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的战斗精神

2024-05-16 04:13
滨州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士兵军队

庄 雯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1]217纵观历史长河,从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到项羽率领军队破釜沉舟之举,再到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的战争奇迹,无不展示了战斗精神对军队战斗力的巨大作用。笔者认为,所谓“战斗精神”,指的是在作战过程中,军人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起来,在各种艰难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的一种状态。《孙子兵法》作为现存最早的兵学经典,集古代军事思想之大成,其中不仅包含着多样的军事理论,还蕴含着丰富的战斗精神。王晓军认为,《孙子兵法》中的“气”是军队战斗意志和斗争精神的总称,并将其作为作战心理思想的一部分[2]。丁雪枫对《孙子兵法》中的心理战思想展开论述,他认为《孙子兵法》中的心理战与战斗精神密切相关,心理战实则是敌我双方士气的较量[3]。谢真龙基于《孙子兵法》中战斗精神培育的思想,着重对其培育路径进行探究,未涉及战斗精神的其他方面[4]。可以看出,前人学者多从军事心理思想出发,较少有专题探讨《孙子兵法》中的战斗精神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拟从《孙子兵法》中战斗精神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培育路径三方面入手,对其展开整体性论述。

一、《孙子兵法》中的战斗精神特征

孙子十分重视精神力量在战争中的运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说:“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这里所说的“气”,指的就是士气,即军队的战斗精神。后世兵书秉承孙子的思想,提出“合军聚众,务在激气”[5]72“气实则斗,气夺则走”[6]50“夫含生禀血,鼓作斗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7]81等观点。但战斗精神不局限于“气”本身,具体可以表现为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纪律观念等方面。纵观《孙子兵法》一书,关于战斗精神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勇敢无畏、视死如归

孙子认为将者应该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品格。“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这里的“勇”区别于莽夫之“勇”,指的是不畏艰险、敢与强敌生死搏斗的精神。可以这样理解,将者只有自身具备“勇”的意志品质才能向下传递给士兵,树立起全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信念。《吕氏春秋·决胜篇》在孙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勇”来源于气实的说法:“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实,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8]187战斗精神一旦在士兵的心中生根发芽,那么就会表现出一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气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血性。战国时期,秦国率军包围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赵惠文王询问将士是否应前去救援,诸将领包括廉颇等名将皆因道狭路远推脱拒绝,认为大军前去未必能解阏与之围,唯有赵奢提出可以与秦一战。他说:“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9]445赵王接受了赵奢的提议,发兵救阏与之困,最终赵国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在生死危难之际,只有那些奋勇向前、不惧风险的人才能最终取得胜利,这就是所谓的“狭路相逢勇者胜”。

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出,正确的用兵之道就是要激发士兵的斗志,只有全军上下都有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的强烈意愿,才能够击退敌人,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在敌我双方力量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军人的士气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战争形势对己方有利,士兵们就会信心大增、斗志激昂;如果战争形势对己方不利,士兵们难免会士气低落、心灰意冷。因此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敌人多么强大、兵力多么雄厚、武器多么先进,军队都需要发扬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争取从气势上压倒敌人。而发扬战斗精神从来不是逞匹夫之勇、意气用事,也不是大战当头的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而是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随时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准备,既要避免因为盲目冒进、恃勇轻敌带来的惨败,又要避免由于原地待命、畏缩不前而被敌人击破的情况。

(二)团结互助、万众一心

“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全军上下团结一致,就可以在精神上给予敌人重创,达到未战先捷的效果。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计其数,而能够让他们战胜敌人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来源于万众一心、荣辱与共的战斗精神。《左传·桓公十一年》记载,楚国屈瑕率军与贰、轸两个小国结盟,与此同时,郧国与随、绞、州、蓼等小国趁机联合攻打楚军。屈瑕深为忧虑,准备请求楚王出兵支援。楚大夫斗廉则认为,“师克在和,不在众”[10]141,不必请求支援。最终,楚军“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10]142。由此可见,“兵非益多也”(《行军篇》),一支军队能否取得胜利,并不在于其人数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能够精诚合作、齐心协力。《史记·项羽本纪》中讲,项羽在率军渡过漳河时,下令全军只备三日口粮,将大船沉入江中,并击碎大锅,以显示伐秦取胜的决心,“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9]307。项羽的破釜沉舟之举激发了士兵们以一敌十的血性,楚军所向披靡,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所谓“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战斗精神,不仅仅是指士兵之间的相互扶持,还包括将领与士兵之间的勠力同心。“当年抗美援朝,毛主席用诗意的语言总结胜利之道: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11]10这里提到的“气”取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正是由于这股钢铁般的意志,他们才能在战役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动荡的战争环境下,将领和士兵的价值取向是趋于一致的,他们皆为国家存亡而战,这份爱国之情使军队上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军队前进的内驱力量。孙子指出,善于用兵的人,能够使敌人的军队“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这番论述变相强调了军队精诚团结的重要性。如果军队上下之间没有统一思想,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即使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也只不过是一时的侥幸而已,不利于军队的长远发展。因此,一支部队想要取得胜利,就必须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做到“携手若使一人”(《九地篇》)。

(三)临危不惧、严守纪律

孙子十分注重心理战术在战争中的应用,提出“治心”说,即“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军争篇》)。杜牧对此做出详尽的解释说:“言料敌制胜,本心已定,但当调治之,使安静坚固,不为事挠,不为利惑,候敌之乱,伺机之哗,则出兵攻之矣。”[12]135总之,“治心”就是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应对轻浮烦躁的敌人,促使其心理状态往更坏的方向发展,进而从精神上击垮对手,取得战争的胜利。刘庆指出:“战争不仅是武力的较量,也是士气和军心的较量,三军为战场交兵的主角,其心态勇气如何,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13]回顾历史,解放战争期间,面对敌人猛烈的火力封锁,董存瑞临危不惧,主动请命炸毁敌人碉堡,纵使困难重重,他依然坚守信念,誓死捍卫国家的荣耀。这不仅表现出他勇敢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魄,还体现出他能够在极端情况下保持冷静、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邱少云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不暴露目标,宁愿身体遭受烈火灼烧,也不动一丝一毫,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之举是一种坚守信念的象征,他严守纪律,站在队伍的最前沿,面对危险时仍能临危不惧,把战斗精神的力量体现得淋漓尽致。三军是战场的主体,其心态将直接关系战争的胜负。士兵要具有足够的斗志,扛起肩上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为部队作战注入更大的能量。面对战场上变化莫测的形势,士兵们应该克服自身的情绪波动,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不能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放松对自己的纪律要求,更加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展现出最佳的战斗状态。

前文所提及的《孙子兵法》中的“勇”“治心”等概念,实际上是“气”即战斗精神的具体展现。气生勇,而内化于心,意味着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战斗精神能够迸发出内心的勇气和坚韧的品质。战斗精神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勇敢无畏、视死如归的气概。它激励士兵们在战争中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充分展现出英雄气概。二是团结互助、万众一心的意识。它可以让士兵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觉担负起责任,实现共同的目标。三是临危不惧、严守纪律的素养。它使士兵们在面对敌人时,保持沉着冷静,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上述对《孙子兵法》中的战斗精神做出了简要概述,下面将进一步探讨其影响战斗精神的因素。

二、《孙子兵法》中影响战斗精神的因素

(一)将领的指挥能力

孙子曰:“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兵法·作战篇》)精通用兵之道的将领,不仅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还掌控着民众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吴起亦讲:“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于一人,是谓气机。”[6]179将领是军队战斗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士气高低的关键因素,其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部队能否发挥出应有的军事实力。孙子在《计篇》中提出,将领应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品质,并在《九变篇》中阐述了将领“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的五危说,即所谓的匹夫之勇而可杀、贪生怕死而可虏、暴躁易怒而可侮、过于自爱而可辱和爱民过度而可烦。孙子还指出六种战败的情况:“走、弛、陷、崩、乱、北”,均源于将领自身的原因,“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地形篇》)。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将领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以免陷入“五危”和“六过”的困境。《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在长勺(在今山东莱芜东北)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结果齐军大败。战后,鲁庄公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10]199曹刿对“气”也就是战斗精神进行了分析:对方军队第一次击鼓,鼓声震天,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敌方士气开始低落;等到第三次击鼓时,敌方士兵的斗志已经所剩无几,此时出兵攻打敌方军队最为合适,即所谓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军争篇》)。曹刿在战斗中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审视敌我双方态势的变化,善于捕捉战机,及时做出了精准的判断和决策,足见将领的指挥能力对于战斗精神的重要影响力。

(二)将领的心理状况

军人的战斗力与其情绪状态有着直接关系,而这种关系往往是通过军人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士气来体现的。孙子讲:“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军争篇》)朱军对此阐述道:“将军是指挥部队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思想状况对部队作战有直接影响”[14]196。将领的心理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士兵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进而影响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如果将领的情绪高昂,士兵们会受到激励,积极参与到战斗中来;反之如果将领的情绪低落,士兵们也会受到感染,缺乏斗志,进而影响军队作战。《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的部队驻扎在垓下(今安徽灵璧),被汉军及其诸侯的部队重重包围,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而汉军在夜间高声歌唱楚国歌曲,导致楚军军心涣散。“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9]333楚军将士自项羽以下士气尽失,毫无决胜之心,最终项羽自刎于乌江,汉军尽收楚地。当军队面临危机时,将领必须要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不被外界因素干扰,做出正确的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三十六计》中提到的空城计,作为一种心理战术被广泛运用于军事斗争之中,使用此计的关键在于全面了解并掌握敌方将领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质,它不仅是一种战术策略,更是一场涉及心理层面的复杂博弈。《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豫州刺史孙坚率军驻扎在鲁阳(今河南鲁山),他派长史公仇称领兵回州郡督促军粮,为征伐董卓做准备。当孙坚率领部属为公仇称饯行时,董卓突然派步兵、骑兵数万人前来阻击孙坚,数十人的轻骑兵先到,孙坚临危不乱,命令部下整顿军阵,不得轻举妄动。随着敌军的数量增多,孙坚才离开座位,指挥部队有序撤入城中,董卓见孙坚的士兵颇为严整,不敢贸然进攻,只得退兵[15]913-914,孙坚此举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想使军队立于不败之地,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军事统帅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指挥能力外,还必须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三)其他影响因素

战斗精神不仅取决于主观的人为因素,同时也与客观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孙子曰:“勇怯,势也。”(《势篇》)他提出了诸如“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计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地形篇》)、“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计篇》)等论述。可以看出,战场上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会对战斗产生影响,不同环境下的作战情况也难以事先预测,军队需要做好充足准备。孙子还提出,军队驻扎的地点与士兵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行军篇》)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凭借着天时,再加上曹操军队不擅长水战的原因,最终火烧赤壁,将曹军击溃。值得一提的是,战前曹操军队疫病横行。据《三国志》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15]24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军队士气,造成军队不战而败。所以,要根据已有的有利条件,顺应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因势利导开展作战行动,掌握好战场主动权,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综上所述,《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影响战斗精神的因素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个优秀的将帅不仅要具备出色的指挥能力,还要发挥示范作用,勇于接受挑战。只有这样,士兵们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战斗中,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环境因素对战斗精神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军队提前熟悉作战环境,努力克服恶劣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孙子兵法》中培育战斗精神的路径

没有天生的“英雄”,也没有天生的“懦夫”。战斗精神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淬炼中孕育出来的,并根植于军队血脉之中,成为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培育战斗精神不能单靠“方马埋轮”,更要借助于军队“齐勇若一”(《九地篇》)的管理方法。

(一)外在于行:严明军纪、赏罚分明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战斗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精神不仅需要在战争中得到贯彻,还需要在平时的军队建设中得到体现。孙子意识到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法令孰行”“赏罚孰明”等观点。姜太公在《六韬》有关军职组成人员的论述中,提到了“爪牙”和“羽翼”。其中,“爪牙”的职能是“主扬威武,激励三军;使冒难攻锐,无所疑惑”,“羽翼”从事“主扬名誉,震远方,摇动四境,以弱敌心”。[1]141可见,战斗精神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尉缭子·战威》记载:“审法制,明赏罚,便器用,使民有必战之心,此威胜也。”[6]50通过建立完善的法令体系和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培养士兵英勇坚韧和悍不畏死的战斗精神,以避免出现“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的情况(《地形篇》)。《左传·哀公二年》记载,晋国范氏、中行氏联合郑国和齐国进攻晋国赵氏。为了激发士兵的斗志,赵鞅许诺“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10]1801。在这种情况下,晋国士兵个个奋勇争先,最终赵鞅军队以少胜多,大败郑军。春秋时期,齐国面临晋国和燕国的攻击,司马穰苴临危受命,率军抵抗两国的部队。临行之前,监军庄贾无视军法迟到,司马穰苴按照军法斩首庄贾,“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震栗”[9]2158。他没有因为庄贾是齐景公的宠臣就违背军法宽恕他,从而在军中树立了威信,最终带领齐国军队取得了胜利。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部队的奖罚机制有利于提升士兵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军队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还可以让士兵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减少其违纪行为的发生,提高军队整体的作战能力。

此外,培育战斗精神离不开军队日常的训练,如果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就无法适应战争环境下高强度的作战任务,进而影响战斗精神的发挥。士兵会在战场上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通过不断的战术演练、心理训练等方式,培养士兵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战斗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战斗精神不仅是个人品质的展现,更是团队力量的体现。战场上团队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所以要在日常的训练中,着重培养士兵团队合作的意识,群策群力,共同为军队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内化于心:忠贞不屈、家国情怀

在战争中,充分发挥士兵的内在潜能,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克劳塞维茨曾讲:“双方在战斗过程中不仅有物质方面的损失,而且精神也会受到震惊、挫伤,甚至一蹶不振……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这些精神力量。”[16]220孙子讲:“故杀敌者,怒也。”(《作战篇》)将士们之所以能在沙场上奋不顾身地厮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心理。杜牧曰:“万人非能同心皆怒,在我激之以势使然也。”[12]34战国时期,齐将田单镇守即墨,为了激发城中军士的战斗信心,他说:“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城中军士见燕军果真如此,“皆怒,坚守,唯恐见得”。田单又言:“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即墨城中的士兵看见燕军挖掘先祖坟茔,“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9]2454。田单这种做法就达到了“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的效果(《九地篇》),激发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使得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在这种家国情怀的渲染下,战斗精神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使得军队上下都充满斗志,大大增加赢得战争的胜算。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地形篇》),将领要充分了解士兵的身心状况,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提升士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需要将领做到爱兵如爱子,满足士兵的内心情感需求,安抚其不安的情绪,从而更大地激发出士兵的战斗精神。需要注意的是,爱兵不是无底线的溺爱,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就会造成“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地形篇》)的后果。同时还需要加强士兵的思想教育,帮助士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战斗精神,必须做到“令之以文,齐之以武”,避免出现“卒未亲附而罚之”“卒已亲附而罚不行”的情况(《行军篇》)。军队建设必须要把加强军队战斗力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锻造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士兵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提升他们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之能够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

四、结语

战争是军人的战场,军人是军队的主体,中国军人从来不缺乏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当前全球形势变化莫测,这就对我国军队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孙子关于战斗精神的论述,为我们今天培育战斗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何在战争中灵活运用战斗精神,激发战士视死如归的勇气,是当今军队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强化战斗精神培育”,这既是对战斗精神在军事领域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体中国军人的期许和勉励。我们要贯彻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和军队建设实际,全面推进战斗精神的培育工作。此外,《孙子兵法》有关军事指挥、作战组织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所阐述的“知彼知己”“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正合,以奇胜”等重要理念对我军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士兵军队
英军士兵正在放飞Puma-LE无人机
《孙子兵法》组歌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士兵独白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一个士兵的最后一封信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五代后周的军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