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

2024-05-17 03:17舒晴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7期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利工程信息化

舒晴

米易县马鞍山水利工程运行中心 四川 攀枝花 6172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由于缺乏对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监测和监督,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使用效果。

1 水利工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1.1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信息搜集效率

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主要采取的是人工建设的方式,人力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将信息技术融入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展现出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更能让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开展更加方便[1]。比如说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来检测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控制系统,对当地的降雨量进行监测和提前的预测,还能掌握渠道进出水口的相关信息,更能够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实现数据信息的及时传输和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总结之后展示在后台系统中,帮助负责相关管理工作的人员对于实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更好地助力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开展,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

1.2 高效管理数据

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施工管理中涉及诸多数据,包括基础测绘数据、工程进度数据、材料采购数据、设备使用登记数据等,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上述数据进行管理,形成对数据资源体系的整合共享[2]。可对水库、河道、控制站、水闸等对象的数据进行管理,以水闸为例,包括其设计参数、泄流能力曲线、工程特性、效益指标、闸孔特征值等。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如设计图纸、文件、合同、计划表单等,传统数据管理模式下图纸之间难以有效关联,工程施工资料分散在各计算机系统中,电子资料管理集中度不高,信息共享困难。依托信息化技术将水利工程建设与施工的非结构化资料进行整合,通过文档附件实现资料的对应式组织与存储,利用云存储的大空间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形成的声像资料进行管理,同时利用权限设置与角色分配控制数据的管理用户,有效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相关数据的安全性。

1.3 有利于获取实时信息

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更加快速且完善,可以针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了解其中的一些问题,也能够获得关键的数据信息。比如说可以基于环境监测系统的帮助下,针对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对于湿度等环境信息做出相应的了解,并依托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数据分析能力,对整个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让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也能保证水利工程良性运作的目标实现。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水利工程的施工现状,如果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就可以更加快速地对其进行解决,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和方案,促进水利工程效益的持续提高。

2 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2.1 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信息化建设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遥感技术等方面可以有效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的高效管理及控制,及时解决传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3]在全面提高对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的过程中,既要要求水利部门人员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也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总之,从这一角度出发,水利部门在实际开展工程建设工作中,需要通过建立协调机构将水利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做好水利部门下一阶段工作有序开展的建设目标与具体规划。

2.2 完善水利工程勘察设计

将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在施工环境勘察方面,通过点位测设用于对水利工程所在的目标区域中各个布点的经纬度与高程进行精准测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点位连接形成目标区域空间分布图,据此分析目标区域的大小与形状,为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精准的三维空间坐标测绘数据。控制测量主要用于对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加以精准测绘与三维刻画,帮助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人员提前对施工场地内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进行掌握,以便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图纸以及施工组织计划方案等。在工程设计方面,可对水利工程中各个对象如出水管道、引水渠等进行三维仿真建模,对各对象的属性参数进行精细化设计,并利用结构计算与碰撞测试等检查工程对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参数调整,利用良好的属性图形关联机制实现参数调整下三维模型的自动渲染与更新,为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完善提供技术支持。

2.3 数据资源整合技术的应用

现如今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逐渐朝向复杂化以及大型化的方向转变,整个施工的环节变得更加多元化,可用的施工方法丰富。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往往会用到大量的工程数据信息,包括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设备的配置以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设计等多个环节[4]。过去开展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时,工作人员主要是依靠人力采集的方式来获得数据信息,这种数据管理模式的主观性相对比较差,有可能会由于人工操作很难完成而导致一部分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丢失,产生数据信息不完整的现象,也导致数据信息的价值无法充分体现。但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就能对数据的优势进行挖掘,准确搜集各类型的数据信息内容,也可以建设完整的工程项目数据管理信息资源库,帮助工作人员调整战略安排。在水利工程数据库中,工作人员可以检索关键词,在短时间内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内容相对会更加完整且真实,还可以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现状,跟踪每一个施工环节。

2.4 建设高质量的专业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只有与先进技术匹配的专业人才,才能够贯彻落实信息化的建设效果。因此,针对当前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在信息化建设中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人才培训与引进方式,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及其效果。与此同时,在建设一支高素质与专业化的水利水电工程人才队伍的过程中,要对现有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正规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针对当前存在的人员培养方式与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从而才能进一步增强对专业人员的吸引力,并通过不断吸纳新专业人员全面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水平。

2.5 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

在对水利工程对象各构件逐一设计后,可利用BIM技术对各构件三维仿真模型进行碰撞测试与错误检查,经结构计算与空间分析找到各构件拼装时存在的结构交叉、重叠、碰撞等问题,并通过调整构件三维仿真模型的属性参数或空间结构,优化构件的设计方案,提高构件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5]。例如水利工程中的桥墩由桩基、承台、托盘、顶帽、牛腿、垫石等构件组成,在对各构件三维建模后,可利用结构分析方法检测各构件的空间结构交叉状况,帮助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提前规避构件不匹配问题。同时,依托BIM技术的结构计算分析模型,结合水利工程的几何结构、材料等测算出铁路桥梁的荷载,以便合理利用预应力技术,量化测算灌浆量,有效控制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在一定阈值范围内。

2.6 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务必要认识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不同的流程和内容,这些环节相互影响。在具体水利工程项目建造施工中,只有实现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紧密关联,才能真正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通过使用网络通信技术就可以对水利工程项目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挖掘和传输,达到信息共享的目标,也能对水利工程的图像数据、三维模型等资料进行传输,让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项目现场的情况进行充分的把控,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调配要求,更能让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此外,借助于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一些突发事故,并对其解决。

2.7 建设信息化的信息管理平台

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将对全面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水平产生关键性影响。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信息化项目中所采用的传统信息技术不同,虽然互联网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依靠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建立和使用,但其管理水平也往往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信息化的建设质量和效率。就目前来看,在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信息网络平台的关键功能,首先需要在施工建设期间做好准备工作,并对地质条件进行调查与分析,借助信息技术对各种信息内容与数据内容进行共享,在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科学性水平的同时,也可以为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信息化的效率和工程建设质量奠定了基石。除此之外,在对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系统的进行使用过程中,有必要保障信息管理平台全面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并起到减少运行管理难度的重要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

2.6 大数据云计算下工程数据监控体系建设

从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监控体系的角度,需要进行同步向量采集系统的建设,以此实现整体电气系统的模拟和相关的数据整理,对相关重要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监控。在整个数据采集活动中,形成相应的电压相角信息,通过数据管道向调度中心实现监控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递,并且能够实时记录相应数据、装置的状态信息以及装置发出的请求信息等相关内容。在同步相量采集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从命令管道接收主站下达的相关命令,以实时获取相应的数据信息。利用此系统,按照实际运行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块进行功能分解,如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交换机、通信接口模块以实现完整的功能,起到提高工作效率且保障安全和系统数据稳定的效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体现出更加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技术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信息方面的保障,让信息的传输更加顺利,信息搜集的效率更高,也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应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农业建设体系的完善和农业发展。

猜你喜欢
水利水电水利工程信息化
水利水电工程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农村水利水电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MD4-1000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