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天蛾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2024-05-17 14:26王志刚魏春生王德才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天蛾光灯褐色

陈 旭 王志刚 魏春生 王德才

(1 国有驻马店市薄山林场 河南 驻马店 463218; 2 新蔡县火灾防控服务中心 河南 新蔡 463500)

驻马店是河南省重点小杂果生产基地,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我国南北方与东西部的结合区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是典型的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气候,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既温和湿润,又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各种小杂果栽培。驻马店地区小杂果的栽培面积由20 世纪80 年代的5.5 万hm2,发展至今已将近40 万hm2。在栽培果树的过程中,一部分果农片面追求栽培面积的多少,却忽视了果树栽培过程中的精细管理,致使病虫害十分严重,特别是桃天蛾近几年危害十分猖獗,造成果树树势衰弱,营养亏损,当年花芽难以形成,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果农种植小杂果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为此,在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于2019 ~2022 年对桃天蛾进行定园、定点观察记载和综合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成虫体长36 mm,翅展85 mm,是一种大型蛾子,体色褐色。头细小,触角栉齿状,米黄色,复眼紫黑色。前翅狭长,灰褐色。头、胸部背面有浓褐色的纵纹1 条。前翅有3 条较宽的褐色纹带,近臀角处有一紫色的色斑,背面基部有紫红色长鳞毛,后翅紫红色,外缘梢呈褐色,臀角有紫黑色斑纹2 个。前部褐色,腹节之间灰褐色。

1.2 卵。椭圆形,绿色半透明,长约1.6 mm,似大谷粒,孵化前转为绿白色。

1.3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83 mm,身体黄绿色至绿色,光滑。头小、呈三角形,青绿色,体表生有黄褐色的颗粒,身体两侧各有1 条白线,第1、2、3 节有由颗粒组成的侧线,第4 节以后每节有黄色斜条纹,气门圈黑色,围气门片黑色,尾角较长。胸足黄色,尖端红色。

1.4 蛹。蛹体长约45 mm,黑褐色臀棘锥状,尾端有短刺。

2 分布和危害情况

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深入全市9 县2 区的多个果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全市区域内果园均有此虫的发生,特别是管理较粗放的果园发生比较严重。桃天蛾除为害桃树外,还为害枣、梨、樱桃、李等果树。凡是被桃天蛾为害的果树,多数全树叶片均被吃光,只留下叶柄和叶脉,严重影响了果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致使叶片在短时期内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树体营养极度亏损,当年花芽形成的量少,且质量不佳,产量下降,品质变劣,致使果农经济收入降低。

3 生活史及发生规律

桃天蛾在河南驻马店地区每年发生2 代,以蛹在地下5 ~10 cm 深处的蛹室中越冬。翌年5 月中旬~6 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成虫有一定的趋光性,傍晚以后出来活动,白天静伏。成虫交尾后产卵于树枝阴暗的部位或产卵在树干的裂缝内,有的产卵于叶片上。经调查每头雌虫可产卵170 ~500 粒,卵期7 ~10 d。第1 代幼虫于5 月下旬~6 月份发生为害,到6 月下旬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7 月上旬出现第1 代成虫,7 月下旬~8 月上旬第2 代幼虫开始为害,9 月上旬幼虫老熟,入土4 ~7 cm 深处作茧化蛹越冬。越冬蛹在树冠周围的土壤发现最多,离树冠较远区域极少有越冬蛹。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4.1.1 冬季全园翻耕树盘及生长期捕杀幼虫。落叶后全园翻耕树盘,深度5 ~10 cm,把土壤中越冬的桃天蛾的蛹翻出土壤表面,让鸟类啄食或冻死和晒干。另外,在幼虫发生期,仔细检查被害叶周围的枝叶上有无幼虫为害,如有幼虫要及时消灭掉。

4.1.2 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对桃天蛾发生严重的果园,应在生长期内增施果树专用肥,每株施肥2 ~3 kg,可有效弥补树体营养的不足,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有利于当年花芽分化和形成,进一步提高翌年的果树产量和品质。

4.1.3 人工挖蛹。对果园进行逐地块逐株检查,可根据树冠周围的虫粪去搜寻越冬的老熟幼虫及蛹,因老熟幼虫入土化蛹时地面上有一个较大一点的孔,孔两旁的泥土已经松动,说明老熟幼虫在此处入土越冬。此时,把越冬的老熟幼虫挖出来,集中消灭。

4.2 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是一种物理机械防治法,黑光灯具有较强的诱虫效果,它能够发射一种人眼无法看到的紫外线电光,而昆虫的复眼对于这种紫外线辐射较为敏感,特别是具有飞行能力的昆虫,再加上桃天蛾成虫具有一定趋光性,夜间在果园使用黑光灯能够达到良好的诱杀成虫的效果。每盏20 W 的黑光灯,可管理3 hm2左右的果园,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不但使用方便,而且没有污染,更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4.3 生物防治。绒茧蜂是桃天蛾的天敌,绒茧蜂可将卵产于桃天蛾幼虫体内,并在桃天蛾幼虫体内发育,其寄生率可达85%以上,1 头幼虫可繁殖数十头绒茧蜂,其茧在叶片上呈棉絮状,应加强保护,在生产上利用绒茧蜂可以达到消灭桃天蛾的良好效果。

4.4 药剂防治。第1 代幼虫发生期(5 月中旬~6 月底)及时喷洒20%除虫脲悬浮剂1 000 倍液,25%灭幼脲3 号悬浮剂1 500 ~2 000 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 ~3 000 倍液。几种药剂交替喷洒,间隔7 ~10 d喷1 次,连喷2 ~3 次。另外,第2 代幼虫发生期(7 月下旬~8 月上旬)及时喷洒50%杀螟松乳油1 000 倍液,20%速灭杀丁3 000 ~4 000 倍液,2 种药剂交替喷洒,间隔10 d 左右喷洒1 次,连喷2 次即可。

猜你喜欢
天蛾光灯褐色
你的手充满时辰
寻找中国“蜂鸟”
Conversation in a house
Red Panda小熊猫
天蛾科在西藏的地理分布
LED补光灯
荧光渗透检测中使用LED黑光灯出现异常原因及应对措施
上帝说要有光
新型教室LED自动调光灯的研发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天蛾科属种检索表暨福建新纪录种名录(鳞翅目:天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