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合作、创新”

2024-05-17 14:25贺鑫魏敬宫玉玺张庆新
体育教学 2024年4期

贺鑫 魏敬 宫玉玺 张庆新

摘  要:小学二年级基本运动技能大单元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进行“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基于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趣味、合作、创新”为主题设计18课时跑跳投组合大单元学习方案及相应的体育课后作业和评价方案,以指导学生获得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共同提升,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基本运动技能;跑跳投组合;大单元学习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4-0073-04

一、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倡导的“在水平一阶段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游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激发运动兴趣”。因此,本单元设计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同时结合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将本单元学习主题确定为“趣味、合作、创新”——小学二年级基本运动技能(跑、跳、投组合)教学。

其中,“趣味”是基于学情特点将游戏化的内容融入基本运动技能教学中,在单元教学的内容、课堂氛围、组织形式上,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创设体育游戏情境,发挥教师语言的感染力等;“合作”在“趣味”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活动,引导学生密切合作,这不仅促进学生对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还增强了学生的团结意识,为他们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创新”则是鼓励学生拥有更加宽广的思维空间,结合低年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学练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设计,积极合作创新,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单元教学思维导图

“趣味、合作、创新”跑跳投组合技能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是通过精选出与主题相关的基本运动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玩起来”“乐起来”“动起来”(图1)。采用多人合作为主的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跑跳投能力的方法以及相关趣味游戏,如跑(直线快速跑、各种方式的接力跑、障碍跑、300~500米走跑交替)、跳(模仿动物跳、发展双脚跳跃能力的练习与游戏、发展单脚跳跃能力的练习与游戏、跳单、双圈)、投(各种方式的抛接轻物与游戏)。

三、单元学习目标

(一)运动能力

1.90%的学生能简单说出直线快速跑动作要点,掌握站立式起跑,摆臂、后蹬有力快速冲过终点线跑完30米的方法;学会错肩交接棒的迎面接力动作方法;运用绕、钻、跨、爬等动作方法通过3~4个障碍,走跑交替时做到呼吸自然,保持正确姿势完成300~500米。9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完成至少3种单脚或双脚跳跃方法;做到起跳有力、屈膝缓冲、动作连贯,并且至少通过9个敏捷圈,80%以上的学生参与设计完成摆放至少3个练习场地;体验原地和移动中与同伴完成抛接轻物的技能,成功率达到50%以上。

2.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素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水平,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3.文明观赛中,能与同伴之间相互鼓励,具有规则意识,并能从基本动作、场地设计、抛接成功率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健康行为

1.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巧妙通过障碍,体验呼吸的节奏与方法,养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

2.在游戏比赛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能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适应课上课下的学练环境,主动和同伴交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

3.合理选择练习场地,安全有效使用器材,懂得屈膝缓冲落地的方法及作用等,建立安全意识。

(三)体育品德

1.在各种真实情境或游戏比赛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移动性技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2.在游戏比赛活动中能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同伴。

3.在团队比赛中,能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承担,养成互帮互助、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拥有正确的胜负观。

四、单元课时分配表

本大单元教学将围绕“趣味、合作、创新”主题,涵盖跑、跳、投类相关运动技能,沿主题式、任务式、进阶式的设计流程[1],从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和观赏与评价方面呈现出结构化、情境化的“学、练、赛”一体化过程,共计18课时(表1),促进学生对基本运动技能进行持续性、系统性、自主性的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五、大单元“学、练、赛”方案

大单元方案呈现活动化、结构化、情境化的“学、练、赛、评”一体化过程,结合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稳定、自制力还不强的身心特点[2],在学练环节多采用创设真实情境,以趣味游戏的方式进行技能组合渗透;在比赛环节,如鼓励自行设计场地并创新跳跃方法,更好地发挥合作游戏的特性,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由相互关联的教学目标、逐层递进的教学内容、序列化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分析、整合形成知識体系,在与同伴共同挑战收获乐趣的同时,找到提升技能的方法,维持对学习的兴趣,将核心素养在学习方案中具体化(学习方案见二维码)。

六、单元作业设计

大单元作业是单元学练赛活动的延伸与提高。从学生层面,可以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一步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使体育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至课外。而教师层面,通过布置与课堂相结合的课后体育作业,教师可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本单元作业(表2)是参照学习方案中学习主题一栏设置的,以体能练习的方式设计具体内容,亦可结合自身情况完成自选内容,并就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反馈,使课后体育作业的布置与监督落到实处。

七、单元学习评价

参照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方面,通过体系化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整个大单元内容的掌握[3]。根据学习表现进行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并对学生状态按照星星数目进行汇总,其中“★★★”代表好(能)、“★★”代表一般、“★”代表还应努力,最后进行综合等级或评语(表3),以提高大单元教学评价的激励性,提升大单元教学整体效果。

八、课时教学设计(节选)

教学内容:“趣味、合作、创新”——小学二年级基本运动技能(跑、跳、投组合)大单元学习方案第9次课——《跳单、双圈》。

参考文献:

[1]张庆新,陈雁飞,黄春秀.大概念、大单元、任务群:实战能力进阶导向下重构中小学排球教学内容体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33(04).

[2]魏敬,黄春秀.小学二年级基本运动技能合作游戏体验主题大单元教学设计[J].体育教学,2023(03).

[3]夏静.体育大单元教学“一体化”设计——以水平一《跳跃》单元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2021年度一般课题“基于WSR方法论的北京市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TZYB2021-048)阶段性成果;本文系2023-2024年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