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2024-05-16 08:50吴清秀
学苑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小数整体素养

吴清秀

(福建省清流县城关小学,福建 清流 3653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将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同时,新课标也强调了数学知识间的关联性,倡导教师摆脱教材的束缚,融合各个板块的内容设计综合性课程内容,以此突出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重组教育资源,发挥出单元整体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关概述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含义

单元整体教学指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从单元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规律、兴趣爱好等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授课手段,引导他们将之前学过的内容融入到全新情境中,挖掘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构建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全面且深刻地理解单元整体内容,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仍处在尝试阶段,就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而言,单元整体教学的流程是教师在备课时以单元为单位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结合新课标与学生的数学基础组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回到课堂上留心观察他们的具体表现,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接下来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特征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特点比较鲜明,主要分为整体性、联系性和主体性。其中,整体性和联系性是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教师应以此为依据整合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单元知识,能够从整体的视角分析其中的内涵,使他们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得到锻炼。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方面,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探究单元重难点的深层次含义,经过教师的提示便能将原本零碎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确保数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从而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三)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利用之前学过的内容引出新知识,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新旧知识的迁移上,主动探究教材中的概念、性质、公式等内容,以此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单元教学将原本零碎的理论知识以整体的方式呈现,使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转变,快速理清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全新的单元框架,便于课后的复习与巩固。可见,单元整体教学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真正意义上做到知识的专题整合,并能利用它们解决学习中或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研读教材,确定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载体。新课标中多次强调教材的重要性,而且与传统的授课模式相比,单元整体教学更加注重对教材的应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在备课环节认真研读教材,结合课程标准分析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将各个课节中具有关联性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以此确定单元教学的具体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规划单元教学内容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同学的数学基础、发展需求以及接受能力等因素,寻找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契合点,保证最终选定的单元教学内容符合他们的基本学情,为后续课程目标的设计以及学习活动的策划奠定良好基础。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为例,本单元分为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解决问题这五大板块。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这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便要仔细翻阅教材,考虑到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原则书写的,所以在介绍小数乘法的竖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等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参考整数乘法规则进行自主探究,只要解决小数点的问题即可。对此,本单元内容的编排要与整数乘法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将之前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的研究中,从而加强对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研读教材的方式使教师明确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指明深度学习的方向与路径,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做好充足准备。

(二)结合素养,设计单元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对单元整体教学而言起到指引作用,不仅能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还可以使学生知道本节课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便于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设计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确定教学内容后围绕抽象思维能力、数据分析意识、数学运算能力等方面制定课程目标,为学生指明清晰的学习之路。考虑到单元整合教学“整体性”的特点,教师制定目标时要仔细阅读与分析数学教材,以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提出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个性化教育,在单元目标的驱动下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结合数学核心素养将单元课程目标分为以下三点:1.让学生通过摆放模具、绘制图形、深入思考等活动全面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与意义,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运用现有的知识储备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通过研究实物表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积累丰富的空间与几何相关的学习经验。2.在教学活动中掌握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3.使其充分体会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形成勇于探索、善于交流的学习品质。将数学核心素养与单元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制定出满足小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目标,为单元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依托课堂,组织单元学习活动

1.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但也会对最终的学习成果具有直接影响。如果学生对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很难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整合本单元的重点概念,带领学生在抽象的语言文字中分析蕴含的深层次内容,不仅可以锻炼其数学思维的抽象性,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抽象思维仍然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明确单元概念内容与课程目标,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圆》为例,本单元的概念知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周长、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圆周率的意义等。教师采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知,询问学生生活中哪里有圆形,谈一谈自己对圆的理解。此问题比较简单,且贴近现实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班级内部形成浓厚的讨论氛围。而后,尝试给圆下定义。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圆等多种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和圆有什么差别?是由什么围成的?圆呢?很快便有学生回答道:“其他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却是由曲线围成的。”这样一来便引出了圆的概念: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互动中,深入思考本单元的概念知识,在文字与图形的提示下增强了他们的抽象思维,体现出单元整体教学对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影响。

2.借助游戏,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小学生年龄因素的影响,思考问题时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数学这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很难深化知识理解。对此,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组织相应的游戏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互动中,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还在无形中完成了单元重点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对所学内容有了进一步地理解与运用。几何直观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一直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机会,实现寓教于乐的同时促进几何直观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为例,本单元共分为认知圆柱圆锥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四个板块。教师在介绍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时,把学生分为4 人一组,引导他们回想是否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这两个立体图形。将想象的画面以剪纸、绘图等方式呈现,各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展示最终成果,最具创意的作品可以得到教师单独准备的奖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付诸实践,生动形象地设计出笔筒、漏斗、电池、斗笠等物品的图案,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特点的理解。结束游戏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结合动手操作的经验得出结论:圆柱的底面是2 个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1 个曲面,高是两底之间的距离;圆锥的底面是1 个圆,侧面是1 个曲面,只有1 条高。这样的动手操作游戏为单元知识的深度研究打下了基础,达到强化几何直观素养的教育目的。

3.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合作探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授课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段、各门学科的实际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效率,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体现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要想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教师便可以将他们的实际情况与单元重点内容加以整合,设计针对性的调查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研究,把每个人收集到的数据或重要信息整理在一起,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具体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还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发展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促进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为例,本单元重点介绍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充分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当学生掌握了单元核心知识后,教师组织一次合作探究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某市近几年来参观博物馆的人数,将收集到的数据制作成一张统计表,分析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年到()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经过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得出以下结论,如表所示:

某市参观博物馆人数统计表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2019~2020 年参观人数增长最快。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现人数变化,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绘制了相应的统计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的投影功能展示各组的学习成果,在鲜明的对比下让学生意识到,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晰、简便地展示数据变化。合作探究活动使全体学生对单元重点知识有了全新的认知,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自行收集、分析、汇总数据,以此提高他们的数据意识和思维能力,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利用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4.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每一名小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提高数学考试成绩的必要保障。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传授相应的运算技巧,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运算准确率。但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性,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单元教学,挖掘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学习新课知识,掌握数学公式的应用规律,促进运算能力的提升。在生活情境的渲染下,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跟随教师的思路自主探究单元重难点内容,推动运算教学顺利开展。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为例,单元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以及解决问题。首先,教师采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询问学生是否有晨练的习惯。话题一出,引起热烈的讨论。教师再利用投影的方式展现王鹏晨练的场景,引导他们根据图片中提供的数据列出算式。其次,学生自主探究22.4÷4 的解法,一共得出两种结论:第一,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 倍再计算,但在算224÷40 时会遇到不能整除的问题,所以部分学生即便有这个想法也仍然不能得出准确答案;第二,22.4 千米=22400 米,22400÷4=5600 米=5.6 千米,但是整个流程比较麻烦。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探讨一种简便算法,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当学生掌握列竖式解题的技巧后,教师出示几道练习题:6.5÷5,7.2÷4,9.6÷8,12.5÷5 等,在反复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通过研读教材的方式确定单元教学内容,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制定单元课程目标,明确以上两点后,以学生的基本学情为切入点组织单元学习活动,使他们的抽象思维、几何直观、数据意识、运算能力等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从而高效完成单元教学任务,取得了理想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小数整体素养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