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曼
太湖县财政局 安徽·太湖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建立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财政政策,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为县级财政预算管理指明了方向。
建立健全现代预算制度,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优化预算结构,对标先进,补齐短板。同时,还需要加强绩效管理,扩大绩效评价范围,积极应用绩效评价结果,不断完善工作流程。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县级财政预算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县级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才能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一,X县的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期,与房地产有关的税收大幅减少,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不断下滑。X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18年累计完成22.90亿元,2019年累计完成13.44亿元,2020年累计完成13.12亿元,2021年累计完成7.47亿元,2022年累计完成6.76亿元。
第二,X县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70%以上土地被限制开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地方财政自给率偏低。2022年,X县地方财政收入仅实现5.54亿元,地方财政自给率仅为16.98%。地方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各项工作的资金需求,财政收支矛盾较大。
第三,减税降费政策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较大,导致地方实际可用财力不足。2022年,X县留抵退税2.21亿元,地方实际可用财力减少0.33亿元。
第一,“三保”支出不断增加。2023年,X县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1.11万人,离退休人员0.47万人,人员支出约20.95亿元。2020—2022年,X县“三保”支出分别为25.91亿元、27.06亿元、27.9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88%。为了严控刚性支出、保障各部门正常运行,X县应该严格审核项目支出,清理编外人员,加强资金管理。
第二,X县在以前年度实施的PPP项目进入集中付费阶段,刚性支出不断增加。
第三,优先保障民生领域支出。X县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工作首位,优先保障民生领域支出。民生领域支出主要投向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利等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民生领域。
第四,库款调度困难。截至2022年底,X县财政库款余额为1.12亿元,库款保障水平不高,导致库款调度困难。
X县被省政府确定为乡村振兴重点县,经济底子薄,税源基础弱,基建负担重。X县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发展短板,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建设了一大批民生项目,形成了大量地方政府债务。X县每年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工作任务较重,进一步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
县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县级财政部门的重要机构,既需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也需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严格监管。虽然X县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探索,但是由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无法对各类国有资产进行跟踪管理。
X 县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导致国有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闲置国有资产较多,可盘活利用的国有资产较少,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利用成本较高、难度较大,难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由于受到区划调整、布局规划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国有资产存在权属争议,在盘活利用过程中容易引发矛盾,导致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利用难度较大。
另外,部分国有企业没有落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要求。县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不清晰,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缺位、越位、错位和交叉管理的情况。
随着内部管理水平提升和业务考核压力加大,平台公司对财政拨款的依赖性降低。虽然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和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平台公司经营越来越规范,但是仍然存在市场化程度低、信用评级不高、核心产业缺乏、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
从2022年起,X县对平台公司进行重组,虽然解决了历史债务问题,但是市场化转型存在困难。平台公司的竞争力不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平台公司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和保障民生的过程中难以发挥积极作用,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县级财政预算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到编制、职能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配备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
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时期,预算管理人员既需要做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工作,也需要运用财政金融工具来解决各种问题。部分预算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完善,没有熟练掌握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业务知识,岗位适应能力较差。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一般由财务部门负责,业务部门很少参与,难以实现业财融合。同时,随着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要求不断提高,部分预算管理人员难以胜任这项工作。
县级财政部门需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勤俭节约、标准清晰、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原则,不断加强县级财政预算管理。
现阶段,社会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困难和风险交织叠加,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
第一,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逐步简化税制、降低税率,围绕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工业制造业,实行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及时研究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减轻税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创新创业,加强税源管理。
第二,加快推进税收征管法治化建设,逐步完善税收征管模式,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和逃税行为。设置合理的地方财政收入划分比例,不断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第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运用再融资债券、债务置换、特殊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进一步减轻县级财政的压力,促进县级财政预算管理落实。
第二,健全生态保护横向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通过资源付费、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补偿力度,缓解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收支矛盾。
第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严格管理。
第二,修订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县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和交叉管理的情况。
第三,国有企业需要落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的要求,将直接监管和委托监管相结合,建立权责清单,建立依法监管、放管结合、统筹协调、分类监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措施,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第四,巩固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优化国有企业经济布局和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第五,加强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对碎片化、分散化的资源进行整合,加强统筹管理,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
第六,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妥善解决国有资产权属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定期更新国有资产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对国有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调剂、处置等工作流程进行完善,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目前,平台公司面临较大的融资和债务风险,为了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需要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第一,平台公司需要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剥离不良国有资产,提高信用评级,改善财务状况,优化业务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可以考虑将各类优质国有资产注入平台公司,实现统一运营,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三,完善激励机制,引进专业管理团队,提升平台公司的决策水平,做大做强主业。
第一,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编制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和重点项目清单,减少低效项目,杜绝无效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二,加强绩效管理,设置合理的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规范地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坚持绩效导向,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发挥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
第三,对重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社会保险基金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国有资产使用项目等。同时,明确绩效评价标准,积极应用绩效评价结果,不断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第四,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明确财会监督重点,落实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同时,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及时查处各种违规行为,使财经纪律“长牙”“带电”,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第一,县级财政部门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督促预算管理人员积极参与,不断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县级财政预算管理落实。
第二,预算管理人员既要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要求,也要熟悉各项业务工作,将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相结合,为县级财政预算管理提供支持。
第三,定期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不合格的预算管理人员进行处罚,督促预算管理人员加强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第四,加强招聘管理,不断提高招聘门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为预算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建立定期轮岗制度。
第五,定期组织预算管理人员外出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减轻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