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以湖南省益阳市为例

2024-05-17 14:26阳梦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益阳市人才培训

阳梦华

(中共益阳市委党校 湖南 益阳 413000)

1 乡村人才的定义 特征与类型

1.1 乡村人才的定义与特征。学界对“乡村”和“人才”两个概念基本形成了共识,定义大同小异。但是学界对“乡村人才”这一复合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工作队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成为乡村人才的显著特征。崔坤[1]用“农业农村人才”代替了“乡村人才”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阐释,即凡是根植于农村并且从事农业生产和为农民服务的“一懂两爱”人群都属于农业农村人才。刘玉侠等[2]从社会属性、空间属性、身份属性、价值属性四个维度分析了乡村人才的特征,并将乡村人才界定为与乡村具有紧密联系,愿意并能够为乡村建设作出贡献,对乡村振兴产生积极影响的,具有较高素质或人力资本(如生活阅历、乡土联结、技能水平、知识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非正式权威等)的人。显然,“乡村”并不是在空间上界定人才的来源,而是强调人才价值发挥的领域。

1.2 乡村人才的类型。学界普遍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构建一支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肯定了对乡村人才分类的重要性,但是分类标准和方法并没有达成普遍适用的共识。崔坤[1]认为乡村人才主要包括农村乡镇管理队伍、村级干部管理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新型职业农民、新农人队伍、农村新乡贤等七类。郑军,赵玉亮等[3~4]从分类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出可按职业职能划分为管理、经营、科技、教育卫生、社会服务、综合执法等人才。王思瑶[5]指出,当前乡村振兴急需的人才主要是高科技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组织领军型人才、公共服务型人才。在实践层面,2021 年2 月23 日,中办、国办系统聚焦乡村人才振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乡村人才振兴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和其他各类主体[6],党和国家对乡村人才的重视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和施行更是让乡村人才振兴有了法治保障[7]。

2 益阳市乡村人才“引留育用” 的现状分析

2.1 优惠政策“引”凤来。益阳市相继出台了《益阳市乡村振兴人才行动计划(2018 ~2022 年)》等政策指导性文件,为广聚贤才奠定了政策基础。各县(市、区)结合市级指导文件,结合地区实际,细化人才工作方案,抓好政策落实。目前,益阳市人才资源总量47.33 万人。

2.2 盘活机制“留”人才。益阳市紧邻长沙,受虹吸效应影响较大。为了留住人才,益阳市加快完善人才管理体系,推进领导体制职责清晰具体化。向用人主体放权,压实用人主体责任,加强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引导。在人才激励方面,益阳市积极推进激励机制常态长效多元化,形成收入分配、特殊报酬或奖金、股权激励等多种激励形式共同发力的人才激励格局。

2.3 多管齐下“育”精英。首先,做好定向培养。近年来,益阳市定向培育农技人才8 506 名,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医学生、农技特岗人员4 736 名。加强同湖南城市学院、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土院校合作,培育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其次,加强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力度,在乡镇(街道)开设农民学校,设立村(社区)固定课堂、村(居)民小组流动课堂,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致富带头人示范授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

2.4 柔性“用”才亮点多。一是搭建了实践载体。目前,益阳市积极引进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在益阳设立分支机构,建74 个国家、省级企业科创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专家服务团扎根基层。二是用活了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省、市、县科技特派员作用,选派100 名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挑选2 034 名工作队员,成立1 088 支驻村帮扶工作队,持续驻村开展帮扶。三是做好了人才传承。在用好各领域人才的同时,建立健全人才传承体系。比如安化建立新引进人才“传帮带”制度,用人单位分管领导“一对一”联系帮扶。

3 益阳市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的主要困境

3.1 党政人才不足。通过调研发现,发展得不错的村庄后面都有一个相对有力的村支两委班子。在村支两委班子带领下凝聚了驻村工作队、市直机关挂职干部以及其他党员干部队伍,进而凝聚村民,形成合力共谋发展。但是,个别地区的村支两委班子仍然存在平均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治理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村干部工作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很多干部一人身兼数职,加班成为工作常态,导致乡村干部流动性大,不利于党政人才的成长。

3.2 扎根意愿不强。一是乡土人才流失严重。对比城市,农村在政策、待遇、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生活设施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人才扎根乡村的信念不强,长期服务乡村经济振兴的意念不坚定,签订承诺的时限一到,便想方设法跳出乡村进到城区,导致乡村留不住人,城区则成饱和状态。二是乡土人才回引较难。由于对乡村振兴政策不够了解,不知道回乡能干什么,干什么有前景。同时,受部分家长“农民就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要回来”观念的影响,主动回乡发展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外出人才总体返乡意识不强。

3.3 人才结构失衡。目前,大部分乡村专业人才占比相对较少。个别部门人员配额不足,医生、教师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农村现有专业人才大多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且发展模式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不外乎个人大面积承包或合伙承包经营田地,从事水稻、果蔬的种植养殖。从事工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人才极少,依托短视频、直播带货、淘宝电商等互联网模式经营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高端专业人才更显不足。农村现有人才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不够,缺乏市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综合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自身发展。

4 益阳市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

4.1 不断优化人才环境

4.1.1 多举措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优化乡村“营商环境”。一个村庄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往往决定这个村庄“营商环境”的好坏,是产业在选择落地生根前非常看中的能力指标之一。党政干部队伍要配齐配强,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村民形成合力,创新现代化治理方式,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比如,赫山区正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村集体将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把土地经营权进行数字化登记,入股到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统一策划、包装,依托数字平台进行流转,同时优化配套设施,优化村里的“营商环境”,增加了对企业、产业的吸引力,加速了项目落地。同时,农民家庭入股份额也进行数字化,作为分配流转收益的凭证。通过数字化,盘活土地资源,真正实现向治理要效能。

4.1.2 构建更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丰富人才成长赛道。人才在选择发展地点的时候,不仅仅看重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加看中的是发展前景。目前,农村产业发展程度还不是很高,产业生态系统还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农村要想留得住人,就一定要扩宽和畅通人才晋升的通道。产业生态体系的完善能够带来溢出效应和规模效应,更加有利于创新创业,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才。

4.2 规范人才管理制度

4.2.1 规范人才引进制度,实现人才多元多样。人才引进一定是建立在人才需求上的,引进制度的完善一定是奔着引进真正对乡村建设有用的人去的。所以,规范人才引进制度首先要建立的是人才需求情况反馈制度,及时了解人才缺口,不能照搬城市人才引进制度和评价标准,要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唯奖项倾向,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4.2.2 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激发人才奋斗热情。人才激励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激励手段的升级。激励手段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政治安排。目前,在人才引进的时候往往注重用丰厚的物质激励来吸引人才,但是这个必须量力而行,要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因人施策,采用税费减免、金融服务、住房用地等多种扶持方式,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提高人才收入水平。在精神激励上,要采取多种评优方式,创新人才激励制度,根据老百姓的喜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在政治安排上,主要是针对党政人才而言,对于挂职锻炼、驻村工作队等人才的政治安排要落到实处,对于乡镇工作党政干部在提拔的时候要多倾斜,对于便民服务员等社工人员,业绩出众的要考虑纳入到行政或者事业编制。

4.3 提升人才培育水平

4.3.1 注重本土人才培育,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乡村振兴要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本土人才对乡村的认同感最为强烈,乡土情结是本土人才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天然内生动力。乡村人才振兴首先要进行人才摸底,了解人才缺口,根据培训需求,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要分门别类制定差异化的培育方案。其次,培训方案的落实要遵循乡土人才成长规律,打造一支优秀的乡村培训队伍,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手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本土人才培训,如可以通过知识讲座、文艺演出、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同时利用线上资源,利用互联网、广播等现代通讯工具,嫁接高校教学资源库,丰富培训内容。最后,制定丰富多元的培训评价体系。引入农户、学员、社会组织和政府统一参与的评价体系。同时用好评价体系,激励教师队伍不断提升。

4.3.2 坚持市场导向,用好柔性机制。对于人才的流动,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合理的人才流动能够促进人才交流,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才。同时,用好柔性机制,壮大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特别是对于一些紧缺的高精尖人才。柔性引才的关键在于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这就要求创新引入管理模式,向外部“借力”。首先是向城市借力。通过吸引城市的科技人员、成功企业家等返乡来实现借力。如果不能长期呆在村里,可以采取柔性方式,比如固定一个时间段返乡或者远程进行指导等。益阳赫山区聘请湖南农业大学5 名专家为“名誉村长”,对村级发展进行点对点联系和指导帮扶的做法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益阳市人才培训
人才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乐为编纂党史正本献余热——记益阳市中共党史联络组顾问钟明星
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益阳市消防支队侧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益阳市水库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