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探讨

2024-05-17 02:48龙柳仙
传播力研究 2024年11期
关键词:广电受众融合

◎龙柳仙

(锦屏县融媒体中心,贵州 锦屏 556799)

新时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呈现深度融合的趋势,顺应了党和国家对媒体行业创新发展提出的要求。《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我国各省市积极响应,开启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工作,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有利于传统广电媒体夯实自身的主流媒体地位,巩固自身的权威性,在新时期把握好时代发展的脉搏,转型发展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一、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要性

(一)快速抢占主流舆论

媒体融合发展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广电媒体在思想引领、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可以在新媒体的帮助下,使广电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广电媒体能更好地占领舆论高地,发挥对人民群众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的引导作用,让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连接在一起[1]。广电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能使自身的引导舆论的能力得以增强,此项举措会影响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新媒体能使广电媒体的权威性得到巩固,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服务职能,通过科学的引导方式,使广电媒体进一步发挥连接党同人民群众的作用。

(二)加快信息传播速度

新媒体未出现之前,广电媒体手中掌握了大量新闻信息,无论是新闻采访、生产加工还是对外宣传,节目都需要经过多层把关,从一定程度上讲,由于电视台内部工作流程烦琐,存在一些冗余工作环节,影响了广电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受众接收的信息不具备时效性,难以实时了解新闻进度。传统广电媒体的区域性受众群体相对稳定,但受众只能单方面接收信息,不具备反馈信息的条件,媒体和受众之间在话语关系上无法做到平等,可能导致大量受众流失。新时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过去以广电媒体为中心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被打破,互联网的出现使受众能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时效性更强的信息。传统广电媒体如果能与新媒体融合,就能满足受众对实时新闻信息的需求,同时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让广电媒体持续占领主流舆论阵地,在新媒体的帮助下为主流媒体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三)凝聚受众群体

广电媒体是联系群众、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的媒体,传统广电媒体普遍拥有稳定的区域性受众,但在新媒体出现后,许多受众对广电媒体的依赖性开始下降,广电媒体的业务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广电媒体要想应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必须努力进行转型,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联合新媒体共同创新,让受众仍然认可和喜爱广电媒体。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传统广电媒体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广电媒体要通过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使更多的受众亲身感受到广电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便利性,为传统广电媒体的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活力,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受众基础,潜移默化中增强传统广电媒体的竞争力。

二、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

(一)互动性弱

从信号传播方式来看,传统广电媒体主要依靠光信号和电信号进行传播,信息传播形式为单向传播,受众无法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随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只能被动接收各类广电节目[2]。新时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广电媒体的发展受阻,停滞不前。新媒体凭借强大的互动优势,进一步挤占了传统广电媒体的发展空间,因此,广电媒体必须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才能在面对受众时解决互动性弱的问题。

(二)受众流失

新时期,随着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传统广电媒体存在受众流失的问题,面临着生存和发展危机。广电媒体只有通过融合发展,满足受众实时接收信息的需求,才能挽回流失的受众,因此传统广电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具有必要性。例如,山东广播电视台为适应新时期的媒体新格局,通过星空MCN、闪电MCN 孵化“吾记录”“一切为了群众”等超级账号,打造了“苏小妹”系列短视频等内容品牌,2023 年闪电新闻内容登上微博、抖音等平台全国热搜榜468 个,进一步为广电媒体挽回和吸引了大量受众,有效控制了受众流失的问题。

(三)技术落后

传统广电媒体普遍采用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在信号拓展性和兼容性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广电媒体在运营过程中,普遍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信号传播容易受外部环境干扰,广电节目质量得不到保障,这从侧面体现出传统广电媒体的传播技术比较落后。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其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一种方式,需要广电媒体积极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支持受众在各类终端设备上接收节目。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对广电媒体应用的技术手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广电媒体积极引入先进技术,解决技术水平落后的问题。

三、新时期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要点

(一)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广电媒体的运营模式

从经营体制角度来看,广电媒体多数依靠政府领导和扶持,其对财政资金的依赖性较强,经营模式比较单一。传统广电媒体的工作人员,主要围绕内容生产开展工作,工作方式相对保守,盈利点多为版权费,信息和节目的变现能力薄弱,工作稳定性较强但效益偏低。相比而言,新媒体的资金回流方式多种多样,其不仅能通过流量直接创造收益,而且还能通过广告、网络营销等实现变现,在运营体制上的差异决定了传统广电媒体容易被时代淘汰,因此,其运营模式必须通过与新媒体运营模式的融合,才能应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因此,传统广电媒体要树立创新意识,主动寻求与新媒体的合作,主动创新传统的运营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更好地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3]。广电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主动创新传统管理体制,认真梳理媒体融合对传统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尤其要重新制定分配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媒体融合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传统广电媒体要立足于机构改革,适当对烦琐的工作环节进行精简,全面优化工作流程,加强部门建设,为媒体融合创造良好条件。广电媒体还要加强与新媒体运作方的沟通,借鉴先进成熟的经验,吸纳和培育优秀人才,夯实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基础。

(二)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媒体的技术

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技术融合是关键。新时期,媒体融合过程中必然涉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使用,新媒体行业领域有着大量新兴技术,广电媒体要主动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这些新兴技术应用于信息收集、内容生产、节目传播、双向互动等环节,利用各项先进技术不断优化媒体的内容,力求使广电媒体的触达效率得以提升,更好地维系自身与受众间的关系。

广电媒体要从技术角度着手,主动与新媒体融合,注重挖掘和发挥数据的价值,明确融合发展对数据分析及应用提出的要求,只有实现技术融合才能为广大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广电媒体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海量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新媒体渠道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为目标用户制作个性化节目,并通过多条渠道传播节目,满足不同用户对节目的需求,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推动广电媒体健康、快速发展。

(三)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广电媒体的内容

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内容融合的难度较大,需要广电媒体完善与新媒体融合的规划,尽量提高与新媒体在内容融合上的深度。首先,广电媒体要尽量提高信息融合的透明度,减少信息资源的浪费[4]。其次,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要及时革新传统的工作模式,促进不同层级与部门间的交流,以便更好地利用各项资源,保证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广电媒体可以在借鉴新媒体内容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媒体网站,做好网站功能开发、日常运维等工作,各节目可通过网站推送给受众,或直接与新媒体平台对接,将其作为自我宣传的一种手段。在网站开发的过程中,要开通评论、多向交流等功能,在节目播出和推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新媒体的优势,以吸引更多的受众,提高受众的参与程度。

四、新时期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优化建议

(一)树立融合思维,利用好互联网渠道

新时期,新媒体之所以成功,并占据大量市场份额,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互联网使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及时,这必然会影响传统广电媒体的发展。广电媒体只有树立良好的融合思维,在传统运营模式中引入互联网技术,才能优化和创新传统业务流程,从而扩大广电的信息传播范围,提升节目质量和播出效果。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才、技术与信息的竞争是制胜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广电工作人员树立起互联网思维,以融合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人才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需求。广电媒体要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准确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评价媒体工作者的能力与素养是否能满足自身需求,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鼓励员工主动学习,掌握更多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作实践,为新旧媒体融合提供强大助力[5]。比如,广电媒体在生产节目的环节,工作人员都要认识到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实际路径,具备融合发展思维,能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与受众展开交流,通过与受众的双向互动,了解其兴趣偏好,以此为依据优化节目内容、创新节目播出形式,开发最符合受众需求的精品视听节目,通过这种方式为广播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用好三条路线,拓展融合路径

广电媒体和新媒体的三条路线,分别是制度创新路线、用户需求路线和品牌建设路线,这三条路线是传统广电媒体成功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必须引起广电媒体的重视。广电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机制体制创新,夯实其未来发展的基础,在组织结构、制作体系、编辑流程等多个方面推动创新,驱动广播电视媒体全面向互联网主战场进军。对广播电视媒体的中心结构进行调整,推动组织结构变革筹建全媒体中心,同时针对运营机制、管理制度等进行创新。在用户需求路线上,广电媒体要在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始终围绕提高用户体验和满足用户需求,吸引更多受众走进节目生产流程,避免媒体单向决策忽略受众的主观感受,逐渐摆脱传统媒体产业链的控制,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的目标。广电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自主开发业务平台,立足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以用户为中心,体现鲜明的地域特色,以用户需求提高广电媒体平台的使用频率,增强用户黏性,不断扩大受众群体。对品牌建设路线,广电媒体要提高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注重新媒体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广电媒体要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借助新媒体拓宽广电媒体的传播渠道,鼓励受众反馈信息,让受众以“记者”的身份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广电媒体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自主开发广电媒体客户端,或者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品牌推广活动,以此增强受众黏性,提高自身品牌形象。

(三)坚持“内容为王”,优化内容生产

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既要坚持“内容为王”,也要注重对内容生产进行优化。广电媒体要利用好新媒体,把握好新时期新闻传播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主动回应民生关切,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变化,注重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新媒体资源优势,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在内容生产上避免追求热度、过度娱乐,更要避免盲目跟风,主动摆脱同质化的新闻内容,实时向受众传播新鲜的新闻产品。广电媒体要通过提高节目质量,增强自身传播力,主动创新广电新闻节目的内容,以优质内容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着重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四)变革生产流程,创新传统业务流程

广电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主动创新传统节目生产流程,力求在节目播出后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逐渐扩大受众群体的规模。例如,广电媒体可以通过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丰富广电节目的生产和传播渠道,创新传统生产流程。广电媒体还可以利用移动直播系统与受众进行现场互动,在新媒体的帮助下与受众进行双向互动,逐步提升栏目的影响力。广电媒体要重点创新传统的采编工作流程,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始终将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放在首位,保证采编工作的质量和节目播出质量。例如,在制作系列报道节目时,采访结束后要及时利用图片、音频、文字等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首次推送。借助信息推送的时间对采访素材进行深度加工,完成对新闻事件的深层次挖掘,在尽量保证深度加工效率的基础上,尽快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出成品新闻,通过时效推送、深度加工和多元传播的方式,对传统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并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增强新闻节目的传播力,提升广电媒体的影响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传统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新时期广电媒体顺应时代发展、应对激烈挑战的重要举措。广电媒体要深刻认识到新媒体融合的价值,主动探索自身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在新技术、新平台的支持下重构传统业务流程、优化内容生产、促进双向互动、提高信息质量。

猜你喜欢
广电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融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