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为事业担当 组织为个人负责

2024-05-17 06:21段炎涛
党员生活·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诬告陷害监委纪检监察

段炎涛

省纪委监委机关联合多个部门印发《湖北省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实施办法》《湖北省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办法》,标志着全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制度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红安縣纪检监察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纪委监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查诬”“澄清”工作,努力营造全县激浊扬清、担当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态。

深谋划细部署,进一步健全联动机制。一要精心统筹。县纪委监委将始终把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开展澄清正名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同多部门建立打击诬告陷害预防、辨别、查处的工作会商机制,明确具体分工,进一步压实政治责任。二要规范流程。认真梳理制定“查诬”“澄清”工作流程和台账,从线索起底、程序报批、总结评估、完成时限等方面进行细化,形成“齿轮式”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定期制发工作提示,对进展情况、完成情况开展跟踪督办。三要合成作战。树牢“一盘棋”思想,将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工作情况纳入反腐败协调小组总体工作安排,建立健全定期会商、信息互通、线索移送、联合惩戒工作机制,确保“查诬”“澄清”工作同向发力、高质高效。

抓重点攻难点,进一步推行查纠一体。一要常态起底线索,推动深入协同研判。成立诬告陷害信访件甄别专班,对全县近年来的重复件、查否件等开展线索筛查,全面梳理诬告陷害问题线索,实行动态管理、对账销号,确保问题线索精准起底。加强部门、科室、室组地之间整体联动和协作配合,及时组织召开重要事项研商会议,共同研究破解办案周期长、典型案例少、定性取证难、双向移送问题线索不平衡等问题。二要集中力量攻坚,推动严惩诬告陷害。针对疑难复杂案件,由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审理、案管等部门牵头,会同公检法部门业务骨干,共同研判问题线索的侦查方向、性质认定等问题,研究突破对策,指导办案单位准确收集固定关键证据,确保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纪法准确。加强同公检法机关沟通协调,推动重点案件、久拖未结案件快侦快诉快判,促进案件办理实现闭环,在全县形成有力震慑。三要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大力澄清正名。进一步规范澄清正名工作流程,按照“谁承办、谁澄清”的原则,建立完善“承办部门申请、信访部门研判、委领导审批”工作机制,根据失实举报具体情况,结合被澄清人意愿,通过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为被举报人澄清问题、消除影响,重燃干事激情。对因被诬告陷害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中受到影响的党员干部,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强化澄清正名成果运用,让党员干部卸下包袱、轻装前行。

重宣传树导向,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一要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力。及时向社会发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的通报,积极宣传检举控告有关规定和诬告陷害行为的责任后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正常渠道行使民主监督权利。二要丰富载体,增强说服力。县纪委监委将精心组织开展“打击诬告陷害行为”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即将在全省开展的集中性纪律教育,督促职能单位运用漫画、图片等形式广泛宣传政策、释纪释法,提升群众知晓率。三要通报曝光,释放震慑力。打好“查诬”“澄清”组合拳,对查处的惩治诬告陷害和开展的澄清正名典型案例,及时公开并面向社会发布,形成警示震慑效应,让别有用心者心有所畏、行有所止,释放“个人为事业担当、组织为个人负责”的强烈信号,让敢担当、善作为在红安大地蔚然成风,不断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

(作者系红安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猜你喜欢
诬告陷害监委纪检监察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5个多月近2万名干警向纪委监委投案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向诬告陷害者亮剑给积极作为者撑腰
向诬告陷害者亮剑给积极作为者撑腰
向诬告陷害行为“亮剑” 培育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纪检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