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张惠子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学者提出“深层学习”和“浅层学习”这一对意义相对的概念,让大家了解了学习有深浅之分,并对其有了新的认识。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21 世纪初,“深度学习”的概念开始逐步进入广大教师的视野。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实行的背景下,很多小学英语课堂仍然没有改变“教师教授—学生接收”的现状,导致学生缺少深度学习的体验,思维品质的提升受限。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只有推进学生深度学习,才能实现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的落地生根。
首先,教师缺乏目标意识,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浮于表面。很多教师没有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只是照着绘本内容进行简单的问题设计,导致问题浮于表面,教学缺少思维层面的训练。长此以往,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其次,教师缺乏整体设计意识,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缺乏逻辑关联。教师对绘本内容没有进行整体梳理,只着重某些词汇的讲解,导致学生在学完后未对绘本形成整体印象,只是了解了一些故事细节信息。没有经过整体设计的教学问题缺少逻辑关联,导致教学无效、混乱。
最后,教师不善于挖掘文本,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缺少深度。无论任何文本,教师都要深度挖掘其内在含义,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本的言外之意、图片或语言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在感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有更深入的思考。
下面,以《外教社朗文小学英语分级阅读5》My grandma goes to school 为例,探讨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在绘本阅读教学前,教师须深度解读文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厘清学习目标,在确定学习目标后进行反推,确定教学目标。这样能有效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绘本My grandma goes to school 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厘清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学校各个功能室的具体情况;(2)学生能够了解绘本故事内容,掌握一些阅读策略与阅读技能;(3)学生能够了解主人公的内心并体会学校生活的丰富与快乐,能够珍惜学习时光。基于以上学习目标,教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语言能力: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和文字线索预测故事的发展,通过图片环游、小组阅读,理解故事内容、获取关键信息,梳理故事脉络,总结学校各个功能室的具体情况。(2)文化意识: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的学校特点,并珍惜学习时间。(3)思维品质:学生能够分享从故事中得到的启发,对故事人物进行辩证的评判及理性分析。(4)学习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并评价主人公的行为、情感变化及其原因,理解并掌握cause-effect 策略;借助思维导图复述故事内容。
只有在全面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出的问题才更适合学生,也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张园虹、张舒婷2020)。在教学绘本My Grandma goes go school 时,学生正在学习教材中的现在进行时知识,且基本了解学校的构成情况。因此,教师将该绘本作为教材学习的补充材料。在全面了解学情后,教师基于对绘本内容的全面把握,整体性设计绘本阅读教学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有效培养其思维品质。
1.阅读前: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带着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开启文本阅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深度学习的开始(张琦2020)。在绘本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读前故事内容猜测活动、封面信息解读活动,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更顺利地进入绘本学习。
(1)故事内容猜测活动。
在绘本My Grandma goes go school 阅读教学前,教师组织学生玩一个小游戏。首先,播放三种情境中的声音,一是学校上课铃声,二是街道上吵闹的声音,三是故事主人公奶奶(grandma)喊孙女珍妮(Jenny)的声音。其次,用Where 和Who 等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让学生猜测绘本故事发生的重要地点及其中的主要人物。当学生猜对时,教师及时追问,让他们说出猜测的理由,从而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的故事阅读埋下伏笔。这样的读前故事内容猜测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观察、推断能力。
(2)封面信息解读活动。
在绘本My Grandma goes go school 阅读教学前,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封面,积极、主动地运用Who、What、Where 等基本的疑问词提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经验合理猜测,探讨所提出的问题,“解锁”一些故事信息。在学生猜测的过程中,教师用“How do you know?”“Why do you think so?”等进行追问,培养他们的推理判断能力,使其在后续文本阅读过程中检验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
2.阅读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绘本内容
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融入问题链、追问、动态生成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实现深度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1)设计问题链。
通过设计问题链,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绘本My Grandma goes go school 阅读教学前,针对封面,教师设计如下问题:
Question 1:Look at the picture,who is grandma?
Question 2:Where is grandma?
Question 3:This is Jenny’s grandma,can you guess who is Jenny in the picture?
Question 4:How do you know the answer?
Question 5:Does your grandma go to school?
Question 6:Why does Jenny’s grandma go to school?
通过以上问题链,引导学生熟悉该绘本的主人公——奶奶与珍妮,同时合理猜测,提升其思维能力。
(2)设计追问。
教师通过追问,能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让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余文森2017)。适时、合理的追问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要考虑在什么时间追问是比较恰当和必要的。
在讲解绘本My Grandma goes go school 中有关story room 的两幅图时,教师问学生:“Do the children like Jenny’s grandma?”并让他们说出依据。学生可以依据绘本中的图片或者语句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两个小孩所说的话:“Oh,no.I can’t see!”和“Oops!”让他们听绘本录音体会这两个小孩的心理。随后,教师追问:“If you are the children,what will you say to the grandma?”让学生运用句型“Grandma,can you...?”给出合理的建议。教师还可以设问:“Why does grandma sit here?”引导学生意识到:“Grandma is old.Sometimes,she can’t see.”即奶奶不是故意坐在毯子中间的,从而体会奶奶的内心世界。
适时、恰当的追问可以让学生从绘本故事中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真实情境中体会绘本故事中的角色内涵,体会绘本更深层次的表达(王巧芝2018),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3)设计动态生成性问题。
通过设计动态生成性问题,促进学生在绘本学习后内化所学知识,提升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绘本中in the music room 场景部分的内容时,教师让学生理解instruments 的含义,找出图片中的乐器,并围绕乐器的名称进行“头脑风暴”。在讲解excellent 时,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夸奖别人的其他表达方式。教师通过设置动态生成性问题,让学生在感受绘本阅读乐趣的同时开阔思维,进入深度学习。
3.阅读后:注重情境创设和拓展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在读后环节,教师要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在学生阅读完绘本My grandma goes to school 后,教师提出问题:“奶奶喜欢去学校吗?奶奶还会再来学校吗?奶奶还可以参观学校的哪些地方呢?如果奶奶来参观这些地方,会发生什么故事呢?”,由此给出一些提示,使其在创设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思考,提升思维品质。
阅读后的拓展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可以设置合作探究活动,让他们解决问题,发展学习能力。在绘本My grandma goes to school 阅读教学的读后环节,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对学校的某一个场所进行细节性补充,如做了哪些事、班级同学说了什么等。在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后,学生对绘本内容一目了然,并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课后的生活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真实情境(教育部2022)。因此,在课后,教师要拓宽学生深度学习的路径。
1.采访与讨论
在绘本My grandma goes to school 阅读教学后,教师让学生采访自己的奶奶,了解她们是否想重回校园及其原因,然后进行组内分享和讨论。这样的课后任务让学生的学习回归现实,引发更深入、更多的思考,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2.绘本创编
在课后,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教授完绘本My grandma goes to school 后,除了采访奶奶的任务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采访家里的其他人,询问他们是否想重回校园及其原因,然后结合采访内容改编绘本故事,如My mum goes to school。这样的家庭作业能让学生结合实际展开想象,发挥创造性思维,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不再是片面、浮于表层的学习,更不是毫无逻辑、毫无深度的学习,而是一种基于深入解读文本的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活动,需要教师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的一系列发展思维能力的问题链,引导他们深度学习,最终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