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野下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探索

2024-05-17 02:48李正东
传播力研究 2024年11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报道转型

◎李正东

(贵州省黔南广播电视台,贵州 都匀 558000)

一、媒体融合概念剖析

媒体融合指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不断的融合,最终形成的一种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传播方式。例如,互联网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合,双方相互之间共享资源,提高新闻生产效率,提升新闻传播质量。媒体融合正在进行,而且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融媒体时代,新闻受众不仅会通过电视、广播等接收信息,而且也会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自媒体等来收集信息,传统媒体主动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有利于巩固自身的受众基础。从电视新闻记者的角度而言,要想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成功完成角色转型,既要保持传统的优秀做法,同时还要勇于接受新事物,大胆地进行实践,只有敢于创新才能获得更多的灵感,才能够创作出更高质量的新闻作品[1]。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优势

(一)电视媒体影响力大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而且通过新媒体人们能够更快速和更准确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上来说,一些未经精心过滤或筛选后的新闻信息也会在新媒体上进行发布,从而影响了媒体的权威性和真实性,然而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更加突出。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新媒体为了赚取流量,经常会发布一些还未经核实的信息,这更会影响新媒体的权威性[2]。

(二)电视新闻可信度高

从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角度来说,电视新闻属于一类主要的传播方式。与新媒体相比,电视媒体新闻信息的准确度更高,权威性更突出。现如今,某一些新媒体上经常会出现虚假的新闻信息或者夸大的新闻信息。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做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分析和研究,导致新闻作品的质量不高。但是传统的电视媒体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会经过严格的流程,从实地采访到写作编辑,再到最终的审批发布,各级审批人层层把关,对社会公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也有助于提高媒体的市场影响力和公信力。

(三)电视媒体受众数量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很多人都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热衷于看电视新闻。观看电视新闻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他们生活的重要因素。虽然电视媒体总体的受众数量在不断地下降,但是基数仍然非常庞大。

(四)电视记者具有专业性优势

电视新闻记者的专业性更高,经验也更加丰富,尤其是在采访能力、编辑写作能力、信息筛选能力等各方面,相较于新媒体都能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而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人都有一个话筒,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发布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过严格的新闻专业训练,所以新媒体新闻作品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相对而言,电视新闻记者的专业性非常突出,他们能够在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专业性优势[3]。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一)思维和观念固化

通常情况下,电视新闻记者在推动自身转型的过程中会面临思维观念固化的阻碍。受多年工作习惯的影响,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服务受众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报道过程中应用的语言也比较官方和严肃,没有“网感”就不太符合受众的偏好。除此之外,电视新闻记者要想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型,不仅要做好新闻采访工作,而且还要能够给移动媒体、广播、报纸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4]。

(二)信息传播机制僵化

在传统媒体内部,比如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在创作新闻作品时,相互之间也会存在差异。电视媒体在制作电视新闻的过程中,整体的应用模式会更加复杂,而且在正式发布之前会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审查合格后才会在电视节目中播出,但是这会降低信息发布的速度。在媒体融合时代,只有增强信息的时效性,才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新媒体发布信息的速度更快,而传统媒体如果不能够提高信息发布速度,那么就很难与新媒体进行竞争。

四、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主要举措

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记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也为记者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电视新闻记者要想成功转型,最为重要的是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丰富自身的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创新自身的思维。

(一)明确自身定位

当今人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被大量的信息包围着,其中有一些是质量好、准确度高、真实性强的信息,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质量差,准确度、可靠度不高的信息。从电视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说,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创作高质量内容,要提高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度,以及新闻作品的整体质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增强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学会换位思考,从新闻受众的角度去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最想要什么、最期待什么。真正实现电视媒体的融合和转型发展。另外,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在开展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需要对主题进行深挖和提炼,并突出重点的内容,把握核心内容,真正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新闻采访活动时,需要重视画面的互动性,不能长篇大论,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提高新闻的深度,提升新闻的质量,最终产生正确的舆论引导价值。比如,黔南广播电视台就非常重视对于新闻记者的融媒思维的渗透,强调对新闻记者的全媒体素质的培养。黔南广播电视台积极打造全新的工作模式,要求电视新闻记者要能够熟练地应用各相关电子设备以及智能终端。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熟练完成摄影记录、资料汇总、编辑整理、文案撰写和发布等工作。黔南广播电视台致力于让台内新闻记者成为全媒体记者,让他们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智能终端,完成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发布,从而缩短新闻创作的时间,让受众用最短的时间去获得信息。

(二)利用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对整个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媒体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素材。另外,当前的时代也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在工作之余利用碎片时间获取新闻资讯,新媒体的兴起又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话筒,所以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转型任重道远。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学习新事物,了解新业态,应用新技术,要在保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价值,在推动自身角色转型和顺应媒体融合时代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当前的媒体融合时代下,大数据技术的影响非常强烈,它不仅会快速收集信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非常强大的信息分析能力,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筛选加工,最终获取到能够在电视上进行播出的信息。大数据技术还能够实现精准定位,体现出更强的认知能力,对隐藏在新闻表象背后的内容进行剖析和挖掘,通过形象的可视化方法加以展示。当前国内外很多媒体都开始研究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使其服务于自身的新闻报道工作。因此,电视新闻记者也要学会应用大数据技术,将其作为自己开展新闻报道工作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比如,电视新闻记者应用大数据技术,了解所在城市受众的主要信息偏好,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新闻是什么、最想要了解的内容是什么,从而深入了解新闻受众的实际需求,增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准确性和针对性[5]。

(三)创新采访方式

虽然当前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当前生活与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碎片化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明显的现象,所以短视频新闻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新闻创作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人们信息获取需求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新闻思考方式和创作手法。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要逐步进行转型,尝试创作出更多的短视频新闻作品,既可以保证新闻作品的质量,又可以满足新闻受众的实际需求。从传统电视新闻的采访角度来看,新闻记者会直接揭示新闻现象,还原新闻真实内容。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要转变采访的方式,合理收集应用各种各样的信息,要积极调动新闻受众的观看兴趣。而且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快速适应媒体融合背景下各种各样的工作要求。

比如,黔南广播电视台近年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全力推动新闻记者转型,真正引导记者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例如在视频剪辑、文案创作、创意编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另外,也需要熟练掌握平台的操作规则,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信息投放等,真正拿出更多深度报道作品。

(四)倾听人民声音

电视媒体并不只是简单地制作新闻作品、传播新闻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它要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代表民情民意,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下,很多的新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在宣传民情民意方面都表现出来了非常强大的能量,所以传统媒体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应当要正确地做好判断。电视新闻记者在推动自身角色转型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为基础,要在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开展各项工作。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知道人民群众如何在当前的时代下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同时,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要以民众为中心,以民众关心的内容为核心,充分体现电视新闻的公信力和新闻媒体的传播力,把那些能够反映民意民情,能够更加贴近老百姓真实生活的新闻作品报道出来。通过进行媒体融合,不断提高电视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增强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和宣传效果,从而凝聚民心,反映民声,服务民众。

(五)重视公信力和权威性

与广播电台、各类新媒体和自媒体不同,电视媒体具有非常突出的公信力和较强的权威性。电视媒体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把新闻信息向公众进行传播,同时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把科学的价值观念和正面积极的态度向公众进行传递。换言之,电视媒体需要承担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发挥更广泛的影响力。从电视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要坚持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要坚守个人的底线和立场,要坚持真实客观全面的报道原则,认真审查新闻内容,不捏造信息,真正到实际一线进行调查,给新闻受众带来更为真实和全面的信息[6]。

(六)提高新闻质量

从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角度来说,要想吸引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收获更多的粉丝,就需要不断地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近年来,随着各种各样新媒体的出现,社会受众对于新闻作品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新颖的形式、更加丰富的内容,才更容易吸引新闻受众的注意力。针对这种现象,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要深入剖析新闻事件,全面发掘社会热点,了解社会受众普遍关心的内容以及正在讨论的话题,提高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和传播质量。一般来说,能够引起社会受众普遍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的过程中,要将目光对准民生领域,了解当前社会上正在发生的民生大事,掌握社会的最新发展动态,广泛搜集整理新闻素材,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最终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记者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要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度,重点关注社会热点事件,最终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

五、结语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应当积极地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更快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从电视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应当要主动进行转型,突出融媒导向,强化自身的融媒思维,提高新闻报道的效果和质量,最终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报道转型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转型
沣芝转型记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