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悦
(郑州商学院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200)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居环境美化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如何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实际施工有效配合,实现设计理念与实际操作的高度统一,是每个设计师和施工方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可以美化环境,带给人们审美体验,提高生活质量。生态环境方面,能够提高绿化覆盖面积,优化区域小气候,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做好园林的设计工作,一方面,就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创造出令人们满意的生活空间。这就意味着要重视景观的美学功能和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城市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和基础,对自然规律进行研究,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等加以分析,避免过多的人为干预,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若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环境格格不入,势必会导致生长受阻甚至大面积死亡[1]。因此不能盲目引入物种,而是需要充分地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域环境,结合分析结果选择植物类型,以确保植物的茁壮成长。例如,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种类繁多,其中观花植物丰富,如桂花、杜鹃、茉莉、月季等。而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植被类型相对单一,主要以针叶树、松柏、槐树、榆树等为主。
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结构指的是园林中植物的布局和组合方式,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封闭空间和过渡空间4 种类型。其中,开敞空间是指没有明显界限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开放性空间,通常由低矮的灌木、花卉和草本植物构成,如开阔的大草坪;覆盖空间是指被植物覆盖的地面,如树丛、草地等;封闭空间则是指四周被植物围合起来的空间,一般由高大乔木或者密集的灌木群组成;过渡空间是指连接不同类型空间的过渡区域,如护坡上的亲水植物等。
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合理地配置空间,使其在具有观赏性的同时保证植物的多样性和空间的层次感,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在进行植物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例如,山地由于地形复杂,植物配置时应考虑到地形的起伏和坡度造成的光、温、水、土等的差异,结合植物的生态特性,采用分层式种植,更加突出空间感,从而形成特色的景观;平原的地形相对平坦,应更注重植物的色彩和季相变化,以及植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中,要注重艺术性的体现,将美学理念融入其中,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园林的整体效果。要对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不同的区域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配置,巧妙地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地被、草本等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通过景观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材质、纹理等自然之美。这些植物配置的基本要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以多层次复合绿化构建稳固的植物群落,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宜的、风景优美的景观,从而提高人们的视觉感受,让人的心理得到满足。
1.4.1 科学性
为了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使植物的种植面积最大化,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首要任务是满足植物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选用乡土植物,关注植物自身的生态适应性、生长习性和观赏价值等,使其与立地条件相接近。并制定出相应的养护方案和完善的管理系统,对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养护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2]。
1.4.2 经济性
科学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是相辅相成的。经济性是指在营造植物景观时,从设计、施工到养护管理能够开源节流。在方便管理、节约成本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贡献力量[3]。例如,选择乡土植物不仅能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种植后的养护管理费用。此外,还有助于形成地域特色,增加景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4]。还应该多选择寿命长、生长速度适中、耐粗放管理和耐修剪的植物,这样可以减少后期的重复工程和资金投入,从而进一步节约成本。
1.4.3 艺术性
艺术性原则包括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在植物景观设计中,需要巧妙运用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的差异变化,但又要营造出一种整体的和谐感。通过艺术构图原理展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感受到的意境美。例如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艺术审美要求,充分发挥植物形的自然美感和观赏特性,以植物的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在一年四季中所呈现的变换色彩为依据来配置植物,进行色彩的组合与协调,创造季相景观。
设计人员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与施工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后期的施工提供必要的资料,避免出现设计方案无法实施的情况。合理选择所要栽种的植物品种,确保绿化植物的高成活率。这样也有助于增强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与艺术性,更好地展现市政形象。
设计方案图表现的是园林植物生长成熟定型之后所呈现的景观面貌,而施工图表示的则是栽种时的植物景观,是指导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种植施工的图纸。因此,在施工前,一方面需对设计图纸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把握好工程量和施工范围,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另一方面,完善相应的施工组织机构,推动责任制的贯彻落实,选派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负责施工。
先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在栽植铺种前应翻土整地,清理种植区域的垃圾、石块、水泥块、草根等杂物,确保干净整洁,把绿地下的隐蔽工程做好,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该工作的核心在于为树木等植物营造优越的生长环境,确保根部茁壮生长、维持活力、充分吸收养料和水分[5]。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的选材、配置、种植等方面。其中,植物的栽植应根据设计方案现场施工,按照要求进行挖坑、培土、施肥等。首先,由于工期紧迫或者其他原因,土建与绿化由不同单位交叉施工时往往容易陷入困境,特别是在砌筑路缘石、植物护框等琐碎环节上。因此,园林植物的种植工作在建筑、道路、地下管线等工程完成之后才可进行;同时,应在植物的栽植季节进行栽种,否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且栽植深度在一般情况下应略大于根颈直径;其次,应注意土壤的处理和改良,如加入有机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等;另外,还需警惕因树种混植不当而引发的病虫害泛滥成灾。若大面积单一树种栽植,势必会引发病虫害肆虐,造成严重后果。最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最佳效果。
植物的保护和管理主要包括防治病虫害、灌溉、排水、施肥、修剪等工作。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园林绿化进行养护管理,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其中,为了防止病虫害的产生、确保植物正常的生长,就必须做好相应的防除措施。例如,对于一些有危害性的苗木,应当及时采取隔离的方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针对那些生长状况较好的苗木,则应尽量选择人工栽培的方法,以增加其成活率。
由于园林建设涉及的范围较广,施工期间要加强监督,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仅在技术方面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需有能够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一方面,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首要任务是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技术掌握,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由于施工的期限、施工的条件以及相应工程项目的制约,为了确保园林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及早进行人员、材料的组织和调配,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避免因设计不当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依照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实际施工时的顺序和步骤,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在土建施工以前,应采取措施暂时将经确定需要保存的原有树木围合起来,从而避免由于踏实、焚烧造成的损伤。特别是对于行道树,为防止机械损伤树干和树皮,应覆盖草袋等保护材料[6]。
包括土壤改良、整地和地形改造等。土壤改良的方法有清除杂物、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等;而整地和地形改造的方法是将地形坡度保持在3‰左右(0.3%),以利于排水,超出则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雨天进行土方平整,易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后期人工精平及苗木生长。因此在雨后不宜进行掘取和平铺表土的作业。施工时地面应时刻保持干燥,机械不得反复碾压。同时,为避免复原后的地面形成滞水层,平铺时要进行充分的耕耘。此外,平整过程中应在绿化地周边设置必要的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
布局应自然,不变形。必须明确做好标志,写明树种名、挖穴规格、穴号等。而对于在设计图纸上无明确栽植点的树木,尤其是树丛和树群,可先划出栽植范围,注意树种层次,达到中心高边缘低的效果。具体位置需综合考虑设计意图、树体规格和场地现状等因素。一般而言,以植株长大后株间发育互不干扰为原则,注意树冠交接处的距离,必要时应留足生长空间。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树木的生长和发展,需要对树木进行支撑。支撑方式有很多种,如单杆支撑、双杆支撑、三角形支撑等。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其中“城市科技的创新”是重要的副主题之一。在世博园区园林工程的建设中,上海园林从业者运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施工技术,完美诠释了“科技世博、生态世博”的理念,打造了绿色生态的世博园区,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园区的植物景观设计旨在塑造城市会展植物景观环境、恢复和建立公园绿地生态系统。在绿色生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注重构建植物生态群落,运用合理的设计手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了世博会间、会后绿地功能相冲突的矛盾,建立了集生态、展示、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植物景观体系,为公园植物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公园依托扇骨的形式种植乔木,与城市和园区的规划肌理一致;将场地绿化、水体及设施等内容有机融合,并用灌木和地被群落景观塑造滩的形成肌理;通过地形设计创造出各种类型植物的生存环境,凭借“重地被、弱中层、强上木”的植物三维空间组成结构,营建出园区植物景观设计的主要空间体系,解决了世博会期间高容量、高密度人群对大量集散场所和庇荫空间的需求。主要特点如下:滨水景观的绿量大,硬质少,植物种类相当丰富;重视地被层,大量使用草花营造花境;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特色明显,移步景异,引人入胜;充分利用各种手法,如建筑与植物的结合、滨水绿化、地形起伏、道路边界、林缘来丰富造景形式。总的来讲,上海世博公园反映了当时园林景观设计的较高水平。
世博园区的园林工程建设在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应用到了挺水植物植床构造技术、垂直绿墙技术、大规格乔木储育及质控技术、生态浮岛技术、乔木地下支撑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得上海园林绿化行业的整体施工技术水平在世博建设的平台上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文通过对园林绿化的研究,分析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期望能为未来的园林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在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景观时,既要保证美观性也要兼顾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将绿色环保的思想融入整个建设过程中,使植物景观能够真正地体现出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