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占兵,苗秀晨
(河北省魏县林果开发服务中心,056800)
建立规划好优质桃园,形成大批量的优质果品,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对降低成本、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产生规模效益起着关键作用。土地承包大户有发展集约桃园的优势条件,分散农户发展桃园,应在村或组的统一组织下,统一规划,统一施工,也可实现集约经营的目标。
在划分小区时,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地块进行。一般在平原地区建园,小区面积为100亩左右,山地丘陵地小区面积为50亩左右。小区形状为长方形,一般一个小区栽植1~2个品种,且成熟期相近,利于管理和销售。
桃树是多年生果树,不同于农作物,为了提高产量、生产优质桃,必须建好排灌设备。首先解决水源问题,然后根据水源和经济条件选择灌溉方式(管灌、喷灌、滴灌、渗灌)。在设计排灌系统时,注意灌水渠与道路相结合,排水沟与灌水渠共用。
丘陵区的桃园,需在未开垦的果园上方,沿着等高线修一条宽、深1.0~1.5米的拦洪沟,两端与排水沟相连,蓄水防旱,也可防止山洪冲击桃园梯面。山地、丘陵区的排水沟一般纵向修筑,宽、深0.5米左右,排水沟每隔一定的距离修一蓄水池(库),以拦蓄山水,为灌溉和喷药提供用水。桃园每层梯田内侧挖一条深、宽0.3米的小沟,以防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的果园,应建立拦水工程,必要地段架立引水槽,配备节水灌溉设备。
防风林带有调节气候、降低风速、减轻或防止霜冻危害花果的作用,对改善桃园小气候有较好的防护作用。防风林带分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透风结构3种。根据地域不同可选择适宜当地的营造模式。在西北地区或其他土壤沙化区和风沙严重区,应选择紧密结构的营造模式;在华北平原区或东北南部平原区多采用疏透结构和透风结构的林带。防风林的防护距离与树高有关,一般防护距离是树高的20倍。
(1)紧密结构林带。由高大乔木、小乔木和灌木组成。形成不同高度的3层林冠层,形成基本全封闭的紧密结构形式,气流从林带中间通过很少。
(2)疏透结构林带。由大乔木和灌木配置而成的林带结构,在林冠层中间有一定的透风空间,有部分气流可从林带中间通过。
(3)透风结构林带。单纯由乔木树建成的林带,有70%左右的气流从林带内穿过,防护效果较低,适宜风沙危害较轻的地区。宜采用团状配置的林带。
适宜的土壤是桃树优质丰产的前提和基础。桃树耐旱忌涝,桃树根系要求土壤含氧量在15%以上,通常pH值为5.5~6.2,适宜的土壤为沙壤土。如果计划发展桃园的土地达不到上述要求,就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1)沙荒、黏土地改良。长期荒废的沙土地,土壤贫瘠,土壤质地过于疏松,如不改良易出现漏水漏肥问题,直接影响桃正常生长。改良方法:一是深翻改土,把下层的黏土翻上来,与上层的沙土掺和在一起,把纯沙质土变成沙质壤土。黏土地采用同样的方法把土壤改成壤土。二是多施有机肥,结合深翻,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土壤通透性。
(2)盐碱地改良。在盐碱地上建桃园,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土壤中的含盐量。桃根系在土壤含盐量0.08%~0.10%时,可正常生长;达到0.20%时,表现出叶片黄化、焦叶、枯枝、落叶和死树的盐害症状。因此应采取灌水压盐、排水洗盐。提前种植3~4年的耐盐植物,如苜蓿、碱蓬、猪毛菜、田菁、苕子等。大量施用有机肥,营造防风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3)果树、林木迹地改良。栽植果树、林木的地块,采伐后原则上不适合马上建桃园,应耕种3年以上农作物再建桃园。如在果树、林木迹地建桃园,就需要下功夫改良土壤。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①迹地清理,用大挖掘机挖掉树桩及根系。②用大马力拖拉机深翻40厘米左右,把残余土壤中毛细根系全部翻出来,捡干净,减少有害菌群的发生和蔓延。③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或施入牛粪、马粪、纯鸡粪、羊粪等其中一种1000~2000千克,每亩施生物菌肥50千克左右。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群,杀灭有害病菌,减少桃树定植后根腐病、根癌病等病害的发生。
道路应设主干路和作业路(支路),主干路与排灌系统和防风林带统一安排、一体化实施。主干路宽4~6米,路基要坚实,能通行拖拉机和拉果货车。作业路是桃园主要道路,路宽3~4米,能行走小型拖拉机,需贯穿全园,外与干路相通,是机械化操作的主要道路。
建筑物包括管理用房、农具室、选果包装场、果品贮藏库、配药池、粪池、看护小房等。管理用房和农具用房应在靠近主干道、交通方便有水源的地方修建;选果包装场、配药池应选在作业区的中心位置较合适,有利于果品的分级、包装和运输。对种植面积较大的桃园,特别是种植晚熟、极晚熟品种的桃园应配置相应的冷库,以延长果品的销售时间,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