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书评

2024-05-16 08:40张德平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时分书评红楼

张德平

技法指导

书评,即评论介绍书籍的文章,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有见地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社之间构建起信息交流的渠道。

一、书评的类型

1.介绍性书评:篇幅短小,主要介绍书籍的基本内容,有广告色彩。

2.评价性书评:介绍书籍主要内容的同时,还对其特点、风格、主要成就以及缺陷等给予简明扼要的评论,具有一定的导读性质。

3.专业性书评:从专业角度来评论书籍,篇幅较长,对书籍的分析和挖掘比较深刻,关注书籍的理论性质,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4.阐发性书评:比专业性书评更具学术价值,可以是对书中某一问题的深刻探讨,也可以是对书中某个论点的反驳,还可以是对书中观点的升华,充分阐释个人见解。

5.书话:这是一种散文化的书评,既评论书的内容,也评论书的编辑或装帧,也有人喜欢谈论作者或相应的典故,篇幅不长,但其言之有物、生动活泼,较少拘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学写书评

书评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通过书评,读者能够看到书籍肌肤之下的骨架、气质与思想。书评的写作,一般有三个步骤:介绍——评价——推荐。写作内容上,可对作品的思想意义、艺术特色、社会价值等进行分析评价;可对作者的创作背景、人品学识等进行总结评述;可对读者的阅读进行指导;可对作品本身的得失从多个角度进行议论;可结合作品的评论,探讨各种美学问题等。

书写书评,有几点需要注意:

1.写书评不能局限于书,要站在书之上看待书的价值。

好的书评能让人产生一睹为快的冲动,而差的书评可能会让一本好书与读者擦肩而过。因此,书评的质量取决于书评作者对书的眼光与判断,负责任的书评作者一定会站在高处,以俯视的姿态来判断一本书的优劣和价值所在,而不是仰视。

如旅英作家林满秋的《飞越高墙》,是写给麦克·莫波格《第94只风筝》的一篇书评。文中对创作此书的背景、巴以冲突的由来、扎伊尔德对死去哥哥的怀念等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让读者对该书的价值一目了然。文尾的“风筝没有刺,却可以飞得更远;微小的力量,依然可以发挥惊人的影响力”,也给人以久久的回味。

2.写好书评的前提是读透一本书,对之予以准确定位。

任何一本书,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单元。因此,要写好书评,必须对所评之书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反复读,读懂读透。必要的时候,还要做书摘笔记,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把作者最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弄清楚,并提炼出来。

文学评论家李长之曾说:“要同情地了解、无忌惮地指责,可以有情感不能有意气,可以有风趣而不必尖酸刻毒,根據要从学识中来,然而文字仍需是优美而有力的创作。”这句话很贴切地道出了写好书评的要义:立论要尽量中正,情感要尽量无私,棱角要尽量分明,评价作品时,要注意评价的科学性、见解的独创性、语言的生动性。书评人的眼睛要穿透书籍作者的眼睛,缔造出另外一个澄净的世界。

3.注重细节,写出特色,有所创新。

书评应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写出自己的特色;书评不必面面俱到,要分清主次。

文无定法,书评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因人而异,因书而异。比如偏于谈感受的文章可以直接从讲述自己的感受开头;想要带点文学色彩、给读者一点悬念的可以以抒情开头。书评的结尾也不一定是推荐式,可以表达愿望,也可以批评某种现象和做法,但批评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推荐。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认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原因是小说中人物所处的位置和关系,使人物没有别的选择。

请结合你对《红楼梦》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就你感触最深的部分,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书评,阐述你对这本书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优秀习作

红楼尽头,梦醒时分

——《红楼梦》书评

◎一考生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是鲁迅对《红楼梦》情感基调的概括。吾认为,《红楼梦》就是高处不胜寒的一场梦,更是曹雪芹的一场梦。红楼尽头,不过是梦醒时分。

“剪不断,理还乱。”《红楼梦》里的爱恨情仇、真善美、假恶丑跟人物命运交织在一起,似一团麻,永远理不出头绪。温顺世故的袭人,孤高清绝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气吞声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通晓人情世故的宝钗……随着封建社会的起起落落在人海里浮沉,经历大观园的繁盛和衰落,最后如梦一场,灰飞烟灭。

这是《红楼梦》里人物的悲剧,而作者曹雪芹又何尝不是和他们悲欢同在呢?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曹雪芹,和他《红楼梦》里的人物一样人生起伏不定,也正是他的起落铸就了他的红楼。他带着对众生陷于封建社会而无法自拔的同情,创作了《红楼梦》。而《红楼梦》也替他书写了他的内心,似梦非梦,故云:“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自己的一场梦,梦醒时分,一切皆空,才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自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不知是让人把故事看淡点,还是把人看淡点,抑或是作者用此宽慰着自己?

矛盾的感情,真实的人生。何人不是入世沉沦,而又在陷于其中时渴望解脱,渴望救赎,对出世充满了向往?《红楼梦》的尽头真是梦醒时分吗?非也。怕是作者戏说,才能让人生轻轻掠过,不留痛楚。而《红楼梦》又真实可触吗?非也。人生本如戏,最终不过是“一尊还酹江月”罢了,而这镜中花、水中月的浮华人生,走到尽头,又何尝不是一场梦的梦醒时分?

红楼尽头,梦醒时分。我们啼哭,周围人欢笑,是我们来世的样子;周围人哭泣送别微笑的我们,是我们离世的样子。人生一世不过春秋一季,经历种种悲欢,立于人世外会迎来梦醒时分,落于尘俗中也终有梦醒时分,其中人世悲观尽现。正所谓“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点评

本文语言优美,文脉流畅,有较为深刻的洞察力和思想深度,紧紧聚焦于一个“梦”字来写作,可谓抓住了“牛鼻子”。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评论《红楼梦》这么一部恢宏的小说,如果找不到一个关键点,是很难支撑起作文内容的。这体现了作者的聚合思维能力,它使作文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

猜你喜欢
时分书评红楼
热烈时分
书评
书评
书评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渐解红楼味
帮你认识“时分”
梦醒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