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蕾?王兰?艾超
病毒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病原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等特点。在秋冬季节,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冷空气南下,“例行到访”的流感病毒、诺如病毒“按时登场”;近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也陆续被各地区监测发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首次将JN.1单独纳入新冠临近预报(SARS-CoV-2 Nowcast)。
从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3年5月宣布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新冠变成了一个需要进行长期管理的持续健康问题。截至2024年1月,我国已有多款新型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上市,包括2023年11月最新获批的创新药阿泰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口服抗病毒药物原则上应尽早使用。随着新型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不断面世,如何合理选用新冠抗病毒药至关重要。其中,关于特殊人群应该如何服药更是重中之重,值得反复探讨。
一、小分子抗病毒药分类
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已经相对普及。从机制上说,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3CL蛋白酶抑制剂和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抑制剂。对于普通人群,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均适用于发病在5天以内的轻症和中症,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人。3CL蛋白酶抑制劑(表1)主要包括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来瑞特韦片、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和阿泰特韦片/利托那韦片,这几种药对目前所有的新冠病毒变种都可以产生作用。RNA依赖性RNA聚合酶抑制剂(表2)主要包括莫诺拉韦胶囊、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阿兹夫定片。
二、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
通常来讲,我们说的特殊人群主要包括肝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期患者、哺乳期患者、青少年患者以及老年患者。对于这类人群,选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时需要结合他们的生理特点,谨慎使用。
1.肝功能不全患者
肝脏为药物代谢的主要途径,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原则上需要考虑进行剂量调整或监测肝功能。比如,对于既往有肝脏疾病、肝酶异常或者肝炎病史的患者,应谨慎选用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阿兹夫定片;重度肝损伤的患者不可选用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说明书等专业支持,选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来瑞特韦片、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莫诺拉韦胶囊期间无需调整剂量,但应密切监测肝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确诊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正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联合用药时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和监测乙肝病毒(HBV)复制的标志物,避免用药变化可能导致的肝炎急剧恶化。
2.肾功能不全患者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来瑞特韦片、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莫诺拉韦胶囊期间无需调整剂量。选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时,临床会根据患者的肾功能等级进行剂量调整;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建议使用。
3.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
对于妊娠期患者来说,小分子抗病毒药没有较好的选择—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明确禁止使用;而其他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也不建议使用,需要由专业的临床医生进行评估后方可决定。
对于哺乳期患者,选择用药时需要重点关注药物可能对哺乳、婴幼儿产生的影响。比如,选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阿泰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来瑞特韦片、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时,一般建议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结束后7天停止哺乳;选用莫诺拉韦胶囊,建议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结束后4天停止哺乳;阿兹夫定片则不建议在哺乳期间使用。
4.青少年患者和老年患者
对于青少年患者,尤其年龄在6~17岁或体重在20~40 kg的儿童患者,目前仅可选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且需要将每次服用剂量减少至150 mg/100 mg。其他如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阿泰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来瑞特韦片、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阿兹夫定片,还尚未在18岁以下患者中开展临床研究。莫诺拉韦胶囊可能影响儿童骨和软骨生长,因此也不建议儿童使用。
对于老年患者,根据药品说明书,可以选用不需根据年龄调整剂量的药物,如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莫诺拉韦胶囊以及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来瑞特韦片。
5.高危患者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存在基础疾病、需要服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当选用小分子抗病毒药时,需要密切关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含有“利托那韦”的组合药物。基于安全考虑,如合用其他药物,合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医生,增加对合用药物的潜在不良事件的监测。另外,我们也可以选用不太可能与合用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莫诺拉韦胶囊,尽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抗病毒药物无法“杀死”病毒,只能抑制病毒复制,因此,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应尽可能早。并且,对于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及相互作用,积极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不可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