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海玲 滨州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中心 山东滨州 256600
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建立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满足山水林湖草等资源统筹管理要求,确保全民能够履行自然资源所有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在自然资源管理环节还应收集资源数量、分布及变化信息等信息,明确自然资源时间属性、空间属性,积极开展资源统计评估、确权登记、空间规划及用途管理工作。在自然资源管理中使用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技术,利用多平台、多尺度、多分辨率及多时空方式,为地理信息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空间服务,确保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主要就是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及空间,预备资产、资本、自然属性,能够为大众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自然资源被产权关系、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应做好自然环境保护、资源空间分布、确定资源数量等工作,对自然资源展开实施监管,从根本上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1]。
自然资源产权登记还需做好不动产登记工作,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管控体系,为保障资源资源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对自然资源进行全面检测评估,监管自然资源应用情况,切实提升自然资源利用率。
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自然资源进行严格约束,确保自然资源保护及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传统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包括国家测绘处、水资源管理处、生物管理处与地质处。其中,国家测绘处主要工作为满足基本地理信息数据需求,提升测绘数据利用率;水资源管理处主要为评估水资源数量、质量与使用情况,为使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及技术支持;生物管理处的工作为与他人合作,保护区域内生物资源;地质处就是负责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暖、矿物资源的综合学科计划制定。
现阶段自然资源中的测绘地理信息体系更加完善,管理工作可进一步划分为生态系统管理、资源及矿务管理、环境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及地质灾害管理[2]。
由于最初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从单一的测绘及调查扩展为测绘、调查、科学分析等,融合了多学科知识,需使用先进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管理期间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评估、管理,明确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方向。
自推广数字化测绘技术以来,我国建立起的数量众多的地形与地名数据库,启动了约1:5 万的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形成了体系化的基础测绘成果。
国家测绘基础数据分为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深度基准等内容,具有重力测量成果、水准测量成果、三角测量成果及全球卫星导航测量成果,构成了高精度、动态的海陆空一体化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具备实时导航、定位服务等功能[3]。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也包括正射影像数据库、多比例尺,地形要素数据库、高程数据模型库、地形图库等内容,能够覆盖国土卫星影像及航空影像。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源为航空摄影、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无人机数字航空摄影、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等,结合地表覆盖物自然属性,依照土地、林草覆盖、房屋建筑及道路路面等资源内容,划分资源等级,明确资源时的面积。
我国于2014 年开始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形成了成熟的信息化测绘生产示范基地。在信息化测绘工作包括系统架构、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生产装备等内容,开展生产基地信息化升级、信息化测绘生态体系建设工作,使社会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大数据及智能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信息化测绘手段更为丰富,通过建设分布式存储系统、超融合云计算平台,可实现资源池统一管理、弹性分配目标。借助超融合云平台、分布式计算、计算机算法、关系库等建立模型,也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逻辑运算,提升海量影像数据纠正、融合水平[4]。
为保障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全面性及真实性,还应建立专业人才基础,确保测绘人员工种齐全,涉及项目管理、生产作业、质量管理、标准制定等内容。但就目前来看,在自然资源管理中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社会人员的层次分布合理,但高端人才数量依然较少,需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
在自然资源管理中使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借助先进的高精度航空重力仪、机载激光雷达、应急检测车、绝对重力仪及微型测绘仪,形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应急装备管理于一体的装备体系。在采集数据存储及运算过程中配备超融合云计算平台,GPU 云计算服务器、分布式存储容器、虚拟化,全防护系统等。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下的自然资源管理系统软件主要为B/S 结构,客户端为浏览器,服务器使用对象关系型数据库。自然资源管理系统管理服务中心应以数据为主,搭建远程通信网络,形成分布式及集中式管控的自然资源管理系统。
自然资源管理系统模块结构包括查询统计模块、信息管理模块、信息审核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系统日志模块。
查询统计模块就是在项目信息查询中通过关键词查询以及地图直接点击获取,系统显示界面的地图为底图、获取目标自然资源后能够精准定位,启动导航功能。根据自然资源管理要求,可以对自然资源种类、自然资源分布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确保自然资源管理材料能够被快速、精准汇总;
信息管理模块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集中存储与管理,预备编辑、新增、修改及删除等功能,能够分门别类导出自然资源汇总信息,提升信息数据的分析与传递水平[5]。信息审核模块由管理人员向下级提交数据,对数据进行审核及复批,实现以处理数据审核及复批目标,对存在疑问的信息数据展开追踪与纠偏。
用户管理模块可以根据使用权限大小,将管理系统账号划分为核心管理员、一般管理员与普通用户三级。核心管理员拥有管理片区的最高权责,一般管理员负责辖区内既有自然资源以及非本辖区自然资源信息浏览权。普通用户可以依照一般管理员分派的任务,对自然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及填报,填报后的信息由易班管理员审核。
系统日志模块需要登录系统内的工作人员操作流程被记录,确保各管理流程能够被追寻及纠正。
采集人员可以以普通用户的身份辅助既有自然资源测绘结构采集工作,将采集到的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在系统地图界面处确定自然资源轮廓边界。一般管理员还能够对既有自然资源信息展开审核,结合基本信息初步判定防护安全等级,根据安全等级发赋予对应等级颜色,并将基本信息在图界面中显示。核心管理人员需对系统运行情况展开集中监督、判别、纠正。
在使用地图浏览器时,可借助B/S 架构调用地理空间框架的矢量以及影像地图服务,充分发挥出系统放大、缩小、漫游等功能,精准测量自然资源工程的长度以及面积[6]。
自然资源浏览查询环节,已建自然资源与矢量、影像图像叠加可以进行合理配图,针对不同等级设置相应颜色,直观展现出自然资源整体安全性,弹出自然资源所属信息。
基于地理信息的既自然资源管理系统还能够显示自然资源名称、地址、产权人及安全等级,根据地图空间范围直接获取自然资源情况在查询,将查询结果在地图上定位显示,增城自然资源报告信息。对信息展开分类筛选及统计、快速显示出自然资源建造年代、安全等级,确保既有自然资源安全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大部分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测绘管理工作依然以管理人员经验为主,测绘地理信息积极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测绘地理信息无法适应高端自然资源管理要求,虽然能够一定提升自然资源测绘效果,但测绘质量及效率依然无法得到根本上保障。
测绘成果内容与自然资源管理要求不符,虽资源覆盖到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但资源数据需多次采集,进一步提升了服务难度[7]。由于没有做好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导致自然资源成果比较少,包括基准成果、正射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需要做好拓展成果类型、丰富成果工作。
自然资源管理节开展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的运用时间较短,会受到理论、实践经验限制。忽视全面性、综合性人才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自然资源测绘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结合现阶段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体系应用要求,发现基础信息成果及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生产涉及到的工种多、生产环境较为复杂、标准化程度高。测绘技术体系成熟稳定,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依然处于小范围应用阶段。
在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做好常规检测、专项监测、专项调查,日常监督管理等工作。自然资源管理目标多,专业性强,对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的要求更高,应建立种类多、体量小、针对性强的轻型技术体系,配合使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测绘手段,满足自然资源管理要求。
为确保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在保障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还需要在测绘环节满足服务体系化、多样化要求。提供测量基础结果服务,构建专业测量团队。现阶段会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存在项目零散、规模较小、服务碎片化等问题,没有做好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工作[8]。由于缺乏深入服务,还需要结合自然资源全要素管理,全过程修复治理方式。
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难度较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明确管理体系内容,切实优化管理理念,确保测绘地理信息能够有效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避免自然资源测绘期间出现较多质量问题。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的覆盖面积广,在自然资源管理实际建设环节应做好设计阶段、测绘阶段及验收阶段的协调管理工作,处理好各部门协同关系好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工作,从根本上提升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水平。
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宜的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保障自然资源管理高质高效开展。将控制、管理、原理及协调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对信息自动化水利水电主体进行协调控制。
注重结合自然资源具体测绘要求建设功能完善的管理平台以及数据库。在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管理目标、划分测绘管理职责,确定自然资源设计与测绘重点内容,落实各项责任体系。
在测绘设备工作实施环节,管理部门也需要结合自然资源测绘对设备应用期间的各项要求,建立起相应的设备网络报修平台。注重收集设备入场以及使用期间的数据,评估设备在管理期间的重点以及设备故障发生概率[9]。
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对测绘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需结合具体情况,开展人员专项培训工作,组织讲座、知识竞赛、考试等活动。在测绘人员专业技能符合考核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够上岗。加强责任感宣传教育,增强测绘人员质量意识,确保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需从以生产为核心朝向生产及服务并重方向转型。建立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新生产体系,提升自然资源服务水平。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涉及成果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及成果服务体系等内容,各体系应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以生产为驱动力,要求生产项目组织严密,管理有序,在实施全过程形成独立、封闭管理环。
针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丰富服务体系内容,建立多学科管理团队,实施多路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出人才的智能作用。
传统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发展部门管理工作,充分使用地形图、测量结果,形成基础性、公益性的空间数据库,为各领域提供基础空间信息。自然资源信息管理的要求为负载均匀、应用广泛普及,例如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为土地整理、土地调查、管理;城市规划及城乡建设为详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安排;地质矿产为矿山设计、开采;林农工业为工程规划、工程建设管理。
现阶段各领域建设工作的融合度更高,需做好要素融合工作,将原有的分类管理向统一管理方向转变,制定自然管理要素定义及分类标准,确保基础测绘成果主线清晰。
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环节需要树立一测多用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对已有测量结果进行调整改造。建立新成果序列与数据模型,完善的新成果体系、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
结合自然资源管理要求,对资源现状展开监测评价,统计分析、确权登记与空间规划,明确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要求。形成新成果序列,充分利用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动力基准及深度基准,构建地球参考框架[10]。对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展开统一梳理,对比分析各测绘成果的分辨率、比例尺、糖果种类与数据类型,判断新成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建立成果数据模型,对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自然资源的各信息要素展开对比分析,结合测绘成果定义、精度、属性与制图等方面,选择适宜融合手段。对可能影响测绘结果全面性及精准度的各要素展开全面评估,制定专项测绘手段。分析成果图式表达与质量要求,建立符合数字线划图成果的数字模型。
借助多元异构海量时空数据集成目标,对多源异构海量实时数据进行集成、检索、融合、共享与统计,确保地理空间网格的各类成果数据能够得到统一监管,在提升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工作主要包括成果体系、技术体系、组织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在确立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过程中应当结合服务对象特征及要求,完善质量管理流程。
自然资源服务体系包括房产调查、自然资源管理、自然资源审计、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传统服务工作仅从宏观角度开展确权登记、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自然资源管理水平处于有待提升阶段,需结合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全环节内容,细致研究测量工作的嵌入点与结合点,明确各服务业管理对象,构建完善服务体系。
总而言之,在自然资源管理环节,管理部门需做好资源保护及合理化利用工作,借助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保障自然资源数据共享及利用水平,构建功能完善的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确保自然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