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蜂在驻马店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4-05-17 14:26张玲玉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杏核树盘雌虫

张玲玉

(汝南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 汝南 463300)

鲜食杏果形圆润、果色美丽、味美多汁、营养丰富,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驻马店是河南省重点优质小杂果生产基地,杏树的发展由20 世纪80 年代的0.8 万hm2,至今已发展到4.2 万hm2,而多数果农在栽培时采用的是粗放管理,造成杏树的病虫害普遍发生严重,造成减产和品质变劣,为了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在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2019 ~2022 年对杏仁蜂进行了全面的防控,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1 杏仁蜂形态特征

1.1 成虫。雌虫体长4 ~7 mm,翅展约10 mm,头大黑色,复眼暗赤色,触角9 节,均为橙黄色,其它各节黑色;胸部及胸足的基节黑色,其它各节橙色。腹部橘红色,有光泽;产卵管深棕色,发自腹部腹面中前方,平时纳入纵裂的腹鞘内。雄成虫体长5 mm左右,与雌成虫形态不同处表现在触角第3 ~9 节上,有环状排列的长毛,腹部黑色。

1.2 卵。卵细小,长约1 mm,初产时为白色,长圆形,上尖下圆,中间稍曲,将近孵化时为乳黄色,一般情况下剖开杏果若不仔细看,也不易看到。

1.3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7 ~12 mm,初孵化的幼虫为白色,头黄白色,老熟时身体变为乳黄色,头褐色。身体纺锤形稍向腹面弯曲。腹部8 节,无足,头部有发达的上颚1 对,上颚内缘有一很尖的小齿。

1.4 蛹。长5.5 ~7 mm,腹部占蛹体的绝大部分。初化蛹为乳白色,其后显现出红色的复眼,雌虫腹部为橘红色,雄虫腹部为黑色。

2 杏仁蜂在驻马店的发生特点

2.1 生活史。杏仁蜂在河南驻马店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落杏的杏核或枯干枝条上的杏核内越冬。翌年4 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蛹期10 d 左右。杏落花后开始羽化,成虫羽化后在杏核中停留很长时间,待身体坚硬后,用上颚将杏核咬穿一圆形小孔(羽化孔)爬出。在杏核表面停留约2 h 再开始飞翔。当杏果有指头大小时,雌虫选择杏果的向阳面,在杏核尚未硬化的杏中产卵,雌虫将产卵管插入杏果的果皮中,将卵产在杏皮与杏仁之间。每个杏果一般只产卵1 粒。幼虫孵化后经过5 龄到老熟。雌虫可产卵20 ~30 粒。卵期10 d 左右,幼虫孵化后在核内为害杏仁,约在6 月初老熟,即在杏核内越夏越冬。从幼虫越夏、越冬到次年羽化,约经10 个月的时间,幼虫一直是在杏核内,这给人工防治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2.2 发生规律。①杏仁蜂的发生为害与杏品种及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杏树的品种很多,但受害情况不一样,在河南驻马店地区,以凯特杏和山黄杏、甜仁杏受害较为严重,而山杏受害最轻。一般来说,甜仁杏比苦仁杏受害重,早熟品种比晚熟的受害重(凯特杏除外),这种规律可能与不同品种的花期早晚有一定的关系。②幼虫在地面杏仁内越冬的,进入蛹态及羽化期较树枝上挂的干杏内幼虫早,这可能是由于地面与空中湿度不同所致。据调查,杏核被埋于土壤深3 ~4 cm时,成虫尚能羽化出土,被埋于土壤10 ~12 cm 深处则不能正常化蛹而死亡。③山谷窝风地方,冬季较暖,早春日夜温差小,越冬幼虫死亡率低,羽化早。另外,山谷地往往由于水流,使得大量的虫果被冲集在一处,成为次年的虫源,因此受害也重。经调查,凡是生长在阳坡上的杏树,物侯期常比阴坡早3 ~4 d,所以阳坡杏果的被害率也较阴坡为高。果园阴蔽、漫灌水较多,或早春多雨的年份,因地温降低,成虫延迟羽化,凡羽化晚者,杏仁已硬化,即不造成危害或受害程度较低。④成虫早晚不活动,栖息在树上,日间飞翔并产卵,尤以中午时产卵最多。雌虫产卵时多选择向阳面的杏果,将产卵管插入杏仁内进行产卵,而果面的产卵孔不明显,稍呈灰绿色,凹陷,有时产卵孔有杏胶流出。雌虫多于雄虫,成虫活动期虽先后延续达40 d 有余,但羽化晚者,成虫不能产卵为害。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杏树生长期摘除树上的受害果并清除树下落果。杏仁蜂从6 月到次年4 月很长的时间均在杏核内,所以有充足的时间组织人工进行全面彻底地捡拾落在地上的杏果,这一措施如果做得彻底,就可以基本上消灭杏仁蜂的危害。在检拾落果的同时,树上残留的被害果也要摘除。

3.2 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清园。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清除在生长期内没有摘除掉的有虫干果,认真排查园内的落果和杏核,并振落树枝上的干杏。在修剪的同时,要彻底剪除或摘除树上的僵果或干果,集中起来予以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虫源。

3.3 深翻树盘土壤。于秋末冬初,深翻树盘的土壤,将虫果及果核翻入地下12 ~20 cm 深处,造成越冬成虫不能出土而死亡。

3.4 树盘覆盖地膜。在成虫出土期之前用地膜覆盖树盘地面,以阻止成虫出土产卵。覆盖地膜时间在杏树落花后到果实有豌豆大小之前。也可以在覆盖地膜之前,树盘喷洒50%辛硫磷50 倍液,防治效果更好。

3.5 水选法淘出被害杏核。因被害杏核被杏仁蜂蛀食后较轻,可以用水选法淘出漂浮在水面的受害杏核,集中销毁;而沉在水底的杏核为未被害的杏核,捞出后晒干,贮存或调运。

3.6 诱捕成虫。杏仁蜂成虫具有趋光和趋黄色的习性,于4 月下旬将太阳能诱虫灯放置于地头,或将黄色粘虫板挂于杏树枝干上,高度距地面1.5 m 左右,每667 m2用黄色粘虫板20 ~30 块,将粘虫板均匀的安放在果园内,当粘虫板粘满害虫后应及时更换新的粘虫板,诱杀成虫效果良好。

3.7 药剂防治。杏树落花至果实膨大期,也可在杏树开始落花时,及时喷洒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 ~2 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 ~2 500 倍液,连续喷2 遍,2 种药液交替喷洒,间隔7~10 d 喷1 次,对防治羽化的成虫及卵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杏核树盘雌虫
普通大蓟马子代性比对同种成虫气味的响应
扶桑绵粉蚧交配行为及能力的研究
迟开的花
迟开的花
山地梨园如何进行土壤改良
辽西大扁杏树盘覆膜技术试验
杏树顶凌刨树盘优点与方法
昆虫“奶爸”也受青睐
不同寄主上南方根结线虫的ISSR—PCR鉴别
自制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