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苏富 陈三梅
森林抚育对生态效益影响探究
马苏富1陈三梅2
(1.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生态监测和调查规划院甘肃甘南747409;2.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甘南746301)
森林抚育是在森林生长期间对林区林木进行科学、全面地管理,并落实一系列抚育技术措施,有助于打造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充分发挥林区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生态效益提升。文章探究了森林抚育对生态效益的影响和具体表现,总结了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
森林抚育;抚育技术;生态效益;影响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林业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为加大森林保护力度,有效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需要积极发展林业,并科学研究森林抚育技术。为推进森林抚育技术发展,提高森林生态效益,本文将通过研究森林抚育对生态效益的影响,分析森林抚育影响生态效益的具体表现,结合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森林建设现状及当地在森林抚育方面所做的努力,总结了森林抚育的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森林抚育技术加强森林抚育,主要目的是打造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在气候调节、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并有效维持土壤肥力,促进生态效益提升。
首先,在森林抚育过程中,合理的抚育技术能有效优化林区生态环境,使林木能够茁壮、健康地生长,有助于促进林木品质提升。在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基础上有规划地应用森林抚育技术,有助于科学配置森林资源,不仅可增加森林资源数量,还能有效提升资源质量。
其次,有效的森林抚育技术可为林木提供更充足的生长空间,使林木能够更均匀地分布。此外,应用科学的森林抚育技术能够有效优化林木生长过程中的光照环境条件,促进林木加速生长,保证林木整体质量,从而提高森林生产力[1]。
最后,通过采取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能够有效优化森林功能及结构,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科学的森林抚育技术也有助于优化森林群落功能和具体结构,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升林区生态效益。
森林抚育技术方案会对林内温湿度产生影响,根据相关研究,抚育间伐强度不同,对林内大气温湿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若采取强度抚育间伐方案时,林间日温白天上升夜间下降,月均温表现出高温季节上升而低温季节下降的趋势;若采取中度抚育间伐方案,林间日温白天下降夜间上升,月均温表现出高温季节下降而低温季节上升的趋势。同时,研究还表明,强度抚育间伐引发的温变程度超过中度抚育间伐引发的温变程度。此外,抚育间伐强度不同,对林内湿度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采取强度抚育间伐方案时,林内湿度会趋于降低;但采取中度抚育间伐方案时,林内湿度会趋于上升。和中度抚育间伐方案相比,采取强度抚育间伐措施所引发的林间大气相对湿度变化程度更高。适宜的温湿度有助于促进林木茁壮生长,在此基础上提升生态效益。
光合作用直接影响植物生长以及生产力。一方面,光合作用能够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为其供给能量,使植物加速生长以及分化。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所生成有机物将逐渐被转化成细胞壁等关键结构组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光合作用可促进植物增强生长力,促使植物生成更多生物量以及有益化学物质。
光照、温度、水分等直接影响着植物光合作用,通过落实科学的森林抚育技术,能够合理控制林区植被密度,优化调整林区环境温度及湿度,改善光照条件,打造更适合植被生长的林区环境,由此可有效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首先,在生态系统当中,生物物种越丰富,物种繁衍速度越快,越有利于林区整体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这样进一步促进物种生长和繁殖,形成良性循环。其次,保持生物多样性,可促进不同物种相互作用,并形成生态循环系统,反过来又促进多物种协同生长,既可有效维护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又可使林区整体生态系统更具稳定性,助力林业健康发展[2]。
科学的森林抚育技术有助于保持林间生物多样性。其一,在森林抚育过程中,通过合理疏伐及更新,可适当调整森林物种组成结构及空间分布情况,营造更科学的森林结构。合理疏伐可促进林木健康生长,还有助于改善林下环境,为多种物种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多物种更茁壮、健康地生长,由此维持生物多样性。其二,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可以显著地促进林区植被结构垂直分化,高度不同的植物可营造多类资源及生境条件,由此吸引更多种类的昆虫及动物,促进物种富集与分化,使林区物种更具多样性,还可打造更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在用材林抚育过程中,应遵循砍弱留壮、砍劣留优、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等原则,保证采伐强度合理,控制好林分密度,使森林林分整体布局更加均匀,具体可参见《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2015)的相关要求和细则。在用材林抚育期间,主要包括4种技术,即幼龄林抚育技术、中龄林抚育技术、大径材培育技术以及珍稀树种培育技术。
3.1.1 幼龄林抚育技术
对于幼龄林抚育所采取的技术主要包括透光伐、修枝、割灌除草、垦复施肥等。
其一,抚育期间适时进行透光伐,能够优化调整林区林分。通过砍伐部分植株,营造更优良的林区环境。砍伐对象包括生长欠佳以及不包含在种植范围内的植株,使其他植株有更宽阔的生长空间。一般透光伐安排在林分郁闭之后,砍伐时间不仅要考虑林分情况,还需要结合当地气候等条件,同时要根据林木种类及生长情况控制好砍伐频率,一般每3年砍伐1次[3]。
其二,当幼龄林生长至3~5年的时候,需要适时修枝。修枝要合理控制高度,一般不高于树高的1/3,具体如表1所示。在修枝时,若发现有病弱枝,需果断剪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林区的通风性、透光性,还要适度修剪其他健康枝叶。在修枝操作中,要注意保留主干,尽量剪除竞争枝叶。当前林区修枝最常用的方法是平切法,也就是在枝叶修剪过程中保持剪切口尽量平滑,这样有助于促进后期林木快速恢复。
表1 幼、中龄林间伐抚育间隔期以及修枝树高要求
其三,在幼龄林林分郁闭前落实割灌除草措施,主要是把影响幼林生长的杂草、藤本植被等割除。在割灌除草时,可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以提升操作效率。机械设备在行进过程中要注意避开稀有苗木及幼苗,防止苗木受伤。
其四,对垦复不会导致水土流失并且适合大径材培育的幼龄林来说,可通过科学垦复及施肥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并使林间密度更加合理,促进林木更茁壮、健康地生长。垦复时间可选择盛夏,也可选择冬季,深翻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并优化土壤条件,促使林地土壤具有更好的通透性。一般在垦复之后,于当年秋冬季节施肥,施肥主要采取沟施法,注意顺着等高线开沟。
3.1.2 中龄林抚育技术
对于中龄林抚育所采取的技术主要包括生长伐、卫生伐、疏伐等。
对于具有良好的立地条件同时郁闭度高于0.8的林分、复层林上层郁闭度高于0.7的林分、目标树以及辅助树分布相对均匀的林分,要适当进行生长伐。在日常林区管理期间,需要通过现代化技术对林木生长态势进行动态监测。若发现树木生长异常,比如胸径生长量持续下滑,此时要尽快落实抚育采伐措施;如果树木生长密度过大、生长状态不佳或者对保留木的生长产生一定影响,需及时伐除,以合理调整林木生长空间,为保留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一般生长伐之后要求林分郁闭度在0.6~0.7,并要确保林分均匀分布。
如果林区受到风雪折压、病虫害以及森林火灾等影响,抑或林区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此时要适时落实卫生伐措施,并在该项作业完成后保证林区郁闭度不低于0.6[4]。
若林区林带密度较大或林分郁闭度超过0.8,此时树木生长会面临激烈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影响林木正常生长,需要及时对这类林分采取疏伐措施。当前主要有3种疏伐类型,分别是机械、下层以及上层。工作人员需要合理选择疏伐方式,并通过有效疏伐适当缓解林木生长矛盾,使林冠保持梯级郁闭状态,确保各林层林木在实际生长期间均可有效受光。
3.1.3 大径材培育技术
在林分适合培育大径材并且具有良好的立地条件情况下,可科学制订抚育间伐方案,适当调整林间密度,并要做好水肥管理,以尽量提升大径材培育效果。如果林冠已经充分郁闭,同时林木胸径生长量和上年相比显著降低,此时需要及时采取间伐措施。在大径材基地中落实间伐措施期间,主要选择下层间伐法,且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程,主要伐除有虫害或者存在双叉生长情况的树木。在培育大径材过程中,需同步落实人工促进技术,具体是指在林木间伐之后的当年冬季深挖施肥。对于大径材建设基地,通常要求面积超过33 hm2,另外在落实主伐措施时,保证林分密度约1 200株/hm2。
3.1.4 珍稀树种培育技术
在中幼龄林立地条件比较好且其中包含珍贵树种情况下,可主要采取林冠下方造林、合理间伐、补植改造以及定向抚育等措施,将对林区珍贵树种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的非目的树种予以伐除,同时结合树种实际生长情况采取适时整形、合理除荫、及时修枝等措施,有效提升珍稀树种培育效果。若幼龄林中珍稀树种数量占比在10%~30%,需采取补植措施,尽量将珍稀树种占比上调至30%以上;若天然中龄林当中的珍稀树种数量占比已经在30%以上,或者每1 hm2珍稀树种超过300株,则要适时定向定株抚育,以合理优化林分结构,为珍稀树种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若低效林有适合珍稀树种培育的环境,可通过林冠下方造林措施改善珍稀树种林分,并要求林下种植的苗株数量超过相关树种新造林初植密度要求值的40%。
以生态公益林为对象进行抚育,前提条件是原生植物群落整体结构不会受到严重影响,通过落实一系列抚育技术,逐步构建复层群落结构形态,在此基础上使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护作用。若生态公益林所处区域为特殊保护地区,那么严禁开展任何抚育活动;若处在重点保护地区,那么需要合理限制抚育活动;若处在一般保护地区,可在必要情况下采取一定森林抚育措施[5]。
3.2.1 公益林抚育技术
在公益林抚育期间,要对幼龄林林分采取合理的调整措施,并要注意定株抚育。若发现林区密度过大,需要及时伐除其中的幼树;若林区过于稀疏,则要补种幼树,为林木营造优良的生长环境,使其在适宜的空间密度下生长,并使林区内的空间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在疏伐过程中,注意不可伤害到有益植株或者珍稀植被。此外,在公益林抚育时,要科学构建林木结构,尽量使林区生态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合理性,在保证林木健康、茁壮生长的基础上强化病虫害防御能力[6]。
3.2.2 阔叶林改造技术
这项工作主要包含2方面,一是补植改造,二是抚育改造。补植改造是在区域林木密度较小情况下适时补种林木,以更高效地利用林区空间,并在补植区域建设混交林,促进林区稳定、健康发展;抚育改造主要是通过封山育林以及疏伐等措施适当调控林区林分,促进林木快速、健康生长[7]。
科学地落实森林抚育技术措施,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改善空气质量以及森林环境等,促进生态效益提升。所以,有关单位在森林抚育期间,要结合林区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抚育技术,不断提升抚育经营效果,推进林业经济发展及生态效益提升。
[1]王刚. 论加强森林抚育提高森林经营水平[J]. 新农业,2022(21):38-39.
[2]阿不里米提·阿不来提. 山区天然林抚育技术要点[J]. 新疆林业,2021(4):47-48.
[3]邱志煌. 植树造林技术分析与造林管理方案的应用[J]. 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11):93-95.
[4]王双龙. 加强森林抚育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几点思考[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5):235-236.
[5]李贵国. 森林抚育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应用[J]. 广东蚕业,2022,56(1):106-108.
[6]周挺,张艳艳. 白龙江林区森林抚育经营工作调研分析[J]. 河北农业,2022(5):49-50.
[7]刘红元. 森林抚育资源现状及主要技术措施[J]. 广东蚕业,2020,54(12):103-104.
10.3969/j.issn.2095-1205.2024.03.15
S753.5
C
2095-1205(2024)03-49-03
马苏富(1987—),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本科,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规划设计、生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