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

2024-05-16 08:50李川侯红霞
河北渔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水花

李川 侯红霞

摘 要:为适应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利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培育反季节加州鲈苗种,在车间内进行饵料培育收集、水花下水、聚群饲养、饲料驯食、水质管理、筛苗分池等。采用12个培育池(总面积235.5 m2),每池投放水花30万尾,经过40 d培育,共产出59.94万尾苗种,平均成活率约为16.65 %。

關键词: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苗种培育;水花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大力推广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突破了加州鲈人工繁殖技术,但是由于北方地区春季升温迟,秋季降温早,夏季高温时间短,导致当年春季繁育的加州鲈苗种无法在冬季之前生长到0.6 kg以上,达不到商品鱼出售规格。若在池塘过冬,北方冬季池塘冰封水面,越冬期长,容易导致加州鲈瘦弱受损而引起水霉病。根据近几年商品加州鲈越冬经验,水霉病发病率高达50%以上,损失非常惨重。因此,很多加州鲈养殖户只能在越冬前将不达规格的加州鲈低价出售,致使养殖效益降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养殖积极性。另外,加州鲈市场价格在不同季节波动性较大,夏季由于气温高,不易长途运输,市场上商品加州鲈少,价格可达40 元/kg以上,而10月以后,南方大量加州鲈上市,天气又易于长途运输,加州鲈市场价大幅度降低,基本在26 元/kg左右,导致北方养殖户基本无法获得利润。无论是池塘越冬还是价格波动方面,都倒逼养殖户必须进行反季节养殖和苗种培育。沙河市海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冬季从南方引进水花,利用工厂化循环水育苗车间进行苗种培育,可较早育出反季节大规格鱼种,待春季外塘水温上升后及早投苗,延长高温生长期,在10月份之前出塘销售,避开了南方加州鲈上市期,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北方加州鲈养殖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现将苗种培育技术进行总结,供养殖户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育苗车间

育苗车间共两套循环水系统,每套系统包含12个直径5 m、高1.2 m圆形PP材质鱼池,鱼池一侧进水,中间排水。循环水处理系统配置有循环水泵、微滤机、生化处理系统、蛋白分离器以及紫臭氧消毒器等。另外,系统中配有空气能加热设施,能对水体进行加热。

1.2 放苗前准备

水花下池前几天,将鱼池用复合碘消毒,清洗鱼池,冲洗系统。将循环水系统注水,各鱼池加水50 cm,开启曝气管和空气能加热器,将水体充分曝气增氧,水体温度加热至22~23 ℃。将鱼池中间回流管用80目筛绢网捆绑,防止水花逃逸。

1.3 丰年虫孵化与收集

在水花下池前24 h,池中培育鲈鱼开口饵料丰年虫幼体。从市场上采购丰年虫大红卵,放于100 L的孵化桶进行孵化,桶中加满水,按照1 L水加20 g粗盐、5 g虫卵的比例进行配制,并搅拌均匀。桶中固定加热棒,使温度控制在28 ℃左右。充气头沉于桶底进行曝气,使桶中的水和虫卵处于翻滚状态,防止虫卵沉底。在孵化桶上方悬挂一盏30 W日光灯(多个孵化桶可共用一盏灯),保持孵化过程中有一定的光照。在28 ℃水温下,孵化24 h的丰年虫卵已基本脱壳,移走曝气头,将桶中的水体静置10 min,去除孵化桶上层漂浮的红棕色的虫卵壳,使用80目和200目的网兜过滤剩余水体和丰年虫幼体。过滤时,80目网兜在上,200目网兜在下,将桶中水体倒向80目网兜中,通过80目网兜漏下的水再次经过200目网兜过滤。经过双层过滤后,剩余虫卵壳留在80目网兜中,浓缩的丰年虫幼体留在200目网兜中。将浓缩的丰年虫幼体放入复合碘水溶液中消毒10 s,冲水漂洗后倒入清水盆中待投喂使用。普通的丰年虫大红卵500 g干虫卵可孵化收集1 250 g丰年虫幼体。收集好的丰年虫幼体需要在半小时内投喂使用完,否则将很快死去,并失去营业价值。

为保证水花在下水后的前几天有充足的新鲜丰年虫幼体做为饵料,需要分6个批次进行丰年虫孵化。孵化丰年虫时要将虫壳充分过滤出来,防止水花误食虫壳,一旦误食,因虫壳不能消化发生卡壳,而遭到淘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专用大型卤虫孵化器进行孵化,专用孵化器底部有水龙头开口,利用卤幼驱光特性,在底部出口采取光照诱光聚集,然后放出幼虫并收集。孵化器收集幼虫的方法较双网过滤法更为方便快捷。

1.4 水花下水

2023年3月8日,水花鱼苗使用充氧塑料袋运到后,将塑料袋整体放于鱼池中调温0.5 h,使袋中水温与鱼池水温达到一致。然后解开袋口,将水花与水一起缓慢倒入池中,塑料袋多次加水冲洗,防止水花苗留在袋内未倒出。每个鱼池投放水花约30万尾,共投放12个培育池。水花入池后,减小鱼池水体曝气量,有微量气泡爆出即可,防止水体的搅动影响水花游动。将系统水体循环量调小,进水管有微流水流动即可。将系统水体温度设置为27 ℃,使水体缓慢逐步加温至设置温度。

1.5 投喂

1.5.1 丰年虫投喂量 水花入池4 h后,已基本适应水体环境,此时要抓紧投喂,提高水花成活率。第一天每餐按照每10万尾水花投喂20 g浓缩丰年虫幼体进行投喂,即鱼池30万尾水花投喂60 g浓缩丰年虫幼体。由于水花在池中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聚群,前两天投喂时要全池泼洒,每天喂6次,具体投喂时间见表1,每次投喂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之后每天逐渐增加投喂量。

1.5.2 聚群投喂 由于水花具有趋光性,在鱼池边水面上20~30 cm处悬挂一盏5 W的带罩LED小灯泡,从第3天开始,投喂前先打开灯光,水花会慢慢聚集在灯光下,缩小投喂范围将丰年虫幼体缓缓倒在水花聚集区。经过多次训练,水花苗逐渐形成聚群投饵的条件反射。之后进一步缩小投喂范围,没有聚群的水花也要补充投喂,逐渐向灯下聚集区进行诱引,防止摄食不到成为弱苗被淘汰。

1.5.3 饲料驯化 在喂食丰年虫第5 天,养殖系统水温已逐渐升温至27 ℃,在此温度下,鲈鱼水花摄食旺盛,摄食量大,生长快,丰年虫已逐渐不能满足水花的摄食需求。为实现工厂集约化养殖,减少孵化丰年虫工作量,自第5 天开始,在丰年虫幼体中掺入专用微胶囊全价配合开口饲料,具体粒径和型号见表2,根据天数更换不同规格的微胶囊全价配合开口饲料。水温保持在26~27 ℃,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从活饵驯化过渡到配合饲料,提高水花驯化率和成活率。在苗种驯化转口期间,丰年虫活饵与微胶囊饲料配合比和投喂天数见表3。驯化过渡期8 d左右,待水花日龄14 d以后,基本完全过渡到食用配合饲料。

1.5.4 饲料投喂 从丰年虫活饵逐步过渡到全价配合饲料B1后,每天投喂4次,投喂前先用灯光诱鱼,形成鱼群后,将饲料洒在鱼群上方,缓慢喂食,待鱼群一多半散去后停止喂食。B2型号饲料投喂结束,鱼苗日龄30 d左右的时候更换为1 mm粒径饲料,驯食过程结束,此时鱼苗已长到2~3 cm。

1.6 水质管理

水花培育期间,为防止水花从出水管冲出,出水管用80目筛绢网包裹捆绑,这样虽然可以防止鱼苗被冲出,但是饲料及粪便残渣不能有效地随水流冲走,大部分会沉淀在鱼池底部,因此每隔2~3 d要及时用吸污装置将底部饲料及粪便残渣吸出,防止饲料及粪便残渣因过多堆积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而导致鱼苗培育失败。驯食过程结束后,中间排水管可根据苗种大小及时更换更大目径的筛绢网,逐渐利用水流循环将底部饲料及粪便残渣自行冲走。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产估算

2023年4月19日,苗种日龄40 d左右进行测产,从12个培育池中,随机抽取1、6、9号三个培育池,测量鱼苗体长、体质量。每个培育池随机测量8尾,结果显示,1号池鱼苗平均体长33.63 mm,平均体质量0.44 g;6号池平均体长32.63 mm,体质量0.37 g;9号池平均体长33.75 mm,体质量0.41 g。结果显示,该批次水花鱼苗在不同培育池生长速度基本相当。

2.2 培育效果

从1、6、9号三个培育池打样鱼苗若干,分别称量、计数后,计算平均规格,再对三个培育池全部鱼苗进行拉网称重,按平均规格计算鱼苗数量。见表4。每个池子投放水花均约30万尾,三个池子鱼苗培育成活率分别约为15.95 %、17.04 %、16.96 %。结果显示,本次工厂化育苗鲈鱼从水花到驯食完成平均成活率约为16.65 %,12个培育池总出苗量估算为59.94万尾。

2.3 及时筛苗

随着苗种不断生长,苗种间个体差异逐渐显现,体长差距甚至可达一倍以上。为防止个体差异大的苗种互相残食,必须及早分苗。准备3~10朝的竹筛或塑料筛,在苗種长到3~4 cm以上后开始拉网筛鱼,将同等规格的鱼苗分到相同的鱼池中饲养。整个苗种培育过程要不间断地筛鱼、分池,在保证同池鱼苗规格基本相等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分池降低养殖密度。鱼苗长到一定规格后及时出售或者放到外塘饲养。

猜你喜欢
水花
奇妙的小水花
童年里的水花
种雨
颠覆传统的水花培育
两个愿望
水花飚到2000元/万还买不到苗?加州鲈养殖大热之下疯狂的苗市场
三千与水花
加州鲈遮阴水花育苗技术介绍
友情的水花
墙里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