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 北京 100859
为了有效实现建筑的绿色环保功能,建筑企业必须要提高对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重视度,然而,从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尽管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数目有所增加,但是依旧以传统的建筑材料为主,对能源的消耗量较大,绿色低碳建筑材料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因此,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的号召,绿色建筑材料开始被大力研发、生产及利用于施工当中。绿色低碳建筑材料指的是无放射性、无污染的环保性材料,即便成为建筑废料也可以重新回收分类,并再循环利用,因而也叫生态建筑材料。这种材料有着无污染、安全耐用、节能降耗、可持续再次利用等特点,在净化空气、修复环境方面功能尤其强大,相较于传统建筑材料,其功效性更强。也正是因为如此,绿色建筑材料在房屋建筑、家居装饰中被广泛应用,如此不仅能有效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还会减少对人体健康的伤害。
在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的形势下,近几年来国家日益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因而对建筑材料的环保节能要求也更高,各种建筑材料检测机构如雨后春笋,旨在对建筑材料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环节都能做到严格管控。鉴于此,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应运而生,且被广大建筑厂商及消费者认可,因此,建筑行业在生产及活动中将绿色低碳材料的意识深入人心,致力于国家及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理念相符合,使生产经营更加顺利。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力度越来越大。建筑企业要想有效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市场中站稳脚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就必须要追随国家脚步,选择绿色低碳的建筑材料。随着我国对绿色建筑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材料质量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建筑企业能够良性发展,就要加强对建筑材料低碳环保性能的重视度,有效吸引客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同时也可以让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的认识越来越深,同时也更关注健康及环境问题,因此在选择房屋或家居装饰时,除了在材料价格方面有所权衡,更多的还会考虑到建筑材料有无放射性、具体污染程度等问题,旨在选择价位合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材料。也正是因为如此,销售人员会利用客户的心理特征,从低能、绿色、低碳方面去打动顾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材料的生产商及供应商更应注重生产和使用绿色低碳建筑材料,以此来适应时代需求。
在我国,人均占流量相对较少,因而各方面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是必然趋势。而在建筑材料方面,可回收再循环利用的类型将在未来建筑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再加上中国以前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建材资源严重浪费,且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和污染了环境,因此,现在的建筑工程材料需严格要求节能减排,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1]。
为将绿色排减政策落于实处,在照明材料方面可选择高效能照明材料。比如,当建筑内部空间在1~2时,所选用的灯距最高比最好是1.5~2.5之间,这样能在最小照明电能损耗的情况下将照明度最大化。如果建筑内部空间范围在3~6时,允许最大灯距高是0.5~1.5之间时,可使用格栅或透光罩之类等中配光材料来提升光速的集聚效果。首先,建筑物窗玻璃可选用优质浮法玻璃或深加工玻璃,这一类材料的玻璃耐酸碱性能更强,且对人工气候老化有较强的耐受性。若条件允许,还可以选用透光效果更好的特种浮法玻璃。其次,百叶窗也可以提升照明效果,它可以让阳光能更好的照射于室内,提升玻璃对阳光的采集效率,不仅能提升室内的采光度,也能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再加上该施工简便易行,因而在建筑过程中被广泛应用[2]。
在建筑行业里,传统的建筑管道以钢铁金属管道为主,金属材料的管道不仅容易生锈,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饮用水,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潜在伤害。针对这一点,我国研制出了一种塑料金属复合管道。这种管道中层金属铝材质,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材质,不仅能使管道的使用寿命延长,还能减少因管道生锈而导致的水质受污。
复合性材料也属于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多用于建筑工程的顶层建筑,具有较强的耐用性。因此,在小体量的装修及建筑过程中,可使用复合型材料代替石棉瓦、水泥瓦。虽然水泥瓦的耐腐性强,但硬度较差,使用三五年之后易腐坏,达不到绿色环保的标准。且石棉网和水泥网的隔热性能不及复合型材质的建材,也容易出现掉色的现象,而将混合型材料运用于建筑当中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复合型材料的耐磨性较强,不易掉色,能保持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且具有较强的隔热性能及隔离性能。其次,尼龙隔断材料的防雾和防静电方面性能较为突出,不仅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且易于清洁,尤其在建筑工程中优势明显,而且还达到了绿色低碳建筑的施工标准。尤其是浅色尼龙子隔断材料的功用功效性更强[3]。
太阳能材料也属于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它是通过太阳能来提升建筑的绿色低碳功效。在现阶段绿色技术过程中,将太阳能技术运用于建筑施工中,可有效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及节能效果,比如使用太阳能材料、太阳能热水系统等。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原理是加热循环的功能来做到绿色节能,多是通过自然循环式、强制循环式以及促进式等方式来实现建筑工程能更加绿色环保。其次,在建筑结构外表组建光伏组件来提升电力,在结合屋顶、天窗及幕墙的情况将太阳能发电置于房顶,从而使建筑的节能减排性能得以显著提升。
为了响应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政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用具有保温隔热的墙体结构来提升能源的利用率。用可调节的百叶窗装置代替传统的单层玻璃窗,也可大幅提升建筑墙体的隔热性能,因此在设计建筑墙体隔热保温层时,相关人员需对界面砂浆做好严格把控,保温材料选用胶分聚苯颗粒,再将聚合物抗裂砂浆填至玻璃纤维网格布里,如此既能保护外墙,还能使建筑本体更加绿色环保。除此之外,想要提高房屋的防火性及防水性能,可用阻燃蜂窝纸芯填充墙体中部,用阻燃材料填充底部。并在主涂层中以沙壁状建筑涂料、柔性耐水腻子材料为主要材料,进一步巩固建筑物的保温性能,使建筑物的建造更加节能降耗。但是主涂层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且涂料配套系统也要满足防水需求,并严格按照科学配比来对墙体进行施工,比如M10的碳化石比例为0.8∶1∶6,即中砂、水泥、熟石灰分别为40kg、50kg、300kg,使建筑工程的节能效果得以保证。为使绿色建材的使用率最大化,在施工前应将墙面淋透,不可刮水,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规范化施工。相较于灰膏,放化石灰粉的防火及防水性更好,但在使用过程中需多加水,并做好搅拌工作,避免石灰粉干燥。一般情况下,抹灰操作与挂面操作的间隔时间需控制在20~30min以内[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建筑材料中选用绿色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越发重要,从现阶段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来看,除了上述的这几种材料以外,还包括绿色生态水泥、绿色高科技管道以及绿色墙体材料等。传统水泥的材质多为矿物质资源,不管是在生产还是使用过程中都会造成较大的污染,且容易造成材料浪费,并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而绿色生态水泥多为固体废物和火山炭等材料,不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能节约矿物资源,实现废物利用,因此将绿色生态水泥代替传统水泥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除此之外,绿色墙体材料也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当中,绿色墙体材料多以矿渣灰、粉煤灰以及与混凝土制作的空心砖为主要材料,不仅能增加墙体的稳固性,且能最大化的提升建筑的节能减排功效[5]。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实现了质的跨越,但在资源管理方面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中,传统建筑材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十分严峻。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鉴于此,相关建筑材料生产商应加大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投资力度,并进行改革和创新,使生产流程及生产力度最大化提升,从而达到节省资源的目的。除此之外,生产商还应重视建筑废弃物的加工回收利用,并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继而在控制成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污染。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环保意识及加强居住环境安全性至关重要,因而对绿色节能建材的发展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在传统的建筑材料中,还存在诸多缺点,比如装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有害气体,给身体带来损伤,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在建材生产过程中,相关企业需就这一点对绿色材料的生产进行严格规范,使产品从根本上达到绿色标准。
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已位于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对能源的消耗量较大,并且资源浪费情况尚未完全解决,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明显破坏。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我国对绿色低碳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应该有效把握当前机遇,加强对绿色低碳建筑材料的研究,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对绿色低碳建筑材料进行应用,实现建筑建设的各个环节绿色化,有效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对废物回收技术的研究,对废弃物重新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理念的认识越来越深,建筑行业应用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已是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建筑企业可取长补短,引入先进技术并注重自主研发,有效提高环保材料在建筑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建筑的要求。传统的建筑材料以矿物类资源为主,然而,这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使用过度甚至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通过绿色建筑材料的引入,可以有效缓解建筑行业对矿物资源的过度开采,且能使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得以提升,避免在建设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具有无污染、低能耗等多种优点,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建筑的追求,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建筑企业成本,因此,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将在未来建筑行业里被广泛运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健康也越发重视,建筑企业在建设过程中,还要积极对一些新型材料进行研发,例如隔热、隔音等绿色建筑材料,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