时段,产妇的母乳喂养次数和母乳量均较B组更高,P<0.05;A 组在1 d、3 d、5d 、7 d 等时段,产妇总奶量、新生儿体重均较B组更高,P<0.05。提示多学科合作管理,能够刺激机体泌乳、增加每日母乳喂养次数,有利于新生儿体重增长。分析原因:多学科合作管理,专业性评估母乳喂养情况、实施喂养计划,可提升母乳喂养效率,保障母乳安全[8]。另一组数据表明,A 组出院6 个月内,持续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生长发育合格率均较B 组更高,P<0.05。提示多学科合作管理,有利于产妇坚持母乳喂养,进而保障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分析原因为,多学科合作管理,增强各科室间沟通、合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能够优势互补,且各科室全方位为产妇和早产儿提供专业化护理服务,能够提升产妇母乳喂养意愿、喂养技巧,进而为早产儿生长发育奠定基础。实验数据表明,A 组早产儿不良反应率较B 组更低,P<0.05。提示多学科合作管理,可减少早产儿不良反应,有益于保证早产儿生命安全。分析原因:多学科合作管理可提升母乳喂养率,并具有以下优势。① 增强早产儿免疫力:母乳内存在丰富免疫因子,产妇坚持母乳喂养,能够提升早产儿免疫力,增强其抗病能力,进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② 满足早产儿发育需求:母乳内营养成分丰富,可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求,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③ 优化早产儿消化系统功能:母乳营养均衡,坚持母乳喂养可增强早产儿的消化功能,有利于其吸收营养物质,进而减少感染、臀红等症状。
综上所述,早产儿接受多学科团队管理,可增加母乳量和总泌乳量,提升母乳喂养次数,减少早产儿并发症,进而促使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