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4-05-17 14:26王勇妹杨慧珍韩志强马小勇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养分灌溉水分

王勇妹 杨慧珍* 韩志强 马小勇

(1 广河县农村经营服务中心 甘肃 广河 731300; 2 广河县农业农村局 甘肃 广河 731300)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饲料、淀粉、酒精等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1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1.1 选地与整地

1.1.1 地块选择。玉米植株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但肥力较好的土地能为植株生长提供更丰富的营养元素和水分,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在选择玉米种植地时,除了考虑土壤肥力外,还应综合考虑其它特性,如土壤的pH 值、有机质含量、水分保持能力、通气性、排水性等,以确保玉米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产量潜力。玉米对水分需求较高,选取灌溉条件便利的地块,可确保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玉米对阳光的需求较高,选择土地时应考虑其光照条件的优越性。

1.1.2 整地。①通过翻耕、松土等操作,可以破碎土壤团聚体,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颗粒间隙,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减少水分积渍和根系窒息的风险,促进玉米的根系发育和对养分的利用。②将有机肥料和化肥充分混合于土壤中,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③消除土壤表面积水和结块,减少土壤表面的硬化,促进玉米扎根。④平整土地表面,为播种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条件,有利于后续玉米的生长和田间操作。

1.2 良种选择与处理

1.2.1 选种。①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玉米品种,以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加快玉米生长速度和增加产量,进而提高农户种植收益。②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玉米品种可提高种植的成功率和增加产量。③购买种子要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

1.2.2 种子处理。①挑选健康完整的种子,去除破损粒、带斑粒,以降低后续病虫害发生率。②选择光照充足的晴天,将挑选好的种子晾晒12 h 左右,使种子表面的水分蒸发,提高种子的干燥程度,避免种子受到霉菌的侵害。③浸种。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水温控制在40 ℃左右,加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④种子包衣。选择60%百菌清溶液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有效消灭种子表面的细菌,减少病害的发生。

1.3 播种

1.3.1 播种时间。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周期不同,有早熟和晚熟之分,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玉米品种的特性合理选择播种时间。早熟品种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通常在80 ~100 d,适合在较短的生长季节播种。晚熟品种的生长周期较长,可能需要120 d 以上,适合在较长的生长季节内播种。

1.3.2 播种方式与密度。播深控制在5 cm 左右,在种植温度较低、降水不丰富的地区,需要适当增加播种深度。播种后要在种子表层撒上3 cm 左右的一层薄土,并压实周围土壤,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促进种子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从而正常萌芽。密度过低会降低产量,密度过高会导致植株间竞争过于激烈,也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和行距。

1.4 田间管理

1.4.1 补苗与间苗。玉米播种后由于各种因素,如种子质量、播种技术等,可能会造成部分种子无法发芽或发芽率较低,导致田间出现空缺,此时要及时进行补苗。间苗工作在3 ~4 叶期开展,一方面,去除种植密度过高的幼苗,调整植株的密度和分布,使植株间距适宜,每株植株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光照和养分;另一方面,对于长势不佳的植株,如生长缓慢、叶色不正常等,及时去除,留下生长态势较好的植株。

1.4.2 定期松土与除草。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光照、空气的需求会逐渐提高,定期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增强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取。杂草会与玉米幼苗争夺养分和水分,阻碍玉米植株生长,因此,农户需要在玉米出苗后及时进行除草工作。

1.4.3 灌溉与排水。幼苗期和生长初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可以适当减少灌溉量。抽穗期和灌浆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需增加灌溉量。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玉米的需水量变化,合理安排灌溉。灌溉量以保持土壤湿度达到玉米根系所需的最佳水分容量为宜。要避免玉米田出现积水和过度灌溉的情况,确保土壤有良好的排水性,避免水分滞留。

1.4.4 施肥。玉米生长期较长,分为幼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等,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合理安排施肥。氮、磷、钾是玉米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一般来说,幼苗期需要较少的氮肥和磷肥,而拔节期和抽雄期需要较多的氮肥和钾肥,灌浆期则需要较多的磷肥,要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调整氮磷钾的配比。除了氮、磷、钾之外,还需要注意补充玉米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

1.4.5 收获。玉米的成熟期有几个阶段,从乳熟期、蜡熟期到完熟期,适时晚收可以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乳熟期玉米颗粒内部的浆液呈乳白色,玉米颗粒靠近穗顶的部分开始变硬,但整体颗粒仍然呈现液态。蜡熟期玉米颗粒内部的浆液由乳白色转变为半透明的蜡状状态,玉米颗粒开始变硬,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含水量。完熟期是指玉米颗粒内部的浆液完全变为固态,颗粒呈现坚硬状,这一时期玉米颗粒比较饱满,干物质量达到高峰,产量、品质最优。

2 高产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2.1 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2.1.1 黑穗病。①发病症状:穗短,底部大,顶部无花丝,穗呈黑褐色,有孢子堆。②防治措施:用25%粉锈宁,按0.3%剂量拌种,或采用包衣处理,降低黑穗病的发生概率。

2.1.2 大斑病。①发病症状:叶面有青灰色水渍状斑点,形成大斑,有黑色霉状物,导致病株枯死。②防治措施:预防时喷施阿米西达1 500 ~2 000 倍液;防治时喷施百克1 500 ~2 000 倍液。

2.1.3 灰斑病。①发病症状:初期叶面有浅褐色病斑,后期为褐色,湿度条件下会有灰色霉状物。②防治措施:用75%百菌清粉剂500 倍液喷施叶面。

2.2 综合防治措施。①选择抗病虫害品种。这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通过选择具有抗病虫害特性的玉米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风险。②良好的田间管理。包括合理的灌溉、清除杂草、合理施肥和清理病株等,有助于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和程度。③种植轮作和间作。将玉米与其它作物轮作,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积累。④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等自然敌害因子进行生物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或释放寄生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⑤及时监测和预警。定期对玉米田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加重。

猜你喜欢
养分灌溉水分
叶子会释出水分吗?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养分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减盐不如减水分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