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技术与林业病虫害防治

2024-05-16 13:16韩洪霞
花卉 2024年8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林木害虫

韩洪霞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国有黄河林场,山东 济南 250200)

1 植树造林工程开展的重要性

通过植树造林能够有效维护生态系统,改善人们生存环境,为人类生存及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建设美丽家园。通过植树造林也能够减少山体出现水土流失等情况,保障水土平衡,减少沙尘暴、泥石流等多个自然灾害的影响,保障人们日常生活质量与安全。随着植树造林工作的逐步开展,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能够呼出诸多O2,吸收工业城市排放的CO2及各项有害气体,减少酸雨等恶劣天气的发生,起到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良好作用。而在台风等恶劣天气来临时,植树造林能够降低台风天气的影响,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植树造林工作属于利民的绿色经济工程,不仅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财富,同时也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稳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无林地系指适宜造林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滩涂地、沙荒地和废矿基地等,一般统称宜林地[1]。

2 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及防治现状

我国地大物博,林业生态系统多样,复杂的天气状况也给林业病虫害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强病虫害防治,一方面能够确保树木的正常生长、独木成林,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病虫害的肆虐会造成林业生态系统的损坏,从而降低社会发展的速度。因此,林业部门应加强对于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把“预防”放到“治理”前,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来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长期发展。

目前我国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环节存在不足之处。①林业相关部门对病虫害防治的观念陈旧,很多防治手段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制约。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林业病虫害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如若还坚持用传统的病虫害治理技术,得到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并且,在进行林业病虫害治理工作时,技术人员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导致在治理过程中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②病虫害治理方法单一。林业技术人员在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时并没有将治理方法进行及时的创新改变,不同地区的病虫害性质是不一样的,如果只采用单一的病虫害治理方法也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阻碍林业系统长期发展[2]。

3 植树造林技术

3.1 播种造林技术

播种造林是传统的造林方式,一般运用点播、撒播和条播等方法完成播种。不同种子适宜的播种方法不同。例如,种粒较小的种子,可运用撒播的方式来完成播种,因为与大种粒种子相比,种粒较小的种子更易于被泥土掩盖,使用撒播的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种植效果;而种粒较大的种子,可以运用穴播的方法来完成播种,避免由于播种后种子长期裸露于土壤表层,而无法正常生长发育的问题。播种造林技术简易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大面积的苗木栽培中。此外,播种时,还应注意种子与土壤环境的适宜性。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可以播种于土壤条件较差的区域;而对于一些特殊的种子,则需要播种于适宜的土壤中。

3.2 植苗造林法

所谓植苗造林法,主要是通过选取根系成长完整的苗木,将其直接进行栽种,以达成植树造林这一目标。相较于其他的植树造林技术,植苗造林法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及生长速度。不同的苗木对外部气候、温度条件有不同的标准和需求。因此,在选择健康苗木的同时,需要了解苗木成长所需的外部气候条件。在苗木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尽量选择根系完整、茎干较为粗壮的苗木。苗木运输、存储和栽植的过程中,苗木根系很容易在外部因素的影响受到损害,加强苗木根系保护,避免出现苗木根系损伤的问题[3]。

3.3 分殖造林技术

分殖造林技术是利用母体树木的树枝和树根等进行栽培的造林方法。该种方法可以充分保留母体植株的各种优良特性,可操作性强。但由于样本收集较为烦琐,一般适用于名贵、稀有树木,或极为罕见的树种,无法实现大面积种植。

3.4 混交造林技术

以当地自然环境中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分布特点等为依据,营造近自然混交型的森林系统,充分发挥树木的生态效益。该造林方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可以提高树木成活率,减少造林工程所需成本及不必要的损耗。

4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4.1 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预防

通过科学合理的林业病虫害预防工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林业生产的稳定。很多地区之所以会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和预防工作执行不到位有直接关联。因此,科学、系统开展育苗造林、抚育、封山育林等工作,保障林业生产的稳步推进、顺利开展。在育苗时,尽量避免育苗地点选择在低湿地方,进一步降低出现苗枯病的可能性。育苗时需要展开苗圃的轮流作业,有效规避虫害出现的概率,并定期开展苗圃松土、施肥。抚育时,需要做好除草工作和施肥工作,同时定期修剪枝叶,将一些已经患病的枝叶及时修剪干净,避免出现病虫害的大面积蔓延,并提高抚育管理工作的综合质量[4]。

4.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常见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实际操作流程简便,经济性价比较高。常见物理防治技术具体包括3 种方法。

第一种是人工捕杀,通过人工捕杀消灭虫害。人工捕杀防治成本不高,但是受到人为因素影响,限制捕杀范围,适用于捕杀难度不高、较大形态害虫,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如果林业病虫害防治范围较大,害虫分布范围较广,在进行人工捕杀时,可鼓励引导林地周围居民共同参与,加快害虫捕捉速度,提升人工捕杀防治效率。

第二种是集中诱杀。运用诱杀法进行物理防治,主要利用害虫生长特性进行诱杀,防治成本不高,防治效果良好。比如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灯诱捕杀,选择夜晚时间段,大部分害虫习惯在夜晚时间段内活动,在林地相应位置设置诱捕灯,吸引害虫到诱捕灯方位后进行集中消灭。比如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物理防治,将已经灭杀的害虫作为林业病虫害问题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种类害虫生长发育情况,了解其繁衍特点,以便选择比较合适的时间段进行集中灭杀,消灭害虫种群。比如信息捕杀法,确定捕杀对象,散播性信息素合成物,影响雄性害虫和雌性害虫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雌雄害虫交配,有效控制害虫繁衍,逐步减少害虫数量。不同种类害虫对应不同性信息交流信号,需散播不同种性信息素合成物,应用信息捕杀法,充分体现出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无公害特性,只会作用于目标对象,不会伤害林木环境中的益虫,是值得广泛推荐应用的有效物理防治技术。

第三种是隔离法。选择隔离带设置区域,在相应位置安装隔离带,主要隔离病虫害区域和保护区域,在两者之间规划无林木地带,合理把控无林木地带长度与宽度距离,确保隔离防治效果。应用隔离防治方法,主要作用于具有一定传染速度和蔓延范围的病虫害,隔离阻断病虫害传播链条,控制林木病虫害传播范围,避免产生更大损失。在实际应用隔离防治方法时,需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应用,提升林木病虫害防治效果[5]。

4.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其主要操作方式是利用和保护病虫害虫的天敌,形成稳定的生物链,从根源上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以虫治虫技术是利用自然界有益昆虫和人工释放的昆虫来控制害虫的危害;有寄生性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线虫、原生动物、微孢子虫;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猎春、蜘蛛等,最成功的是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广泛应用。以菌治虫技术是利用自然界微生物来消灭害虫,有细菌、真菌等,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颗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应用较广[6]。

4.4 化学药物防治林业病虫害

化学防治技术主要应用不同化学药剂发挥防治作用,化学防治适用范围广,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非常明显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但是,部分化学药剂具有一定毒性,会影响林木健康生长,在应用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需特别注意化学药剂使用方法,合理把控化学药剂使用频次和使用量,明确具体病虫害问题,选择对应化学药剂,按照安全用药、混合用药方法,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化学防治。充分考虑到化学药剂特性、林业病虫害防治范围、林木生长情况等因素,采集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精确计算,精准把控化学药剂使用量、稀释度,可有效控制化学药剂对林木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化学药剂对林木生长的危害性。在应用化学防治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林地自然环境条件,合理选择化学防治技术。现阶段,常见化学防治施药方法包括热烟雾、树干注射、喷雾等,在进行喷雾施药时,需同步结合静电喷雾技术,提升喷雾施药精确性,精准定位施药范围,直接作用于目标树木,减少化学药剂用量,确保化学防治效果。结合药剂用量、施药范围,自主选择手动喷洒药剂或者自动喷洒药剂的不同方法。结合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实践经验作出判断,应用树干注射施药,对林木生长的危害性最低,防治效果更好,可优先选用树干注射施药防治方法。

4.5 营林防治技术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应用营林防治技术,可丰富生物物种多样性,增加林木树种,提升林木树种抗病性。常见营林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造林防治。优先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林木树种,对造林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充分考虑到地势地貌、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种植的林木树种。合理规划混合林种植培育,培养多层次生物群落,有利于增加病虫害天敌生长数量,强化造林地生态环境质量,强化林木自然防护能力。

(2)苗期防治。在林木幼苗生长阶段,密切关注林木幼苗生长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幼苗培育方法,创建安全稳定的幼苗生长环境,确保幼苗根系发达,加快幼苗生长速度,提升林木幼苗存活率。重视苗期防治,加大林地安全巡查力度,检查林木树种质量,淘汰不良树种,对林木树种进行消毒处理,检查林地土壤情况,排除潜在病虫害,确保土壤土体质量。强化苗期管理,做好水肥灌溉、除草松土等工作,确保林木幼苗健康生长。

4.6 建设优秀防治人才队伍

新时期进行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建设优秀的防治人才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在建设防治队伍时,一定要首先明确人才目标,吸收专业性强的人员并对其进行统一培训和阶段性的考核,保证其理论知识的扎实充沛。在病虫害综合防治过程中,由专业人员带队,对其治理现场进行全面把控,将理论知识运用到防治实践中来。林业部门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购买先进的杀虫技术设备,邀请经验丰富的病虫害防治人员莅临现场指导,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质量最大化,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新时期下,林业物种的流动速度加快,为了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林业技术人员一定要打牢知识的理论基础,探索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治理效果。

另外,在建设优秀防治人才队伍时,更应该开阔人员视野,委派相关人才进行外出学习,交流优秀的病虫害防治经验、针对性学习防治技巧,进一步提升防治能力。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提高在林业病虫害防治时的工作效率,提升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4.7 采取可持续性发展的防治手段

新时期想要提高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就必须要学会从根源解决问题。从林业种植环节开始把控,选择抗病抗虫害性强的树木,降低后期出现病虫害的可能性。在进行育苗培育时,也要加强其抗病、抗虫害性的能力。

化学防治基础虽然品种多、效果好,但也极易对林业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为了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加强对于病虫害天敌的保护,打造完整的生态链。通过生物治理的方式,提高病虫害天敌的数量,并利用性激素治虫技术,用同类昆虫的雌性激素来诱杀害虫的雄虫,抑制有害昆虫的繁殖率。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土壤中的化学试剂残留,保证林中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技术人员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丰富的理论知识,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

5 结语

总之,应当加大造林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社会群众参与其中,培养专业的植树造林技术工作人员,并落实薪酬管理制度,使得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从而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林木害虫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植树造林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