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退化林修复工程 推进生态建设发展

2024-05-16 13:16王洁民
花卉 2024年8期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病虫害

王洁民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羊圈沟林场,山西 忻州 034000)

0 引言

为实现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保证木材供给的安全,针对落叶松人工林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相关林业人员从优良种源选育技术、林业信息化技术以及优质苗木繁育技术等方面入手,实施退化林修复工程,实现落叶松的高、稳产出,从整体上提高我国落叶松林分产量和质量,实现创新技术、社会资源以及市场资源等三方面的共享,以推进生态建设科学优质发展。

1 管涔山脉气候特征概述

管涔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岢岚、五寨三县交界处,地处吕梁山以北,隶属吕梁山脉,是华北落叶松的原生地。管涔山林区属于黄土高原土石山区的水源涵养、防护和用材林区,全境均处于“三北”防护林系内,是华北地区林相最好的林区,树种以云杉和华北落叶松为主,其不仅是“华北落叶松的故乡”,也被叫作“云杉之家”。

虽然管涔山林区的面积较小,但其海拔的高度差却相当悬殊。管涔山处于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多褶皱高中山地带,海拔2617m 的管涔山和海拔2745m 的芦芽山是纵贯西部的主脊线,海拔最低处为1346m,海拔最高处为2787m,二者高差达1441m[1]。越过汾河和恢河谷地与其对峙的是云中山脉。全区地势呈西高东低,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坡向、坡度变化较大。

同一地区内,海拔每升高100m,年平均气温就会下降约0.56℃,此时地区的降水量也会相应增加。而在山西境内,管涔山脉属于降水量较多的区域。地势由低到高,出现的气候类型更为多样化,这也使得管涔山脉的植物生长呈现出垂直分布且差异性大的特征。

管涔山林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经调查发现,该区域乔木有67 种,灌木89 种,草本512 种。

2 落叶松人工林培育现状

在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人工林承担着重要角色。关于落叶松的定向培育及遗传改良技术,在框架体系和培育经营理念上,我国基本与国际接轨,这样不仅提高了落叶松人工林的生产力水平,也为我国人工林的培育提供了相应的技术与经营理念支撑[2]。

然而,针对落叶松人工林的培育,一直都存在的短板问题仍未被解决,如生产力低、经营模式单一以及技术成熟度不高等。为了提高人工林育种成效,相关林业人员采取不同区域的育种策略,同时培育优化良种,通过长期观测数据的积累,确定了适宜培育的林分条件,形成落叶松人工林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3 退化林的出现成因

所谓的退化林,指的是受到自然(内在)、人为(外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森林质量大幅度降低,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等日渐衰弱,使得森林失去了主要功能林分,生物多样性也逐渐丧失。导致森林退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如下。

3.1 树种选择不合理,林道基础设施质量差

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若是因树种,或是立地适配错误,导致立地条件和树木生物学特性出现严重失调的情况,就会造成森林退化[3]。例如,针对海拔高低的不同,所适配种植的树种也有差异,若是高低海拔树木的适配出现错位,森林就会出现退化。还有像是耐涝、耐旱树木的适配错位,或是酸、碱性土壤树种的适配错位,再就是林区面积大,林道密度小,建设基础差,车辆无法通行,不能正常开展修复工作,这也是导致森林出现退化的问题之一。

3.2 防治病虫害导致林分退化

一般病虫害的发生,对森林而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通常情况下,并不是导致森林退化的直接诱因。但要是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时间有着较长,有一定持续性,且虫口的密度较大,这样产生的危害程度就比较严重,长此以往,森林遭受病虫害的侵袭日渐加重,一旦防治技术稍弱,就极有可能因病虫害而加剧森林退化。

例如,松毛虫是落叶松比较典型的虫害,松毛虫的发生与森林的生态环境和抚育管理不到位有关,如在纯松林的造林上,如果没有按标准进行间伐,松林就会过稀或过密,都会为虫害生长创造环境,森林的生态环境达不到平衡,在阳坡山洼处就会先发生松毛虫害,然后蔓延扩散,最后泛滥成灾。

3.3 树种单一,采伐强度过大

20 世纪80 年代营造的人工落叶松纯林,为保障其成活率,造林密度较大,株行距在1m×2m 左右,经过多年生长,因竞争激烈,林层过于单一,被压木较多,卫生状况较差,进而使得森林的防护功能显著降低,出现退化现象。个别区域因过度采伐和自然灾害,致使乔木林地的郁闭度在0.4 以下,导致森林防护功能下降,优质种源更新缓慢,植被破坏,加剧了土壤流失,石漠化也更为严重,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出现逆行演替,森林退化情形加剧[4]。

3.4 受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灾害性天气的出现,也会造成森林退化。气候的骤然变暖,森林资源被大量砍伐,抑或在林内肆意放牧等情况的出现,都会导致森林生态环境发生巨大改变,这时森林极易发生退化,并且这类退化发生的面积通常很大,范围又广,且很难修复,若是因灾害性天气导致的森林退化,那么后续的退化林修复工程周期也更长。

4 实施退化林修复工程的意义

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经济功能是森林所具备的三大功能,要想让这三大功能发挥作用,前提是要保证森林的质量。要是森林质量欠佳,那么当森林退化后,森林质量也会大大减弱,生态功能被弱化,经济功能无法得到发挥,社会功能更是形如虚设。

只要选对退化林修复方法,就能找准森林退化的“病因”,因势利导,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投入,用最合适的技术手段,来根治退化林的“病症”,从而帮助退化林恢复活力,让森林的三大功能重新运作,进而实现森林资源质量的双重增长。

我国作为森林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之一,森林数量十分有限,且在这有限的森林数量里,森林质量并不高,因而,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增效十分重要。提高森林质量,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保证,也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关键途径[5]。退化林修复作为当下,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林业生产重心,对于退休林修复工程,相关林业工作人员还需在退化林修复进程中,不断总结并加以创新,用更加科学的技术和手段做好退休林修复工作,这样才能取得更佳实效。

5 做好退化林修复的有效措施

5.1 科学规划,开展补植补造

针对个别退化区域郁闭度在0.4 以下的,应根据林分结构,目标功能和经营管理的差异,制定不同的退化林修复方式,在退化林区域选择合适土壤环境或满足林分条件的树种进行种植,既能修复退化林,又能保证产量。因而,在开展退化林的修复工作时,可结合区域立地条件,理选择补植补播树种,优先采用良种壮苗,进行补植补造,促进退化区域有效修复。

5.2 精准设计,提高抚育强度

在林分密度较大的退化林区域,实地勘查设计,结合样地数据和实际情况,在伐除病虫害树、枯死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抚育强度,通过培育稳定健康、生长力高、蓄积量大、更新良好的林分;培育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生态功能日趋完备,多种功能充分发挥的森林,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5.3 防灾减灾,加强病虫害防治。

针对病虫害造成的森林退化,应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和监测力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防治[6]。对于发生病虫害的退化森林,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病虫害的除治工作,解决因病虫害导致森林退化的最有效措施,加大巡护,定期监测有害生物危害情况,对症下药,对于出现的病死木应及时清除,同时做好相应保护措施。

5.4 统筹规划,做好林道建设

加强林道基础设施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要想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林道建设是关键,应高度重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林道的维修和建设,这样一来,既能修复以前修复不到的地方,又能进一步保障退化林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提高林木的生态防护功能。

5.5 保护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对于气候环境变化造成的森林退化,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为改善这一现象,林业工作人员还需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采用综合性治理对策,减缓水土流失率,既要保证林地的湿润度,也要保持其肥力,这样才能促进森林的养分循环[7],保障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

6 推进退化林修复工程生态建设发展实绩

6.1 科技支撑能力水平有所提升

为推进退化林修复工程生态建设发展,有关部门针对落叶松人工林重点实验室不仅开展了重点保护和修复工作,对于平台的搭建,也进行了相应地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修复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攻破,进行更为规范且标准的建设,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的应用范围也更广。

另外,还需对落叶松人工林的演替规律和结构功能作进一步地调查研究,完善落叶松人工林示范推广基地布局,开展森林资源一体化保护修复模式,规范退化林修复工程效果评估技术,做好风险评估,提高立地造林能力。

6.2 提高了生态气象保障能力

对于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项目,依托现有平台,提高生态气象监测预警评估能力。借助气象风险预警及气候资源利用保护的能力,也能极大地提高森林修复的作业能力,对生态气象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作了相应地完善。做好水土保持、森林质量提升以及石漠化治理的影响评估工作,加大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力度,提高生态气象的预警及保障能力,做好灾害防护工作,提升生态气候质量监管能力,合理利用开发气候资源,碳中和评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6.3 生态资源保护能力增强

贯彻“预防为主”工作准则,提高森林火灾预防与早期火情处理能力,同时做好防火宣传工作,实行动态化指挥调度,增强生态资源保护能力。提高有害生物防治的能力,建设基层有害生物防治预警体系,完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提高种质源树的自给率和使用率。加强森林资源本底数据和植被保护调查数据管理,提升防范御灾能力,规范林业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做好技能与制定的培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做好基础灾害监测站点设施的建设工作,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强化应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8]。

6.4 自然生态监测监管水平提高

针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保护和监管监测工作,相关部门构建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及修复重大工程监管监测平台,搭建了专门的调查监测评价预警体系,统筹开展专项调查,掌握与退休林相关的信息数据,了解生态耦合关系,对区域内生态禀赋进行分析,补齐森林资源监测短板,强化资源评价分析整合与采集的能力,为林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使得绩效评估、工程实施以及动态监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能力有了新的提升。构建重大工程监管监测系统的同时,也对行业监管平台作了进一步地完善。

7 结语

简言之,退休林修复工程,既是保护自然生态的安全边界,也是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的关键保障。一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森林退化问题突出,历史欠账较多,对于退休林修复工程,任务量大且范围很广,北方地区作为落叶松人工林培育示范典型区,承担着促进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为推动退休林修复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还应从整体保护、综合治理及系统修复等处着手联合治理,以此来提高退休林修复工程的质量及稳定性,推进生态建设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落叶松人工林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山东泰山3种人工林小气候对比分析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