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101)
文化是民族或国家在历史传承、社会政治、生活习俗、艺术表达、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综合的社会现象,是由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它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属性,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维和情感。
具体来说,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传承:一个社群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对其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它的基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社会政治: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活习俗:一方水土一方人,文化影响着人民日常生活的习俗。
艺术表达:艺术和文学作品反映了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追求,也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载体。
宗教信仰:宗教和信仰对于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总之,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包含了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文明为基础,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称,包括诸如礼仪、音乐、绘画、书法、园林等多个领域。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内核,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深厚博大,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为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信是一种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它涉及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心理学中,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指个人对自我在特定情境下是否可胜任的能力评估,自信就是克服心理困境包括自卑,并享受自我状态的一种心理过程,但我们也要了解过度的自信可能会演变成自负,所以要坚持自信有度,不可保守,也无需偏激。自信的表现包括:
自我肯定: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并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深刻的认识。
积极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不会轻易放弃。
决心和毅力: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畏难,不怕失败,具有坚韧不拔的决心和毅力。
主动性: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不会被动地等待机会或者别人的帮助。
自信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文化与自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个人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
首先,一种文化的传统和社会规范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期待。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和竞争,人们可能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成就和表现,从而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更多的信心。而在其他文化中,强调团体合作和和谐,人们可能更加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和相互支持,而不是过分关注自身的得失。
其次,文化也会通过教育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例如,一些文化鼓励独立思考和探索,这种环境下的孩子更容易培养出自主性和自信心。而另一些文化可能更加强调遵守规则和听从权威,这可能会限制个人的创新精神和自信心的发展。
最后,文化差异还可能导致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和冲突,这也可能对人们的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和观念,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也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和包容性。
新时代文化自信源于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通过将基因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中在新的时空中逐步得到发扬光大[1]。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高度,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建设的各项战略部署,坚决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更好凝聚起文化强国的力量[2]。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基因主要有马克思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三个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律,它指出文化是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既反映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坚持文化发展的人民性,强调文化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自信的根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传承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发扬光大,进一步强化了当代中国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它强调文化发展的战略性,认为文化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力量,另外还强调兼容并包,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这就是文化自信的时代内涵和实践基础[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符号[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民族气质,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赋予文化自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智慧。
近一个世纪,中国的钢琴作品经过曲折而艰难的发展,融入了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先进文化因素,积累了上千首作品,这不仅促进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钢琴音乐曲库进行了积极扩充和丰富。经过中国音乐艺术工作者的努力,钢琴表演已经逐步本土化,甚至中国特色化,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但是目前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在作品选曲、舞台表演、情感表达等方面普遍西方化,导致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传承还是有所欠缺。
塑造中国文化的自信,要选择符合专业特色和相应历史时期的思路。对于钢琴演奏专业的大学生,要真正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就需要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身的价值有充分肯定,既要兼容并包对外来先进文化和技术的吸收,也要对传统和革命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有坚定信念[5]。
文化、艺术不分家,如何建设、提高、丰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是文艺工作的首要历史使命。将文化自信与钢琴艺术教育的结合,可以说是音乐领域中一个极具魅力和潜力的挑战。在钢琴艺术中,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激发钢琴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让音乐作品充满灵魂和内涵。
从思想教育和学科教育的角度看,要坚持思想政治引导,提高思想意识,坚持爱国主义教育,铭记文化中的历史故事和发展脉络,坚持推动理论结合实践,演奏甚至创作中国作品,从钢琴演奏中汲取爱国主义的养分,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才能觉醒文化自信,进而高质量、可持续地达到文化自强。
首先,文化自信可以促进钢琴艺术家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每个音乐作品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只有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意境。而文化自信正是这种理解和表达的重要支撑。有助于钢琴艺术家拓宽音乐视野。
其次,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地域和时代的音乐文化,钢琴艺术家可以吸收各种音乐元素,将其融入自己的二度创作中,丰富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这种跨文化的交融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还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更加多元和深刻的音乐体验。
再次,文化自信可以增强钢琴艺术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追求技巧的同时,具有文化自信的钢琴艺术家更注重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力。他们敢于挑战传统的音乐表达方式,勇于尝试新的演奏技巧和风格,从而推动钢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文化自信还可以促进钢琴艺术的社会传播和推广。
最后,具有文化自信的钢琴艺术家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音乐理念和经验,通过音乐交流和艺术普及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钢琴艺术。这种传播和推广不仅可以扩大钢琴艺术的受众群体,还可以促进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总之,文化自信与钢琴艺术的结合是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在钢琴艺术中融入文化自信,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还可以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这种传承和发展又反过来增强钢琴艺术家的文化自信,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具有文化自信的钢琴艺术家为我们带来更多美妙的音乐作品。
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主力,中国知名高等音乐学院承载着教育新一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神圣使命,也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自信程度。中国音乐学院作为一所著名的音乐学府,不仅在音乐教育、研究和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兼具中国文化底蕴和全球文化视野、掌握扎实音乐理论知识、具有过硬专业技能的优秀专门人才[6]。文化自信对于中国音乐学院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学院的发展和繁荣,还关系到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中国音乐学院在音乐教育方面注重文化自信的传承。学院在培养音乐人才的过程中,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注重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学院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世界文化课程等途径,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其次,中国音乐学院在音乐研究方面注重文化自信的体现。学院拥有一批优秀的音乐学者和专家,他们不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还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院在研究中国音乐文化的过程中,不仅注重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还注重创新和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中国音乐学院在音乐创作方面注重文化自信的彰显,学院拥有一批优秀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们不仅在国内外的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音乐创作中,通过举办音乐会、演出和艺术交流等活动,向国内外展示中华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自信。
钢琴虽是舶来品,但天生具有音量宏大、音域宽广、音律准确、转调快捷等特点,使得舞台表现力丰富,表演更加精彩,是舞台的核心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俗称“乐器之王”。钢琴的艺术发展历史,在西方也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积淀。
艺术无国界,但是思想和文化是有国界的。中国未来的钢琴家们,要站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艺术家的一席之地,只是单纯的学习和效仿西方文化是远远不够的,演奏的作品也是没有灵魂的。我们要站在中国上下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一巨人肩膀上,拿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这两大利器,不断武装和丰富自己的头脑,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胸怀坚定的文化自信,这样的中国艺术家才能演绎出真正好的作品,有情怀有内涵有灵魂的作品。
中国音乐学院作为一所著名的音乐学府,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在教育、研究和创作方面注重文化自信的体现和彰显,为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的高校,更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将所学到的西方音乐文化的精华更加的提炼和升华,要树立更高更强的中国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