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华 中冶华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81
在企业的运行及经营管理阶段,经济管理始终都是重点、要点,应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对财务报表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可能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漏洞,及时制定出解决措施,消除各类问题,提高企业战略计划的可行性及前瞻性,推动企业始终超向正确方向发展,实现企业预设的效益目标[1]。但是现阶段各大企业在管理及发展中,经济管理现状却并不理想,仍存在经济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经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还会降低经济管理的实效性。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要想赢得发展先机,就需从思想上认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基于经济管理现状制定出覆盖面广、高效可行的创新策略,促使经济管理内容与市场经济环境、企业经营管理方向保持一致,推动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完善,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顺利完成提供基础保障。
在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企业处于此种形势及环境中发展,经营环境也必定有所改变,虽然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却也面对着更大的挑战及压力。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要想始终处于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地位,就需及时更新管理思想,积极树立创新意识,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同时,加快推动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及变革,将既有的经济管理模式优化,为模式的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在新经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及模式的有机结合中,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经济环境适应能力,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更加科学地进行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及损耗,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除此之外,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契合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易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埋下缺陷及漏洞,尤其是过于粗放的经济管理模式,可能因管理缺陷的存在而浪费企业内部资源,无法保证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削弱经济管理的作用。而新形势下,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也有所改变,这就需经济管理同步创新与改变,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及运行效率。
在企业经营管理阶段,需基于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自我优化及完善,逐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传统模式普遍具有多种缺陷及漏洞,未能紧跟趋势进行创新,将引起多种经济管理问题,而这也是导致管理问题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传统粗放式的经济管理模式下,企业管理资源的配置效果无法达到最佳状态,易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增加非必要的经营成本,缩小利润空间,企业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人力、物力及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内部控制环境无法得到持续优化,便可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中出现决策不正确等问题,产生经济损失[3]。因此,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核心地位,加强经济管理创新也逐渐成为重点工作,以优化改善企业的运营环境,营造出更为良好的工作氛围,推动企业管理向着现代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尤其是建筑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经济变动及政策调整情况,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找准方向推动经济管理的改革及创新,营造出迎合趋势变化的经营管理环境,基于完善、创新的经济管理体系,促进建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经济管理在各大企业的内部运行中都具有全面贯穿的特点,从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到生产、竣工等各个流程中,经济管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实现对内部管理的持续优化目标,就需建立健全创新型的经济管理制度,基于制度措施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金风险,保证工程项目建设及企业管理中资金使用的充足性。建筑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基于经济管理的创新,引进先进的理念及手段,对各项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及调动,促使资金与资源都得到最高效应用,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扩大企业自身的效益空间,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例如:经济管理创新可优化企业的生产及服务流程,提高实际生产质量。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产品设计、提高自身研发能力,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建筑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及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大,随着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的不断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稳定性也会有所增加,当企业长期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制约及影响时,引进新理念的自主意识薄弱,将导致企业经济管理理念跟不上市场变化,经济管理模式及制度也可能随之呈现出落后性特点,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建筑企业未来发展阶段的改革及创新,经济管理活动的效率更可能处于较低水平,难以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易增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经济风险。例如:部分建筑企业在创新经济管理理念时,未能掌握其精髓及要点,脱离企业实况,致使经济管理理念难以渗透到实际工作中,其作用发挥效果也大打折扣[5]。或直接套用同类型企业的优秀经营理念,设定的经济管理任务及目标,与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不相符,致使经济管理流于表面,难以在各个流程中贯穿。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建筑企业对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时,未能明确经济市场的发展变化及趋势,制定的经济管理内容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相分离,难以全面满足企业的各项需求,再加之企业组织结构相对僵化,决策机制不灵活,对新的经济管理理念难以及时响应与调整,导致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滞后,未能形成对经济管理创新的紧迫感,其作用发挥严重受限,不利于企业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
在建筑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涉及经济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内部治理、财务管理及部门薪酬绩效等,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管理制度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不仅难以结合实况持续优化完善管理制度,更会降低制度措施的可行性。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未能结合实况进行创新,普遍具有落后性、滞后性特点,还有一些企业能够积极探索经济管理创新理念及模式,但是由于脱离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竞争环境特点与企业实况,致使制定的经济管理制度过于形式化,脱离实际,难以全面落实到位,易在管理中出现管理制度无法执行、执行不力的不良情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推进中也会出现消极表现。因此,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中,未能结合变化趋势创新及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将导致制度措施无法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效率不高将成为常态,致使企业的经济风险系数随之上升,扩大企业效益空间的难度大、复杂性强。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大企业也在竞争中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对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当企业仍被传统经济管理理念所影响时,将无法紧跟趋势变化,积极引进及创新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手段,限制了经济管理作用的发挥,其管理也将陷入被动局面。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所应用的经济管理手段仍十分单一,缺少灵活变动及多样选择,再加之缺少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无法推动其管理手段的创新,不仅难以满足建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需求,更难以基于先进技术实现创新发展目标,致使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缓慢,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在企业运营阶段,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度低,在信息共享率不高的情况下,将因信息壁垒的存在,增加经济数据整合的难度,降低经济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及科学性。
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中,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综合素养与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密切相关,如果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将难以在工作中保持创新性。建筑企业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投入相对较少,致使部分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不够,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再加之建筑行业的技术更新、管理模式的变革,也需要经济管理人员同步学习、更新知识框架,往往因缺少此方面的培训及教育,致使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有部分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滞后,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及企业的需求,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往往更加注重效益与效率,但是一些经济管理人员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上,无法及时调整与创新,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也逐渐成为空话[6]。除此之外,建筑企业未能根据经济管理要求,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岗位培训计划,将因培训的缺位而削弱经济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长期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必定难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经济管理工作,实际管理效率将偏离预期目标,无法形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优质力量。
任何正向行动的产生都以积极的意识为主导,要想基于经济管理创新,高质量的推动及落实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就需先树立起创新型的经济管理意识,引进新型的经济管理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穿及落实,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首先,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发展态势、市场环境变化情况,引入新理念,改变传统、落后的经济管理思想,始终以创新为主流方向,高效推进经济管理工作。建筑企业的管理层应明确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在其中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始终围绕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外部环境,制定出一系列可行性的创新管理策略,为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增添助力;其次,加大经济管理创新的宣传力度,增强建筑企业全体人员的创新意识,在内部营造出更为优良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人员能够以企业全面发展为主导,深入思考及挖掘潜在的经济管理问题,通过创新方式高效解决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难题及问题,将经济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最后,积极营造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氛围,加快推动创新进程,一方面应注重对经济管理内容的优化及创新,另一方面还需保证战略发展、危机意识管理的同步创新,形成合力作用,增强建筑企业创新发展优势。
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水平,就需先对管理制度加以优化及创新,促使制度内容更贴合实际情况,基于制度的约束性作用,对企业各部门、全体员工的行为加以规范,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在实践中取得更为优质的经济管理成果。首先,在创新经济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制度的可行性、可执行性,将经济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到位,由此增强建筑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能够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及经济市场变化。针对建筑企业既有的经济管理制度,应根据实况添加创新型内容,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保证经济管理体制的前瞻性及适用性,在明确经济管理要点及目标的同时,细化落实经济管理责任,提高经济管理的执行力;其次,在创新经济管理制度时,应先明确市场发展规律及现状,提高制度内容与企业发展需求的一致性,并在制度执行中依照经济发展动态,灵活调整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提高经济管理效率;最后,在创新经济管理制度前,还需制定出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实现对各类风险的科学把控,推动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及落实。
在新形势下的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中,应积极迎合信息化发展趋势,将信息技术等各类先进技术融入到经济管理中,通过建设信息系统,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将管理与经济有机结合,应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科学有效的发展目标,基于信息系统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共享,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依据。要想将信息化的经济管理优势充分发挥,势必要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网络通信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构建起资源信息高度整合的经济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建筑企业的内部结构及经济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科学配置经济管理要素,将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都应用于经济管理活动的各个阶段中,基于技术支撑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同时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准确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控制及缩减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风险,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6]。例如: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便于提高各部门的协同工作效率,促使跨部门沟通更为便捷、高效,提高信息共享率,消除信息壁垒及滞后等问题,推动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例如:建筑企业可通过建立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系统,对企业各项数据进行集中存储与挖掘分析,更为高效、多维度的利用数据资源,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与决策建议。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中,需明确人才在其中所发挥的价值作用,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需结合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目标及要求,制定出与之对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拓展人才晋升渠道,同时结合经济管理各个岗位的要求,加强专业化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都能够高质量完成,实现预设的经济管理目标。首先,提高人才准入门槛,建筑企业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需求,制定清晰的招聘计划,吸引及选拔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在人才招聘阶段,应着重考察经济管理人员的学历、工作经历、工作经验及道德素养,从中选出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到企业中,为经济管理创新注入活力;其次,结合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需求,制定更为个性化的人才培训计划,具体应包括技术培训、管理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等,以提升经济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在激励和评价方面,应建立更为科学的激励机制及评价体系,激发经济管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第三,建筑企业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人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人才资源的全面管理及优化配置,全面、动态的了解经济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岗位技能、培训记录等,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岗位匹配提供科学依据;最后,通过制定创新鼓励机制,促进经济管理人员发挥创新思维,为经济管理创新提供更多可能。同步完善监督及审核制度,引导企业中的全体员工对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各部门信息的互通性,从不同部门的多个角度,推动经济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深化及创新[7]。
处于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就需在创新基础上构建起健全的经济管理组织,通过对各项要素进行全面管控,促使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双向提升。首先,应结合建筑企业特点及生产运营情况,构建起柔性化的管理组织,确保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结构能够与外部的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并结合实况进行弹性化调整;其次,打造适合建筑企业的扁平化管理组织,对既有的经济管理层次进行精简,减少层级,促使层级间的差异性不断缩小,提高经济管理效率;最后,采取虚拟化的管理模式,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应加大信息技术的融入力度,加快内部信息传递速率,降低信息传递中的失误率,为管理模式的优化奠定信息基础。
综上所述,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建筑企业需积极探索经济管理的创新路径,促使企业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经济管理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助推建筑企业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